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大纲版必修上册《洋务运动》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大纲版必修上册《洋务运动》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素材)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洋务运动 学案
探究一:大清帝国需要开展一场洋务运动吗?
原因:
(为什么要?)
条件:
(为什么能?)
材料1、“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2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夷人之奇技淫巧,学之则乱纲纪,败乡俗。……以夷为师,恐数年之后,中国之众咸归于夷矣。”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分析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
探究二:洋务派从那些方面兴办洋务及各方面兴起的原因?
材料 1: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通过材料1分析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2: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 ——左宗棠
根据材料2分析筹划海防的原因。
材料3: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通过材料3分析洋务派的观念有了什么变化?
材料4:(1)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时声称:“招商轮船之设,专为抵制洋轮。”
(2)张之洞为设汉阳铁厂奏请清政府中称:“必须自行设厂,购置机器,用洋
法精炼,始足杜外铁之来。”
通过材料4分析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三:洋务运动取得那些成就,有何困难和局限?
第一组:军事上的成就(参阅教材34页,36页和图片)
材料: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我国台湾,清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保桢率兵携新式武器援台,加强防务,使日本在军事上无法取胜。
第二组:军事上困难局限(参阅教材34-35页小字和奕昕的材料)
第三组:民用工业的成就,和困难局限
材料1:到1890年洋务派共创办了21个军工局厂和40多个民用工矿、企业,都采用机器生产,不过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中还大量采用手工劳动。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有私人投资,
产品首先满足官方和军事工业的需要,之后投入市场获取利润,已
具有资本主义因素。但企业的经营管理大权操纵在洋务派官僚手中,
私股无权过问。官场中的贪污贿赂、营私舞弊、挥霍浪费等积习,
在这类企业中一应俱全。 ————《中国近代八十年》
材料2:“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煤的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轮船招商局经营三年,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百万两;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3:上海轮船招商局,在1884年中法战争发生和1894年中日战争发生时,两次押售给外国,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使洋务派为“求富”办的第一个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 (4)开平煤矿,1900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材料4: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中,除官办形式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 合办”。这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为“商股”。毛泽东说:“还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就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第四组:教育上的成就和困难局限
材料一: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
  (1)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
  (2)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
  (3)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是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材料二、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对清政府招回留美学生一事发表社论称: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军事有关的工程、数学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一文)
材料三: 洋务派还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材料四:派遣幼童留美,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守旧派的强烈反对。1874年,第三批幼童派出之前,守旧人士就借口开销太大,主张不再派出第三、四批。虽然因为洋务大员李鸿章的极力坚持,出洋肄业局没有由于经费短缺提早撤回,但也给幼童留美事件蒙上了沉重的阴影。
课堂探究四:洋务运动梦想的破灭
课堂探究五: 我看洋务运动
北洋舰队
福建水师
南洋舰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高中历史大纲版必修上册
《洋务运动》精品教学课件
课堂探究一、
大清帝国需要开展一场洋务运动吗?
课堂探究二、
洋务派从那些方面兴办洋务及各方面兴起的原因?
课堂探究三、
洋务运动取得那些成就,有何困难和局限?
课堂探究五、
我看洋务运动
课堂探究四、
洋务运动梦想的破灭
中央代表: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江总督曾国藩
恭庆王奕訢
左宗棠
直隶总督李鸿章
洋务运动风云人物
地方代表:
探究一:大清帝国需要开展一场洋务运动吗?
原因:
(为什么要?)
内忧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外国的侵略
维护封建统治
条件
(为什么能?)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大清帝国需要开展一场洋务运动吗?
条件
维护封建统治
(为什么要)
原因:
(为什么能)
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
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总理衙门的推动
中外暂时“和好”
内忧外患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外国的侵略
新思想的萌发
探究二:
洋务派从那些方面兴办洋务及各方面兴起的原因?
军事上: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的重点)
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经济上: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前期的重点)
教育上: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
(假设你站在洋务派的立场,你来主持洋务运动,你首先
会从什么领域着手?为什么?)
材料 1: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根据材料1分析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2: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星驰飙举,无足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
——左宗棠
根据材料2分析筹划海防的原因。
军事: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农民起义,自强愿望迫切。
筹划海防——抵御外辱
材料3: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根据材料3分析洋务派的观念有了什么变化?
材料4: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时声称:“招商轮船之设,专为抵制洋轮。”张之洞为设汉阳铁厂奏请清政府中称:“必须自行置机器,用洋法精炼,始足杜外铁之来。”
根据材料4分析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什么?
原因
经济: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初衷解决军事工业困难,
也是观念发生变化的结果(求富)
抵制外国经济入侵。
教育: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应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人才
课堂探究三、
洋务运动取得那些成就,有何困难和局限?
分组讨论:
第一组:军事上的成就(参阅教材34,36页和图片材料)
第二组:军事上困难局限(参阅教材34-35小字和奕訢批评洋匠材料)
第三组:民用工业的成就和困难局限(参阅教材和学案材料)
第四组:教育上的成就和困难局限(参阅教材和学案材料)
福州船政局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天津
近代军事工业分布示意图
天津机器制造局(满族崇厚)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福州船政局生产的军舰
经济近代化,军事近代化
筹划海防建设海军
北洋舰队
福建水师
南洋舰队
清朝军队
———— 军事近代化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我国台湾,清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保桢率兵携新式武器援台,加强防务,使日本在军事上无法取胜。
军事上的成就:
①科技取得突破;
②改善了清军装备,是军事近代化的开端;
③国防实力增强,在抵抗外国军事入侵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④大量引进机器,采用机械化生产,是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军事上的困难局限
①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创办形式:官办;产品分配:军队;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的管理 )
②产品质量欠缺,应用时对战事造成不利影响
③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④洋匠挟技居奇,惟利是图
⑤满族贵族的阻挠和牵制
材料1:到1890年洋务派共创办了21个军工局厂和40多个民用工矿企业,都采用机
器生产,不过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中还大量采用手工劳动。洋务派创办的民
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有私人投资,产品首先满足官方和军事工业的
需要,之后投入市场获取利润,已具有资本主义因素。但企业的经营管理大权操纵
在洋务派官僚手中,私股无权过问。官场中的贪污贿赂、营私舞弊、挥霍浪费等积
习,在这类企业中一应俱全。
————《中国近代八十年》
材料2:“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煤的质量优良,价
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轮船招商局经营三
年,在华外国轮船 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百万两;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后,洋布每年
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在1884年中法战争发生和1894年中日战争发生时,两次
押售给 外国,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使洋务派为“求富”
的第一个企业,处于 风雨飘摇之 。开平煤矿,1900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材料四: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中,除官办形式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
办”。这样,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为“商股”。
毛泽东说:“还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就开始有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
新式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近代民用工业分布示意图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汉阳
上海
天津
开平矿务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经济近代化
经济上:
成就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②培养近代技术工人
③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使用机器生产,是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困难局限:
①贪污腐败现象
②洋人霸占、竞争
③ 带有一定封建性
材料3: 洋务派还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留学生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以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材料4:派遣幼童留美,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守旧派的强烈反对。1874年,第三批幼童派出之前,守旧人士就借口开销太大,主张不再派出第三、四批。虽然因为洋务大员李鸿章的极力坚持,出洋肄业局没有由于经费短缺提早撤回,但也给幼童留美事件蒙上了沉重的阴影。
材料2: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对清政府招回留美学生一事发表社论称: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军事有关的工程、数学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一文2004/04/21
材料一: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
实用性;(2)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3)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
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
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
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是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为北京大学)
教育近代化
教育:
成就:①培养了翻译、军事、科技等人才
②突破封建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    ③推动了教育近代化 困难局限:
①顽固派阻挠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禁锢
③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
④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标志: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原因
缺乏领导核心
未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 根本原因 )
破产
主观
客观
西方列强的阻挠
顽固派的破坏
探究四:洋务运动梦想的破灭
课堂探究五:
我看洋务运动(提示:多角度分析)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一次探索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经济、军事、
教育)
是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的
表现
主动打开国门,融入世界
革命史观 :
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课堂小结
一、 三个一
一个中央机构;一个口号;一个海军衙门
二 、三个二
两个派别;两个旗号;两个阶段;
三、 三支海军
四、 四个四:
四个地方代表
四字旗号
四大内容
四点失败原因
中央代表: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江总督曾国藩
恭庆王奕訢
左宗棠
直隶总督李鸿章
洋务运动风云人物
地方代表:
结束语
  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从“中体西用”到“科学发展观”;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到“神州七号”一展国威;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千山万水,今天正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愿中国人永远以宽阔的胸怀去拥抱世界。
愿打开了的国门永远不再关上。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课后探究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节 洋务运动 (教案)
成都龙泉经开区实验中学 林秀英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洋务运动背景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和破产的史实,培养学生对材料处理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探究归纳法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前的历史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与洋务运动发生有关的事件,从而概括出洋务运动的原因和条件。
2、运用列举法引导学生把洋务运动概况有关的历史内容逐条列举整理,以助于有条理的记忆。
3、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和学案中的大量奕史料以及一些图片,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4、运用历史观对洋务运动进行综合判断、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要求学生认识洋务派和顽固派虽然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2.通过对洋务派企业正反两方面事例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通过本节的讲述,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近代化观点看待和评价中国近代史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和破产原因;
2、本课难点:(1)、洋务运动的背景分析;
(2)、用历史观客观评价洋运动。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60年国庆庆典的感悟导入(出示课题)
展示“洋务运动”的视频。
师:首先来认识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展示课件)
讲授新课
探究一:大清帝国需要一场洋务运动吗?
生:结合1860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外交状况进行探究:洋务派为什么要倡导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为什么能在当时兴起?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 原因 (为什么要?):
师:内忧外患(指出内忧和外患各指什么?得出结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维护清朝统治,直接原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指出洋务运动的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根据李鸿章材料总结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师:洋务派的这种主张有没有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达成共识呢?
师:洋务派的这种观点与做法遭到了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双方相互攻击,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分析一下两派代表人物的言论,看看双方的分歧究竟何在(展示课件)
生:(阅读材料并回答)
2.条件(为什么能 )
学生探究并发言,教师总结
(1)慈禧的暂时支持
(2)总理衙门的推动
(3)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4)中外暂时和好局面的形成
探究二:洋务派从那些方面兴办洋务及各方面兴起的原因?(假设你站在洋务派的立场,你来主持洋务运动,你首先会从什么领域着手?为什么?)
学生发言并总结
军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70年代中期)筹划海防,
经济:(70年代)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教育: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生: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和学案材料探究各项内容的原因,并发言。
师:总结
军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农民起义,自强愿望迫切。筹划海防——抵御外辱
经济: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初衷解决军事工业困难;也是观念发生变化的结果(求富);抵制外国经济入侵。
教育: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应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人才
师:从洋务运动各方面兴起来看,大家可发现什么规律?
  1、以军事工业为重点、核心。为什么?战争的迫切需要,自强的急切心情。
  2、事先没有全盘计划。走一步,推进一步。前进一步后发现,还需要再进
一步。
  3、而且他们学了军事、经济、科技、教育,唯独没学什么?(政治)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洋务运动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探究三:洋务运动取得那些成就,有何困难和局限?
分组讨论:
第一组:军事上的成就(参阅教材34,36页和图片材料)
第二组:军事上困难局限(参阅教材34-35小字和奕訢批评洋匠材料)
第三组:民用工业的成就和困难局限(参阅教材和学案材料)
第四组:教育上的成就和困难局限(参阅教材和学案材料)
生:小组发言:
师:总结
军事上的成就:
①科技取得突破; ②改善了清军装备,是军事近代化的开端; ③国防实力增强,在抵抗外国军事入侵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④大量引进机器,采用机械化生产,是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军事上的困难局限
1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创办形式:官办;产品分配:军队;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的管理 )
2 ②产品质量欠缺,应用时对战事造成不利影响 ③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④洋匠挟技居奇,惟利是图 ⑤满族贵族的阻挠和牵制
经济上:
成就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②培养近代技术工人 ③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使用机器生产,是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困难局限:
①贪污腐败现象 ②洋人霸占、竞争 ③ 带有一定封建性
教育:
成就:①培养了翻译、军事、 ②突破封建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
③推动了教育近代化
困难局限:①顽固派阻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禁锢 ③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 ④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总结过程中展示一系列相关图片。
课堂探究四:洋务运动梦想的破灭
师:指导学生得出分析原因的一般方法。
生:带着这种方法探究破产的原因,并作答。
师:总结,特别强调根本原因。
主观:缺乏领导核心 。未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客观:西方列强的阻挠,顽固派的破坏
课堂探究五: 我看洋务运动
师:指出历史观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并向学生介绍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提示学生从这些史观出发来重新认识洋务运动。
生:(同桌讨论)发言。
师:总结
革命史观: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一次探索
近代化史观: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经济、军事、 教育)
文明史观:是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的表现
全球史观:主动打开国门,融入世界
课堂小结
一、三个一: 一个中央机构;一个口号;一个海军衙门
二 、三个二:两个派别;两个旗号;两个阶段
三、 三支海军
四、 四个四
四个地方代表,四字旗号,四大内容,四点失败原因:
齐读结束语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原因:内忧外患 →维护清朝统治
2、条件
二、兴起和发展
1.概况(时间、分期、旗号)
2.内容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兴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才
三、评价洋务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