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服务社会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服务社会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星期
课题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2课时 服务社会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2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
方法

手段
以体验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使用
教材
构思
第一目:奉献助我成长。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是学生认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奉献,增强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二目:奉献社会我践行。通过探究是学生认同,服务和奉献,社会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在日常小事和本职工作中,我们都可以进行服务和奉献社会理想,引导学生培养服务和奉献社会的精神,激发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热情,通过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教学设计首页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故事导入(见课件)
韩红——为公益献身的当红歌手,以韩红做公益的故事引入,我们周围有些人不计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方式二:视频短片导入
多媒体播放彭丽媛参演的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感受“彭妈妈”的爱心,又能更好地引出本节课的题目“服务社会”,导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
2.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欣赏图片,学生畅所欲言思考回答,)
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畅所欲言,据教材回答
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是学生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日常活动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参加这些活动的收获,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活动二: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
畅所欲言,据教材回答
学生们分组交流,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通过曹师傅热心公益,并带动周围人一起参与公益事业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与人生价值关系,使学生关注公益活动,增强公益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二)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勾画笔记
小组合作讨论,组长总结本组资料分享发言。
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
勾画笔记
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参加过的类似活动的事情。并不遥远,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2016感动中国人物7梁益建:推诚结仁爱
【人物事迹】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并建立爱心基金,帮助更多人。
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阅读思考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阅读思考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介绍,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引导学生关注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阅读理解,整理笔记
三、课堂总结
完成课堂检测(ppt)
通过制定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使学生体会公益无处不在,认同公益,不分大小,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指导学生落实公益行动。












课堂变化
及效果处理
整理,记笔记
三、课堂总结
完成课堂检测(ppt)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服务社会
教师补充设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见课件
课下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教学,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补充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突出了本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不足之处: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方面仍需探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