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糖类代谢与健康”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成都十二中 生物组 曾声蓉【课题名称】“糖类代谢与健康”教学设计【核心问题】观察实验 追究原因 梳理知识【授课班级】高2010级 9 班【授课时间】2009年11月6日 第 2 节【教材分析】1.地位分析:“糖类代谢与健康” 这部分内容取自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三章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全一册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中“血糖的调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堂基础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复习课。在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涉及到血糖的平衡及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防治等内容。2.重难点分析:“糖类代谢与健康”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它涉及人们常见的疾病,如:糖尿病。其中,“血糖的平衡”是学生在高二新课时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它与后面的章节“生命活动的调节”和“人体的稳态”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三选修教材才出现,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因此,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中,应重在血糖的来源、去路等知识的理解和对“血糖的平衡及调节”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内化。【学情分析】对已学习完所有高中生物新课知识的高三学生而言,高三第一轮复习起细化、完善生物基础知识,建构生物知识网络,提升生物学科能力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迁移能力非常有限,特别是知识与知识之间和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有机结合,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并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网络。【设计思想】1、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在新课教学中我们运用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问题---活动---体验---建构,高三第一轮复习也可以借用新课教学思想来开展。在第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非常重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高效的高三复习教学不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体现对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归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应的知识网络,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打下基础。2、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本节课以“观察实验 追究原因 梳理知识”为线索,首先学生从观察一个演示实验进入问题情境( 取等量的甲、乙两人的尿液分别对应加入A、B试管,用斐林试剂来检验两人的尿液中是否含还原性糖):为什么B试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而A试管却没有 学生随即进入“追究原因”的环节。此环节分两大步完成,先追“乙”尿糖现象的成因,再追“甲”血糖平衡的成因。通过追“甲”血糖平衡的成因牵出血糖平衡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再以学生为主体来“梳理知识”,以达到本堂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即建构知识网络。最后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检测学生是否已内化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通过血糖平衡成因的分析建构血糖平衡及调节的知识网络2.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尿糖成因与血糖平衡成因的分析活动3.方法目标:学会分析尿糖现象的成因和血糖平衡的成因的方法,体会从实际问题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知识的理解2. 血糖的平衡及调节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内化【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试剂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教学意图问题 营造情境:做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实验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尿糖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观察实验进入问题情境领会并思考问题 试管出现颜色差异 得出实验结果和乙尿液中含还原性糖(葡萄糖)的结论活动 1、引导学生追究原因:①追尿糖现象的成因②追血糖平衡的成因2、引导学生梳理知识:①血糖的平衡②血糖平衡的调节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完善 、纠正 1、追尿糖现象的成因:胰岛B细胞受损、肾脏病变、一次性吃糖过多等2、追血糖平衡的成因:血糖的来源去路、血糖的调节 在教师适当引导和协助下,通过学生活动来追究原因和梳理知识提升 指出用分析尿糖现象的成因和血糖平衡的成因的方法来梳理相关知识的优越性 体会、反思理解、接受 学生肯定这种复习方法,思考其他知识的复习是否可以借鉴 体会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增强信心运用 幻灯片展示生活实际问题 思考、分析、正确表述 围绕本节知识加以思考、分析,给出合理解释 反馈复习效果【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糖类代谢与健康一.观察实验:1.实验结果:A试管未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实验结论:甲的尿液中不含还原性糖,乙的尿液中含还原性糖。二.追究原因 (葡萄糖) (葡萄糖)1.追尿糖现象的成因:①间接原因:一次性吃糖过多、胰岛B细胞受损、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②直接原因:血糖含量高于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2.追血糖平衡的成因:①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当—--血糖的平衡。②维持血糖平衡的机理—--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梳理知识1.血糖的平衡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和能量肝糖元 分解 合成 糖元非糖物质 转化 转变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非糖物质)2.血糖的调节直接刺激 分泌 促进刺 激 神经下丘脑的某一区域下丘脑的另一区域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增加 肝糖元分解开始幻灯片展示实验步骤、试剂做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进入问题情景幻灯片展示学生活动的问题教师引导追究尿糖的成因教师引导追血糖平衡的原因梳理血糖平衡和调节相关知识师生归纳提升幻灯片展示生活实际问题运用反馈结束血液中的葡萄糖(80-120mg/dL)使血糖含量降低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血糖含量升高转变为非糖物质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胰岛素增加胰岛B细胞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促进来源分泌神经(来源)肝糖元分解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直接刺激血糖含量降低(来源)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关于“糖类代谢与健康”复习课教学设计的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的是“糖类代谢与健康”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取自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糖类代谢”及选修课本“血糖的调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堂基础性很强的复习课。首先,我对是教材的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糖类代谢与健康” 这部分内容取自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第一册教材第三章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全一册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中“血糖的调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堂基础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复习课。在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涉及到血糖的平衡及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防治等内容。二、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通过血糖平衡成因的分析建构血糖平衡及调节的知识网络2.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尿糖成因与血糖平衡成因的分析活动3.方法目标:学会分析尿糖现象的成因和血糖平衡的成因的方法,体会从实际问题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过程三、 教学重难点分析与确立“糖类代谢与健康”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它涉及人们常见的疾病,如:糖尿病。其中,“血糖的平衡”是学生在高二新课时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它与后面的章节“生命活动的调节”和“人体的稳态”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三选修教材才出现,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因此,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中,应重在血糖的来源、去路等知识的理解和对“血糖的平衡及调节”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内化。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四、 教法在新课教学中我们运用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问题---活动---体验---建构,高三第一轮复习也可以借用新课教学思想来开展。在第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非常重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高效的高三复习教学不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体现对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归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应的知识网络,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打下基础。五、 学法对已学习完所有高中生物新课知识的高三学生而言,高三第一轮复习起细化、完善生物基础知识,建构生物知识网络,提升生物学科能力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迁移能力非常有限,特别是知识与知识之间和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有机结合,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并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网络。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 教学过程本节课以“观察实验 追究原因 梳理知识”为线索,首先学生从观察一个演示实验进入问题情境( 取等量的甲、乙两人的尿液分别对应加入A、B试管,用斐林试剂来检验两人的尿液中是否含还原性糖):为什么B试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而A试管却没有 学生随即进入“追究原因”的环节。此环节分两大步完成,先追“乙”尿糖现象的成因,再追“甲”血糖平衡的成因。通过追“甲”血糖平衡的成因牵出血糖平衡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再以学生为主体来“梳理知识”,以达到本堂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即建构知识网络。最后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检测学生是否已内化相关知识。七、板书设计(见幻灯)糖类代谢与健康一.观察实验:1.实验结果:A试管未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实验结论:甲的尿液中不含还原性糖,乙的尿液中含还原性糖。二.追究原因 (葡萄糖) (葡萄糖)1.追尿糖现象的成因:①间接原因:一次性吃糖过多、胰岛B细胞受损、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②直接原因:血糖含量高于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2.追血糖平衡的成因:①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当—--血糖的平衡。②维持血糖平衡的机理—--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梳理知识1.血糖的平衡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和能量肝糖元 分解 合成 糖元非糖物质 转化 转变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非糖物质)2.血糖的调节直接刺激 分泌 促进刺 激 神经下丘脑的某一区域下丘脑的另一区域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增加 肝糖元分解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今后我会努力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血液中的葡萄糖(80-120mg/dL)使血糖含量降低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血糖含量升高转变为非糖物质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胰岛素增加胰岛B细胞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促进来源分泌神经(来源)肝糖元分解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直接刺激血糖含量降低(来源)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9张PPT)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糖类代谢与健康》精品教学课件第一步: 取试管两支,编号A、B;再取适量甲、乙两人的晨尿待用。向A试管中加入5ml甲的晨尿,B试管中加入5ml乙的晨尿。第二步:向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5ml)的斐林试剂后将两支试管放在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第三步:取出试管,观察比较两支试管的颜色变化。二、实验步骤:一、实验器材与试剂:器材:烧杯、试管、试管夹、三角架、酒精灯、火柴、量筒试剂:甲、乙两人的晨尿,斐林试剂,自来水乙的尿液中含葡萄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常在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感到心慌、无力、注意力难以集中,但血糖却能维持正常呢?提示:①心慌、无力、注意力难以集中----最后一节课时,我们处于饥饿状态,此时血糖含量比进食后低,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减少,供能不足。②但血糖含量在此时却不会过低,主要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会加强对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其次,肾上腺素也可以促进肝糖元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含量正常。)提示:不可信!虽然八宝粥中不加糖,但八宝粥的成分中含糖,特别是糯米,主要含淀粉。糖尿病人不宜吃含糖较多的食物。2、某广告宣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银耳、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信吗?为什么?3. 如果测得尿中含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血糖肯定是高的B、肾小管肯定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C、肯定存在着糖代谢紊乱D、肯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B作业:1、2006年9月20日,CCTV10《走近科学》栏目报道新闻:“调查广西村民墓中人复活之谜,纯朴山村传出诈尸新闻”。经调查得知墓中复活的人是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造成的假死现象。请对此“假死现象”进行科学分析。2、认真完成《导与练》P123~128剩下部分,并订正。谢谢!血液中的葡萄糖(80~120mg/dL)CO2+H2O+能量肝糖元肌糖元脂肪、某些氨基酸等彻底氧化分解合成合成转变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合成转化来源去路(共10张PPT)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糖类代谢与健康》精品说课课件“糖类代谢与健康”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血糖的平衡及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防治等内容。二、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尿糖现象的成因和血糖平衡的成因的方法,体会从实际问题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过程1.知识目标:能通过血糖平衡成因的分析建构血糖平衡及调节的知识网络2.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尿糖成因与血糖平衡成因的分析活动3.方法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与确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知识的理解2. 血糖的平衡及调节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内化四、 教法问题----活动----体验----建构五、 学法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有机结合、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并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网络。应重视:六、 教学过程核心问题:观察实验 追究原因 梳理知识教学模式:问题 活动 提升 运用七、板书设计糖类代谢与健康一.观察实验:1.实验结果:A试管未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实验结论:甲的尿液中不含还原性糖,乙的尿液中含还原性糖。二.追究原因 (葡萄糖) (葡萄糖)1.追尿糖现象的成因:①间接原因:一次性吃糖过多、胰岛B细胞受损、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②直接原因:血糖含量高于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2.追血糖平衡的成因:①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当—--血糖的平衡。②维持血糖平衡的机理—--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梳理知识(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糖类代谢与健康》教学课件.ppt 《糖类代谢与健康》教案.doc 《糖类代谢与健康》视频课堂实录(曾声蓉).flv 《糖类代谢与健康》说课稿.doc 《糖类代谢与健康》说课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