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天下大势
东汉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而足
西晋骤兴骤亡
东晋十六国割据
南北朝对峙
隋唐大一统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隋唐盛世
220
280
317
439
581
25
IRECTORY


秩序的崩剥
秩序的重整
秩序的外拓
正统的危机
多元并包
大放异彩
中外文化交流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
公元

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政权
南北朝
604年,杨广弑兄夺嫡,是为隋炀帝

690年,武则天代唐称帝,国号为周

思考:上述人物行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一、秩序的崩解——正统逊位
君臣僭越
纲常败坏
正统的危机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将孔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后汉书卷七》
原有文化秩序崩剥
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阮籍《大人先生传》
二、秩序的重整——多元激荡
“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
“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南史·陶弘景传》
1、佛道并起
道教
1、中国本土宗教,东汉末兴起(太平道、五斗米教等)
2、唐朝:在民间为传播,被认可为正式
宗教后主张“贵儒”和“尊道”。
三教并行,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教义:
注重养生、崇尚自然、清静无为、清心寡欲、追求长生
佛教
1、白马寺
2、吸收儒、道思想,渐趋
本土化、世俗化。
中印文化交流
观音相从印度男相到中国本土化后的女相,体现了什么?
教义:
四大皆空
涅槃重生
忍耐顺从
极乐世界
观音:慈悲为怀
救苦救难
佛教--曲折发展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
《魏书·释老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情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
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赋税征收和财政收入
佛教观念与中国儒家伦理产生激烈冲突
广修寺院,耗费大量钱财
阅读材料思考,魏晋至唐灭佛的原因?
1.反佛:范缜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朝范缜《神灭论》
2.灭佛:北魏、北周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3.唐朝:韩愈
复兴儒学
秩序的重整——多元激荡
“竹林七贤”
魏晋玄学
逃避现实,崇尚老庄,追求自然、自由,
狂放不羁,率真洒脱……
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晋书·
阮籍传》
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追求逍遥洒脱的避世心
儒道互补
(淝水之战捷报传来)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晋书·
谢安传》
阮籍是不是孝子?
真的“无为”吗?
谢安
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其“道统说”即是受到佛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除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改造儒家学说。
——ト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三教交流思想活跃,即挑战儒学又刺激儒学复生
儒学的新发展
汉武帝
独尊儒术
道教:本土遵道
佛教:趋向本土
儒学遭到冲击:吸收佛道
隋朝时期
三教合归儒
唐朝前期
三教并行
唐朝中期
儒学复兴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却是精神上极度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文化的自觉与大成
魏晋至唐,文化领域还涌现了哪些辉煌成就?
合作探究

·
李白
领域
成就
领域
成就
文学
数学
书法
农学
绘画
医药
雕塑
地理
舞蹈
天文
建筑
印刷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艺术科技成就
风格迥异的体裁
书体完备、名家辈出
国画兴起、题材广泛
佛门三大石窟
壮阔欢腾的胡旋舞
李春——赵州桥
祖冲之——圆周率
贾思勰《齐民要术》
《千金方》与《唐本草》
裴秀《禹贡地域图》
测算子午线长度
雕版印刷术
文学艺术
充实苍劲有建安
风格恬淡是田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节选自曹操《短歌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南北风格各异
南朝骈文多华丽
南绵北昂民歌传
南朝民歌
“一坐复一起,黄昏人定后,许是不来已”
《华山畿》,独自失落彷徨
北朝民歌
“月明光光星欲堕,
欲来不来早语我”
《地驱乐歌》,
直接指斥情人。
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敬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诉。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博采众长王羲之——书圣
柳公权
《金刚经碑》
颜真卿
《多宝塔感应碑》
颜筋柳骨创新风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书法
南北风格交融
善画人物——顾恺之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绘画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龙骨水车
指南车
三国第一发明家
马钧
投石车
观察三国到隋唐的科技发展,你发现哪些特点?
西晋《禹贡地域图》
南朝圆周率
北朝齐民要术
200年
300年
400年
500年
600年
700年
800年
900年
隋朝赵州桥
唐医书
盛唐子午线
唐末火箭
唐朝雕版印刷
中唐火药
领域广泛、实用性强、世界领先、唐朝高峰
裴秀绘制
1424年,波斯的天文学家吉亚斯丁·阿尔-卡西学会了这个公式,把精度推到了16位,达到了现代航天所需的最高精度。
祖冲之精确计算
贾思勰著述
世界现存最早的
完整农书。
前者系统总结唐以
前的医学成就;后者是世界第一部药典
孙思邈《千金方》
唐官修《唐本草》
世界现存最早、有确切题款纪年的雕版印刷品。
留存《金刚经》
李春设计
这是世界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的科学实测
僧一行主持
世界现存最古
老、跨度最大
的石拱桥。
道教记录
史籍记载
开始适用于战争,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先长度的创始人
佛教的传播与中外交流
法显玄奘至天竺,求得真经万世传
大唐鉴真东渡
传播中国文化
求法长安学问僧
高僧空海归东瀛
三、秩序的外延——光照四邻
佛教的传播与中外交流
日本援助中国抗疫捐助词
源自鉴真偈语
日本唐招提寺
文字、思想、风俗、科技、制度、建筑风格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木俱罕国王斯勒
于阗王尉迟敬
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健
……
有学者这样写道:“长安不仅是一个传教的地方,并且是一个有国际性格的都会,内中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鞑靼人、西藏人、朝鲜人、日本人、安南人和其他种族与信仰不同的人都能在此和衷共处。”
——[美]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唐代中外交流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推动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秦汉建立的中国文化秩序,并未随东汉覆亡而消失。三国两晋与南北朝三百余年,
正是重整这一普世秩序的过程。隋唐秩序是秦汉秩序的延续,也是秦汉秩序的扩大。
——许倬云《万古江河》
ENTER
YOUR
TITLE
ENTER
YOUR
TITLE
民族交融
对外开放
(胡汉交融
中外交流)
探究
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的原因:
物质基础
经济繁荣
(江南开发
大运河开通)
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
(魏晋时南方相对稳定
隋唐大一统)
人才济济: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科举制)
一、秩序的崩解——正统逊位
二、秩序的重整——多元激荡
三、秩序的外延——光照四邻
(时代背景、儒家失位)
(佛道并起、儒道互补)
(中外文化交流)
(文艺新高峰)
(科技领域)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