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三国鼎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上课时应强调这三部分的联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与方法对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分析原因是什么?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增强空间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三、学情分析因为三国时期历史在游戏、影视等方面广泛出现,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较多了解。所以在上课时一是要强调三部分之间的关系,二是强调影视与历史事实间的异同。四、重点、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难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东汉到三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五、教学方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观看视频英文版《出师表》师:三国时期的历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段视频是现在最流行的英文版《出师表》。其中里面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大家知道天下三分是分为哪三个国家吗?我们今天的课程就是学习三国形成的过程。请大家齐读教学目标。魏、蜀、吴齐读教学目标。(二)新课讲授一、官渡之战师:我们先看到三国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重要战争——官渡之战。展示东汉末年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官渡之战的背景。师:当时北方有两个相对强大的军阀——曹操和袁绍。双方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爆发官渡之战。展示表格,请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对学生的回答点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曹操能以少胜多?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然后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过渡: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问曹操的壮心是什么?二、赤壁之战曹操同意北方之后,为了同意全国,南下统一孙权刘备。爆发了赤壁之战。展示表格,请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对学生的回答点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曹操会失败?师: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之中能吸取什么教训?统一全国。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然后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骄兵必败,要谦虚谨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过渡: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三国的位置具体是怎样呢?请大家看到地图。三、三国鼎立展示三国形势图,请学生将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对应到地图上。用表格总结三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提问: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三个国家为发展生产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强调三国时期已经开始和台湾(夷洲)进行交流。将相关内容标到地图上。不是,是东汉末年的。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问:从东汉统一到三国分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三国时期各国都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结课回顾知识点,“两个表格,四个问题”总结本课内容。课堂练习讲解课后练习相关题目。通过题目来回顾所学,同时学生能学会读题、解体。七、板书设计第16课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八、教学反思本课能够明确地总结出所有知识点,在课上也能够强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部分间的递进,使得整节课连贯起来。对战争的具体讲解相对简单,但给学生讲述火烧赤壁的故事,培养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自信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