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的家园(课件26张PPT+教案+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的家园(课件26张PPT+教案+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共筑生命家园
统编人教版
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①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③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知导入
播放美丽的高岭塞罕坝的视频
新知讲解
(1)认为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2.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1972年6月,《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1982年5月,《内罗毕宣言》。
1992年6月,《21世纪议程》。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002年8--9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
2015年12月,《巴黎协定》。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
中国提出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是一个宏伟的雄心,也意味着中国各行各业将为实现双碳目标采取更加积极与大胆的行动。
2021

7
月,中国发改委再次强调了
“循环经济”
其中提到了未来
5
年的主要目标,包括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
20%,单位
GDP
能源消耗、用水量比
2020
年分别降低
13.5%、16%
左右,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
5
万亿元。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历程
播放塞罕坝的纪录片
3.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措施?或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1.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播放余村的美丽蜕变视频
1.余村的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对待这样的转变,你有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
第一次富起来:走的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一时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只顾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鼓了“钱袋子”却伤了“居住环境”,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次富起来: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态优势着手,转变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绿色青山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设定了资源消耗上限,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课堂练习
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主题口号确定为“建设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  

①依法惩处乱排污等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
②按照规定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③牢固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认真学习遵守环保法律,依法监督企业和政府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不是个人角度
D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六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重点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播放美丽的高岭塞罕坝的视频
学生观看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是什么?请说出理由。共生共存,和谐相处。1.材料呈现图片对比2.思考: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教师总结: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与地球是共同体,如果地球的环境继续遭到破坏,将危及子孙后代。人与地球应当和谐共生,保护和营造人类宜居星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播放塞罕坝的纪录片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展示图片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播放余村的美丽蜕变视频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第一次富起来:走的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一时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只顾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鼓了“钱袋子”却伤了“居住环境”,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次富起来: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态优势着手,转变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绿色青山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探究与分享四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总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生观看学生讨论回答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学生总结
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思考身边环境的问题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绿色理念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培养我们的辨析能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分析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带来的理念,积极参与践行低碳生活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板书
共筑生命的家园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