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凝聚价值追求》(课件+教学设计+学案+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5.2《凝聚价值追求》(课件+教学设计+学案+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上
第二节
凝聚价值追求
习声回响:听
习近平谈民族精神
新知导入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唤起青春的力量。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所在。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二节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2、知道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3、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4、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5、懂得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学会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7、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6-7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4、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7、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知讲解
一、高扬民族精神
运用经验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中国脊梁”,
就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
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过家门而不入
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民族精神的内涵
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具有的“四个伟大”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本质: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为什么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成语、名言、警句


众志成城
人心齐,泰山移
和为贵
与人为善
化干戈为玉帛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卧薪尝胆
郑成功收复台湾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愚公移山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两弹元勋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填入下表
探究分享
爱国主义
精忠报国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苏武牧羊
岳母刺字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①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民族精神的特点
(1)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女排是在世界体坛上不断创造奇迹的一支劲旅。20世纪80年代实现“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又以荡气回肠的完美逆袭,为祖国赢得一枚弥足珍贵的金牌。多年来,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艺,不断诠释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
(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的奥运会上逆美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
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一定要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女排夺金是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奥运赛场的凝聚和爆发。
探究分享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11连胜夺冠,获世界杯第五冠、三大赛第十冠!
(2)女排姑娘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女排精神就是不畏强敌、团结协作精神,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即使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也依旧存在。
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三连败,输给土耳其队、美国队、俄罗斯队,卫冕冠军中国女排无缘八强,有史以来的最差战绩结束了奥运会赛程。
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抗疫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正确认识伟大抗疫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二、构筑中国价值
解读价值观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3)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内容: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的国家、建设什么的社会、培育什么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出现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上。他们是民族的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先行者。
(1)从他们的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探究分享
他们优良的品质、远大的理想、可贵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留给社会、留给后代极为宝贵的精冲财富,也是能够打动我们的地方,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
(2)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他们身上汇聚了理想和信仰的爱国主义光辉,他们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
(3)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结论
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生活中没法照着做”的观点错误。
“公民只要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的观点错误。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观点正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落实在口头上”观点正确。
探究分享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2)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 说出来与同学讨论。
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作为一名医生,他医术精湛、妙手仁心;作为一名院士,他长期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成果丰硕;作为一名专家,他在国家受SARS病毒、新冠病毒危害时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以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破解病毒密码,指导国家抗疫,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84岁的钟南山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

①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国无精神不立,人无精神不强
③只有投身疫情防控,才是真正的国家功勋人物
④于家为国、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必将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课堂练习
2、2021年4月9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7场活动,走进天津市北辰区。全国各地的113万名网友收看了节目,10.8万名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由此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C.是非常空洞的,它的践行只能依靠讲座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世界共同进步
A
课堂练习
3、
如今,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抗美援朝精神在弘扬;我们欢呼自豪,女排精神代代传承;工匠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这些精神(

①是中华名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课堂练习
4、国家每年都会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时代楷模”、“最美人物”、“中国好人”……这些活动的开展(

①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帮助
②能消除不良风气,推动文化发展
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④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构筑中国价值
高扬民族精神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品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及做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价值追求
板书设计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我国遭遇多年未有的洪涝灾害,各界齐心抗洪魔,展现出的抗洪精神令人动容;我国科研工作者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创造了“奋斗者”号载人深潜10909米的新纪录……伟大抗疫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深潜精神等都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1)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它具有什么品格?
(2)请简要阐述我国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凝聚价值追求》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属于将爱国之情化为爱国之行的是(

①基层干部扎根一线脱贫攻坚
②消防队员不惧牺牲赴汤蹈火
③环卫工人顶风冒雨守护城市
④广大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宁洒热血,不失寸土!18岁的边防战士陈祥榕与战友们在边境冲突中,面对外军的暴力攻击,毫不畏惧、英勇战斗,誓死捍卫国土,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陈祥榕与战友们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爱国
敬业
B.民主
友善
C.爱国
民主
D.敬业
平等
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诺千金,勇敢逆行,留下了无数让人感动的瞬间。他们(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②力证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世界力量
③践行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
④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张桂梅全身心投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和同事们一起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的事迹体现了(

①公正
②敬业
③诚信
④友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2020年9月8日,在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此举有利于(

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③践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更好弘扬中国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一旦失去了道德指引,也会出现空心化。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种信仰,首先就是通过核心价值观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照搬了世界发达国家理念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④是不同领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的共同价值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9月4日,中宣部、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这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既有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名师大家,也有在乡村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他们是: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评选、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①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②有利于激励人们学习榜样,汲取榜样力量
③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作为一名医生,他医术精湛、妙手仁心;作为一名院士,他长期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成果丰硕;作为一名专家,他在国家受SARS病毒、新冠病毒危害时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以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破解病毒密码,指导国家抗疫,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84岁的钟南山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

①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国无精神不立,人无精神不强
③只有投身疫情防控,才是真正的国家功勋人物
④于家为国、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必将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2021年4月9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7场活动,走进天津市北辰区。全国各地的113万名网友收看了节目,10.8万名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由此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C.是非常空洞的,它的践行只能依靠讲座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世界共同进步
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的旋律犹然在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多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这是因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民群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信念
②可以汇聚中国力量,凝聚共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③是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一旦失去了道德指引,也会出现空心化。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种信仰,首先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关头,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泰安市77名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队员积极挺身而出,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坚守传递希望,用生命守护生命。这些新时代最美“逆行者”的行为(

①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实现了伟大的中国梦
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等作出具体安排。这(

①表明我国公民道德素质低下
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是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④有利于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南宁某中学邀请了西南政法大学党史研究专家,为全校师生讲授党史专题党课。红岩精神(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的大国工匠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在(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B.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C.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D.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救困、无私奉献
二、分析说明题
16.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时指出,26年来,北斗人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探月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
运用时事知识,评说为什么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
17.
材料一
2021年2月19日,叶嘉莹获得了“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叶嘉莹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诗词曲。几经辗转,1979年,叶嘉莹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南开大学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学教师。几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材料二
近日,“文艺之美 党史之光一一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系列活动(舞蹈篇)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与此同时,广州还深入开展文艺下基层的惠民演出服务,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指出,百年红色文艺中的“红色经典”舞蹈作品,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关联,与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关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历程和民族复兴紧密关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叶嘉莹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结合材料二,思考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C
6.B
7.D
8.B
9.A
10.A
11.C
12.D
13.C
14.A
15.C
16、①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②北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北斗人在卫星导航系统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实现新时代航天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③弘扬北斗精神能够弘扬创新精神,凝聚民心,激扬斗志。④弘扬北斗精神能够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17、(1)①敏于思考,明辨是非,践行爱国的价值观。②回到祖国,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贡献;動于学习,注重修养,培养敬业的价值观。精于传统诗词学,作为教师,培养了大批人才。
(2)①加固民族团结的精神细带,加固民族奋斗的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与建国、民族复兴密切相关。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③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人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3)①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加深对它的了解、学习与认同。②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它走向世界。结合时代要求,对优秀中华文化作力所能及的创新、创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凝聚价值追求》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2、知道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3、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4、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5、懂得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学会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7、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难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
①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_______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_______而不断_______和_______。
③爱国主义的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高度统一。
2、中国人民是什么样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
3、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________。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_______和_______,就会失去_______和_______,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_____,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___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_____。(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4、公民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②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________,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_________的价值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层面的价值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培育____________的重大问题。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影响)?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__________,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___。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___________,引领社会___________。
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②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修养、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选择,认真做事、____________。
8、少年强则______,少年有志则______。构筑中国价值,__________当争先。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4、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7、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料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19日,习近平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其本质是什么?
(2)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
(3)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怎么办?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5月22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继去世,共和国一天痛失两位院士。星空中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名为“袁隆平星”;还有一颗编号为17606的小行星,名为“吴孟超星”,它们将在银河系中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它们永远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介绍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的主要成就。
(2)请概括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具有的主要精神特质。
(3)“青春榜样有力量,追星当追袁隆平!请运用“青春的证明”有关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3.
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11时许,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站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1)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发展战略?
材料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和核心舱副总师张锦江表示,建造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是亿万国人心目中“中国梦”的一部分,也是二十多年来我和团队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将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团队为空间站任务的连续成功全力以赴、拼搏奋斗。
(2)“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哪一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精神的品格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19日,叶嘉莹获得了“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叶嘉莹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诗词曲。几经辗转,1979年,叶嘉莹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南开大学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学教师。几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材料二
近日,“文艺之美 党史之光一一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系列活动(舞蹈篇)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与此同时,广州还深入开展文艺下基层的惠民演出服务,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指出,百年红色文艺中的“红色经典”舞蹈作品,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关联,与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关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历程和民族复兴紧密关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叶嘉莹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结合材料二,思考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用文艺工作者的方式讲好广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5.(教育兴国
榜样引领)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材料二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他曾说:“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个粮食人,我肯定当仁不让担负起这个责任”。袁隆平院士一生躬耕田野,不言代价与回报,勇担社会责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又是引领者。
(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育的重要性。
(2)从责任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向着光,成为光。我们应该如何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或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2.(1)①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一期、二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为世界粮食安全和生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②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贡献人,他在中国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胆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疗体系。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①心系祖国、胸怀天下。②无私奉献、淡泊名利。③潜心钻研、勇于创新。④艰苦奋斗、自强不息。⑤爱岗敬业、忠于职守。⑥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等等。
(3)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等等。
3.(1)科教兴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2)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4.(1)①敏于思考,明辨是非,践行爱国的价值观。②回到祖国,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贡献;動于学习,注重修养,培养敬业的价值观。精于传统诗词学,作为教师,培养了大批人才。
(2)①加固民族团结的精神细带,加固民族奋斗的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与建国、民族复兴密切相关。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③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人民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3)①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加深对它的了解、学习与认同。②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它走向世界。结合时代要求,对优秀中华文化作力所能及的创新、创造。
5.(1)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①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人。正因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希望。②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要有勇气和智慧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要担当起应负的责任。面对非自愿选择的责任,要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要不计代价与回报。④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3)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
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课题
5.2《凝聚价值追求》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2、知道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3、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4、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5、懂得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学会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7、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
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习声回响:听
习近平谈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唤起青春的力量。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所在。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二节
凝聚价值追求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视频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66-73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4、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7、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师生合作探究(一)高扬民族精神探究一:P50运用你的经验
(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2)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 (3)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1)“中国脊梁”,
就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2)(3)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探究二:问题探究(1)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2)中国人民具有的“四个伟大”精神点播:(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探究三:播放视频《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1)为什么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爱国主义的本质点拨:(1)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探究四:P67探究与分享请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填入下表点拨:(1)爱国主义:精忠报国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苏武牧羊、岳母刺字(2)团结统一: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郑成功收复台湾(3)爱好和平:和为贵、与人为善、化干戈为玉帛,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4)勤劳勇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精卫填海、后羿射日、两弹元勋(5)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卧薪尝胆,愚公移山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探究五: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2)民族精神的特点点拨:(1)①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②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探究六:问题探究为什么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点拨:(1)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探究七:P69探究与分享
(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的奥运会上逆美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 (2)女排姑娘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点拨:(1)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一定要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女排夺金是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奥运赛场的凝聚和爆发。
(2)
女排精神就是不畏强敌、团结协作精神,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即使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也依旧存在。探究八:播放视频《伟大抗疫精神》(1)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2)正确认识伟大抗疫精神点拨:(1)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2)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探究九: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点拨:(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探究十:问题探究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点拨:(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4)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二)构筑中国价值探究一:问题探究解读价值观点拨:(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2)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3)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探究二:问题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点拨:(1)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探究三: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拨:(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从个人层面来说,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个人应该做到的,是个人的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的国家、建设什么的社会、培育什么的公民的重大问题。(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探究四:P71探究与分享
(1)从他们的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2)这些榜样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3)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4)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点拨:(1)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等。(2)他们身上汇聚了理想和信仰的爱国主义光辉,他们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3)他们优良的品质、远大的理想、可贵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留给社会、留给后代极为宝贵的精冲财富,也是能够打动我们的地方,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探究五: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探究六:P72探究与分享(1)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2)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什么看法 说出来与同学讨论。点拨:(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来说,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个人应该做到的,是个人的目标,因此,A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B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C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D错误。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探究七:问题探究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拨:(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老师希望大家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