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9科10份)(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成都市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9科10份)(word版)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工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21世纪教育网
1.“蚁族闹蜗居,神马架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当今时代的某些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②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2年6月9~18日,由文化都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活动在北京举行,主办方还邀请与讲座内容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表演。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②是我国各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趋同的历史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2年6月14日,历时一年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悉尼歌剧院落幕。回答3~4题。
3.“中国文化年”活动以“感受中国”为主题,将中国优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电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集中介绍和展示给澳大利亚民众,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强化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首演即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C.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D.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人文情怀
5.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共享文化 ②新闻战线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深人群众实践才能创造出流行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之强音、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之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某校学生会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弘扬国粹,全面继承
C.民族之魂,薪火相传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7.2012年6月16日晚18时37分,我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准备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将使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主要表明
A.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C.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
D.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已连续举办6年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的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这一活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如2011年国内年度字为“控”,国际年度字为“债”。“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21世纪教育网]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
③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④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表现在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2年2月3日,2011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评选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在于21世纪教育网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人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说明
A.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2.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21世纪教育网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④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一调整蕴涵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④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人手认识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汝南县金铺镇一位民间艺人成功把陶瓷与麦秆画这两种古老艺术,通过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研发出陶瓷麦秆画工艺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说明艺术创作可以
①依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②摆脱现实的制约,生产出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形态
③改变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实现主体的创作意图
④充分运用客观条件,对客观对象进行创造性加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8.依据“巴纳姆效应”,人往往具有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星相学”正是钻了“巴纳姆效应”的空子,让部分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平均描述”的陷阱。从哲学上看,这些中学生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B.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转化
C.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否认了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19.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过去几年一系列的近距离飞越考察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确认在土卫二星球的南极地区存在巨大的水汽“喷泉”,科学家发现其喷出的物质中除了水和有机物之外还有盐分,这可能暗示其地表下方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可见
①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作出精确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B.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条件性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1.下表是2008~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情况,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的适时调整。
从哲学角度看,这些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①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实现最优目标
③坚持全面观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成功实践要以科学规划为根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美国苹果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陷入困境,濒临破产。之后通过创新,产品开发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注重微小细节,连续推出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奇迹般重新崛起。这告诉我们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②立足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前进性和曲折性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
④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土》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A.价值判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的价值离不开正确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投身于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4.“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52分。)
25.(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梯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和广西龙脊梯田是我国三大古梯田。三大古梯田之美,在于“森林、水系、梯田、村寨”四素同构。今天,人们又发现了农耕价值中蕴含着新的价值,首先是古梯田的文化价值,其开发与保护将使古梯田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提升,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领域;其次,古梯田积淀的厚重的生态理念和建管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要保护古梯田,限制过度开发,实行生态补偿,并加强古梯田恢复和配套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古梯田的意义。
26.(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四川省某市积极构建“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在现有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把村(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割成更细化的网格。来自文化志愿者、文艺骨干的网格文化员,一方面积极配合实施“送戏”、“送影”、“送书”、“送展’’、“送报”等“五送”工程,另一方面还向群众传递文化信息,引导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组织群众自办文化,建设群众文艺团队。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既落实了政府的“送文化”,又推动了群众为主体、政府与群众共建共享的“建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既要“送文化”,又要“建文化”的认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近十年来首次低于8%。从“保8”到提出“7.5",小小一个数字的变动,蕴含了众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欧债危机依然没有根本化解,我们国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审慎确定的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依据。
28.(27分)某校高二(1)班开展“中国科技与农业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传统探寻原因】
第一组同学搜集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资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明代以前)
注: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材料二 到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字狱、焚书坑儒等对文化的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认为只要学习古代先贤理论即可,忽视向农业生产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6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探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9分)
【展望未来创新发展】
第二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查阅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备受鼓舞。
材料三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承继以往“三农”政策的基础上,把科技定位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上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12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答非选择题前,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时,监考人将试卷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再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Jane do on the weekend
A.She will go outing.
B.She will see a movie.
C.She will work on her project.
2.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Father and daughter.
B.Husband and wife.
C.Brother and sister.
3.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At 4:55. B.At 4:45. C.At 5:15.
4.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The story. B.The ending. C.The actress.
5.What was the regular price of the coat
A.$ 60. B.$ 30. C.$ 15.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材料后,你都有相应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7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6.Where are the speakers
A.At home. B.In the office. C.At the airport.
7.What has Jenny got in her suitcase
A.Books. B.Stones. C.Gift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9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8.How does the man seem to feel after this job interview
A.Anxious. B.Hopeful. C.Concerned.
9.How many interviewers were able to go to the second interview
A.4. B.12. C.16.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12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10.What's the man doing now
A.Looking for a job.
B.Studying at university.
C.Working in a supermarket.
11.What kind of movie does the man like best [21世纪教育网]
A.Adventure. B.Comedy. C.Drama.
12.What place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first
A.To the supermarket. B.To the cinema. C.To the caf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15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13.How did the woman get to know about third-hand smoke
A.From young smokers.
B.From a newspaper article.
C.From some smoking parents.
14.Why does the man say that he should keep away from babies
A.He has just become a father.
B.He wears dirty clothes.
C.He is a smoker.
1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woman’s suggestion
A.Stop smoking completely.
B.Smoke only outside their houses.
C.Reduce dangerous chemicals in cigarettes.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根据你听到的独白内容,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独白后,你有25秒钟的时间阅读和回答有关小题,独白读两遍。
16.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A.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
B.The courses for the term.21世纪教育网
C.The plan for the day.
17.Where can the visitors learn about subjects for new students
A.In the school hall.
B.In the science labs.
C.In the classrooms.
18.When should the visitors be present at the school hall at the latest
A.At 9:00. B.At 8:45. C.At 8:30.
19.What can students do in the after-school activities
A.Painting. B.Sports. C.Part-time jobs.
20.When are the visitors expected to ask questions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During the lunch hour.
B.After the welcome speech.
C.Before the tour to the lab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My father is in hospital again.
—___.I hope he'll recover soon.
A.It's OK B.Sorry to hear that
C.All right D.Don't mention it
22.Cheating is strictly forbidden in this important exam, and students ____ bring any reference books into their classrooms.
A.will not B.should not C.mustn't D.need not
23.—I've got a bad cold.Can I take two days ____, Mr.Cage
—Yes, by all means.Take care.
A.off B.on C.away D.in
24.Tom speaks English with an accent; it's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____ he is talking about.
A.that B.what C.how D.when
25.I find ____ hard to concentrate on my studies with some people having small talks around me.
A.them B.him C.that D.it
26.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a book ____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calling B.calls C.called D.to call
27.____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should eat healthily.
A.Unless B.Although C.Since D.While
28.—Is Chengdu Metro Line 2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
—Yes.it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2012.
A.is completed B.will complete
C.has been completed D.will be completed
29.The film The Flowers of War, which ____ last December, is about saving a group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1930s.
A.worked out B.came out C.turned out D.broke out
30.Smile,____ you will find life will smile at you.
A.till B.so C.and D.or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When my twin sons, Chad and Brad, were born, I was concerned about everything. Five years later, our little girl, Becky. 31 our family.I wanted everybody to be healthy and happy.I worked hard to see that they 32 .
As the kids grew older, I worried about headaches, throat infections and many other 33 childhood illnesses.I didn't like it when the boys spent time "warming the bench (板凳)" during Little League football games.I worried about Becky when she 34 the ball while playing softball.Before long, the teen years were upon us.I stayed 35 late t night waiting for the boys to return home.Many times the 36 crossed my mind that I would call the police if they weren't home on time.__37_, they always arrived home safe nd sound 38 I had to take such measures.
"Please don't ever call the police," one of the boys said when I 39 him after a late rrival.The day the boys moved away to college was a 40 day indeed.I worried about their being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Would they starve
A few months after the boys left college, our 41 rang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It startled (惊醒)us when we looked at the clock.It was 3 o'clock in the morning." 42 must be wrong," I shouted to my husband, Roy, as we both jumped up.We ran to the door, opened it, and there 43 a police officer.
"You need to 44 your sons," he seriously announced.I picked up the telephone, but unfortunately, it was 45 .A line outside had been accidentally (偶然) cut.Roy and I jumped into the car and 46 to the nearest telephone.My stomach ached.My husband was 47 so badly that he could hardly dial the number.
On the first 48 , Chad answered the telephone."What's wrong " Roy shouted into the receiver (听筒).
"We were worried about you," Chad told him."We've been trying to call you all night, but you didn't 49 We called the police and asked them to go and check on you."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lives, the boys were worried about us.And they were the ones who 50 had to call the police.
31.A.completed B.visited C.tested D.appreciated
32.A.did B.had C.were D.would
33.A.serious B.common C.unusual D.incurable
34.A.hit B.threw C.got D.missed
35.A.down B.up C.out D.in
36.A.plan B.advice C.worry D.thought
37.A.Strangely B.Probably C.Luckily D.Exactly
38.A.after B.when C.before D.since
39.A.threatened B.told C.surprised D.reminded
40.A.nice B.embarrassing C.happy D.sad
41.A.phone B.clock C.alarm D.doorbell
42.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43.A.stood B.greeted C.turned D.came
44.A.call B.email C.see D.educate
45.A.gone B.useless C.dead D.stolen
46.A.rushed B.headed C.went D.moved
47.A.looking B.shaking C.suffering D.seeing
48.A.night B.arrival C.try D.ring
49.A.talk B.answer C.wake D.care
50.A.frequently B.suddenly C.actually D.rarel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短文(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Get out of the plane!" Justin shouted.Teddy and he dropped to the ground,...
When Kathy and Victor reached the edge of the meadow (牧场)flames of the fire were shooting more than five meters into the air.
Kathy couldn't believe what she was seeing.One glance told her they needed medical attention immediately.She questioned Victor, "Are you able to find someone nearby for help "
"There are no farmers, nor villagers nearby," he replied.
"I'm a distance runner, and I'll go for help." Looking at the seriously injured men, Kathy said to Victor, "It may take me several hours to get out." She started out.
When she was 23, Kathy set a women's record in a Marathon of 42 kilometers.But now she was running the race of life.She had nearly 30 kilometers of hard wilderness to cover to get help.
Kathy had been running for two hours.This was far back into the wilderness.The country path was growing vague (模糊).She stopped to take a quick compass (指南针) reading.Yes, she had run almost for more than 20 kilometers.Her heart fell, her muscle aching.And finally she saw her car in the distance.
She jumped into the car and sped away.She reached a holiday house and called the police.
During the wait, she walked around, relaxing her legs and drinking water.It took almost two hours for a police helicopter to reach her at the trail (小路) end.They needed her for one more task.
51.Who actually had the airplane accident
A.Justin himself B.Kathy and Victor
C.Justin and Teddy D.Kathy herself
52.The underlined part "Now, she was running the race of life" means that ____.
A.Kathy would set up a new record21世纪教育网
B.Kathy was running for the lives of others
C.Kathy would run a race alone
D.Kathy couldn't rely on Victor this time
53.Kathy stopped to have a look at her compass because ____.
A.the country path was getting vague B.she had completely lost her way
C.she wasn't sure of her own memory D.there was only the wilderness
54.What do you think Kathy's final task would be
A.Giving the injured food and drinks. B.Taking the injured to the hospital.
C.Going back to put out the big fire. D.Showing the police the crash site.
B
How many coins do you have in your pocket right now Three Two Or one With a phone card, you can make up to 200 calls without any charges at all.
★What do you do with it
Go to a telephone box marked "Phone-card".Put in your card to start, make your phone call and when you have finished, the screen will tell you how much is left on your card.It costs no extra for the cards, and the calls cost 10 p(便士) per unit, the same as any other pay-phone call.You can buy it in units of 10, 20, 40, 50, or 100.
★Appear in a shop nearby.
Near each card-phone place, you will find a shop where you can buy one.They are at bus, train or metro stations.At universities, hospitals, clubs, restaurants and shopping centers, you can also buy it.
★No more broken pay-phones.21世纪教育网
It is possible that many pay-phones don't work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amaged. There are no coins in a card-phone to excite the thieves' interest in it.So you are not probably to find a broken one.
Get a phone-card yourself and try it out.Or get a bigger wallet.
55.The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____.
A.a warning B.a notice
C.an advertisement D.an announcement
56.The underlined word "one" means ____.
A.a shop B.a coin C.a pay-phone D.a phone-card
57.It is suggested in the passage that you buy a phone-card because ____.
A.you have got a bigger wallet than others
B.it's convenient to make calls with a phone card
C.the phone box might have been damaged
D.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phone-cards
C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birds sing Maybe you thought that they were just happy.After all, you probably sing or whistle when you are happy.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birds do sing some of the time just because they are happy.However, they sing most of the time for a very different reason.Their singing is actually a warning to other birds to stay out of their territory.
Do you know what a "territory" is A territory is an area that an animal, usually the male, claims as its own .Only he and his family are welcome there .No other families of the same species are welcome.Your yard and house are your territory where only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welcome.If a stranger should enter your territory and threaten you, you might shout.Probably this would be enough to frighten him away.
If so, you have actually scared the stranger away without having to fight him.A bird does the same thing.But he expects an outsider almost any time, especially at nesting (筑巢) season.So he's screaming (高声尖叫) all the time, whether he can see an outsider or not.This screaming is what we call a bird's song, and it is usually enough to keep an outsider away.
Birds sing loudest in the spring when they are trying to attract a mate and warn others not to enter the territory of theirs.You can see that birds have a language of their own.Most of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attracting mates and setting up territories.
58.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ost of the time birds' singing is actually21世纪教育网
A.an expression of happiness B.a way of warning
C.an expression of anger D.a language of their own
59.What is a bird's "territory"
A.A place where a bird may shout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B.A place where other bird families are not accepted.
C.An area for which birds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D.An area which a bird considers to be its own
60.Why do birds keep on singing at nesting season
A.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frighten outsiders away.
B.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get rid of their fears.
C.Because they want to find outsiders around.
D.Because they want to invite more bird friends.
61.How does the writer explain birds' singing
A.By comparing birds with human beings.
B.By repor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C.By describing birds'daily life.
D.By telling a bird's story.
D
With five breakout (破纪录的) games, Jeremy Lin has become the NBA's newest star.
In the New York Knicks' 92-85 won over the Los Angles Lakers last Saturday, Lin had a career-high 38 points.A day later, he led the Knicks to their fifth victory, 100-98 to Minnesota Timberwolves.In his previous games, Lin, 23, had 23 points against the Washington, 25 points against New Jersey and 28 against Utah in his first start.
Lin is smart.Before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in California, he had sent his application to all the Ivy League Schools (常青藤联盟).He only got into Harvard and Brown, and he chose Harvard.In 2010, Lin graduated with a degree in economics.[来源:21世纪教育网]
Lin is the first Chinese-American player in the NBA.He was born in the US and his family is Asian.Although not born in China, Lin has attracted nearly all Yao Ming's old fans, who see him as a powerful role model.
He started off on the Golden State Warriors.Lin first signed with the Warriors in July, 2010, but seldom played in games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fourth quarter.His first time on the court for the Warriors earned him seven points, three rebounds (篮板球) and two assists in just 11 minutes.
He is really perfect for the Knicks.The New York Knicks has been in need of a reliable point guard and to Mike D'Antoni, the Knicks coach who's going through a difficult season, Lin is a most unexpected figure."Lin just does everything easy and the rest of the guys around him are playing the way we want to," D'Antoni said."I think it's for real, and it can only get better."
62.In which team did Lin start his career in NBA
A.the New York Knicks. B.The Golden State Warriors.
C.Minnesota Timberwolves. D.The Los Angles Lakers.
63.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___.
A.the New York Knicks has never been defeated
B.Lin is an American-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
C.most of Yao Ming's fans take Lin as a great role model
D.after graduation from Harvard, Lin signed with the Knicks
64.From the passag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____.
A.Lin is the team leader of the Knicks
B.the Knicks' success only depends on Lin
C.the Knicks'coach puts strong hopes on Lin
D.the Knicks is sure to win the season this year
65.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report is ____.
A.to show his support for the Knicks
B.to express his love for Jeremy Lin
C.to report the progress of the Knicks21世纪教育网
D.to introduce a newest rising NBA star
第二节段意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5处(第66~70题)需要添加小标题。请从短文后方框内的选项(A、B、C、D、E和F)中选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标题,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Making Our Team Work Best
Learning in school, we often work in small groups.But why Is it necessary to work with others What if you feel comfortable doing a job by yourself In reality, however, after leaving school, you will find out that almost all work in many fields is done in teams.
66.____
Actually, a team is a group of individual people brought together in order to complete a task which cannot be efficiently finished by any member of the group alone.The group may be temporary or it may stay together for a long period.
67.____
A type of team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 are sports teams, which are made up of a certain numbers of players.They work together to win a match.In fact, different numbers have different skills in a team.A team can only work well when all their members cooperate.The atmosphere in a team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am, so the social relations within the team are important.
68.____
Teams require leaders, and people who create ideas, who develop ideas, and people whose role is to comment and help improve plans.People who identify problems and suggest solutions are needed in a team, too.Every team member works in their most efficient way to make the whole team work best.
69.____
Regulations and rules help teams work well.But be careful.Working in a team, we have to take into account how each individual member can work best.Some may work best on task alone; others work best in groups.How the group task is divided depends on the personalities and abi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group.
70.___
In a dynamic (充满活力的) team, people with quit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work well together.Actually, their differences are the strength of the team.To make the best of working with our classmates, or to make our team work best,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individual of the group.
To know someone's personality type and ability is to know a great deal about that individual person, or to understand that person.To understand means that we can build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ers of a team, and make the best use of each others' talents.
A.Knowing about Team Members
B.Function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C.Team Members and Their Roles
D.How a Team Works
E.A Sports Team
F.The Definition (定义) of a Tea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以下各题必须使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任务型读写(共10小题;第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读内容在答题卡相应番号后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单词)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eople in the world.Although they have equal degree of health and wealth and other comfort of life, one becomes happy while the other becomes unhappy.This difference comes from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ey consider things, persons, events, and the resulting effects upon their minds.
People who are to be happy fix their attention on the convenience of things, the pleasant parts of a conversation, the well prepared dishes, for example.They enjoy all the cheerful things.Those who are to be unhappy think and speak only of the opposite things So, they're always dissatisfied.They cannot feel the pleasure of society, they hurt other people, and they make themselves unpopular everywhere.Their intention of criticizing and being disliked is perhaps taken up by imitation, but it gradually grows into a bad habit as time goes on.
Though being unhappy is most probably an act of imagination, it has serious results in life, for it brings on deep sorrow (悲伤) and bad luck.The unhappy ones hurt many people; nobody will love them, and nobody will treat them with basic politeness and respect.When they need some advantages in social position or fortune, no one will wish them success.
In order to help the unhappy ones,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y should change their bad habit and be pleased with what is pleasing, without worrying needlessly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others.If they do it, it will be good for both themselves and the others, and a bright life will definitely smile at them some day.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做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21世纪教育网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Mrs.Brown was an old lady with just one son who lived far 81.
away from her, On her 80'h birthday, she.was sure that even if 82.
her daughter could not come for a visit, but she would at least 83.
receive a present to her daughter.After all, eighty was a special 84.
birthday, one should not be forgotten.The old lady waited so 85.
eager that she stood at the front door for a whole day.Her 86. 21世纪教育网
daughter didn't show up.However, the old lady got the parcel 87.
in which there were a printed card along with a cheque.She 88.
felt very disappointed and she tears the cheque into pieces. 89.
Everyone but a caring daughter or son could write a cheque. 90.
第三节书面表达(25分)
人人渴望朋友和友谊。为此,有人提出了建立、加深和保持友谊的三要素:
1.诚实:建立友谊;
2.慷慨和分享:加深友谊;
3.通情达理:使友谊持久。
现在,请围绕以上三点,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注意:1.短文开头已给出,并不计人总词数(100词左右);
2.参考词汇:understanding adj./n.通情达理的/理解
To have long-term friendship, you must learn three things: be honest; be generous; be understanding.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模底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E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宽松文化政策促成的战国“百家争鸣”,为中华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回答l~2题。
1.“崇尚自然”,“不急功、不媚俗”,“追求精神独立”,这些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写照 ( )
A.孟子 B.庄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2.《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 )
A.人情关系 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 D.礼仪秩序
3.《苟子·议兵》载:“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此有关的主要是 (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整顿吏治 D.实行连坐
4.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 ( )
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 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 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
5.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渐变和突变的统一。宋元时期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表现在 ( )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①指南器具 ②印刷技术 ③造纸技术 ④火药武器
图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以下人物在个性上与其神似的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7.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要研究这一时期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可利用的直接资料是( )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中外纪闻》 D.《庶民的胜利》
8.“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的实质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实现国家独立
C.建立民主政治 D.反对民族压迫
9.谐剧是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下谐剧片段讽刺的是 ( )
说命苦,真命苦,遇到中国讲民主。
他说:你是民,我是主。我怎样说,你怎样做。
是壮丁,去当兵,拿起枪杆给我拼。
做买卖,算商界,爱国捐款(注:主要是军费摊派)由我派!
……
如果你要嚷,(你)就是××党。
A.晚清时期的君主专制 B.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
C.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D.国民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
10.以下为新中国某时期中学数学课本里的一个案例:“让我们怀着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深厚阶级感情,剪个‘忠’字代表忠心。我们剪‘忠’字时可以把纸对折起来剪。把一个图形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过来,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种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此类教材的大量出现,说明该时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
11.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被誉为“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以下言论能体现其对真理矢志不移追求的是 ( )
A.“未经过考察的生活并不值得过” B.“顺应自然的生活是至善的生活”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人的” D.“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回答12~15题。
12.识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图2中文艺复兴的
发源地和启蒙运动的中心分别在( )
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④、③
13.“在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些
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那些被“毁灭性批判”的观
点不包括 ( )
A.“上帝是宇宙主宰,君权来自上帝”
B.“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只有君主才有思考、决策的权利”
14.某启蒙思想家说:“人民的议员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为人民所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这段话阐述的观点是 ( )
A.平等 B.主权在民 C.法治 D.天赋人权
15.马丁·路德指出:“每个基督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他的意图在于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否定教皇地位②抨击世俗封建特权③宣扬“因信称义” ④鼓吹民主教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埃及的落后面貌。在他统治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 )
A.制糖业 B.机器制造业 C.军事工业 D.造纸业
17.1861年,有人在评价俄国农民的现状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导致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是,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让俄国农民 ( )
A.获得了人身自由 B.进入地方自治机构
C.免除了所有封建义务 D.无偿获得小块土地
18.追求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最早强调该主张的法律文献是 ( )
A.《神学政治论》 B.《独立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19.近代欧洲实现了社会的全面、深刻转型。以下最能体现其在政治领域发生了根本转变的是( )
A.专制→民主 B.分裂→统一 C.邦联→联邦 D.帝制→共和
20.1794年初,当大革命面临的危机基本解除时,法国国内对时局产生了以下四种主张。其中最符合当时法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 ( )
A.罗伯斯庇尔派:继续推行恐怖政策
B.埃贝尔派:实行更激进的恐怖政策
C.丹东派:宽容和解,珍惜鲜血
D.保皇派:恢复波旁王朝的统治
21.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图3见证了( )
①拿破仑军事生涯的辉煌
②拿破仑军事上首次重大失败[21世纪教育网]
③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和壮大
④欧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激烈博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从一定意义上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又一次能源革命。这次能源革命的重要科学基础是( )
A.牛顿的三大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23.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以下作品与图4风格相同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回答24~25题。
24.历史见解是基于对历史事实了解、理解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见解的是 ( )
A.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西方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B.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宣布自己为国教首领
C.“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
25.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康有为借儒学变革、袁世凯“尊孔复古”、吴虞“打倒孔家店”。对此,符合史学常识的解释是 (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都具有不确定性”
C.“历史全凭个人的理解” D.“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1分)观念革新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更非一致,却都执著地致力于道义德操的完善,都追求学业境界的广大精微,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胆魄。其共同之处较其不同之处更多也更深刻。
(据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些共同特征的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4分)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据陈独秀1915年9月《敬告青年》)
(2)《敬告青年>的发表揭开了近代哪一事件的序幕?(1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4分)指出陈独秀倡导了怎样的时代精神。(2分)
材料三21世纪教育网
图5 图6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星之火’和“东方风来”分别指什么,(4分)并简析两幅图片所示现象的历史作用。(4分)
27.(13分)历史证明:能否妥善处理社会群体的关系往往成为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1世纪教育网
图7
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项措施说明梭伦在改革中是如何体现这种价值取向的。(3分)
材料二 从6月1 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三百多道上谕,内容涉
及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革。京
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最后摊牌的阶段终于到来。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最后“摊牌”的标志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二,指出改革派在策略上的失误。(2分)
材料三 5世纪后,日本确立了以贵族为主的氏姓等级制,氏姓成为各级贵族享受世袭特权的依据,庶民百姓不允许有姓(氏)。明治八年(1875),日本政府颁布“凡国民,必须起姓”的命令,后又制定户籍法,固定了每户的姓。
(据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在姓氏方面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变化生产的积极影响。(4分)
28.(16分)从精英民主到大众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上的几部重要文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二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8 英国选民人数变化
(据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
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70年修正案)
图9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19世纪中后期英、美两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10分)
21世纪教育网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4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 )
A.650米 B.590米 C.500米 D.450米
2.图中湖泊面积约为 ( )21世纪教育网
A.20平方千米 B.30平方千米 C.50平方千米 D.80平方千米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1世纪教育网
4.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 ( )
A.水位季节变化更小 B.含沙量更大
C.年径流量更小 D.水流速度更快
下面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沿乌兰巴托一北京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示时间,我国北方地区寒潮灾害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北之间温差较小
B.从高纬向低纬流动的冷气团势力强盛
C.南方地区暖气团势力强
D.北方地区太阳高度小,冰雪覆盖,气压低
下表是世界某地气候资料,据表回答8~9题。
8.该地可能位于 ( )
A.360S的大陆西岸 B.320N的大陆西岸
C.450S的大陆西岸 D.300N的大陆东岸
9.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 B.葡萄 C.棉花 D.春小麦
下面是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含沙量大 B.有春汛 C.结冰期短 D.有凌汛
11.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可用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
12.影响乙国工业区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海洋运输 B.消费市场 C.铁路运输 D.技术水平
下面是南亚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区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纬度低,蒸发量大 B.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D.湖泊少,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差
14.图中甲所在国家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
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半岛沿海地区及东北部平原
C.德干高原中部 D.西北部印度河流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下面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位置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15~17题。
1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16.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气旋雨
17.当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雨带位于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面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岛屿东侧降水量较大,与之有关的环流因素是 (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带 D.赤道低压带
1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0.图中乙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断裂下陷 B.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 D.流水侵蚀
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区域种植棉花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光照 C.温差 D.水源
22.图示区域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 )
A.铁矿 B.石油 C.煤 D.稀土
下面是四地6月22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23-25题。
23.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24.当丁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 )
A.5时 B.12时 C.20时 D. 22时
25.三个月后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比较,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个小题,共50分。
26.下面是欧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一月O℃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21世纪教育网
(2)图中甲所在半岛西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 ,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2分)
(3)乙地区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的区域,试分析其成因。(5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简述丙海域对沿岸地区的重要意义。(3分)
27.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问题。(15分)
(1)甲所在的省(区)其简称是 ,该省(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是 .
(2)乙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试解释其成因(5分)
(3)丙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季节变化显著,试说明原因。(3分)
21世纪教育网
(4)试分析丁所在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28.下面是北美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简要说明山地对北美降水分布的影响。(3分)
(2)与我国比较,简述美国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3)二战后,美国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经济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原因。(4分)
21世纪教育网
29.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在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上的差异。(6分)
(2)丙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要说明其原因。(4分)
(3)有人从西安乘火车经最近的铁路干线到沈阳,请说出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3分)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换算系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m/s
2.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比较这两种光有 ( )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在光屏上形成的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大
3.下图所示为条纹总宽度相同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其中有两种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还有两种是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图中从左向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 )
A.红黄蓝紫 B.红紫蓝黄
C.蓝紫红黄 D.蓝黄红紫
4.右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若两列波的振幅均保持5cm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D点振动始终加强,B点振动始终减弱
B.C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动
C. t=0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
D.在t=0至t=0.25s的时间内,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5.如图所示,a、b、c为分布在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三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B. a、b、C三点与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
C. a、b两点场方向相同,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D. a、c两点场方向相同,a点场强大于c点场强
21世纪教育网
6.如图1所示,一矩形线圈位于一随时间t变化的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所在平面(纸面),若规定向里的方向为磁场正方向,则磁感应强度B随t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以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以图1中线圈上箭头所示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图3中的i—t图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二、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四个摆球悬于同一根横线上,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2 m、=1.5 m、
=1 m、=0.5 m。现以摆3为驱动摆,让摆3振动,使其余三个摆也振动起来,则摆球振动稳定后 ( )
A.摆1的振幅一定最大
B.摆4的周期一定最短
C.四个摆的振幅相同
D.四个摆的周期相同
21世纪教育网
8.用多用电表同一挡位测量热敏电阻(NTC)和光敏电阻的阻值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测热敏电阻(NTC)时,温度越高,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大
B.测热敏电阻(NTC)时,温度越高,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小
C.测光敏电阻时,光照越强,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大
D.测光敏电阻时,光照越强,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小
9.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包层’’两个同心圆柱体组成,其中心部分是内芯,内芯以外的部
分为包层,光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
B.内芯的折射率小于包层的折射率
C.不同频率的可见光从同一根光导纤维的一端
传输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相同
D.若紫光以如图所示角度入射时,恰能在内芯和
包层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则改用红光以同样角度入射时,也能在内芯和包层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10.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l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横波的波长是8m
B.横波的频率是0.2 Hz
C.质点P随波迁移的速度大小为40 m/s
D.t=0. 10 s时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11.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平行放置,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 ( )
A.若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两板间电场的场强将减小
B.若在两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所带电荷量将增大
C.若断开S后,在两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板间的电
势差将增大
D.若断开S后,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两板间的电势差将增大
12.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b接在电压u=311sin314t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是用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可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可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V1的示数是311 V
B.Vl的示数是220,V
C.A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增大
D.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减小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三、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3.(8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摆球后的摆线长为,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
(2)该单摆的周期为____。
(3)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
因中的____。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14.(7分)欲用伏安法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左右的未知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 )
A.电池组(3V,内阻1)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 D.电压表(0~3 V,内阻3 k)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 F.待测电阻
G.开关、导线 H.滑动变阻器(0~20 ,额定电流1 A)
I.滑动变阻器(0~2 000 ,额定电流0.3 A)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为使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在答题卡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待测电阻R的原理电路图,然后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将给定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四、本题共4个小题,共4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M、N为水平放置、互相平行且厚度不计
的两金属板,间距,已知N板电势高,两板间
电压×V。现有一质量×,电
荷量×的带负电油滴,由N板下方距N为
的O处竖直上抛,经N板中间的P孔进入电场,
到达上板Q点时速度恰为零。求油滴上抛的初速度。
(取)
16.(10分)如图所示,导线框abcd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导线ab和
cd间的宽度为,bc间电阻阻值为R,其它电阻均可忽略。ef是一电阻
可忽略的水平放置的导体杆,杆的质量为m,杆的两端分别与ab和cd
保持良好接触,且能沿导线框无摩擦地滑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
场方向与框面垂直。现用一恒力F竖直向上拉ef,使其由静止开始运
动,当ef上升高度为h时,ef恰好做匀速运动。求:
(1)ef匀速上升的速度的大小。
(2)ef从开始运动到上升h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的大小。
17.(11分)如图所示,水平导轨间距为0.5 m,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体棒ab的质量m=l kg,电阻,与导轨接触良好;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电阻R;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 T,方向垂直于ab,与导轨平面成= 530角;ab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定滑轮摩擦不计,线对ab的拉力为水平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ab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530=0.8,cos530=0.6。求:
(1)通过ab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重物重力G的取值范围。
18.(14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第1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以ON为直径的半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上y=h处的M点,以速度垂直于y轴射人电场,经x轴上x=2h处的P点进入磁场,最后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大小E。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进入电场到离开磁场经历的总时间t。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数学(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P={1,2,3,4},Q={3,4,5,6},则P∩Q=[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B.{3,4} C.{1,2,5,6} D.{1,2,3,4,5,6}
2.对于函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函数f(x)的图象恒过点(1,1) B.∈R,使得
C.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 D.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减
3.在等差数列等于
A.9 B. 27 C.18 D.54
4.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3,+∞) B.(2,3) C.(1,2) D.(0,1)
5.已知α为第四象限的角,且=
A. B.
C.一 D.
6.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5 B.20
C. 30 D.60
7.设l,m,n为不重合的三条直线,其中直线m,n在平面α内,则“l⊥α”是“l⊥m且l⊥n”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必要不充分条件
8.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2c,若点P在椭圆上,且满足,则该椭圆的离心率已等于
A. B. C. D.
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线段BC1上的动点,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DB1⊥平面ACD1
B.BC1∥平面ACD121世纪教育网
C.BC1⊥DB1
D.三棱锥P-ACD1的体积与P点位置有关
10.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则直线l和曲线C的公共点有
A.0个 B.l个 C.2个 D.无数个
11.一批物资随17辆货车从甲地以vkm/h(90≤v≤120)的速度匀速运达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400 km,为保证安全,要求两辆货车的间距不得小于km(货车长度忽略不计),那么这批货物全部运达乙地最快需要的时间是
A.8小时 B. 8.5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12.若在曲线上两个不同点处的切线重合,则称这条切线为曲线f(x,y) =0(或y=f(x))的“自公切线”.下列方程:①x2—y2 =1;②y= x2—|x|;③y=3 sinx+4cosx;④|x|+1=对应的曲线中存在“自公切线”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世纪教育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某单位有青年职工300人,中年职工150人,老年职工100人.为调查职工健康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33的样本,则应从老年职工中抽取的人数为 .
14.函数的定义域为 .
15.若实数z、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为 .
16.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I)化简函数f(x)的解析式,并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Ⅱ)在锐角△ABC中,若,求△ABC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是D1C、AB的中点.
(I)求证:EF∥平面ADD1A1;
(Ⅱ)求二面角D—EF—A的余弦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开展了一次亲子活动,此次活动由宝宝和父母之一(后面以家长代称)共同完成,幼儿园提供了两种游戏方案:
方案一宝宝和家长同时各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宝宝所得点数记为z,家长所得点数记为y;
方案二宝宝和家长同时按下自己手中一个计算器的按钮(此计算器只能产生区间[1, 6],的随机实数),宝宝的计算器产生的随机实数记为m,家长的计算器产生的随机实数记为挖.
(I)在方案一中,若x+l=2y,则奖励宝宝一朵小红花,求抛掷一次后宝宝得到一朵小红花的概率;
(Ⅱ)在方案二中,若m>2n,则奖励宝宝一本兴趣读物,求按下一次按钮后宝宝得到一本兴趣读物的概率.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的前n项的和,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满足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记的和.
[21世纪教育网]
21.(本小题满分12分)21世纪教育网
已知圆C:(x+l)2+y2=8及点F(l,0),P为圆C上一动点,在同一坐标平面内的动点M满足:
(I)求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
(II)过点F作直线l与(I)中轨迹E交于不同两点R、S,设,求直线l 的纵截距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为常数).
(I)若函数f(x)在x=1和x=3处取得极值,试求p,q的值;
(Ⅱ)在(I)的条件下,求证:方程f(x)=1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
(Ⅲ)若函数f (x)在(一∞,x1)和(x2,+∞)单调递增,在(x1,x2)上单调递减,又x2—x1>l,且x1>a,试比较a2+ pa+q与x1的大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生 物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1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蛙
2.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
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
3.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中都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P D.C,H、O、N、S
4.人和动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A.脂肪、糖类、ATP B.脂质、糖类、ATP
C.淀粉、葡萄糖、ADP ' D.糖原、葡萄糖、ATP
5.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蛋白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A.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而数目、排列顺序都相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而种类、排列顺序都相同
C.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都不同21世纪教育网
D.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都相同
6.下列关于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橘红色沉淀
B.唾液淀粉酶遇碘变蓝色
C.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叶绿体的活细胞染料
7.下列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K+ B.甘油 C.乙醇 D.CO2
8.右图表示的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
溶液中吸收K+和NO3一的曲线。影响A、B两点
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末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吸收KNO3后渗透压增大
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0.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A.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 B.参与ATP的组成
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接收反应中脱下的氢生成水
1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
B.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ATP分子由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13.在植物体细胞中,葡萄耱分解为丙酮酸
A.既能在线粒体中进行,也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既能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
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14.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时,C0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
萄糖多
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强21世纪教育网
度相等
1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该过程一定不是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酒精发酵 D.乳酸发酵
16.绿叶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D.乳酸发酵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低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17.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18.玉米体细胞中含有20个染色体,当姐妹染色单体为40个时,此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A.后期、末期、间期 B.间期、前期、中期
C.间期、后期 D.间期、末期.21世纪教育网
19.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
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间朔,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
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20.生物体内,存在许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很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遗传物质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D.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21.2007年4月1 5日一22日是第1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据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晓鹏教授介绍,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人数已达120万。下列对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
B.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C.环境污染和香烟烟雾都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D.烟焦油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22.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凋亡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死亡都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
2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能在内环境找到的是
A.脂肪酸、二氧化碳、血红蛋白 B.血浆蛋白、葡萄糖、神经递质
C.载体蛋白、血清球蛋白、氨基酸 D.解旋酶、胰岛素、血清白蛋白
24.右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
速率。据图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液总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率
消化吸收
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
有利于散热
2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的稳态需要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来实现
D.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
26.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级液和淋巴组成的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
质的含量无关
C.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
能完成
D.外界空气中的0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膜
27.下图表示三种蟹在其它环境条件一定,当处在不同海水盐度中时,它们血液浓度的
变化情况(已知当血液浓度超过0.8时三种蟹都不能生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只有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血浆
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②海水浓度达到0.5时,甲乙丙都难以生存
③调节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丙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能力比甲强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8.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
意图。其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体内血糖
合成糖原等物质
B.分泌物乙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度
又可影响分泌物甲的分泌
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
D.从图中可看出,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9.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c,e三种细胞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可发生部分该免疫作用
C.③代表细胞b产生的淋巴因子对细胞c的作用
D.该图是细胞免疫过程,Y是效应T细胞
30.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人分享。其中一半奖励Bruce Beutler和Jules Hoffnuann在激活先天免疫方面的发现,另外一半奖励Ralph Steinman对获得性免疫中树突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下列有关免疫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射疫苗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目的是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B.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会分泌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C.获得性免疫反应中,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分泌淋巴因子
D.在医学中可利用免疫抑制剂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31.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对侵入体内的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B.记忆细胞在受到相应抗原刺激时细胞周期会缩短
C.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D.效应T细胞清除体内的癌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32.右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两种方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a代表抗原分子,则细胞b可以表示浆细胞
B.如果a代表神经递质,则可以引起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如果a代表抗利尿激素,则b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如果a代表甲状腺激素,则b可以代表骨骼肌细胞
3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
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34.下列关于生产果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应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B.酵母菌的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和灭菌
C.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
D.在碱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35.下列关于生产果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B.醋酸菌属于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C.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D.醋酸菌能将C2H5OH直接氧化成醋酸,不需生成中间物质乙醛
3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正确的是
A.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B.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不含线粒体
C.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低的环境中制果醋21世纪教育网
D.两个过程都需要先通人氧气,后阶段将装置密闭
37.下列关于利用果胶酶生产果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果胶可被果胶酶分解,而纤维素不能被果胶酶分解
B.果胶的存在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黏度高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是有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38.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先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再向各组中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可以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最适用量
39.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人烧杯
C.等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5~10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40.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尿素②不加尿素③加琼脂④不加琼脂 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⑧不加硝酸盐
A.①③⑤⑦ B.①③⑤⑧ C.②④⑥⑧ D.①④⑥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41.(8分)右图是某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填名称):
(1)图中结构1是 ;主要由 和蛋
白质组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图中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如果用15 N标记的
氨基酸培养该细胞,最早测得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3)假若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出现
的是[4]和[ ]。
(4)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
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上的蛋
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 ;②你认为该如何改进,请写出你的改进思路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2.(10分)将小球藻细胞打碎,离心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离体的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所起的作用是提供____。
(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叶绿体内的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在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 的方法。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变大、变小)。
(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应加入 和 ,用于光合用的 阶段,并经过 和 等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
(4)光合作用的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可用化学反应式来概括,其反应式为 。
(5)科学家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都使用了 技术。
43.(10分)为了验证pH值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
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
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①如上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 2 mL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1 rri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并记录。
(3)实验结果:_ ___。[21世纪教育网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 。
(5)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10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原因是 。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
44.(12分)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的电位是 。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上图),如果在X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 ,引起该处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离子内流所致;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
(2)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 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 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 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即__ 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该图中的细胞甲代表T淋巴细胞,则分泌物a是 。该图充分说明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5.(8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左图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索的变化情况,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不同的植物器官或不同的植物种类生长的影响。
(1)从左图可以看出 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 。21世纪教育网
(2)如果右图中的甲、乙曲线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植物的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A点表示的意义是 。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作极性运输,但在成熟的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 进行非极性运输。
(3)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在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果把浓度升高到500~1 000 mglL,就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叶片蜷缩,茎部肿胀,叶片逐渐发黄,最后死亡。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常常把它作为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同时还可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若右图代表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在施用时应把2,4一D的浓度控制在____两点对应的浓度范围内。
46.(12分)在农业生产中为防治病虫害而大量使用农药,从而使农产品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严重下降。针对该现状,由南京农业大学的李顺鹏教授领导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首创了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通过筛选高效农药残留降解菌株,来清除土壤、水体、农产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解决了物理、化学处理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及二次污染的问题。其中有机磷降解菌降解甲基对硫磷(一种含氮有机农药)的效果达100%。目前使用该项技术生产的无公害大米经中国绿色食品测试中心检测,无农药残留,达到出口标准,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下图是研究人员筛选有机磷降解菌的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接种前通常应将培养皿放在 内灭菌,培养基放在_ ___内灭菌。
(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_ 接种时应对按种针采用 灭菌,且整个操作过程都应在 附近进行。接种完成后应将培养皿__ __(填“正放”或“倒置”)
(4)培养过程中需振荡培养,由此推测该“目的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____。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 的培养液中的菌种接人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 。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N-14 0-16 Cl-35.5 Cu-64
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乙酸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球棍模型: B.电子式:
C.分子式: D.结构式:
2.下列物质在光束照射下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 B.稀豆浆 C. NaC1溶液 D.Fe( OH)3
3.某物质在质谱仪中的最大质荷比为62,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共有2组,红外吸收峰表明有O-H键和C-H键。下列物质符合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CH3COOH B.CH3—O—CH20H
C.CH20HCH2OH D.CH3—O—CH321世纪教育网
4.对于反应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氧化剂是 B.
C.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D. 可以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5.在某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B.、、、
C.、、、 D.、、、
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 B.
D.
7.关于右图电解池工作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Fe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向石墨极作定向运动
C.石墨电极反应:[21世纪教育网]
D.电解池发生总反应:21世纪教育网
8.以下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电离:
B.将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21世纪教育网
C.C12溶解于水:
D.向CuSO4溶液中通入:
9.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NO2,发生如下反应: ,当分离出部分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正)增大 B.平衡逆向移动 C.v(正)>v(逆)D.N02转化率不变
10.如图铁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铁粉用绕成团的细铁丝代替
B.将试管底部的湿棉花移到试管口部
C.用铁丝网罩罩住酒精灯火焰
D.点燃肥皂泡验证氢气的生成
11.M、N、X、Y四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21世纪教育网
(反应条件和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选项不符合的是( )
A. B.
C. D.键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 B.稳定性:
C.电负性: D.
13.下列对乙醇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与HBr反应断②
B.浓硫酸催化170℃反应断①②
C.与Na反应断④
D.与炽热CuO反应断②③
14.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该反应说明
C.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压强无关
D.△
15.已知AgCl的溶解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溶液中Ag+加盐酸盐比硫酸盐好
B.加入H20,溶解平衡不移动
C.用NaCl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AgCl,可以减少沉淀损失
D.反应 说明溶解度:AgCl >Ag2S
16.下列化学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工业电解熔融Al203冶炼Al
B.以CH2=CHC1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
C.使用催化剂改变工业合成NH3的反应限度
D.用浸有KMn04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
17.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18.对于NH4Cl溶液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B.·H2O)
C.将NH4C1溶解到氨水中,NH4C1抑制NH3·H2O的电离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1、CH3COONH4溶液中 c(N)相等
19.从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下列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3.0克海带 B.在坩埚中灼烧海带
C.用分液漏斗分离海带灰和水溶液 D.在烧杯中用H2O2氧化
20.现有270g质量百分数为10%的CuC1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9分)现有X.Y.Z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Y、z为同周期金属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Y2 X2为浅黄色固体物质,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2)将单质Z的薄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观察到的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是 。
(3)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若(3)中生成物还可表示为YZ(OH)4,则YZ(OH)4与过量HC1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10分)用下图实验装置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及S02的部分化学性质。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装置③证明S02溶液显 性,同时证明S02 (填“能”或“不能”)漂白pH试纸。21世纪教育网
(3)实验完毕,取下试管②并加热,可观察的现象是 ;该实验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
(4)实验初期发现大试管内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5)终止试管①中反应的方法是 。
(6)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右图是某学生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法,其中
棉花团上应浸取试剂为 任填一种)。
23.(12分)下列是以芳香烃A为原料制备扁桃酸 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C中碳原子 (填“能”或“不能”)共面,产物B的结构简式可能有两种,分别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F: ;
G→H: 。
(4)上述转换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
(5)设计实验证明物质B含有氯元素 。
24.(10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大多是离子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含较多Na2C03、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碱地产生碱性的原因 ;农业上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 。
(2)已知水存在如下平衡: 向水中加入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向 移动,且所得溶液显 性。
(3)若取pH、体积均相等的NaOH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稀释后pH仍相等,则m n(填“>”“<”或“=”);
(4)常温下,在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
(5)在下图坐标纸上画出用滴定 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25.(9分)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N的L层中有 对成对电子;立体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氨水溶液中存在多种氢键,任表示出其中两种 ;
(4)·H2O中呈深蓝色的离子是 ,该微粒中
的“电子对给予一接受键”属于 键(填“”或“”);
(5)Cu的一种氯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
26.(10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H<0
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K1 K2(填“>”“<”或“=”);若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 (填“变”或“不变”)。
(2)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
B.消耗速率等于H2的消耗速率
C. 溶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F.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3)将不同量的N2和H2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1中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实验2的速率比实验1快的原因是 ;
(4)有人设计采用高性能质子导电材料SCY陶瓷(能传递),实现了常压下既能合成氨又能发电的实验装置(如图)。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应用(36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21世纪教育网
A.偌大/诺言 嗜好/谥号 掎角之势/人才济济
B.酗酒/抚恤 饯别/栈道 步履蹒跚/潸然泪下
C.塑料/追溯 对峙/秩序 恪尽职守/溘然长逝
D.琵琶/毗连 辍学/啜泣 峥嵘岁月/字斟句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蛰居 缅怀 谐奏曲 绿草如茵
B.急躁 安祥 核辐射 恻隐之心
C.陷阱 倾泻 挡箭牌 轻歌慢舞
D.慰藉 光碟 练心而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江苏劳特斯集团总裁徐勤虎,一直在捉摸怎么将中国的“五行”之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进一步建成一种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B.综艺节目的人文化走向必须确立“观众本位”的传播观,即在节目中以人为本,尊重观众,为观众传递文化知识,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需求。
C.全国数十家网上书城发展炙手可热,据估计,2012年中国大陆图书零售市场将有50%的市场份额被网络书店分食。
D.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转基因”食品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不过,作为一种新技术运用,它和“毒牛奶”“地沟油”不可同日而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2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D.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2012年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近90%以上。
5.请在《红楼梦》《水浒传》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对出下联。(4分)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下联:____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新闻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60字左右。(6分)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中国公民。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王澍的作品强调手工工艺和地区特色,会经常利用从被拆毁的建筑中回收的旧砖瓦作为自己作品的建筑材料。与贝聿铭不同,王澍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扎根于中国。因而评委会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二)名篇名句(6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李密《陈情表》)
(2)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三)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8分)
8.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上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上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上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 2012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内容变化的特点:____
折射出的心理:
9.阅读下列选段,回答相关的问题。(4分)
现在容易动手了,当他在祈祷时;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拔出佩剑] 然后他就直接上天堂;这就算是复了仇?这还需三思……
假如我正当他在忏悔时把他杀死,那他为此旅程已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能算是复了仇吗?不!
回鞘去罢,宝剑呀,让我寻个更好的机会:当他烂醉如泥、大发雷霆、淫榻寻欢、赌博渎神,或做其他毫无拯救可言之事时,那时我再颠他于我的足下,教他双脚朝天,一条地狱般黑恶之灵魂直归阴曹府。
(1)上述选段中的“他”是 。(1分)
(2)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我”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3分)
二、阅读与鉴赏(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8分)
宿云门寺阁
(唐)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①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注]①五湖:太湖的别名。
10.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1.第二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请作简要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4分)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谬,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日:“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 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后汉书·陈藩传》,有删改)
1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去则县之 县:通“悬”,悬挂
B.坐左转修武令 坐:因犯……罪
C.事亡如存 事:侍奉
D.蕃常疾之 疾:嫉妒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璆下陈蕃之榻,使者造假遭遇毒打,这两件事体现了陈藩鲜明的个性特点。
B.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C.陈藩和窦武密谋消灭宦官的事情泄露,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
D.陈藩宦海几起几落,这与他刚直不阿、爱民忠君的高尚节操分不开。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5分)
译文:
(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3分)
译文:
(三)(3分)
1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3分)21世纪教育网
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欧阳修《与高旬谏书》)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17-19题。(9分)
生态美学
蔡毅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关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21世纪教育网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美学,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它物种之上,可以对天地万物任意宰割剥夺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
(节选,有删改)
17.下列有关“生态美学”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美学由生态学和美学结合而成,它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用审美的情感观照,重构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生态中心主义”的建立,否定了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的“人是机器”的观念,突破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
C.生态美学认为只要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就能欣赏以优美形式和崇高形式出现的自然美,并能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更“人化的”自然美。
D.生态美学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表现为它认为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的价值和权力都是相同的,生命是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
1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常用“生态”一词来定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住宅、生态餐厅等词语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
B.“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后者则强调人类要以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
C.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和伸张,这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
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在探究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
19.请从上述阅读材料之外,任举一例阐述庄子“适性为美”的观点。(3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20-23题。(共20分)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21世纪教育网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文章首尾均提到“羞涩”和“做作”,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C.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第⑥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E.第⑧段描述远古女子的羞涩,旨在表现火红太阳映照下女子跋涉的艰难。
21.文中第①段对夏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2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的含意。(3分)
(2)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说“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4分)
21世纪教育网
23.本文认为羞涩丧失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利益与欲望的驱使,除此以外,你认为还有其它什么原因?请任选一点阐述你的看法。(4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写道:“我还要瞧一瞧我的骑士,他慢慢走向马车。我要玩味他走路的节奏;他愈往前走步子愈慢。这种慢,我相信是一种幸福的标志。”
请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四川省成都市
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P={1,2,3,4},,则P∪Q=21世纪教育网
A. B.{3,4} C.{1,2,5,6} D.{1,2,3,4,5,6}
2.对于函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函数f(x)的图象恒过点(1,1) B.∈R,使得
C.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 D.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减
3.在等差数列等于
A.9 B. 27 C.18 D.54
4.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3,+∞) B.(2,3) C.(1,2) D.(0,1)
5.已知α为第四象限的角,且=
A. B.
C.一 D.
6.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15 B.20
C. 30 D.60
7.设l,m,n为不重合的三条直线,其中直线m,n在平面α内,则“l⊥α”是“l⊥m且l⊥n”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必要不充分条件
8.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2c,若点P在椭圆上,且满足,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等于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线段BC1上的动点,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DB1⊥平面ACD1
B.BC1∥平面ACD1
C.BC1⊥DB1
D.三棱锥P-ACD1的体积与P点位置有关
10.一批物资随17辆货车从甲地以v km/h(100≤v≤120)的速度匀速运达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相距600 km,为保证安全,要求两辆货车的间距不得小于km(货车长度忽略不计),那么这批货物全部运达乙地最快需要的时间是
A.小时 B.9.8小时 C.10小时 D.10.5小时
1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Z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且t>0);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则直线l和曲线C的公共点有
A.0个 B.l个 C.2个 D.无数个
12.已知奇函数f(x)满足f(x+1)=f(x-l),给出以下命题:①函数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②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③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k,0)(k∈Z)对称;④若函数f(x)是(0,1)上的增函数,则f(x)是(3,5)上的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番号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某单位有青年职工300人,中年职工150人,老年职工100人.为调查职工健康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33的样本,则应从老年职工中抽取的人数为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函数的定义域为 .
15.若实数z、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为 .
16.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I)化简函数f(x)的解析式,并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Ⅱ)在锐角△ABC中,若,求△ABC的面积.
21世纪教育网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是D1C、AB的中点.
(I)求证:EF∥平面ADD1A1;
(Ⅱ)求二面角D—EF—A的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开展了一次亲子活动,此次活动由宝宝和父母之一(后面以家长代称)共同完成,幼儿园提供了两种游戏方案:
方案一宝宝和家长同时各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2,3,4,5,6),宝宝所得点数记为z,家长所得点数记为y;
方案二宝宝和家长同时按下自己手中一个计算器的按钮(此计算器只能产生区间[1,6],的随机实数),宝宝的计算器产生的随机实数记为m,家长的计算器产生的随机实数记为挖.
(I)在方案一中,若x+l=2y,则奖励宝宝一朵小红花,求抛掷一次后宝宝得到一朵小红花的概率;
(Ⅱ)在方案二中,若m>2n,则奖励宝宝一本兴趣读物,求按下一次按钮后宝宝得到一本兴趣读物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I)当m=4时,若函数有最小值2,求a的值;
(Ⅱ)当0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右焦点为F(,0),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点P为双曲线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过P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另一点Q。
(I)求双曲线C的方程;
(Ⅱ)求直线AP与直线BQ的交点M的轨迹E的方程;
(Ⅲ)过点N(l,0)作直线l与(Ⅱ)中轨迹E交于不同两点R、S,已知点T(2,0),设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数列,数列
(I)求;
(II)当时,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III)设求证: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