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用法律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善用法律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善用法律
课型

总课时
主备者
授课日期
审核者
使用者
学习目标:
1.增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有勇有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有效途径;知道诉讼的三种类型;知道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重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难点:
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过程
本节课《善用法律》,所选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三框,教材首先从“运用你的经验”
开启本框学习,再从“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两目分别介绍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拓展空间”,通过活动认识到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本节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本节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战略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本节课对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保证他们自身各种权利,使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导入播放视频:朱小北的故事问题:1
店主侵犯了小北什么权利?
2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学习任务主问题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素材:小北的故事(一)听了同学们的建议,小北开始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小北是未成年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问题:1他可以向哪些专业人士求助?
2
大家还知道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提供哪些帮助?
3
如果经济困难,去寻找哪个服务机构呢?相关链接:播放视频“普法宣传”《法律援助
就在您身边》总结:从以上经历当中我们知道了,当我们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及时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展示PPT:小北的故事(二)小北被店主强制搜身,被很多人嘲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小北在父母的陪同下,将超市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认为,超市怀疑小北盗窃并强行对小北进行搜身检查,对小北人身自由权构成了侵犯,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要求超市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小北书面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1000元。问题:小北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对事件的概括,对原因的探究。(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国家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恐高举报必要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才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学程: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教学素材:小北的故事(三)学习任务主问题2:青少年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做法晚上小北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歹徒正在进行持刀抢劫,他心想:“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同歹徒做斗争是大人的事情,跟我无关。”
问题:1.评价小北的观点2.小北该怎样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对事件的概括,对原因的探究。(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动交流预设答案:教师小结: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收获平台: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展示深度拓展:
课后请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写一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倡议书(二)达标测试部分第三学程:基础达标、能力提升学习任务主问题3: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相互补充。(2)汇总意见。(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动三、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
视频导入,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设置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欲望、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法治素养。让学生分析事件案例,激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一方面,
本节课利用案例教学法,环环相扣、趣味性浓,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法律帮助和服务机构,
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了法律救济和诉讼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受案例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高尚品质”展开教学。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