4.2 凝聚法治共识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课型

总课时
主备者
授课日期
审核者
使用者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了解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通过活动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责,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3、通过探讨交流增强学生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重点: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难点:
厉行法治,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聚法治共识是九年级教材第四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有三个重要内容,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厉行法治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在生活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护法意识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框题的内容对于引导学生用法律知识参与社会生活和管理,用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教学导入看视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政务专递,免费寄递”。走进泸州市江阳区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每台电脑显眼处都有温馨提醒,办事市民可享免费“政务专递”便民服务。2018年1月2日起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政务专递”便民服务,实行办理结果包邮服务,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思考:政府为什么要推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服务?生答后,师归纳: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怎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合法利益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国家和社会如何才能更好运转?这一切都离不开法治,我们一起来学习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建设法治政府教学素材:
材料一:随着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城际公交化、出行千里一日还成为现实,令人欢欣鼓舞。同时,铁路部门依托“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服务,先后推出了12306网站、手机AAP、自动售票机等多种购票渠道,打破了以往单一窗口排队购票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网上订票、自主取票等服务。2018年春运40天,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3.9亿人次。上述材料表明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材料二:“央广新闻“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贵州省大方县从2015年起到2020年8月20日止,拖欠教师工资近5个亿!主要拖欠项目是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大方县还涉及挪用教育经费、截留困难学生生活补贴3.4亿元。
材料三:
国办督查室发布《督查通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批示,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专题会研究部署,立即开展整改和查处工作。省委决定对大方县政府县长作停职检查处理,对大方县政府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作免职处理。大方县相关负责人被查处,是因为他们违法了什么基本准则?什么是依法行政?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阅读材料,结合材料独立思考找出分问题1、上述材料表明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案要点。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交流3、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怎样建设法治政府?问题答案。(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问题要点形成统一意见。(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争取背诵记忆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教师小结:人民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2.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政府的工作原则:是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怎样建设法治政府: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教学素材:材料五:习近平强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这对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厉行法治要求国家、社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公民应该怎么做?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五独立思考“这对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 ”形成答案要点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厉行法治要求国家、社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公民应该怎么做?形成统一意见,要点整理好。(2)汇总意见。组长核对问题答案,要点统一,整理疑问上报展学。(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动交流预设答案:教师小结:
怎样厉行法治?①公民: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②国家: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领全体公民共同守法。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⑤国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①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收获平台: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展示深度拓展:思考:建设法治中国,中学生怎么做?达标测试部分第三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3:A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怎样厉行法治?B
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怎样做?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自主记忆,争取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员互查,组长抽查。(2)汇总意见,组内交流各自记忆的方法。(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背诵统计,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动三、教学总结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作用、宗旨,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厉行法治。增强了对政府和依法行政的了解,也知道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明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任重道远。全社会要厉行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实现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
初中学生喜欢图片音视频的形象思维,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凝聚法治共识”课题。过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体会政府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思考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政府怎样更好服务人民,人民怎样怎样主动参与和监督政府的运作做好铺垫。学生通过观看阅读教材阅读材料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明白厉行法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包括国家、政府、公民和全社会共同营造法治氛围,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知识。学生通过思考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国家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引导学生自觉增强道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生通过思考自己如何做法治的主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知识,并且学会学以致用,用法治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成为具有法治共识的合格公民。
四、板书设计
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凝聚法治共识
国家
全体社会成员
公民
厉行法治的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五、教学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