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新课导入:思考:如何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呢?提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从小事做起,杜绝不良行为等。为了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远离违法犯罪,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预防犯罪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局部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至12周岁,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未成年人成长的“底线”。8月16日安徽歙县公安局通报的一起案件中,一名14岁女孩在厕所中连续扇另一名14岁女孩几十记耳光,还怂恿其他在场未成年人也一起施暴,并叫嚣“出事我扛着”。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学习目标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自学指导(3分钟)自学范围:课本P52-56自学方法:注意相关链接,做好标记自学问题: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重点)3.刑罚是什么?(含义和种类)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难点)大字精读,小字泛读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刑法作出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预防和惩治犯罪的需要。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①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P52刑法修正案十一将第四百三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②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罪罚观看视频并思考:劳荣枝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她会被判处死刑?劳荣枝故意杀人致五人死亡;抢劫致一人死亡,抢劫数额巨大,并具有入户抢劫情节;绑架致一人死亡,勒索赎金7万余元,犯罪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触犯了刑法犯罪含义: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必然法律后果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关系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严重违法行为)联系区别危害程度较轻刑法以外的法律承担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责任危害程度严重刑法接受刑罚处罚都是违法行为;都产生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危害性不同违反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思考:劳荣枝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说明了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犯罪的后果是刑罚3.刑罚是什么?(含义和种类☆)①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P54考考你“刑法”与“刑罚”相同吗?刑法,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9月9日上午,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劳荣枝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劳荣枝的刑罚中哪些属于主刑,哪些属于附加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财产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附加刑,指刑法规定,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其特点是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适用。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只能单独适用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没收财产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②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罚款罚金性质不同行政处罚刑罚中的附加刑适用对象不同一般违法者犯罪分子适用的机关不同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由人民法院行使拘留拘役性质不同行政处罚刑罚中的主刑适用对象不同一般违法者犯罪分子适用的机关不同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由人民法院行使罚金的数额通常要高于罚款罚金的范围只能是强制犯罪分子缴纳个人所有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如果没有钱款,可以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变卖、拍卖措施,用变卖、拍卖的钱款折抵罚金。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你知道吗: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课堂探究:为什么要调整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二、加强自我防范视频: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具有什么意义?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4.如何预防犯罪?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两个事件的行为,说说两种行为的区别(提示:请从事件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违反的法律、受到的处罚等角度来回答)VS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拦路抢劫被判刑一般违法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这一系列转变给我们哪些警示?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行为性质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受到的处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制裁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危害性极大,情节严重违反了刑法刑罚处罚归纳总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交友不慎不良行为违法违纪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第十四条规定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第三十四条规定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等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有的同学认为,上面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如何预防犯罪?请你就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治安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2.社会: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曝光力度,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3.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4.家庭:家长要以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行教育影响未成年子女。5.未成年人自身: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预防犯罪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预防犯罪主刑附加刑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刑法的作用犯罪的特征刑罚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本课小结1.(2020 宜昌)夏某因贩卖毒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夏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A考考你2.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具有严重危害。因此作为青少年( )①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②要坚决打击违法犯罪③要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④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C3.李某因贩毒、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6万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万元。分析案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主刑B.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赔偿经济损失属于附加刑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必然法律后果D4.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刑法认识正确的有( )①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②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③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 ④刑法就是刑罚A.①②③ B.①②C.②④D.②③④B5.对于刑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②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③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④违法行为均受刑罚处罚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B6【预防违法犯罪共促健康成长】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请你写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2)请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参考答案:(1)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2)家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治教育,及时发现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引导。社会: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自身: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正确对待家庭、学校的教育,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提示:属于犯罪行为思考二:顾国明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提示:受到刑事处罚。主刑:无期徒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7.2021年8月12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起诉指控被告人顾国明受贿一案公开宣判,对顾国明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受贿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2预防犯罪.pptx 主播说联播_Trim.mp4 劳荣枝案.mp4 媒体2:酒驾和醉驾的区别.mp4 媒体4:犯罪少年化.mp4 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具有什么意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