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享受学习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享受学习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星期
课题
七上2-2
第二课时 享受学习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2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体会学习中的苦与乐,享受学习的过程与成果;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热爱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能力目标:学会学习,逐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目标:知道学习中有乐也有苦,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难点:体味学习。
教学
方法

手段
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体味学习”。本目主要讲述学习中有快乐,学习中也有辛苦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学习中有快乐。其二,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中的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学习本身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三,苦乐相伴,体验美好,享受过程。第二目“学会学习”。其一,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把艰苦的学习变成快乐的探索之旅。为此,必须确立远大志向和学习目标。
其二,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习轻松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设计首页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视频导入(见课件)
重温经典儿歌《读书郎》,提出两个问题:读书郎的心情是怎样的 ——乐观、不怕困难的心情。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由此导入新课。
方式二:复习导入
知识回顾:(自查上节课笔记)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的作用;重要性)
3.为什么说学习充实了我们的生活?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寻找学习中快乐的事有哪些
2.学习中的辛苦有哪些
3.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学习
4.学习上你有哪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体味学习
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寻找学习中的“苦”与“乐”。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1)寻找“学习的快乐”活动。
①寻找身边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前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对学习的真实感受,寻找周围热爱学习、事业有成的典型人物。在学生活动后老师进行表扬,并讲述自己收集的故事。
②“寻找自己读书快乐的事”活动,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曾经有过哪些快乐
(2)寻找“学习的辛苦”的活动。
欣赏视频歌曲,思考回答问题
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各抒己见,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积分鼓励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问题设计:
学习过程中有没有辛苦之处
请同学们寻找表达“学习很辛苦”的相关成语或诗词。
②“寻找自己在读书中辛苦的事情”活动,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曾经有过哪些苦
③体味辛苦: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难时,你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对学生回答的较偏观点,老师及时点拨引导----
第二目:.学会学习。
问题设计:比较学习过程出现的苦和乐和对待苦的不同态度及结果,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感受学习的苦与乐,端正学习的态度,战胜苦难,收获成功。
探究(二)学习方法知多少
1.升入初中后,你有哪些学习的困扰 有什么办法摆脱困扰吗
阅读教材22页,小组讨论:你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摆脱苦恼吗 找同学回答。
教师小结:学习中有苦也有乐,要想变“苦”为“乐”是要讲究方法的,学会方
参考答案:学生一般能找到的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
参考答案:努力去克服困难,解决了问题,感觉到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怕苦,放弃努力,问题解决不了,失去信心,感觉自己真笨等。
学生:参考答案:(1)学习中有快乐:感兴趣的事,解决问题时,发现潜能时。
(2)学习中有辛苦: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困难时的不良情绪。
(3)学习是一个过程,苦乐交织;当我们经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
参考答案:(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法会事半功倍。
2.名言欣赏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快乐之旅。兴趣是同学们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3.合理安排时间
《童年》里唱道: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你有同感吗 为什么会这样 反思自己。
请你描绘自己昨天一天的生活,看看自己每一个时段都在做什么,有多少时间在做事情,有多少时间被浪费掉了?
同学们讨论,分析教材22页图表:时间都去哪了?
看课本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每天浪费掉的时间加起来还是很可观的!随着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难度在加深,科学安排时间十分必要,给自己的学习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吧!
4.自由交流,你有哪些学习的方法值得分享。
找学习优异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欣赏歌曲《童年》
小组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分析高效学习与低效学习者的区别在哪里?
可以同桌间商量,完成自己的计划表。互相监督,一起进步吧。
找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教师小结:学习方法有很多,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们要不断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课堂总结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倾听、感悟、体会!
检查笔记,查漏补缺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教师补充设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经历中的快乐瞬间,让学生明白与学习中的困难相比,学习本身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态度。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学习的苦。本课时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苦后,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