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网络改变世界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网络改变世界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单元主题
备课时间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全册的地位:
本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课时分配:
课题
网络改变世界
课型

总课时
主备者
授课日期
审核者
使用者
学习目标:
知道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懂得合理利用网络的要求。辨析网络信息的真伪与美丑,提高媒介素养,善用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正向价值。正确认识网络,树立遵守网络规则的责任意识,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难点:
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第二课是继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之后关于网络生活的专题。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设置该课内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使用网络的现实困惑与真实疑虑,是与时代同步的教学内容。 本框分为三个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阐述了网络在生活方面带给人们的惊喜改变,如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迅捷、人际交往不受时空限制以及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等。“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阐述了网络对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阐述了使用网络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启发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在网络生活中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未解的疑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跳到网络的“大海”里畅游并寻求“答案”,这种情况下,必要的信息识别能力与一定的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教学导入展示图片,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师: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网络发展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学习任务主问题1:网络对人的积极作用教学素材:材料1:
材料2:我国的网民数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其中,40岁以下网民超过50%,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
。材料3:购物方式的改变网络购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截止2019年六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亿。在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移动支付方式,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居全球第一。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阅读材料1两幅图片,分析古人与现代人传递信息方式的区别
阅读材料2我国的网民数,想一想自己平时利用互联网做哪些事情?阅读材料3购物方式的改变,思考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小组内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识。
(2)汇总意见。组长认真倾听整理小组成员的答案。(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教师小结: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第二学程:网络发展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学习任务主问题2:网络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教学素材:材料1: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对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材料2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材料3:介绍物联网和大数据
,链接课本P13探究与分享。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阅读材料1分析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阅读材料2思考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阅读材料3根据自己的经验,想一想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畅所欲言。(2)汇总意见。组长认真倾听整理答案。(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分工明确。教师小结: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收获平台: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展示深度拓展:要求:教师用素材等进行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学习第三学程:网络是把双刃剑。学习任务主问题3:网络的消极作用教学素材:材料1:链接教材P14探究与分享材料2:某公司旗下的抖音APP,已经渗透到学生、上班族、家庭、男女老少等人群。凡是拿手机的几乎多数都有刷抖音的习惯,现今当下风靡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小学生到80多岁的老人无时无刻都在刷、拍、抖,这种乱象已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祸害了一大批自控能力很差的人,被他们当作无可替代的精神食品,每日、每时、每刻必刷不可。材料3:链接教材P16探究与分享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阅读三则材料,分析网络对我们有哪些危害?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小组内畅所欲言,想一想互联网对我们的危害有哪些。
(2)汇总意见。组长认真倾听整理小组成员的答案。(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教师小结:
网络时代人人都能参与信息的发布,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使人们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二)达标测试部分第四学程:巩固练习学习任务主问题3:A(基础过关)B(能力提升)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生自主完成检测题。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相互补充。(2)汇总意见。(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分工明确。三、教学总结
网络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网络改变世界。作为网络生活的参与者,我们应该理性运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同学们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了解网络对我们的影响。通过分析三则材料,师生共同学习,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网络对于人们生活的积极作用:网络丰富日常生活。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知道网络对于政治民主建设的积极作用、网络对经济、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互学状态。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学生明确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与社会有积极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弊端,从而掌握知识点网络是把双刃剑。通过学生讲解,教师针对重点内容再一次强调,加深学生记忆。
四、板书设计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网络的积极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的消极影响
五、教学反思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