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设计者:单位:审核者:学习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北京人的特征、其它古人类。2.分析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学习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学习难点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本单元的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这节课就给我们介绍了早期人类典型的代表——北京人。备注教学导入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传说,引问: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从而过渡到本节课,这样能够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自学探究的学习。教学探究第一学程:学习任务:北京人的发现。主问题1:北京人是怎么被发现的?次问题:(1)除北京人外,还有哪些远古人类?(2)北京人有何特征?(3)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如何?(4)什么是化石?有何作用?(5)远古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由此可见与哪一因素有关?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问题。自学时间3分钟。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学习小组采取两人对学、组内互学、组间帮学等形式,协同解决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做好展学分配任务。互学参与度高,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若出现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展示分工明确,仪态大方,语言规范,声音洪亮。展示组展示时,非展示组认真倾听,小组之间有质疑有对抗,思维碰撞,及时矫正错误问题。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课本主要讲述中国境内早期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其中以北京人为重点讲述。所以主问题是让学生认识到北京人发现的过程、北京人的特征及发现的意义。从而得出结论: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过渡语:通过讲述、补充,我们了解了了北京人的基本概况及其特征,那么北京人的发现有何意义呢?请看第二学程。预设答案:1、发现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70万——20万年。最先于1921年发现3颗牙齿化石,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及用火遗迹。2、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较小,平均身高157厘米,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3、生活状况北京人使用打制方法,制作工具,叫旧石器,这样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他们过着群居的洞穴生活,会使用天然火,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4、分布除北京人外,还有元谋人、山顶洞人等,遗址均分布在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与地理环境相关。第二学程:学习任务:北京人发现的意义主问题2.北京人发现有何意义?次问题: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何进步?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1、自学课本。2、独立、专注、积极自学。3、初步理解自学内容并标注所发现的问题。4、自学时间3分钟。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1、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2、学习小组采取两人对学、组内互学、组间帮学等形式,协同解决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3、做好展学分配任务。4、互学参与度高,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若出现每人次扣1分)。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1、展示分工明确,仪态大方,语言规范,声音洪亮。2、展示组展示时,非展示组认真倾听,小组之间有质疑有对抗,思维碰撞,及时矫正错误问题。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发现、研究,可知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预设答案1、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发现、研究,可知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进步表现(1)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2)懂得人工取火(3)掌握磨光钻孔技术——骨针,会缝制衣服(4)具有爱美意识、审美观念学程三:达标测试见导学单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把学习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道了除北京人外,还有元谋人、山顶洞人等,知道了北京人的特征及社会状况,了解了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明白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我们要珍视、爱护好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板书设计(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早期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