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星期
课题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2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
方法

手段
以体验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第二目:通过感悟,阅读,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设计首页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真心英雄》,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
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以此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活动一:阅读与思考
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10月15日,9岁,年仅35岁的母亲南希·汉克斯不幸去世。
1824年,15岁,开始上学。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也丢了。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还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欣赏歌曲,学生畅所欲言思考回答,)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阅小组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勾画笔记(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意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挫折,认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学会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1年,32岁,当选国会议员。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
1858年,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56岁,4月14日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开枪射击,15日去世。
思考:从林肯的一生中,你看到了什么?
(一)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畅所欲言,据教材回答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挫折,认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挫折,理解人们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会有不同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活动二:畅所欲言
1.绘制你自己的挫折经历图。
2.选出其中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挫折经历,谈谈你当时是如何应对的。
教师总结: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二)正确认识挫折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教材P107)
说一说: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1.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活动四:辩论赛
“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教师总结: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阅读107页感悟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是构成挫折三要素,懂得挫折认知是产生不同挫折反应的关键
引导学生认识失败,是成功之母,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目标导学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一)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教师总结: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来,说明他懂得发掘生命的力量,去战胜挫折。
(二)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思考: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师总结:
1.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思考:第二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来,给我们什么启示?
勾画小组讨论,学生派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感受。正常的,要学会调控情绪,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通过学生的学生的挫折经历,引导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时各种损害生命的方式都是不明智的,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三)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战胜挫折需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同时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同样,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挫折中成长。因此,我们在面对挫折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我们生命的力量,增强我们生命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在挫折面前才越发有韧性,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更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阅读回答:1.欣赏和培养幽默感,自我疏导。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学会请求帮助。
3.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实现精神升华。
4.增强勇气和磨炼意志,学会乐观接受最糟的结果,冷静对待,等等。
查漏补缺,完善笔记
完成课堂检测(ppt)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勇气,磨砺坚强的意志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教师补充设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能够发掘应对挫折的潜力,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反思自我等实践操作的方法解决。本课教学的最大难点也在于此,因此要从激发学生智慧的角度,努力在实践层面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课堂才有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