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下表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
完成2~3题。
2.未来三、四十年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3.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人口潜力指数(单位:人/Km2)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人口潜为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容纳更多人口的潜力越大。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高的原因是
①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②土地资源充足和水资
源充足③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下列因素能导致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指数下降的是
A.扩大地区开放度 B.大力发展科技
C.提高生活文化消费水平 D.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若图中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6~8题。
6.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生态城市模式
7.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图中
A.① B.⑤
C.④ D.②
8.沿图中MON线所作地租水平线正确的是
读我国小麦分布区,回答9—10题。
9.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
B.地形的差异
C.国家政策的差异
D.气候条件的差异
10.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以下11~12题。
11.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1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1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右图是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企业收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
据此回答15~16题。
15.适合该工业布局的区位空间范围是
A.a-c B.c-d
C.d-b D.a-b
16.为了提高企业利润,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投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点所在区域差额扩大
B.企业利润增多,但分布范围减小
C.产品收入的最高值会降低
D.图中a点与b点间的距离会增加
iphone4S于2012年1月正式登陆中国大陆,读iphone产业链结构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iphone手机主要零部件进行全球
化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本低
B.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各国先进技术条件
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
18. iphone4S于2012年1月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据图分析可知中国富士康属于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
19.2011年7月29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企业现有1万台机器人,2012年将增加到30万台,决定用机器人大量取代工人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能源供应日趋紧张③招工难度不断加大④政策优势不断丧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合理的交通运输是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所运货物的性质、特点,选择运距短、运力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路径,在社会劳动消耗最小的情况下,迅速、优质完成运输任务。据此回答20~21题。
20.在下列现代运输方式中,适用货物范围广,且远距离运输价格最低的是
A.海运 B.铁路 C.公路 D.管道
21.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路运输
右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22~23题。
22.适合水路运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运营,GRH380型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将达到380公里/小时。结合“我国已建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决定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地形
C.气候 D.科技
25.郑西高铁和京沪高铁许多路段均采用“以桥代路”
方式,其主要原因分别是①沿线多沼泽湿地②沿
线地形复杂③沿线河湖众多④沿线耕地面积广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据此完成26~27题。
26.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食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7.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8.日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①、②的含义分别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
30.该园区采用这种模式发展,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阶段性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
及以上人口数)/(15- 64岁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其人口特征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材料二:2010年潍坊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
能持续____年,2030年后,中国人口负担系
数将超50%,试分析原因。(2分)
(2)“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二显示,当前潍坊市面临 人口问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3分)
32.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1分)
(1)结合材料一分析济南与淄博两城市服务种类数量、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3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自1990年至2010年,全国和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济南和青岛在发展成为超大城市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试提出缓解措施。(6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略图(甲)和南美洲局部略图(乙)。
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1)比较图甲中A地区和图乙B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异同。(4分)
(2)分析甲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
(3)指出上述两区域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3分)
34.读意大利新工业区、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回答问题。(12分)
(1)A、B、C三地代表新兴工业区的是____,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工业区的特点。(6分)
(2)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阐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3分)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的工业集聚程度都相当高,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工业集聚的好处。(3分)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攻讦(jié) 迷惘(wǎng) 一暴十寒(pù) 缄默不语(jiān)
B.炽热(zhì) 缱绻(quǎn) 玲珑剔透(tī) 明修栈道(zhàn)
C.联袂(mèi) 逮捕(dǎi) 俊秀婀娜(ē) 毁家纾难(shū)
D.鞭笞(chī) 自诩(xǔ) 亘古不变(gèn) 冠冕堂皇(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雾霭 捉迷藏 委曲求全 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B.暇想 度假村 趋之若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取缔 威慑力 层峦迭嶂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摒弃 元宵节 残羹冷炙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很多人感叹: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富裕了,可是过年的味道却似乎显得越来越____了。
②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在闹市里住久了,就想找一个 的地方呆一段时间。
③无论学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是恒心,有了兴趣和恒心,碰到难题就会想方设法,反复____,百折不挠,非把问题解决好不可。
A.淡薄 清净 琢磨 B.淡薄 清净 捉摸
C.淡泊 清静 捉摸 D.淡泊 清静 琢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检查措施,不断加强舆论监督,长此以往,日趋严重的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B.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C.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D.关于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良众对银行业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省公安局与海关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的香烟制假贩假案件,摧毁了涉及10余个省的香烟制假贩假犯罪网络和25名犯罪嫌疑人。
B.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对关于自己的谣言深恶痛绝,也会对关于他人、社会、国家的谣言坚决说不,这是微博良性发展的大气候。
C.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这个一向以诗歌国度为骄傲的民族到了今天,已经基本上与诗无缘了。除了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和一些因时而变的所谓新诗,供孩子们形成概念外,大多数的读者,并不知晓也不关心今天中国诗人的存在与否。无论自何种角度,也看不到诗歌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证据。原因很简单,从生活样态和社会意识来看,经济头脑和市场逻辑的强力主导,使遣词造句、吟风弄月之事看上去纯属多余;从写作者或者说诗歌的发生状况来看,仍在不断发表作品的极少数从业者,已经日趋流落为边缘群体。
现代社会对诗歌荣誉、诗人地位的取缔已经是事实。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只能在所谓专业化的语境中自说自听——近三十年来,以“现代”、“国际化”为旗号的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个人”、“私人”和“纯诗”一类的东西,拒斥通俗,反对大众化审美,梦想与众不同的成就和价值,这本身就为诗歌的命运自设了陷阱。
我们从现有标本看到的,是从《诗经》到汉魏时期的古风、乐府这样一些带有先民原初思维特质的歌咏,是唐宋以来的诗体自觉及形式上的登峰造极。后世的人们,在将早期汉语固有的声韵和节奏逐步书面化、文本化的同时,渐渐游离了天然的性情流露和生命哀叹,又被儒道之类的政治文化辖制,成为千年不变的教化工具,即便屡屡出现反抗载道、逃离世俗、解放心灵的冲动,却终归是游戏性质的,在认识上,在精神层面则是宿命论的和停滞的。古代中国的诗歌,粗朴纯真,感时伤事,但少有对人的意识的深层观照,少有对精神世界的持续探求。
近世白话文运动的副产品之一就是所谓新诗的诞生。“新诗”似乎是一种基于思想浪漫而催化出的文体的浪漫——胡适、徐志摩、郭沫若这样一些典型人物大肆铺陈,为情造文,因时事造文,假思想之名造文,自由体翼然展翅。有人称此处发生了文化的断裂,其实非也。白话文运动也就是汉语的现代化,其功也许可比近代社会历史运动中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的书写、表意系统,被空前地大众化了,文化的神秘与特权色彩被抹去,民主的曙光已经初现。但诗歌却很快停滞不前,原地踏步,再次脱离了读者大众。原因在于,新诗对体制有解放而无建设,基于语言的音韵节奏等特质的形式生命,涣散为七零八落的长短句,没有了任何抑扬抗坠、顿挫起伏,所谓“内在节奏”的形成也并无章法,诗人们只是率性而为。最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起初的精神动因——与呼唤民主、科学、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文化,吁求健康国民性等“五四”精髓共生的思想锐气,在诗歌中不仅未见光大,反而屡被强加的战祸与社会的癫狂所压制干扰,及至消弭不见了。百年间,扔掉了旧式枷锁的新诗人们,就其思想的僵化、意识的荒芜而言,其实仍旧是破衣烂衫,唯有一副看似放浪形骸的奇怪尊容而已。
由于上述的未完成状态或日畸变,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诗人们,的确是没有太多体面可言的。
(节选自殷实《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读书》2012年第1期)
6.下列关于“新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包括新诗在内的现代诗歌已经远离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主要是因为经济头脑和市场逻辑在当代生活样态和社会意识中占主导力量。
B.新诗的没落与中国诗人“个人”.“私人”化的追求,排斥通俗和大众化审美,企图非凡的成就与价值有密切关系。
C.新诗作为自由体诗歌,有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典型人物大肆铺陈,为情为事创作,真正实现了思想的浪漫和文体的浪漫。
D.在白话文运动中产生的新诗,体制上有解放无建设,内容上与“五四”精髓共生的思想锐气却没有发扬光大。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曾是以诗歌为骄傲的国度,而今天的人们基本与诗歌无缘,以至写诗的人逐渐沦落为边缘群体。
B.今天的孩子们对诗歌形成概念一般是依靠教科书上出现的古典诗词和一些所谓的新诗而已。
C.现在大多数读者既不知道又不关心当今中国诗人的存在与否,也不见诗歌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紧密关联。
D.从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来看,诗歌一旦变得书面化、文本化,就失却了天然的性情流露和生命哀叹,一直充当教化工具。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诗歌荣誉和诗人地位已被现实社会所排斥,有关诗歌的话题也只限在专业化的小圈子里传播,很难在更广阔的领域引起共鸣。
B.从《诗经》到汉魏时期的古风、乐府再到唐宋以来的中国古代诗歌,大多数缺乏对人的意识的深层观照和对精神世界的持续探求。
C.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的书写和表意系统的诗歌被空前地大众化了,文化的神秘与特权色彩被抹去,所以给新诗带来希望的曙光。
D.今天的中国诗人们没有太多体面可言,这与诗歌发展的先天性不足、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殊现状以及诗人本身等诸方面的因素有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江天一传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①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患者有汪公伟、凌公酮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到②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稼樵夫,翁君汉津云。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瘗:掩埋。②到: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畚土筑垣以居 躬:亲自
B.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略:大体、大致
C.大帅购天一甚急 购:悬赏捉拿
D.南向再拜讫 再:再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 斧斤以时入山林
B.我不死,祸且族矣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D.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1.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江天一“立品者”行为的一组是
①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②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③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④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
⑤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
⑥淮安民妇冯氏者到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天一贫而好学,少有品节,得到了前朝歙县县令傅岩的赏识,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他总是被选拔为第一名。三十六岁时,补为一名生员。
B.江天一虽然凭借文人身份而出名,却沉着持重、足智多谋。他英勇抗击盗匪,在同郡佥事金声的部下发生叛乱,徽州人非常震惧之时,被金声委以重任。
C.江天一生死关头知事明理、豪侠仗义。囚禁期间,他碰到同案在系的好友金声,虽有解脱的机会却坚决与朋友共存亡。
D.作者以“好奇尚气”评价江天一,文中江天一请许多名士写诗文来表彰为救婆婆而割下自己肝脏的淮安民妇一事,正是这种性格的具体体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 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4分)
(2)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3分)
(3)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泊舟呈灵晖
南宋·徐矶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①,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赢亦好吟。
注:①近阙:靠近京师。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的妙处。(4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12分)
16.把文段后面的5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人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________。
①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②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③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④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⑤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1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语意连贯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且拥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及“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等特点的视频短片。
18.作品中人物的经典语录,往往令读者印象深刻,引发读者深思。阅读下表,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要求:(1)符合作品内容和人物思想性格;(2)点评句式相近。(5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绳子的故事
法·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 ”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奥士高纳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20.请简要分析小说第一段的作用。(4分)
21.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4分)
22.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主要是讲述了奥士高纳大爷的故事,如果以“奥士高纳大爷的故事”为题目,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七、(60分)
23.请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②文体特征鲜明;③字迹清晰,书写正确,标点规范。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得0分.
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首先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首先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数值
D.牛顿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2.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分析汽车在转弯时所受的合力F的方向,正确的是
3.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θ角、大小均为F的力的作用,第一次是斜向上拉,第二次是斜向下推,物体沿地面运动,若两次运动相同的位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第一次做的功大于第二次做的功
B.力F第一次做的功等于第二次做的功
C.合力对物体第一次做的功大于第二次做的功
D.合力对物体第一次做的功等于第二次做的功
4.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依据以下三个公式①,②,
③,得到结论:F∝.我们所依据的上述三个公式中无法在实验室中验证的规律是
A.① B.② C.③ D.②③
5.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C.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D.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运行速度
6.神舟号载人飞船在发射至返回的过程中,以下哪些阶段返回舱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A.飞船升空的阶段
B.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阶段
C.返回舱在大气层外向着地球做无动力飞行阶段
D.降落伞张开后,返回舱下降的阶段
7.质量为l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又知斜面高为5m.g=10m/s2.则物体刚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
A.25W B.50W C.100W D.150W
8.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
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
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个过程中
A.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B.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mgH
C.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gH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Mg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4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研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每次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滚下,离开桌边后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用来调节木板高度的支架在图中未画出),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面有复写纸以记录钢球的落点.桌子边缘钢球经过的地方悬挂一条铅重锤.
(1)除了上述实验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
(2)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桌面时球心的竖直距离为一确定值h
②小球从斜面某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测量小球落点Pl与铅垂线之间的距离为x1
③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桌面时球心的竖直距离为一确定值4h
④小球从斜面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测量小球落点P2与铅垂线之间的距离为x2
(3)数据处理:若x1、x2满足关系 .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0.(4分)某同学通过数根相同的橡皮条和打点计时器,来探究橡皮条做功与小车获得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右表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利用改变橡皮条的根数来改变做功的大小,使做功数值倍数增加 B.每次改变橡皮条的根数,不需要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
C从表格a列和b列对比,可判断橡皮条做功与小车速度成正比
D.从表格a列和c列对比,可判断橡皮条做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
11.(10分)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50Hz低压交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
(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必须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以便减小误差
B.必须选择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以便减小误差
C.必须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以便减小误差
D.本实验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重物,以便减小误差
(3)在该实验中,质量m=l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O是重锤刚下落时打下的点,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 02s,长度单位是cm,g=9.8m/s2.则从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____J,动能的增加量△EK=____J(两空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但实验中总存在误差,其原因是 。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2.(9分)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其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如图甲所示,
为简便起见,认为其中一颗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R,该卫星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求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
13.(10分)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为缓解能源紧张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小排量经济实用型轿车.某公司研制开发了某型号小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4kW,汽车连同驾乘人员总质量为m=2000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恒定的阻力是800N,求:
(1)汽车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的速度;
(2)汽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速度为20m/s时的加速度.
14.(10分)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顶端固定一定滑轮,滑轮距地面的高度为H,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块A、B通过轻绳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距地面高H处,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竖直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
15.(13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细圆管一端弯成半圆形APB,另一端BC伸直,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并固定.APB半径R=1.0m,BC长L=1.5m,桌子高度h=0.8m.质量m=0.lkg的小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沿过A点的切线射入管内,从C点离开管道后水平抛出,落地点D离开C的水平距离s=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运动到圆轨道中点P时的角速度ω;
(2)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t;
(3)在P点圆管对小球的弹力F的大小.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写在答题卡上,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有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右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中①~⑤分别代表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2.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植物的向光性 B.除草剂可以除掉玉米田间的双子叶植物
C.顶端优势 D.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是由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5.下图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力(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6.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A.培育无籽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枝生根
7.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
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8.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性腺 D.胰岛
9.右图表示I、Ⅱ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I和Ⅱ中玉米的数量相同,I能养活1000人,则Ⅱ至少能养活100人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③
10.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导致线粒体无法合成ATP。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激素亢进患者的症状是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11.成年女性排卵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 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正确的是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3.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1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体液调节的是
A.消化酶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CO2
15.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由下列哪些组成
A.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 B.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突触前膜、递质、突触后膜
16.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17.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带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千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18.右图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19.有关免疫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往往要借助T细胞呈递抗原
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C.抗原可以是过敏原,过敏原一定是抗原
D.病毒感染时,细胞免疫前,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防止病毒随血液扩散
20.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21.下列关于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浆渗透压
B.寒冷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活动最终是形成了温觉
C寒冷刺激能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也是维持稳态的途径之一
22.为探究生长素对墓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B.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外加生长素浓度接近3.0 (mg/l,)时,是促进花粉管伸长的最适浓度
D.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 (mg/l.)时,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
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特定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动物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很少,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
C.都需要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节功能
D.功能上都具有两重性
24.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B.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艾滋病传染性强,平时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有任何接触
D.HIV在离开入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25.下列因素都能引起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其调节作用不随鸟类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气候 B.食物 C.捕食者 D.寄生病原体
26.在一个阴湿性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生物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体
27.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
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8.生物圈的功能单元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29.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C.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和B期间发生的种群间相互作用无关系
30.下列哪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 D.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
3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草原生态系绕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利用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实现能量和物质的自给自足
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33.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34.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实例是
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进而抑制食草动物数量增长
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C.山区植物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3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与温带草原相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6.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降低野生生物的K值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
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
3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能量输出长期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我调节能降低,那么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长期低温 B.连续阴雨 C.植被破坏 D.品种退化
39.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 C海豚捕食 D.花香引蝶
40.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卷含4个题目,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
41.(10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A代表 。
(2)图中的①、③过程所代表的生理作用分别是
、 。
(3)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
头表示)。 。
(4)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其特点是
;若生产者有125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kg。
(5)若由于某种原因,F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在短时间内,E种群和D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
42.(10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做如图示处理(丙、丁不转动);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原因是单侧光使玉米苗内的生长素在 一侧分布较多,使此侧组织生长较快,从而表现为向光弯曲。
(2)由 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原因是在 影响下, 侧的组织内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而另一侧生长快。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证明 。
(4)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如果不能,请举出一例 。
(5)如果实验开始后,使雨、丁两个装置在原有位置沿易拉罐中心纵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则幼苗生长方向将是:丙____ ,丁____ 。
43.(10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联系的重要“语言”。图甲表示某些信息分子参与的调节过程,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B是由 分泌的,而甲状腺激素又会抑制信息分子B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
(2)图甲所示,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信息分子C呈递给B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 ,它分泌的免疫物质在合成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膜结构有 。
(3)如甲图,当人在紧张恐惧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A是来自与之相连的神经元产生的 。在完成该调节的反射弧中,肾上腺及其支配它的传出神经末梢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字母)结构。
(4)图乙反射弧中,共含____个神经元,刺激①处,当兴奋经过③处时,③处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刺激③处,在①处测不到电位变化,这与图中____结构有关。
(5)由上可见,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4.(10分)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 。在调查该林地油松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
法。
(2)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弱的是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3)某外来物种迁移到该林地后,该物种某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增长曲线近似 的增长;随着种群数量增加,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曲线呈现出 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 。
②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____点。
③该物种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其他生物的K值产生影响,说出一种影响并加以解释。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写在答题卡上。
1.cos17°sin43°+sin163°sin47°=
A. B.一 C. D.一
2.已知圆上任意一点M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N也在圆上,则m的值为( )
A.-1 B.1
C.-2 D.2
3.如图,执行程序框图后,输出的结果为
A.8 B.10
C.12 D.32
4.在△ABC中,∠BAC= 90°,D是BC的中点,AB=4,AC=3,
则=
A.一 B.
C. -7 D.7
5.下列函数中,周期为,且在[]上单调递增的奇函数是
A.y=sin(2x+) B.y=cos(2x-)
C.y=cos(2x+ D.y=sin(x-)
6.如图,在一个不规则多边形内随机撒人200粒麦粒(麦粒落到任何位置可能性相等),恰有40粒落人半径为1的圆内,则该多边形的面积约为
A.4 B.5
C.6 D.7
7.已知△ABC中,,则三角形的形状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8.从甲乙两个城市分别随机抽取16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额进行统计,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中位数分别为m甲,m乙,则
A.,m甲>m乙
B.,m甲C. ,m甲>m乙,
D.,m甲9.已知是两个单位向量,且=0.若点C在么∠AOB内,且∠AOC=30°,则
A. B. C D.
10.从某高中随机选取5名高一男生,其身高和体重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0.56x+,据此模型预报身高为172cm的高一男生的体重为
A.70.09 B.70.12 C 70.55 D.71.05
11.若∈(),且3cos2=sin(),则sin2的值为
A.一 B. C.一 D.
12.若函数f(x)一asinx+bcosx(ab≠0)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是奇数,则直线ax-by+c=0的斜率为
A. B. C.一 D.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试题的横线上。
13.向量a=(2x,1),b=(4,x),且a与b的夹角为180。,则实数x的值为____.
14.某学院的A,B,C三个专业共有1200名学生,为了调查这些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该学院的A专业有380名学生,B专业有420名学生,则在该学院的C专业应抽取____名学生。
15.直线y= kx+3与圆(x一3)2+(y一2)2=4相交于A,B两点,若|AB|=2,则实数k的值是____.
16.若=(x,y),x∈{0,1,2},y∈{-2,0,1),a=(1,-1),则与a的夹角为锐角的概率是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在Rt△ABC中,已知A(-2,0),直角顶点B(O,-2在),点C在x轴上。
(Ⅰ)求Rt△ABC外接圆的方程;
(II)求过点(-4,O)且与Rt△ABC外接圆相切的直线的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锐角a、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A、B两点。
(I)如果sin点B的横坐标为,求cos()的值;
(II)已知点C(,-2),函数f(a)=
若f(a) =。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a=(1,2)。
(I)若|c|=2且c∥a,求c的坐标;
(II)若|b|=,且a+2b与2a-b垂直,求a与b的夹角。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 =sin(x+)+cos(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一).
(I)求与的值;
(Ⅱ)若f(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3分)
为了解某校高一学生学分认定考试数学成绩分布,从该校参加学分认定的学生数学成绩中抽取一个样本,并分成5组,绘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五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1:2:8:6:3,最后一组数据的频数是6.
(I)估计该校高一学生数学成绩在125~140分之间的概率,并求出样本容量;
(Ⅱ)从样本成绩在65—05分之间的学生中任选两人,求至少有一人成绩在65~80分之间的概率。
22.(本小题满分13分)
设函数f(x)=a·b,其中a=(2sin(+x),cos2x).b=(sin(+x),-),x∈R,
(I)求f(x)的解析式;
(II)求f(x)的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III)若关于x的方程f(x)-m=2在x∈[,]上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9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前,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共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do you think are the two speakers
A.A couple. B.Neighbors. C.Classmates.
2.What do we know about James
A.He is never late. B.He is often late. C.He is not patient.
3.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Help herself to the food on the table.
B.Ask someone else for help.
C.Ring someone up.
4.At what time was the fire put out
A.2 o'clock. B.4 o'clock. C.5 o'clock.
5.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painting. B.A country scene. C.A kind of drink.
第二节(共1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Conductor and driver.
B.Air hostess and passenger.
C.Waitress and customer.
7.Where can the man put his bags
A.On the shelf.
B.Beside his feet.
C.Behind the curtain.
听第 7段材料,回答第 8至 10题。
8.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is getting lost.
B.He has lost something.
C.He is going to the hospital.
9.Why is the man here
A.To go on a business trip.
B.To help to do some farm work.
C.To take a vacation in the country.
10.What kind of work does the man do
A.Office work.
B.Farm work,
C.Medical work.
听第 8段材料,回答第 11至 13题。
11.Who is the speaker according to her speech
A.A tourist. B.A school teacher. C.A tour guide.
12.What are the listeners told to do before they leave the bus
A.To take their meals.
B.To take photos.
C.To take their valuable things
13.When will the listeners have to be back on the bus again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At 12 : 00. B.At 11: 30. C.At 8 :30.
听第 9段材料,回答第 14至 16题
14.What doesn't the woman like
A.Chocolate cake. B.Strawberry pie. C.Some fresh fruit.
15.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at last
A.Coffee. B.Chocolate cake. C.Some bananas.
16.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is restaurant
A.It has plenty of food.
B.It hasn't much food in supply.
C.It can satisfy every customer.
听第 10段材料,回答第 17至20题
17.Why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buy a new pair of shoes
A.Because it is worn out and shabby.
B.Because it doesn't match the clothes she is wearing.
C.Because the old pair is too out of date.
18.What is wrong with the first pair of shoes the woman has tried on
A.Their colour is not dark enough.
B.They are uncomfortable.
C.They are not of the right size.
19.What has the woman bought in the end
A.A pair of dark brown shoes.
B.Two pairs of shoes.
C.A black pair half at price.
20.Which shoes will the woman wear home
A.The old ones.
B.The black ones.
C.The new brown one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I can't believe that the housing prices should be ten times ______ height of those in _____ 1990s.
A.a; the B.the; a C.the; 不填 D.the; the
22.None of us like her but we all try not to make _____ obvious.
A.this B.her C.one D.it
23.Police are offering a (an) _____ of $ 10000 for information leading to the man's capture.
A.reward B.budget C.award D.profit
24._____ surprised me most was _____ such a little boy of seven could play the violin so well.
A.That; what B.What; that C.That; which D.What; which
25.The child ought to be punished.You shouldn't let him _____ telling lies.
A.get away with B.get along with C.put up with D.keep up with
26.I may forget to repay the five dollars you lent me unless you _____ me of it.
A.recall B.call up C.remind D.remember
27.When I came in, I found him _____ at the desk _____ something.
A.sat; writing B.seated; writing C.sit; writing D.seat; write
28.I didn't _____ her to see the painting until it was finished.
A.intend B.let C.like D.make
29.They were so far away that I couldn't _____ their faces clearly.
A.make for B.make up C.make of D.make out
30.—How long did David work here
—For half a year, he didn't leave much _____ on us.
A.expression B.impression C.conclusion D.instruction
31.—How come your father can read books in German
—Well, he _____ on a project with some German engineers for three years when he was young.
A.was working B.had worked C.would work D.worked
32._____ made them much disappointed.
A.His not coming back B.Not his coming back
C.He not to come back D.Not he come back
33.It's said that the price of oil is _____ to fall.
A.probable B.possible C.likely D.may be
34.I found many people, most of _____ I didn't know, quarrelling outside.
A.that B.which C.whom D.what
35.— I want to learn tennis.Would you like to help me
— _____.But learning tennis is no walk in the park.
A.No kidding B.No problem C.No wonder D.No way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A little boy knocked on the door of the old house.He waited and sweated from 36 of seeing the owner, who 37 ever came out.As he was ready to 38 , the door slowly opened.
"What do you want " the old man asked.
"Uh, sir, I'm 39 magazines for school and I was 40 if you would like to buy 41 ." The old man only 42 at the boy.Meanwhile, the boy saw many dog figurines(小雕像) inside the house."Do you 43 dogs " he asked."Yes, I have many dog figurines in my house; they are all I have." The boy then felt sorry for the man, as it seemed he was very 44 ."Well, I do have a magazine here for collectors.It is 45 for you.I also have one about dogs since you"…" The old man started to close the door, saying 46 , "No, boy.I don't need any magazines of any kind.Now goodbye."
The boy was 47 for the old man being so lonely.He went home and then had an 48_.He had a little dog figurine which didn't _49 much to him since he had a real live dog and a large family.The boy headed 50 .He knocked on the door again and this time the old man came right to the door."Boy, I thought I told you no 51 ."
"No, sir.I want to bring you a 52 ." The boy__53__ him the figurine and the old man s face 54 ."Boy, you have a big heart.55 are you doing this "
"I think it means more to you."
From that day on, the old man started coming out and talking with neighbors.
36.A.excitement B.fear C.embarrassment D.happiness
37.A.hardly B.frequently C.hurriedly D.readily
38.A.knock on B.break in C.cut off D.walk away
39.A.selling B.collecting C.raising D.designing
40.A.wandering B.wondering C.proving D.hoping
41.A.it B.that C.one D.them
42.A.laughed B.pointed C.reached D.looked
43.A.keep B.hate C.kill D.collect
44.A.busy B.delighted C.lonely D.disappointed
45.A.clear B.safe C.suitable D.boring
46.A.easily B.coldly C.comfortably D.nervously
47.A.sad B.anxious C.eager D.respectable
48.A.opinion B.idea C.mind D.thought
49.A.mean B.worth C.talk D.use
50.A.off B.back C.away D.outside
51.A.noises B.interruptions C.dogs D.magazines
52.A.book B.doll C.gift D.help
53.A.handed B.lent C.attracted D. pleased
54.A.went pale B.turned dark C.lit up D.calmed own
55.A.How B.When C.Where D.Wh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re is a wonderful story about a young girl who had no family and no one to love her.One day, feeling very sad and lonely, she was walking through a grassland when she noticed a small butterfly caught in a thorn (荆棘)bush.The young girl carefully released the butterfly.Instead of flying away, the little butterfly changed into a beautiful fairy.The young girl rubbed her eyes in disbelief.
"For your wonderful kindness," the good fairy said to the girl, "I will give you any wish you would like." The little girl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replied, "I want to be happy."
The fairy leaned toward her and whispered in her ear.Then the fairy disappeared.
As the little girl grew up, there was no one in the land as happy as she.Everyone asked her secret of happiness.She would only smile and answer, "The secret of my happiness is it that 1 listened to a good fairy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When she was very old and on her deathbed, the neighbors all gathered around her, that her unbelievable secret of happiness would die with her."Tell us, please," they begged, "Tell us what the good fairy said." The lovely old woman simply smiled and said, "She told me that everyone, no matter how secure they seemed, no matter how old or young, how rich or poor, had need of me."
56._____ the girl felt sad and lonely.
A.There were many friends but
B.There was nobody to love her so
C.There was nothing to do
D.Seeing the butterfly was caught
57.Noticing the butterfly was caught by the thorn, the girl _____.
A.helped the butterfly escaped from the thorn
B.felt sorrow, but she didn't go up to help it
C.fell down on it too
D.failed to help it release from the thorn
58.The butterfly _____ after was saved by the little girl.
A.filed away
B.still died
C.changed into a fairy
D.was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
59.The only thing that the little girl wanted was _____.
A.to be rich
B.to have her own parents
C.to have a lot of friends
D.happiness
60.The neighbors all gathered around the old happy woman when she was dying, because _____.
A.they loved this woman deeply and they didn't wanted her to die
B.the woman had lots of money to be shared as soon as she died
C.they wanted to know the secret of her lifetime happiness
D.they wanted to pray for her after her death
B
For centuries, the body's blood has been linked closely with the emotions.People who show no human emotions or feelings, are said to be cold-blooded killer.For example, the police are searching for a cold-blooded killer.He seems to kill for no reason, and no emotion, as if taking someone's life as nothing.
Cold can affect other parts of the body.The expression "get cold fee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old or your feet.The expression means being afraid to do something you have decided to do.For example, you agree to be president of an organization.But then you learn that all the other officers have resigned, and all the work of the organization will be your responsibility.You are likely to get cold feet about being president when you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The expression "give someone the cold shoulder" probably comes from the physical act of turning your back toward someone, instead of speaking to him face to face.'You may give a cold shoulder to a friend who has not kept a promise he made to you.Or, to someone who has lied about you to others.
A cold fish is not a fish.It is a person.But it is a person who is unfriendly, unemotional and shows no love or warmth.A cold fish does not offer much of himself to anyone, Someone who is a cold fish could be cold-hearted.Now a cold-hearted person is someone who has no sympathy.Several popular songs in recent years were about cold-hearted men or cold-hearted women who, without feelings, broke the hearts of their lovers.
Out in the cold means not getting something that everybody else got.A person might say that.everybody but him got a pay raise—he was left out in the cold.And it is not a pleasant place to be.
61.There are _____ expressions related to cold that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3 B.4 C.6 D.7
62.When you refuse to speak to a man and treat him in a distant way, you may express by "_____".
A.I give him the cold shoulder B.I think he is a cold-blooded man
C.I think he is a cold fish D.I'm likely to get cold feet
63.If Sue shows absolutely no reaction to those awful pictures of starving children in Africa, you will say ______.
A.she is a cold-blooded killer B.she gets cold feet
C.she is a cold fish D.she is out in the cold
64.We can use the expression "_____" to describe a man who abandons or hurts his lover without mercy.
A.cold-blooded B.cold shoulder C.cold feet D.cold-hearted
65.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 is about _____.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 and our body
B.some expressions about friendship
C.some expressions connected with cold
D.how cold weather comes into being
C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honor their parents with two special days: Mother's Day, on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and Father's Day, on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These days are set aside to show love and respect for parents.They raise their children and educate them to be responsible citizens.They give love and care.These two days make us think about the changing roles of mothers and fathers.More mothers now work outside the home.More fathers must help with child care.
These two special days are celebrat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On Mother's Day people wear carnations.A red one symbolizes a living mother.A white one shows that the mother is dead.Many
people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to honor parents.It is also a daywhen people whose parents are dead
visit the cemetery.On these days families get together at home, as well as in restaurants.They
often have outdoor barbecues for Father's Day.These are days of fun and good feelings and
memories.
Another tradition is to give cards and gifts.Children make them in school.Many people make their own presents.These are valued more than the ones bought in stores.It is not the value of the gift that is important, but it i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Greeting card stores, florists, candy makers, bakeries, telephone companies, and other stores do a lot of business during these holidays.
6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reason for children to show love and respect for parents
A.Parents bring up children.
B.Parents give love and care to children.
C.Parents educate children to be good persons.
D.Parents pass away before children grow up.
67.What do you think "florists" do
A.They sell flowers.
B.They make and sell bread.
C.They offer enough room for having family parties.
D.They sell special gifts for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68.Which do you think is right about "carnation"
A.It has only two kinds of colors.
B.It refers to the special clothes people wear on Mother's Day or Father's Day.
C.It's a kind of flower showing love and best wishes.
D.People can wear carnations only on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69.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assage
A.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are both in May.
B.Fewer women worked outside the home in the past.
C.Not all the children respect their parents
D.Fathers are not as important as mothers at home.
70.On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_____.
A.people usually have family parties
B.everyone goes to visit the cemetery
C.children always go to parents' home
D.hand-made cards are the most valuable gifts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词和短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一)根据句子中的汉语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并把答案写在后面横线上。
1.I have never seen a more (鼓舞人心的)film than this.
2.If you take the prices into (考虑), we actually spend less now.
3.There is not enough money to (装备,配备)us with the latest compute systems.
4.He made people laugh at a time when they felt depressed, so they could feel more (满足,满意)with their lives.
5.Computer will bring you great (利益,好处)if you can use it to your advantage.
1. 2. 3.
4. 5.
(二)用方框内所给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pick up wear out up to pick out refer to lead to build up
6.He looked as if he had missed a night's sleep.
7.His careless driving the accident the other day.
8.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the dictionary.
9.He French while he was staying in Paris.
10.I'm afraid the play wasn't our expectations.
6. 7. 8.
9. 10.
第二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请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You might be reading this article and saying, "Hey, that sounds just like me!" If so, we're glad you recognize that this happens to you.Now you can start taking steps to lessen your test anxiety.Here are some ways to do that:
Ask for help.Talk to your mom or dad, your teacher, or your school guidance counselor.Just talking to someone about test anxiety can make you feel better.Describe what happens to you when you're taking a test and these people can help you figure out some solutions.For instance, learning study skills can boost your test-day confidence.
Be prepared.Pay attention in class.Do your homework.Study for the test.On test day, you're more likely to feel like you know the material.
Block bad thoughts.Watch out for any negative messages you might be sending yourself about the test.These thoughts can make anxiety worse and make it harder for you to do well in the test.
________.Everyone makes mistakes.Be more forgiving of your own mistakes, especially if you prepared for the test and are set to do your best.
Breathe better.OK, so you already know how to breathe.But did you know that breathing exercises can help calm you down (Just try not to take in too much air because it might make you feel dizzy.) Here's how to do it; Inhale (breathe in) slowly and deeply through your nose, and then exhale (breathe out) slowly through your mouth.Do this two to four times and you just might breathe more easily the next time you're taking a test!
1.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Having too many negative messages in mind leads to worse test anxiety, which may stop you from doing well in the test.
2.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last but one paragraph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not more than 10 words)
3.Which of the tips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useful (not more than 30 words)
4.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not more than 10 words)
5.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6th paragraph into Chinese.
第三节写作(共1题,满分30分)
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办一次主题为“What Can We Do for Our School ”的英语演讲比赛。请写一篇英语演讲稿,要求从以下四方面中任选一至二个进行阐述,并举例加以说明。
1.关心他人;2.美化校园;3.爱护学校设施;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参考词汇:关爱love and care;校园campus;设施facilities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i 28 S 32 Zn 65
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题每小题2分,6-15题每小题3分,共计40分)
1.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细颗粒物(PM2.5)的产生
B.将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深埋或倾入海中
C.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玻璃可用于粘合剂和防火剂
B.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是由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制取葡萄糖
D.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可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材料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甲烷的球棍模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D、T与16O、17O、18O构成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16个不同数值
B.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A族
C.H2、D2、T2在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1:2:3
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5.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H3CHO B.CH3COONH4 C.SiO2 D.CaCl2
6.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7.下列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总能量的是
A.电解水制取H2和O2 B.甲烷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
8.相同质量的锌与酸反应制备H2,欲使反应速率最大,下列条件下的最佳组合是
①纯锌粒②粗锌粒③0.1mol·L-1硝酸 ④0.1mol·L-1硫酸
⑤98%硫酸⑥加热⑦用冰水冷却
A.①③④⑦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
9.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②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③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人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0.下列叙述是某同学做完铜一锌一硫酸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在该原电池中,铜作负极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溶解,则电路中就有0.4moI电子通过
D.电子通过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在铜电极上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P和As属于第VA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D.Li和K属于第IA族元素,K失电子能力比Li的强
12.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同时生成n mol D
⑥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同时生成2n mol A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①③⑥
1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右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E>A>B>C
B.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C.元素D的单质在过量的B2中充分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D.元素B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6.(16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小的,D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两倍;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为3倍;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涉及化学式的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1)C元素的元素名称是 ,F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72的化合物存在三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 、 。
(3)由C、D元素构成的两种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若往电炉中加入60g FC2和适量炭粉的混合物(反应时炭粉足量)并通电加热,它们发生的反应为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17.(12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乙烯可以制取多种物质。
已知:B的化学式为C2H6O,能与金属钠缓慢反应生成氢气;C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有关转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结构简式为 。
(2)物质D为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③: ;
B与金属钠反应: 。
18.(13分)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本质上是由 决定的,但外界条件也会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本实验中实验2和实验3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是:其它条件相同时, 反应速率越快。
(2)我们最好选取实验____(填实验序号)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间的 反应速率越快。
(3)若采用与实验1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 。
(4)利用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mol/L。
19.(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下列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后,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已知FeCl3易潮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的代号)A→ → → →D。
E装置的作用是 。
(3)B中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 。
(4)小明认为连接后的整套装置仍存在明显的缺点。为较好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5)在实验中使用20mL1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但生成Cl2总小于0. 06mol。试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① ;②HCl的挥发。
20.(6分)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l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
(1)加入铝粉的质量是 g。
(2)向反应结束后的乙烧杯中逐滴滴加3mol·L-1的盐酸,使溶液中的铝元素仅以Al3+的形式存在。则至少需要滴加3mol·L-1的盐酸 mL。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享有充分的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991年,我国发表第一份《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1998年,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以上是我国追求人权进步的缩影,这充分证明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开展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在选票上郑重地写下自己信赖、满意的村委会“当家人”的名字。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②有利于加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③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 ④体现了村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2年2月27日至3月9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求意见。这是政府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A.社会听证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4.在2012年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候选人从“纸上”走到选民面前,接受选民的“面试”,这一变化
①尊重了选民的知情权,扩大了选民的选举权利
②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彰显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可以帮助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
④可以帮助候选人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某市一些高中生走向街头征集市民签名,反对政府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该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有关部门一周之内连作三次回应。这件事说明
①“签名”方式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②公民的理性监督有助于规范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
③媒体监督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④重视基层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车漫漫,路漫漫,握好手中方向盘;情相伴,爱相伴,绷紧交通安全弦”。这样一批充满温馨话语的新式交通提示牌取代了传统的“禁止”、“限制”等冷性、强制性词句的交通提示牌,这一细节的变化让人们倍感轻松。这说明
A.我国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 B.我国政府履行职能坚持以人为本
C.我国公共交通设施已经非常完善 D.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7.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市政府公信力的是
①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②市建设委员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市民广场绿色工程建设
③市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政府各职能部门按《行政许可法》规定,推进审批方式改革,简化审批程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9.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是政府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
③坚持依法行政④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在北京举行。会议分别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材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近年来,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多个执法检查组,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监督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B.既是立法机关,也是执法机关
C.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
12.下图反映的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部分内容。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该图
A.①选举②负责③监督④委托 B.①监督②委托③负责④选举
C.①选举②监督③监督④负责 D.①监督②监督③负责④负责
13.每年三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以下关于“两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②二者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都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④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表明了
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治国有其规律和具体的办法。文化强国是多数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后的选择,1995年日本颁布《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1998年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方针,2011年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仝会作出文化强国的《决定》。从中日韩的治国大政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共产党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依法治国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 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18.60多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这是因为维护民族团结
①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③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他建设的重要保证
④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9.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再次形成一个组合体,手控交会对接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已掌握手控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航天人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某校政治兴趣小组就“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必要性”问题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讨论主题的是
A.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0.“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国人的梦想。在中国航天员成功太空漫步之后,我们又有了“蛟龙”。“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随着“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首次完成下潜,中国人在大洋的活动深度达到一个新的刻度。“蛟龙”成为我国拓展新领域又一次成功的标志。“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成功
①标志着我国跨人世界科技强国行列②有助于加强我国对海洋的控制权
③能够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它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0%,贸易量占90%。出于对环境和成本的考虑,我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管理。对稀土出口加强管制,这是基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①独立权②自卫权③管辖权④平等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安邻、睦邻、友邻、富邻政策,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体现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活动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工作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结盟关系 D.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2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有一个质的飞跃。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助于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
26.(8分)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27.(17分)材料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依然是最大的亮点,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等,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人大代表如何才能做到“反映百姓心声、为老百姓办事”?(6分)
材料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下面是某同学上网搜集到的党和政府有关“惠民生”的部分资料。
——到2011年底,全年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任务的
136%,是实行积极就业政策9年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
——2011年医疗改革取得成效;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全国70%的地区拥有达标的县、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去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今年继续施工,新开工700万套的任务,2012年保障房的在建规模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政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0分)
28.(12分)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6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本次峰会意义重大。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讲话。指出过去10年里,各成员国团结协调,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维护了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的旗帜,各成员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和广泛共识。未来10年,各成员国要增进互信,加强安全、能源、交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
(1)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能“加强合作”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应作出怎样的努力?(8分)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1)“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假如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准备开展学雷锋活动,请为该活动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的意义。(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