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第二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说课课件(23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讲 第二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说课课件(23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2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二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说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说课内容
1
2
3
4
5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一、内容分析
第2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2课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1课时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要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创造和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明确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2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2课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坚持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
坚持人民至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帮助学生树立人民观念,理解“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认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人民至上”,个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也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个人与社会、他人的有机统一。
价值立意
本课内容
二、学情分析
已知点
困惑点
突破点
在第一课《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学习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围绕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学生对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尚不能理解。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等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学生尚不清楚这些在生活中如何体现。
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树立人民观念,做到个人与社会、他人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目标
通过“人民创造历史”环节,由抗疫到中华民族发展史,探究人民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变革中的历史地位,深刻理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坚持人民至上”环节,在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谁来享”的探究中感悟国家发展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通过“依靠人民创伟业”环节,在政府听呼声、尊创造,人民检验工作成效的探究中,深化学生对本课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人民意识,激发公共参与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坚持人民至上?
教学难点:为什么人民是社会进步的主体?
依据:学生通过上一目的学习,在理论上知道人民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难以体会。
突破:通过回顾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以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真切体会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依据:在学生的认知里,社会进步是一些杰出的领导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人民是跟随者而非主体。
突破:通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华文化的发展史的探究,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抗疫故事齐分享
“人民至上”的满意答卷
初步感受“人民至上”的理念
环节一:
人民创造历史
环节二:
坚持人民至上
环节三:
依靠人民创伟业
由抗疫到中国史,探究人民的历史地位
增强学生自信心,感悟人民的主体地位
透过三代人的梦想,感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引导学生树立人民观念,增强国家认同
结合实际探究国家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引导学生做到个人与社会、他人有机统一
激情感
培思想
育行动
导入:抗疫故事齐分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享自己身边的抗疫故事,挖掘故事的主角以及抗疫成果,初步感受人民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抗疫故事,每段抗疫故事的主角是谁,这场抗疫战争是否取得成功?
导入:多措并举保平安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国家为保障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初步感受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激发爱国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防疫举措,思考国家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
导入:
设计意图:以战“疫”大考中国交上“人民至上”满意答卷为导入,顺利引入本课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环节一:人民创造历史
活动一:人民共筑抗疫堡垒
学生思考:
1.你为抗疫作了哪些贡献?
2.结合视频,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伟大的战士?
设计意图:这一主题较为抽象,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便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这一主题。将学生个人在抗疫中的表现与全国的抗疫相联系,体会抗疫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感受人民力量的伟大,是人民共筑抗疫堡垒。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活动,由抗疫到中华民族发展史,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学生在探究人民推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主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二:人民推动历史进程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图表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依据各自组内的材料,归纳人民在相应领域的成就。此处的材料分别对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变革,全方位体现人民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便于学生深刻理解人民创造历史的内涵,化解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材料归纳总结
环节二:坚持人民至上
活动一: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
学生思考:三代人的梦想分别是什么,是否实现,梦想的实现依靠谁?
设计意图:这一主题较为抽象,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本活动以三代人的梦想为出发点,将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三代人的梦想分别是什么,是否实现,梦想的实现依靠谁?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梦想的实现,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活动二:发展成果谁来享
学生结合时政,从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角度思考:发展成果由谁享?
设计意图: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最好证明。以此为例,学生更能深刻领会共同富裕的内涵,感悟人民的主体地位,领会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5年8月2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生尝试结合身边的事例,举例说明自己所享受的发展带来的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确实享受了发展成果,从心底信服,才能认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理解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利于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树立人民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个人与社会、他人的有机统一。
环节三:依靠人民创伟业
设计意图:借助政府网络问政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举动的意义,感悟人民呼声、人民智慧对国家建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学生思考:“首都之窗”开办的目的是什么?
活动一:倾听人民呼声
设计意图:借助两组图片的鲜明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人民在胡同改造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社会参与意识。
学生思考:这是同一个地方吗?人民在胡同改造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活动二:尊重人民创造
三眼井胡同
“海棠巷”

设计意图:借助天津市东丽区群众评议会的真实材料,学生分析人民群众当“考官”的深层意义为何,加深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内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在个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上也要坚持“人民至上”。
学生思考:
天津市东丽区开展“民心要事”群众评议会的意义是什么?
活动三:人民检验工作
设计意图:图例形象地说明了时代、政府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化学生对本课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人民意识,坚定对党的信仰,做好“阅卷人”的同时,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答卷人”。
学生思考:
如何理解“出卷人”“阅卷人”“答卷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