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棱镜引入,光的折射现象1.PPT呈现玻璃水槽和一束有色激光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透明三角厚有机玻璃板(师称该物为三角体不对吧!)学生画下猜想。3.呈现猜想,3种,展示。4.指名演示,呈现折射结果。(评:学生猜想,那最好的方式是学生自己来试试,而不是观看演示)观察棱镜,光的色散实验观察棱镜,它是怎样的?认识棱镜特点:三角形底面、长方形侧面、多条棱、透明提出问题:光照到棱镜一条棱,会怎样?学生说猜想。实验前研讨(评:解决三个问题:材料、操作、记录)(1)如果我们要研究,需要什么材料?生:黑暗的环境、手电筒师出示材料,还有一个屏,讨论屏的作用。(2)三种材料位置该怎么摆放?指名上台演示。(评:这一部分的设计是否可以给学生材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这大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自主探究)出示视频,操作方法。(3)出示记录单1.用水彩笔在屏上合适的位置画一画光斑的特点2.推测并画一画光的路线4.实验探究10:14领取材料,关灯实验。5.实验后交流:(1)看到哪些颜色?占比不同顺序固定(2)出现月牙形、圆圈形彩虹,怎么操作的?生3:还有一个合影生4:放大镜离得远的话是圆的(棱镜)生5:也有白光(3)出示1学生记录图,来介绍。画了7条路线是有7条路线(4)师:明明照射的是白光,怎么变成七色光?生1:棱把光拆散了生2:棱镜里有小晶体,(评:学生的意思是里面有小晶体,彩色光藏在晶体里,他想的可能是空气中小水珠折射光,形成彩虹,所以他认为棱镜里有小晶体颗粒)生3:原本混在一起,棱镜把它分解了师:PPT呈现结果6.视频资料补充,牛顿分解光的实验三、拓展,出示众多棱镜1.生活中,你见过白光被分解成彩色光的现象吗?2.彩虹3.水盆+镜子4.泡泡器,泡泡是彩色的,解释四、光的合成1.学生想办法2.师出示牛顿盘怎么做?注意什么?需要不需要作些调整?(评:师指向占比要调整)10:39纸陀螺(评:可不可以改进器材,把彩色盘贴在电动机上,让速度更快)出示科学家测得的光带红、绿、蓝三原色,回家做一个陀螺。总评:1.引入活动光的折射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中体验过光能穿透玻璃(直射),《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光斜射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此处引入活动可以改改,让学生从第3课的光穿透玻璃面,转换如果照射玻璃板的侧面会怎样,如果斜射呢?再引入如果是一块三角玻璃板会怎样,猜想:会折射,试试2.换成立体三棱(柱)镜会怎样?试试,出现什么有趣现象?一是发现折射了,二是发现光变成了七种颜色,进行多次尝试和观察,发现七色光的排列顺序,解释现象。白光被三棱镜分解。3.光的合成可以作现成的材料,课堂内做内容太多了,学生自己动手做可以作为课外延伸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