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表格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表格式) 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星期
课题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2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2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教学
方法

手段
以体验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贫乏与充盈。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的人生命贫乏,有的人生命充盈。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懂得,生命需要滋养,掌握让自己生命充盈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充盈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目:冷漠与关怀。引导学生思考,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但是任何一个人处在当时的情况下都不愿被如此冷漠对待,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希望被如此对待,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人呢?
教学设计首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展示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愿你们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地朝前走,笑着朝前走。我行,你们也一定行!”
廖智在演讲中带着泪水的美丽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提问:
1.如果廖智活下来了,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怎样?
2.廖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欣赏图片和资料,学生畅所欲言思考回答,)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阅读教材P115“阅读感悟”材料。
回答下面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通过这一活动展示,启迪学生对自己16岁憧憬,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充盈的人生。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贫乏与充盈
(一)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活动一:阅读与思考115探究与分享
教师总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活动二:交流与分享
说一说:寒假快到了,你想怎么过呢?
出示图片: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
出示图片:每天都通宵打游戏。
这类同学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生命是贫乏的。
出示图片:寒假干些什么呢?在犹豫不决中,寒假已经过去了……
教师总结: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教材P116第一处)
和同学交流:如何让生命充盈?
教师总结:
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畅所欲言,据教材回答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这类同学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这样的生命也是贫乏的。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让学生懂得,生命需要滋养,掌握让自己生命充盈的方法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2.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一点点充盈起来。
目标导学二:冷漠与关切
(一)生命拒绝冷漠
活动四:阅读与思考
35岁女子地铁口晕倒死亡 50分钟无人急救:2014年,深圳IBM公司一名年仅35岁的女项目经理梁娅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站出口的台阶上,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一直无人救援,事发近50分钟后,被赶去现场的120急救人员认定为已经死亡。50分钟的等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漫长,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危险,急需救助的人来说,50分钟的等待时间,足以决定生死。
这50分钟对于梁娅来说,是多么煎熬,她多么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冷漠地走过。
思考:路人的冷漠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总结: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畅所欲言,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阅读116页感悟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与分享,派代表进行发言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不同人物的反应,认识到渴望温暖是所有人的共同需要
在教学中不要简单说教,也不要直接对冷漠的现象进行道德批判,应该引导学生看到渴望,温暖是所有人共同的需要,从生命休戚与共的角度引导学生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提高生命的温度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二)共同营造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活动五:阅读与欣赏
墙上的咖啡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在我们旁边那张桌子坐下。
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3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付了3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却令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
几天后,我们又有机会来这家咖啡店,当我们正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个人。来者的衣着与这家咖啡店的档次和氛围都极不协调。
一看就是个穷人。他坐下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
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
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阅读思考
引导学生将传递生命的温暖,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同时明白,不因善小而不为传递生命的温暖,需要我们做到心中有他人,点滴的付出汇聚在一起,就形成温暖的海洋。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此时,真相大白,当地居民对穷人的尊重让我们感动。
咖啡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享受任何美好的东西时,也许我们都应该想到别人,有些人也喜欢这样的东西,却无力支付。
再说说那位服务生,他在为那个穷人服务时一直面带笑容。而那位穷人,他进来时无须不顾尊严,讨要一杯咖啡,他只需看墙上。
我记住了那面墙,它反映了小镇居民的慷慨和对别人的关爱。
说一说:你会点一杯咖啡贴在墙上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2.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目标导学三:平凡与伟大
(一)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活动六:探究与分享 (教材P118)
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生命。
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保尔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不要虚渡年华,要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认识到了生命的,不会更看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需要,将个人的生命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完成了自己独特的使命,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教师总结: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1.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2.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让生命充盈,传递温暖,创造伟大。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
查漏补缺,完善笔记
完成课堂检测(ppt)
通过最美巡守员和最美司机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普通人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同样可以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
从长者身上学习人生的智慧,进一步加深对生命的思考和认识。可以布置课下作业,采访身边的老人,请他们讲讲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故事,体会他们故事中哪些部分对自己有所触动。对生命有哪些新的感悟。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教师补充设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与生命观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成长进步,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品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做到了以情导行,知行统一。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