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习伴成长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学习伴成长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星期
课题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课时 学习伴成长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提高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
方法

手段
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为主,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式、讲授式。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打开学习之窗”,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新视野,讨论学习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将伴随我们一生的成长,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第二目“学习点亮生命”。本目围绕“学习点亮生命”来阐述学习对于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生长的重要意义:学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的生存知识与技能;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开阔了生活的视界;学习是生命生长的持续动力,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教学设计首页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视频导入(见课件)
播放动画《菲菲学飞》,引导学生通过菲菲学飞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毛毛教,老师教,重要的是自己要不断练习)教师总结学生的感悟,导入新课。
方式二:情境导入
设置问题情境:课件展示繁体的“学习”,你认识这两个字吗 图中①—⑦代表着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故事导读------
名人启示:仝正国(仝[tóng]同“同”,姓氏。)
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
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位高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而努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打开学习之窗
活动一:探究活动:请认真观看视频《什么是学习》
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学习?中国人的学习和西方人的学习有何不同?
2.你怎么样看待学习?
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有奖征答:关于繁体字的解读。。。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填写问题要点。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阅读教材P15,
直观性强,激发学习兴趣。
联系本身,亲身体会的学习生活。
小组及个人计分鼓励,激发学习气氛,鼓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教师点拨学习的内容。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教材P15)
思考:
(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2)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
教师总结: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活动三:辩论赛
辩论: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
教师总结: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二)学习的特点
让学生阅读解决--
学生认真观看后回答,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勾画笔记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勾画笔记
正方: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学校;学校就是专门为学习而设立的。
反方:在家里看书也是学习;社会也是一所学校。
1.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2.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3.学习没有终点。
反思自己的以往的学习生活,思考自己知识来源的广度。
通过当堂的辩论,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活动四:终身学习
故事导读------
名人启示:仝正国(仝[tóng]同“同”,姓氏。)
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
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位高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而努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为什么要终身学习?你能做到么?
目标导学二:学习点亮生命
补充李嘉诚的故事;学习18页毛泽东的故事---
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有什么意义?
活动六:拓展空间 (教材P19)
想一想:你认为学习是什么?
教师总结:鹦鹉学舌,通过人的训化而学会讲一些简单的话,属于学习行为。
古人云:“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讨论:从孙仝正国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学生总结答案:
答案: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阅读18-19页回答(略)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携起手来,“打开学习之窗”,努力学习吧!
利用名人故事启发学生树立以学习为荣,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意识。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教师补充设计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网络、学生等多种课程资源,通过播放视频、多媒体呈现以及学生活动等多元的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