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让家更美好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让家更美好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星期
课题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3课时 让家更美好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3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
能力目标:掌握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与技能,促进代际之间交流与互动;传承中华家庭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掌握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现代家庭沟通和交流方式,树立民主、平等的家庭观念
教学难点: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
方法

手段
以体验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探究家庭成员之间沟通方式。
第二目:和谐家庭,我出力。通过家庭美德快递卡。让学生了解家庭美德的内容。通过方法与技能的栏目,引导学生掌握调节家庭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教学设计首页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图片导入(见课件)
首先,我们来一同欣赏一组温馨的图片……这组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他们是幸福的一家人。
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我们说,家是温馨的港湾,那么,我们应该用心呵护,让家更美好。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七课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
方式二:歌曲导入(见课件)
欣赏歌曲——《家和万事兴》。
想一想: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你的家庭呢?为什么说“家和”才能“万事兴”?
二、问题导学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怎样让家庭和谐
目标导学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活动一:调查与交流
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家庭调查表》
活动要求:
1.学生参考课本,结合自身实际,独立完成手中的《家庭调查表》。
2.填表时间:3-4分钟。
3.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
师生总结知识小结:收获篮子——现代家庭面面观:
1.家庭结构小型化。
2.家庭成员交流方式多样化。
3.家庭氛围民主、平等。
4.家庭生活内容丰富。
(欣赏图片,学生畅所欲言思考回答,)
欣赏歌曲,畅所欲言谈感悟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填表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调查问题逐个分享,并得出相应的现代家庭的特点。)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归纳现代家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结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结构的演化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教师总结: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目标导学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一)家庭和谐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努力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教材P85)
你会做哪些家务,你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
分享你做家务的经历和体会,并给自己的自理能力达打分。
教师总结:作为家庭中的小小一员,我们不仅要传承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等家庭美德,还要在行动中为构建和谐家庭出一份力。
(二)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活动三:小小调解员
(展示三个图片情境:妈妈和奶奶吵架、爸爸和妈妈冷战、爷爷成了空巢老人)
师:当家庭成员发生这些矛盾或冲突时,你怎么办?
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高兴,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商量……
师: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充当小小“黏合剂”。
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畅所欲言,据教材回答
小组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通过这一活动,了解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与家人沟通,提升与家人之间沟通的能力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师问:作为小小“黏合剂”,你完成最出色的一次任务是什么?给同学们分享一下。
(教师及时点赞)
教师总结: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让家更美好!
(三)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活动四:拓展空间 (教材P86)
针对家庭状况及父母的工作情况,和父母一起制订孝敬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的计划。
提示: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和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谈谈心,聊聊天;每天和爸爸妈妈坚持给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洗洗脚;定期陪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检;周末和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到附近公园游玩;帮助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联系他们以前的朋友,适当时候让他们聚一聚;等等。
活动五:感言我家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写下“目前最想解决的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或冲突”。
2.老师随机抽取展示。
3.请同学分享解决方法,其他同学作补充。
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同学们相互学习。
学生思考: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解决方法,其他同学作补充。
目的,让学生了解家庭美德,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代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意在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教师总结: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三、课堂总结
让家更美好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感恩家人、孝敬长辈,努力地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心动不如行动,让家更美好就让我们从孝亲敬长开始吧!
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查漏补缺,完善笔记
课堂总结
完成课堂检测(ppt)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教师补充设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如图片情境体验、“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活动体验等,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同时,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和谐家庭的话题,增强设问的针对性、选择性和趣味性。以上是本节课的亮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