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9科10份)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10页,第Ⅱ卷11-14页。总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将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1-40每小题1分,41~45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
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
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2.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双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必定产生2n种具各类型数量相等的配子
D.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色盲女儿的几率为零
4.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21世纪教育网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5.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分别是(  )
①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 ②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
③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 ④甲自交,乙自交
A.①③ B.①④ C.④③ D.④②
6.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F1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7.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
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 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但遗传病大多都是先天的
B.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C.要研究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9.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4种
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C.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1∶3
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 RNA
10.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④②
11.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  )
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
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
12.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来自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13.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
低而蔗糖含量高
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D.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14.如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D.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1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B
C?AAaaBbbb,AaaBBb,AaBb D?AaaBbb,AAabbb,ABCD
16.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
① 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
②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17.如图所示是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植株的基因型必为AaBb;
②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③若该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是二倍体;
④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且发生过基因突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艾滋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 19%,C 26%,G 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是 ( )
A.19%  B.21%    C.23%    D.42%
19.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部位③
B.②处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且可以遗传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D.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20.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21.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做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
C.制备细胞膜的实验用新鲜鸡血作为替代材料
D.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22.下列有关植物的杂交育种方案中,难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的是(  )
A.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不同个体上控制优良性状的不同基因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B.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研究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
C.用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D.用测交法研究某个体是否是纯合子
2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大肠杆菌产生人的胰岛素。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常不能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表达
C.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D.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的黏性末端一定不能互补配对
24.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S,可能有35S D.只有32P
25.结合下面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药物 治病机理
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红霉素 与核糖体结合,阻止了其与RNA结合
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2n=20)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染色体,玉米单倍体基因组有11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C.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四倍体西瓜,含四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2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28.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植物”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必须在人为控制下才能完成,自然条件下基因污染是不增殖和不被扩散的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蛋白质有可能使人引起食物过敏
29.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 320
30.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a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31.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3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3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
A. 猎豹捕食斑马 B. 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授粉的蛾
C. 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 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21世纪教育网
34.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
A.55%和45% B.45%和55%
C.27.5%和22.5% D.22.5%和27.5%
35.如图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分子II的细菌筛选出来
B. III是农杆菌,通过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
C. 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
D. ①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
36.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
B. ②过程是α链做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C.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红蛋白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37.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 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 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 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38.属于尼伦伯格和马太的贡献是(  )
A. 提出了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设想 B. 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
C. 第一个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 D. 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39.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0. 如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其中图甲的碱基序列已经解读,其顺序是: GGTTATGCGT。图乙的碱基序列为:(  )21世纪教育网
A.GGTTATGCGT
B.CCAATACGCA
C.GATGCGTTCG
D.GCTTGCGTAG
41. MstⅡ是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总是在CCTGAGG的碱基序列中切断DNA。下图显示用MstⅡ处理后的突变型血红蛋白基因片段。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因血红蛋白发生基因突变,使某一处CCTGAGG突变为CCTGTG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利用Mst 1I酶进行基因诊断,该过程是在细胞外进行的
B.将MstⅡ酶用于基因诊断,若产生四个DNA片段,则血红蛋白基因是正常的
C.在起初的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有4个CCTGAGG序列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MstⅡ酶的识别序列
42.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 ( )
P: 紫花 × 白花21世纪教育网

Fl: 3/8紫花 5/8白花
A.EeFf×Eeff EEFf×eeff B.EeFf×eeFf EeFF×Eeff
C.EeFf×eeff EeFF×Eeff D.EeFf× Eeff EeFf×eeFf
43.设玉米子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控制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子粒为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无色。某有色子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
(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子粒;
(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
该有色子粒的基因型是(  )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44.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已知某DNA在目的基因的两端1、2、3、4四处有BamHⅠ或EcoRⅠ或PstⅠ的酶切位点。现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下列各种酶切位点情况中,可以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的是(  )
A.1 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B.1 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C.1 为PstⅠ, 2为EcoRⅠ,3为EcoRⅠ,4为BamHⅠ
D.1 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PstⅠ, 4为EcoRⅠ
45.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1.(7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DN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I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 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21世纪教育网
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以上内容选择图A中的复制方式)
(2)他们观测的实验数据如下: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表
世代 实 验 对照
亲代 1.724 1.710
子Ⅰ代 1.717 1.710
子Ⅱ代 (1/2)1.717,(1/2)1.710 1.710
子Ⅲ代 (1/4)1.717,(3/4)1.710 1.71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 方式相吻合。
(3)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需要有遗传物质的复制,都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请依据此原则回答以下问题:
①用15N标记了一个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然后放在不含15N标记的培养基中,经过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有 个。
②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0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 和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 ,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 隔离。
(3)④指 的多样性。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 ,aa基因型的个体占 ,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
3、(7分)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苷酶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表现型 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叶片Ⅰ 产氰 含氰 产氰 产氰
叶片Ⅱ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产氰
叶片Ⅲ 不产氰 不含氰 产氰 不产氰
叶片Ⅳ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不产氰
据表回答问题:
(1)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① 。
② .
(2)两个不产氰亲本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是 ;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 。
4. (7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从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来分析,冠心病、哮喘是受 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眼耳肾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其遗传有明显的选择性,即:母亲患病,子女都可能患病,而父亲患病则只有女儿患病。据此可以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人群中男女患病的情况是 。
(3)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根据 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②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

5.(9分)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从理论上讲,F2群体中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中纯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种。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
(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 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 _______________再导入受体细胞,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一般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是否表达予以确定。
(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为 _____________ ;其理论依据是
(4)用此方案培育的这种品种不一定是纯合体,若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可通过 _________育种,具体操作方法是: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10CCCDD CBCCD 11-20AAABB CDBBD 21-30ACDAD DACCB
31-40CCCAC, ACDCC 41-45CDDAC
二、非选择题:
1(7分)(1)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①半保留复制 ②分散复制
(2)半保留复制(3) ①4 ②0—20之间,包括0和20
2(10分)(1) 突变 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55% 15% 70% 发生了;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7分)
(1)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DDhh和ddHH;9∶7(3)氰酸;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4.(7分)
(1)两对以上(或写多对)等位基因
(2)伴X显性遗传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①第一组和第三组 无纹、绿色
②A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5(9分)(1)9、4、4 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必需要有不抗虫三字,否则不给分)
重组DNA(或重组质粒) 标记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10CCCDD CBCCD 11-20AAABB CDBBD 21-30ACDAD DACCB
31-40CCCAC, ACDCC 41-45CDDAC
二、非选择题:
1(7分)(1)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①半保留复制 ②分散复制
(2)半保留复制(3) ①4 ②0—20之间,包括0和20
2(10分)(1) 突变 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55% 15% 70% 发生了;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7分)
(1)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DDhh和ddHH;9∶7(3)氰酸;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4.(7分)
(1)两对以上(或写多对)等位基因
(2)伴X显性遗传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①第一组和第三组 无纹、绿色
②A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5(9分)(1)9、4、4 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必需要有不抗虫三字,否则不给分)
重组DNA(或重组质粒) 标记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前体物
产氰糖苷酶
氰酸酶
含氰糖苷

基因D
基因H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题签上。21世纪教育网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11年以来,校车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不断刺激着家长和社会的神经。为此,国务院制订了校车安全条例,并建立了相应管理制度,该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材料主要说明
A.政府加强立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B.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C.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011年至2012年,全国县乡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据此回答2—3题。
2.这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原创)在换届选举中当选的人大代表应当
①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②积极建言献策,接受政府监督
③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代表职责 ④发挥模范作用,行使立法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原创)温家宝总理2012年2月3日—4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村里的事务要坚持由村民作主,一切相信农民,一切依靠农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农村社会管理”,在我国,依靠村民自治搞好农村社会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
A.村民自治委员会 B.村民委员会 C.村级人民代表大会 D.村民会议
5. 在2011年北京市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过程中,各区县乡镇按照新修改的选举法,设立机构、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做好选民登记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广大选民积极依法参与,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本届人大代表选举过程表明
①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公民的选举权利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③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符合我同国情④公民有序行使宪法赋予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原创)下列选项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的有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国家权力机关由其他国家机关产生,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2012年两会期间,“明星”代表、“企业家”代表因其“特殊”身份和影响力引起人民群众更多关注。其实,在我国不管人大代表来自哪个地区,哪种行业都是
①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②国家权力的所有者
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者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2012年两会期间,“微创业”被反复提及,而网络成了微创业的最佳载体,人大代表纷纷建议对网络创业平台给予税收优惠。材料中的人大代表
A.行使立法权,搭建就业平台 B.享有提案权,激发创业热情
C.行使决定权,制定解决措施 D.履行监督权,监督政府工作
9.经济职能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下面各项行为与经济职能的对应正确的是
①国家严厉打击普通食盐断档脱销、擅自提高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②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11月CPI和PPI两个经济数据
③济南市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小商小贩,给小商小贩留足生存空间
④威海市蓝色经济改革试行,拟调整市区经济规划布局
A.①公共服务②经济调节③市场监管④社会管理
B.①市场监管②经济调节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
C.①公共服务②社会管理③市场监管④经济调节
D.①市场监管②公共服务③社会管理④经济调节
10.保障房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个别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不积极,更有甚者,将保障房变成了“别墅保障房”、“富人福利房”、“公务员专属房”。引起社会极大的不满。要改变这种现状,各级政府必须
A.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建立、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C.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直接参与保障房的开发和建设
D.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11.首批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北京微博发布厅”,最大限度地整合北京信息资源,共同使用同一平台,各类政务、新闻和服务信息将及时发布和更新。这一举措
①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②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③加大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打造“阳光政府”
④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改和通过的过程。
2011年两会期间 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
2011年10月1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21世纪教育网会审议。
2011年10月24日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公安部负责人作了关于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2011年10月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2年1月1日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正式实施。
这一过程表明
①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行使提案、审议和表决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
④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行使行政立法权和执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1年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部分企业界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②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民主执政、科学决策
④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复杂的表格、晦涩的数据、繁多的项目……以往审查预算报告的人民代表大会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冷场”。今年这一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代表“睁大眼睛”审查“国家账本”,从不同角度论证如何花好这一笔笔钱。这一变化表明
A. 人大代表的质询范围不断扩大 B. 人大代表行使行政权力维护人民利益
C. 人大代表的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D. 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发挥监督作用21世纪教育网
15.“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服从真理,其他把手没有真理”。一言堂的后果使腐败渎职现象的不断出现。这说明了
A.缺少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B.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D.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16.(原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①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是各自所联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③我国我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17.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坚持任人唯贤,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事业中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④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经济上要求增收,政治上要求民主,是当前9亿农民的两个基本要求。农村改革不管怎么搞,在“三农”问题上都要把握两个检验标准,即检验农村改革是进是退,要看农民自主权是大了还是小了;检验农村发展的成果大小,要看农民收入是增了还是减了。“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B.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C.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管理国家经济建设的职能
19.(原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
A.政治路线 B.指导思想 C.政治纲领 D.指导方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答第20一22题。
20.(原创)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C.不断完善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21.在政协常委会上,围绕文化繁荣和发展问题,政协委员纷纷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加强文化立法,完善文化市场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民主机制等。这表明政协
A.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拥有国家部分重大事务决策权
C.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D.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2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这表明我国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支持宗教人士宣传宗教文化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原创)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不应该把“官职”作为判断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而应该
A.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衡量标准 B.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标准
C.把党章作为衡量标准 D.把群众说的话作为衡量标准
24.2011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决定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国务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和质询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原创)“一甲子沧桑砥砺辉煌,越千年奇迹书写高原”。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在于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②坚持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形成了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26.据统计,1994—201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4393个,总投资133亿元,选派4742名优秀干部支援西藏。2010年,西藏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731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65亿元,连续8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鲜明的优越性
B.国家的支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21世纪教育网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7.2011年11月9日,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暨首批经师聘任仪式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经过精彩激烈的辩经、讲经和答辩,11位优秀考僧和28位经师候选人顺利通过全部考试科目,分别获得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经师资格。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我国各民族依法平等地享有文化权利
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原创)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其中联合国是
A.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
D.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29.2012年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出席第七届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题为《互利共赢的中欧经贸合作前途光明》的讲话。这体现了我国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C.积极与欧洲国家结盟 D.坚持“安邻、睦邻、富邻”
30.(原创)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电影《2012》,甚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人的意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决定作用,不必担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物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是错误的
31.(原创)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量体裁衣 B.随心所欲 C.按图索骥 D.画饼充饥
32.“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一蚀。五十六子月亦一蚀。蚀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下列观点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一致的是
A.“天行有常” B.“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C.“事在人为” D.“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33.(原创)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我们应当这样理解:真正的哲学
①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③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现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④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34.昔日“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流沙固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今,“麦草方格”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人们还开始向沙漠要地。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①土地沙化的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土地沙化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遏制 
③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改变土地沙化,为人类造福
④人类总有一天能摆脱规律的束缚,改变土地沙化的现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5.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6.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这个观点
①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符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7.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的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38.(原创)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人定胜天 B.要命令自然,要必须服从自然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39.我们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独自自主,自力更生
40.2010年6月,科学家在地球内部深处发现奇特的反物质粒子。这些反物质粒子叫做“反中微子”,被认为是地球放射性衰变的产物,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材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
①都是世界的本原 ②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③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1.(原创)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第三次调整,由现行2000元上调至3500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唯心主义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积极作用 D.主观思想是客观实际的如实反映
4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同学都在运用哲理的眼光分析和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哲理和生活的关系是:
A.哲理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和看到 B.哲理先于现实生活而存在
C.哲理归根结底来源于现实生活 D.哲理是生活之源,生活是哲理之流
43.2011年6月9日,俄罗斯国际象棋机器人同时与俄罗斯象棋三大高手对弈,在第二轮比赛中机器人很顺利地就战胜了三大高手。这一事实表明
①电脑运动比人脑运动更高级更复杂
②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③电脑是人造的,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实质上是人类在超越自身
④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4.“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没有明显的界限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45.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6.(原创) 2012年为中国的农历龙年,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想在龙年抱上一个“龙宝宝”,结果导致医院人满为患。人们认为属龙就可以幸福一生、幸运常伴,这一观点属于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相对主义
C. 唯心主义 D. 不可知论
47.雕塑是静态的再现艺术,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物质材料有时直接对雕塑人物的性格起到象征作用。同一件艺术品,用大理石雕成还是用青铜铸成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前者温柔,后者刚毅。这体现的哲理是
A.面对不同的客观事物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反映
B.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也会做出不同的反映
C.知识构成不同,人们的反映就会有所不同
D.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也会做出不同的反映
48.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
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④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9.图2漫画《等地心引力发挥作用》(华君武作品)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B.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办事21世纪教育网
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充分利用客观条件,能实现人生价值
50.某中学生针对某些植物组织培养时间长、观测困难等问题,运用光合作用和自动化控制原理,研制出“自动化植物组织培养机”,通过对机器内部温度、湿度、光照、臭氧、二氧化碳等因素进行实时检测、调试和补充,使原有缺陷得以克服。这说明
A.我们可以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
B.我们可以创造条件来改变事物的发展趋势
C.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D.创新活动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卷Ⅱ(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书写卷Ⅱ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本题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框线无效。
二、非选择题(51题8分,52题12分,53题17分,54题7分,55题6分,共50分)
51.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后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组成一座小型的低地轨道“空间实验室”。
请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航天事业的原因。(8分)
52、近年来,“强拆”、交通拥堵、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对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党、政府、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要求。(12分)
53、2011年6月8-9日,中国海军共11艘护卫舰从东海经冲绳本岛与宫古岛间的公海水道驶向太平洋。中国国防部明确表示,这是中国海军的年度计划内例行性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准则,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日本朝野上下对中方的这一举动非常“紧张”,一些右翼更是极力渲染“中国威胁”。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相当于总参谋长)称:“我们对此高度关注,将根据需要实施警戒监视。”日本《产经新闻》认为,日本政府应联合美国及一些“遇到同样问题”的东南亚国家,一起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从国家的视角,谈谈对中国海军在太平洋演习的认识。(8分)
(2)日本对中方的太平洋演习非常“紧张”,主张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应如何应对?(9分)
54、(原创)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当看到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她用柔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下。时至今日,她仍然躺在重症监护室,英雄教师张丽莉的救人壮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的生命安危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白岩松说张老师奋不顾身的扑上去保护自己的学生,这种举动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本能。而让我们感动的正是张老师身上的这种“本能”意识。
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张丽莉老师的这种本能意识支配下的这种行为。(7分)
55、(原创)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高铁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典范。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这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家在杭州的上海交大学生鲁雪春节回家时好好体验了一把。(6分)
高铁体验 体现的哲理
出站不久,列车时速就超过320公里。坐世界上最高速度的高铁回杭州,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①
在陆地飞行的感觉,但是如果不注意窗外渐渐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 ②
高铁建设者们,正是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顽强奋斗精神才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的,我一定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01——05:CDCBC 06——10:CABDB 11——15:CBDCA 16——20:DDCBA
21——25:DCBAB 26——30:DBBBD 31——35:AABDD 36——40:BDBBC
41——45:BCBAB 46——50:CABAC
二、非选择题(51题8分,52题12分,53题17分,54题7分,55题6分,共50分)
51.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必须大力发展航天事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3分)
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大力发展航天事业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跨越式的发展。(3分)
52、①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4分)
②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4分)
③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4分)
53、(1)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
②主权国家独立行使自卫权的表现;
③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履行主权国家义务; (8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本对中方的太平洋演习非常“紧张”,主张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的主要原因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3分)
②我国应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际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2分)我国应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综合国力,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2分)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2分)
54、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张老师在危难面前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本能”的保护了孩子的生命,这其实不是一种本能,而是师德的一种沉淀,当张老师冲出去的一瞬间,尽管时间紧迫,但她仍然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4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受“师德”“师爱”精神的影响,张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彻底的诠释了师德的最高境界。(3分)
55、①物质决定意识(2分)
②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分)
③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文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1世纪教育网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向量若时,∥;时,,则 (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且以为周期的函数是 ( )
A. B. C. D.
3.某路口,红灯时间为30秒,黄灯时间为5秒,绿灯时间为45秒,当你到这个路口时,看到黄灯的概率是 ( )
A、 B、 C、 D、
4.图1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 )
A、62 B、63 C、64 D、65
5.若则= ( )
A. B.2 C. D.
6.函数满足,
则的值为 ( )
A. B. C. D.
7.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
A、22 B、46 C、 D、190
8. 已知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9.如图,在,
是上的一点,若,
则实数的值为 ( )
A. B. C. D.
10.锐角三角形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则的值为 ( )
A.2 B. C.4 D.
12. △ABC满足,,
设是△内的一点(不在边界上),定义,其中分别表示△,△,△的面积,若,则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化简= .
14.某年级12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
13秒与18秒之间.将测试结果分成5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果从左到右的5个小矩形的面积之比为,
那么成绩在的学生人数是 _ ____.
15.已知则的值是 .
16.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AD=4,BC=6,CD=2,,求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R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本小题满分10分)
求值: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
(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
(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求n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已知B=45°,D是BC边上的一点,
AD=10, AC=14,DC=6,求AB的长.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cos+sin,-sin),=(cos-sin,2cos).
(1)设f(x)=·,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减区间;
(2)设有不相等的两个实数x1,x2∈,且f(x1)=f(x2)=1,求x1+x2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三边分别是a、b、c,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1)如果求a的值;21世纪教育网
(2)若请判断的形状.21世纪教育网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梯形中,,是上的一个动点,
(1)当最小时,求的值。
(2)当时,求的值。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 ADDCB ACBCB CC
二、填空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 14. 54 15. 16.
三、解答题
17.原式=
…………10分
18. 解:(1)从袋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共6个.
从袋中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共有1和2,1和3,共两个.
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P==. ………6分
(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m,放回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n,其一切可能的结果(m,n)有:
(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个.21世纪教育网
又满足条件n≥m+2的事件为(1,3),(1,4),(2,4),共3个,21世纪教育网
所以满足条件n≥m+2的事件的概率为P1=.
故满足条件n19. 解: 在△ADC中,AD=10,AC=14,DC=6, 由余弦定理得
cos=,… 3分
ADC=120°, ADB=60° ……… 6分
在△ABD中,AD=10, B=45°, ADB=60°,
由正弦定理得, ………9分
AB=. ……… 12分
20. 解:(1)由f(x)=·得
f(x)=(cos+sin)·(cos-sin)+(-sin)·2cos
=cos2-sin2-2sincos=cosx-sinx=cos(x+),...........4分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T=2π.............6分
又由2kπ≤x+≤π+2kπ,k∈Z,得-+2kπ≤x≤+2kπ,k∈Z.
故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2kπ,+2kπ](k∈Z) ……..8分
(2)由f(x)=1得cos(x+)=1,故cos(x+)= ……10分
又x∈,于是有x+∈,得x1=0,x2=-,
所以x1+x2=- 12分
21. 解:(I)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
联立方程组得
…………6分
(II)
化简得 …………8分

此时是直角三角形;
当,
由正弦定理得
此时为等腰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12分
22. 解:(Ⅰ)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令
有21世纪教育网
所以,----3分
当时,最小
此时,在中,, 21世纪教育网
在中,[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所以----6分
(Ⅱ)由(Ⅰ)知,,----10分
整理得:
此时 ----12分


第7题
第9题
第11题
A
B
D
C
A
B
D
C
P
A
B
D
C
P
A
B
D
C
P
O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卷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嫁树艺,多聚菽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赶,多治麻丝葛绪捆布……”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的生活富裕安逸 B.农业地位极其重要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统一管理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业规范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乾隆八年,清朝宫中原名《瓷胎画珐琅》的档案改名为《瓷胎洋彩》。由此可见
A.珐琅彩并非中国原创的技术 B.清朝中外经济文化自由交流
C.瓷器在清朝发展到彩瓷阶段 D.清廷修改档案以迎合西方各国
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保护
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A.街市 B.坊市 C.夜市 D.草市
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
A.推动新式生产部门出现 B.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C.有利于推动农业近代化 D.与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有关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此后,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成为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据此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
①采取官商合办的方式 ②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③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经济侵略 ④取得中外商战的完全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据统计,近代中国农业和工业的最高产量出现在1936年。此后的13年(至1949年)中, 中国的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都呈下降趋势,为近代百年经济史中最严重的衰退阶段。导致这一衰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掠夺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B.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国民政府的政策损害了经济发展 D.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晚清以来,我国的近代工业集中于东部地区。抗战时期,部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克服重重险阻西迁至西南大后方。这一举动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 B.保存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力量
C.粉碎了日本经济掠夺的企图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格局
图1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 为动力,F2 为阻力,其中F2 >F1 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
阅读图2《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颁布 B.八大的正确指引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
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C.中共中央全面推进农村改革重要措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D.农民自由支配土地,如种植经济作物供应市场、土地转卖邻居
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___;“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改革开放 走向兴起 B.解决温饱 成效显著
C.小平南巡 改革深化 D.指令登场 市场控制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谕”道: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必应急为倡办,并颁布了“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的诏令。以下对该诏令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实行君主专制,不可能下达这样的诏令
B.该诏令说明维新运动时期国民有一定的出版自由
C.在该诏令影响下,维新运动时期,出版了中国人自办的《申报》
D.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创办的报纸有《中外纪闻》,《时务报》、《民报》等
19世纪后期,一位中国人从欧洲买回一种设备,他称之为“神镜”。后来,杭州有人利用这种设备做生意,招牌上写着“第二个我”。这种设备是
A.望远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电视机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图3所列,据此推测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C.影视艺术的发展
D.电视与互联网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开端
C.是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D.是资本主义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纽约(New York)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贸易和文化中心。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将“新阿姆斯特丹”改称纽约(即新约克,英国有约克郡)。这一情况应当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 英西战争 B. 英荷战争
C. 英法战争 D. 北美独立战争21世纪教育网
仔细观察图4,从中得出新航路开辟后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 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
D. 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下表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这句话旨在
A.肯定工业革命对英国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B.反思英国在世界范围殖民体系形成中的侵略性
C.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
D.强调英国资产阶级主导帝国的发展而非殖民军队
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到处可见商标为“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该公司创始人恩斯特·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A.创造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B.1876年发明电话
C.1866年研制成功发电机  D.1866年研制成功电动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阅读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表
(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社会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美国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们有工作可做,”针对这一首要任务,罗斯福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发放紧急救济金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推行“以工代赈”
图5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其中1933年—1937年股市上扬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凯恩斯主义理论 D.货币学派理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56个国家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图6,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的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加强国家对经济地干预
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下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对此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B.经济发展出现“滞胀”现象
C.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 D.美、西欧、日经济竞争加剧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措施应被视为“后退一步的有
①将所有国有企业转给资本家经营 ②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可以合法经营
③农民们被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图7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50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是
A.政策指导的失误
B.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
B.自然灾害的影响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俄国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质的转变,是源于
A.赫鲁晓夫实行推广种植玉米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D.勃列日涅夫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图8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要点应该是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A.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B.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援助的前提条件是上述国家必须接受该组织为其提供的改革方案。由此推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
A.加剧了价值观的冲突 B.扩大繁荣了世界市场
C.加剧了金融危机程度 D.经济主权受到了威胁
21世纪教育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 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51题20分,第52题30分,共50分。21世纪教育网
51.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部分措施
一一摘编自黄安年《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专题》
材料二: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在1922年他还指出:“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材料三: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特点。 (6分〕
21世纪教育网
⑵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8分)
⑶材料三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这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哪些突破 (6分)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线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材料四: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贸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逐步下放贸易经营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外贸政策开始广泛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应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体系,对外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
一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归纳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影响。(6分)
⑵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为建立新的世界经济体系采取的措施。并评价该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8分)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2分)
⑷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由保护贸易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8分)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01——10:CBCAA DADDA 11——20:ABDDD CCDAB
21——30:CABAD BBDAC 31——40:BABDC ABDB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1——50:ACCBC BBBBD21世纪教育网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18分,第52题12分,53题20分,共50分。
51.⑴特点:增加国家投入,刺激消费(只答兴建公共工程给1分);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整,防止盲目生产(只答监督、调节工业生产给1分);保护工人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6分)
⑵理论基础:1918年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
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挽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最大区别: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的过渡到社会主义。(8分)
⑶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分)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52.⑴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文明)的交流和传播(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人类走向整体世界。(答出任意三点6分)
⑵措施:1944年——1945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并签订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相关国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4分)
评价:该体系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分》
⑶表现: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6分)
挑战:经济主权受到威胁,产业面临激烈竞争,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每点1分,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且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入世后需要履行世贸组织的规则;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任四条,8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01——10:CBCAA DADDA 11——20:ABDDD CCDAB
21——30:CABAD BBDAC 31——40:BABDC ABDBC
41——50:ACCBC BBBBD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18分,第52题12分,53题20分,共50分。
51.⑴特点:增加国家投入,刺激消费(只答兴建公共工程给1分);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整,防止盲目生产(只答监督、调节工业生产给1分);保护工人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6分)
⑵理论基础:1918年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21世纪教育网
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挽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最大区别: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的过渡到社会主义。(8分)
⑶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分)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52.⑴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文明)的交流和传播(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人类走向整体世界。(答出任意三点6分)
⑵措施:1944年——1945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并签订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相关国家签署了关贸总协定。(4分)
评价:该体系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分》
⑶表现: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6分)
挑战:经济主权受到威胁,产业面临激烈竞争,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每点1分,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且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入世后需要履行世贸组织的规则;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任四条,8分)
一、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
1.电视辩论:1960年,美国首次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法国、德国、英国的大选也先后举行电视辩论。
2.电视广告。
二、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互联网。
1.官方(个人)网站/电子邮件。
2.在线视频。
3.社交网站。
4.博客。 图3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6 2,618 4,767 6,581
东京 800 — 1,050 1,600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上海 300 250 300 600
孟买 200 500 773 776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年份(年)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时间 项目 内容
1933年8月5日 第一条 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
第二条 规定了生产规模和价格
第七条 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
1935年7月5日 雇员有组织集体谈判的权利
1938年6月25日 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house
A. Three B. Four C. Five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a student. B. She dreams a lot. C. She has a very hard job.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air was polluted yesterday. B. She might not go backpacking tomorrow.
C. The man should listen to the weather report.
4. Why is the back door left open
A Tim is outside. B. The speakers are going to bed.
C. The woman tells the man to leave it open.
5.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Neighbors B. Friends C. Stranger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s the man complaining about
A. The woman’s TV is too loud. B. The woman’s dog is too noisy.
C. The woman’s son is making a lot of noise.
7.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t home
A. Had a noisy party. B. Listened to loud music C. Quarreled with his wif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8. What is the girl shopping for
A. A present for her mother. B. A present for her father C. A present for a friend
9. How much is the black wallet
A. $ 13.93 B. $ 25.99 C. $40.95
10. What does the girl decide to buy
A. A black wallet B. A brown wallet C. A ti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1. What are the speakers
A. Freshmen B. University teachers C. Teacher and student
12. Where did the woman go for her holiday last year
A. The mountains B. The desert C. The coast
13. What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 next
A. Buy something for their trip. B. Finish their school work. C. Surf the Interne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nductor and passenger B. Bookseller and customer C. Detective and reader
15. Who is interested in Sherlock Holmes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detective
16. What color is the missing bag 21世纪教育网
A. Black B. Brown C. Dark brow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7. Why didn’t people think about environment-protecting in the past 21世纪教育网
A. There were few people and a lot of resources.
B. There were no factories and people ate vegetables mainly.
C. The environment was perfect for people to live at that time.
18. What are w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The waster products from factories.
B. The dangerous chemicals.
C. The waste and dirty water.
19. What should we do in order to get enough food
A. Just eat vegetables B. Control birth-rate C. Recycle our natural resources
20. How many “If” are suggested by the speaker
A .Three B. Four C. Fiv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二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Do you know whether they talked about their work or their family
-----As matter of fact,I couldn’t hear it clearly, as they talked in whisper.
A.the,a B.the,the C.a;a D.a:/
22. -----Who ______ it be that hasn’t handed it in yesterday
------It _______ be Bob. He handed it in yesterday.
A. can; mustn’t B. must; can C. can; can’t D. may; mustn’t
23. ----- I’ ll give you a ring about eight.
------ Could you phone a bit later I ______ dinner then.
A. will be having B. have had C. had D. was having
24. A thief broke into the house at midnight, ______ the house in a mess .
A. left B. to leave C. leaving D. having left
25. There is no point arguing about what _____ the accident, I’d rather you _____ the victims of it.A. led to; focus on B. led to; focused on
C. caused ; focus to D. caused to, focused to
26. She felt completely during the vacation but now she has to go back to her work again. A. at sea B. at ease C. at a loss D. at risk
27. It’s based on the idea _____ all people are treated equal, _____ is accepted.
A. that ; that B. which ; which C. which ; when D. that ; which
28. She didn’t ask her boyfriend to buy her a car. ____________, she bought one for him.
A. That is B. On the contrary
C. To be honest D. Generally speaking
29. The _____house smells as if it hasn’t been lived in for years.
A. little white wooden B. little wooden white
C. white wooden little D. wooden white little
30. in the river for five hours, the thief looked very pale and exhausted.
A. Having been trapped   B. Being trapped   C. Trapping   D. Having trapped
31. When I woke up, I found myself ______ in bed and ______ by doctors and nurses.
A. lying; surrounding B. laying; surrounded
C. lain; surrounding D. lying; surrounded
32. ----He admitted __________in the examination.
----That’s why he was not admitted _____ universities.
A. to cheat; by B. cheating; to C. to cheat; to D. cheating; by
33.--- If you break the rules again, you are sure to be punished.
---_______ I don’t care.
A. What if B. How come C. What for D. So what
34. The tickets for the show have all been sold out. In other words, the tickets are not ____ now.
A. accurate B. accessible C. acceptable D. available
35. The following years are _______to see a rise in production.
A. likely B. possible C. perhaps D. probabl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My parents ran a small restaurant in Seattle. It was ope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six days a week. And my first real job,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was 36 the diners’ shoes. My father had done it when he was young, so he taught me 37 to do it well, telling me to 38 to shine the shoes again if the customer wasn’t 39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I was proud of working in the restaurant 40 I was also working for the good of the family. But my father 41 said that I had to meet certain standards(标准) to be part of the team. I 42 to be on time, hard-working, and polite to the 43 . I was 44 paid for the work I did at the restaurant. One day I made the mistake of suggesting to Dad that he 45 give me $10 a week. He said, “OK. How about you paying me for three meals a day you have here And for the times you bring in your friends 46 free soft drinks ” He 47 the amount of money I owed him, about $40 a week.
I remember returning to Seattle after being 48 in the US Army for about two years. I had just been promoted(升职) to Captain at that time. And full of pride, I walked into my parents’ restaurant, but the 49 thing Dad said was, “How about your 50 up tonight ” I couldn’t 51 my ears! I am an officer in the Army! But 52 didn’t matter. As far as Dad was concerned, I was just 53 member of the team. I reached for the mop(拖把).Working for Dad has taught me that the devotion(奉献) to a 54 is above all.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55 that team is for a family restaurant or the US Army.
36. A. washing B. shining C. changing D. repairing
37. A. why B. what C. when D. how
38. A. offer B. refuse C. continue D. forget
39. A. interested B. annoyed C. relaxed D. satisfied
40. A. if B. because C. when D. though
41. A. anxiously B. strangely C. clearly D. secretly
42. A. had B. tended C. hated D. pretended
43. A. family B. workers C. customers D. friends
44. A. never B. always C. seldom D. already
45. A. must B. should C. might D. could
46. A. by B. to C. on D. for
47. A. worked out B. decided on C. set aside D. cut down
48. A. absent B. over C. away D. alone
49. A. usual B. last C. next D. first
50. A. washing B. going C. cleaning D. turning
51. A. cover B. follow C. believe D. understand
52. A. they B. I C. he D. it
53. A. no B. either C. any D. another
54. A. team B. family C. leader D. restaurant
55. A. when B. whether C. how D. wh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每小题2分, 共4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 still remember my first day at school in London and I was half-excited and half-frightened. On my way to school I wondered what sort of questions the other boys would ask me and practiced all the answers: “I am nine years old. I was born here but I haven’t lived here since I was two. I was living in Farley. It’s about thirty miles away. I came back to London two months ago.” I also wondered if it was the custom for boys to fight strangers like me, but I was tall for my age. I hoped they would decide not to risk it.
No one took any notice of me before school. I stood in the center of the playground, expecting someone to say “hello”, but no one spoke to me. When a teacher called my name and told me where my classroom was, one or two boys looked at me but that was all.
My teacher was called Mr. Jones. There were 42 boys in the class, so I didn’t stand out there, either, until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afternoon. Mr. Jones was very fond of Charles Dickens and he had decided to read aloud to us from David Copperfield, but first he asked several boys if they knew Dickens’ birthplace, but no one guessed right. A boy called Brian, the biggest in the class, said: “Timbuktu”, and Mr. Jones went red in the face. Then he asked me. I said: “Portsmouth”, and everyone stared at me because Mr. Jones said I was right. This didn’t make me very popular, of course.
“He thinks he’s clever,” I heard Brian say.
After that, we went out to the playground to play football. I was in Brian’s team, and he obviously had Dickens in mind because he told me to go in goal. No one ever wanted to be the goalkeeper.
“He’s big enough and useless enough.” Brian said when someone asked him why he had chosen me.21世纪教育网
I suppose Mr. Jones, who served as the judge, remembered Dickens, too, because when the game was nearly over, Brian pushed one of the players on the other team, and he gave them a penalty (惩罚). As the boy kicked the ball to my right, I threw myself down instinctively (本能地) and saved it. All my team crowded round me. My bare knees were injured and bleeding. Brian took out a handkerchief and offered it to me.
“Do you want to join my gang (帮派) ” he said.
At the end of the day, I was no longer a stranger.
56.The writer prepared to answer all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EXCEPT “ ”.
A. How old are you B. Where are you from
C. Do you want to join my gang D. When did you come back to London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7.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boys were usually unfriendly to new students
B. the writer was not greeted as he expected
C. Brian praised the writer for his cleverness
D. the writer was glad to be a goalkeeper
58.The underlined part “I didn’t stand out” in paragraph 3 means that the writer was not .
A. noticeable B. welcome C. important D. foolish
59.The writer was offered a handkerchief because .
A. he threw himself down and saved the goal B. he pushed a player on the other team
C. he was beginning to be accepted D. he was no longer a newcomer
B
“If you talk to the plants, they will grow faster and the effect is even better if you’re a woman.” Researchers at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to find that the voice of a woman gardener makes plants grow faster.
The experiment lasted a month and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scientists managed to discover that tomato plants grew up two inches taller when women gardeners talked to them instead of male.
Sarah Darwin was the one making the plants registered the best growth. Her voice was the most “inspiring” for plants than those of nine other gardeners when reading a passage from The Origin of Species. The great-great-granddaughter of the famous botanist(植物学家) Charles Darwin found that her plant grew about two inches taller than the plant of the best male gardener.
Colin Crosbie, Garden Superintendent at RHS, said that the finding cannot yet be explained. He assumes that women have a greater range of pitch(音高) and tone(音调) which might have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sound waves that reach the plant. “Sound waves are an environmental effect just like rain or light ,”said Mr Grosbie.
The study began in April at RHS Garden Wisley in Survey. Scientists started with open auditions(听力) for the people who were asked to record passages from John Wyndham's The Day of the Triffids, Shakespeare’s A Midsummer's Night Dream and Darwin's The Origin of Species.
Afterwards researchers select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voices and played them to 10 tomato plants during a period of a month. Each plant had headphones(耳机) connected to it. Through the headphones the sound waves could hit the plant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plants that “listened” to female voices on average grew taller by an inch in comparison to plants that heard male voices.
Miss Darwin said, “I think it is an honor to have a voice that can make tomatoes grow, and especially fitting because for a number of years I have been studying wild tomatoes from the Galapagos Island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in London.”
60.What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A. Plants enjoy men’s voices than women’s.
B. A botanical experiment in a museum.
C. Voice’s influence on plant growing.
D. Strange phenomenon(现象) at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6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4 mean
A. Plants need sound as well as rain and light.
B. Sound is basic for the plant to grow.21世纪教育网
C. Sound has a good effect as rain or light does.
D. Plants can’t live without sound, rain or light.
62.Sarah Darwin is most likely a (an)_____.
A. botanist B. gardener C. astronomer D. environmentalist
6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experiment ended in May.
B. Scientist can explain the findings clearly.
C. Plants enjoy listening to the passages from masterpieces.
D. The finding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human beings.
C
We were standing at the top of a church tower. My father had brought me to this spot in a small town not far from our home in Rome. I wondered why.
“Look down, Elsa,” father said. I gathered all my courage and looked down. I saw the square in the center of the village. And I saw the crisscross (十字形) of twisting, turning streets leading to the square. “ See, my dear,” father said gently. “ 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the square. Life is like that. If you can’t get to the place where you want to go by one road, try another.”
Now I understood why I was there. Earlier that day I had begged my mother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 awful(糟糕的) lunches that were served at school. But she refused because she could not believe the lunches were as bad as I said.
When I turned to father for help, he didn’t say anything. Instead, he brought me to this high tower to give me a lesson. By the time we reached home, I had a plan.
At school the next day, I secretly poured my luncheon(午餐)soup into a bottle and brought it home. Then I asked our cook to serve it to mother at dinner. The plan worked perfectly. She swallowed one spoonful and sputtered(喷溅出) “ The cook must have gone mad!” Quickly I told her what I had done, and Mother stated firmly that she would take up the matter of lunches at school the next day!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I often remembered the lesson father taught me. I began to work as a fashion designer two years ago. I wouldn’t stop working until I tried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my goal. Father’s wise words always remind me tha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the square.
64.The author's father took her to the top of a church tower to _____.
  A.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whole town
B.find out how many ways lead to the square
C.inspire her to find out another way to solve her problem
D.help her forget some unpleasant things earlier that day
65. 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her mother to do earlier that day
A. Do something delicious for lunch. B. Taste her awful lunch.
C. Dismiss the mad cook.         D. Speak to the school about lunch.
66. By sharing her own experiences, the author tries to tell us ____________.
A. when one road is blocked, try another B. how bad the lunch of her school is
C. how wise her father is D. about the church tower near her home
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The Museum: The Charles Dickens Museum in London i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material relating to the great Victorian novelist and social commentator(时事评论员).The only surviving London home of Dickens (from 1837 until 1839) was opened as a museum in 1925 and is still welcoming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On four floors, visitors can see paintings, rare editions, manuscripts(手稿), original furniture and many items relating to the life of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beloved personalities of the Victorian age.
Opening Hours
The Museum is open from Mondays to Saturdays 10:00—17:00; Sundays 11:00—17:00.
Last admission is 30 minutes before closing time.
Special opening times can be arranged for groups, who may wish to book a private view.
Admission Charges: Adults: 5.00; Students: 4.00; Seniors: 4.00; Children: 3.00; Families: 14.00
(2 adults & up to five children)
Group Rates: For a group of 10 or more, a special group rate of 4.00 each applies. Children will still be admitted for 3.00 each.
Access: We are constantly working to improve access to the Museum and its collection. Our current projects involve the fitting of a wheelchair ramp(波道)for better access, a customer care kit and an audio tour for visitors with impaired (受损的)vision. Our Handling Sessions are also suitable for the visually(视觉上地)impaired. The Museum has developed an online virtual(虚拟的)tour through the Museum. Click here to visit all the rooms in the Museum online.
Hire the Museum: The Museum can be hired for private functions, performances soirees (社交晚会) and many other social occasions.
Find Us: The Museum may be reached by using the following buses: 7,17, 19, 38, 45, 46, 55, 243. And by these underground services: Piccadilly Line; Central Line. For a map, please click here. The British Museum and the Foundling Museum are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67.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from a(n)________.
A. book B. website C. newspaper D. announcement
68. If a family with two adults and five children go to the Museum together, they will save ______ compared to going there separately.
A. 25.00 B. 14.00 C. 9.00 D. 11.00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In any case people cannot visit the Museum after 17:00.
B. Visitors with poor vision cannot enjoy the Museum.
C. The Museum is not very far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D. Anyone cannot hire the Museum for other uses.
70. The passage is written to 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A. persuade readers to visit the Charles Dickens Museum.
B. inform readers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Charles Dickens Museum.
C. offer reader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rles Dickens Museum.
D. tell reader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Charles Dickens Museum.
E
请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
Many people think of guys as being carefree when it comes to their appearance. But in fact, a lot of guys spend plenty of time in front of the mirror. 71 .
Body image is a person’s opinions and feelings about his or her own body and physical appearance. 72 . You appreciate your body for its capabilities and accept its imperfections.
So, what can you do to develop a positive body image Here are some ideas:
Recognize your strengths. Different body types are good for different things. What does your body do well Maybe your speed, strength, or coordination makes you better than others at a certain sport. That may be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untain biking, dancing, or even running. Or perhaps you have non-sports skills, like drawing, painting, singing,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writing, or acting. 73 .
Exercise regularly. Exercise can help you look good and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Good physiques (体形) don’t just happen. 74 . A healthy habit can be as simple as exercising 20 minutes to one hour three days a week. Working out can also lift your spirits.
Respect your body! Practicing good habits --- regular showering; taking care of your teeth, hair, and skin; wearing clean clothes, and so on --- can help you build a positive body image.
75 . Your body is just one part of who you are. Your talent for comedy, a quick wit (智慧), and all the other things make you unique. So try not to let small imperfections take over.
A. Use this as an opportunity to discover what you’re good at.
B. Be yourself.
C. They care just as much as girls do about their body image.
D. Just explore talents that you feel good about.
E. They take hard work, regular workouts, and a healthy diet.
F. The good news is that self-image and body image can be changed.
G. Having a positive body image means feeling satisfied with the way you look.
第二卷(共4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下列句子所给汉语意思,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
1.______(旅游业) is a big business for small countries like Singapore.
2.We measured the _______(长度)and width of the living room.
3. I cautiously ________(走近) the house only to find that nobody was there.
4. It was _______(体贴的) of you not to play the piano while I was asleep.
5.The house was painted green_______(到处).
第二节:根据内容提示完成句子(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 Its 3-D cinemas and giant movie screens provide ____ _____ experiences of the earth and beyond.
2. The theme park you are probably _____ ______ ______ is Disneyland.
3. Smiles around the world can be false, ______ ______ _______ like anger, fear or worry.
4. After half an hour of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I saw several young people enter the waiting area looking around curiously.
5. If you want to have fun and ____ ______ _____, come to Disneyland.
第三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1世纪教育网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A boy does not become a man on the same ag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Many people in American feel that a boy becomes a man when he is 18 years old. It’s different from an Eskimo boy. An Eskimo boy becomes man when he kills his first polar bear. The polar bear, which may be 9 feet long and weigh 1,000 pounds, is a very dangerous animal. To kill it takes a great deal of courage and skills. The boy who can kill a polar bear have developed the skills and courage needed to be a hunter--- and a man. Polar bears gave the Eskimos meat to eat it, skins for clothing, and oil for heating and lighting. A boy who can supply all this things has certainly become a man.
第四节:书面表达:(25分)
假如你住在一个涉外小区。 社区委员会请你帮忙根据以下提示用英文写一封电子邮件, 将周末社区邀请居民参加“乡村耕作活动”的细节传达给用户。
活动宗旨 亲近自然, 锻炼身体
参加人员 所有感兴趣的小区居民
内容 种菜, 养花, 喂鱼等
时间 本周六上午9:00—12:00(如果天气允许)
地点 距离小区5千米的一家农场
出行方式 集体骑自行车前往
要求:1. 短文结构完整,意思连贯,语言流畅,语法准确,符合逻辑;
2. 120词左右;
3. 参考词汇:居民resident ; 社区 community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答案(英语)
听力1-5 CABAC 6-10 CABCC 11-15 ABCAB 16-20 CABBA
单选21-35:CCACB BDBAA DBDDA
完形36-40 BDADB 41-45 CACAB 46-50 DACDC 51-55 CDDAB
阅读56-59 CBAC 60-63 CCAA 64-66CDA 67-70 BDCA 71-75 CGDEB
单词1. Tourism 2.length 3. approached 4. considerate 5.throughout
背诵1. brand new 2. most familiar with 3. hiding other feelings 4. waiting for their flight to arrive 5. more than fun
改错1.on—at 2. American—America 3.from—for 4.man 前面加a 5. it---one 6.have--has 7.and—or 8. gave-give 9.去掉it 10. this—these
作文
Hi, everyone![来源:21世纪教育网]
To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do more exercise, all resi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farming ar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an activity organised by the Committee of our community. Weather permitting, we’ll ride bicycles to do some farming this Saturday on a farm, about 5 kilometres away from our community from 9:00 am to 12:00 am. We can grow some vegetables, plant some flowers, and raise fish in the lake nearby, you will be trained and guided while farming. Not only will you enjoy the pleasure of labour and relax, but also you can taste fresh produce picked by your own hand if you are wiling to.
Everyone is welcome to attend!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第I卷(阅读题)
注意:涂卡顺序为:先涂1—6题,然后15—18题。21世纪教育网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其基本内容是:在不同的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
从传统观念来看,人的基本需求只是生存需求,即食物、住所、健康和安全。而现代意义的基本需求,还强调自尊和自主。所谓自尊,是让人能够有被尊重感;所谓自主,主要是指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享受更多的民主与法制、公平与主义。所谓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运用。所以,以人为本,涵盖了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法则。这就是,发展措施要“因人制宜”,因发展阶段制宜。对生存需求者而言,主要是提高人均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社会保障;对自尊需求者而言,主要是营造尊重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和业绩的环境;对自主需求者而言,主要是培养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可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建设和进步是内在统一的。
此外,两种新观念帮助我们认识以人为本。一是新国民财富观。它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财富分为三类: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其中,高收入国家人力资本比重较高,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力资本比重很小,自然资本占国民财富的比重超过一半。二是新贫困观。从传统观点来看,贫困就是没有钱,缺乏最低水平的收入和支出。但新发展观认为贫困是一个多维现象,可以划分为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知识贫困。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都是贫困的直接表现,知识贫困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新型贫困。其他两类贫困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由知识贫困决定的。以人为本,帮助弱势群体,必须从狭义的消除收入贫困转向更为广泛持久的消除三大贫困,特别是要转移到以提高人的发展能力为核心、消除知识贫困上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以人为本:一、发展方式转型,人们本来把经济增长作为创造幸福的手段,却因为经济增长而埋下了精神荒芜、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幸福的种子;二、人的发展主体地位再次确立,由于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人被视为发展的包袱。以人为本看到了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但更强调人口政策调节和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为决定人类前途的是人口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
1.下面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1世纪教育网
A.以人为本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法则。
B.以人为本以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为基本内容。
C.以人为本包括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D.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2.下面对“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生存需求、自尊需求和自主需求是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主要需求。
B.人的基本需求只是食物、住所、健康和安全的生存需求。
C.“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也包括从物质的奴隶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与时代要求不相符合的落后思想观念、习俗中解放出来。
D.当前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在满足一部分人的生存需求。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新国民财富观中,人力资本就是劳动力资源的多少。21世纪教育网
B.根据新国民财富观,高收入国家的人力资本比重普遍高于非洲国家。21世纪教育网
C.贫困的直接表现是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知识贫困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新型贫困。
D.对于收入贫困的人满足他的生存需求就行了,对于知识贫困的人才需要满足他的自尊、自主需求。文中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谏议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近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供帐,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太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遂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主祠。 (节选自《汉书 循吏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 出:调离京城
B.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 约束:规定
C.凡数十处,以广溉灌 广:扩大
D.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 案:查看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完全表明召信臣“好为民兴利”的一组是
①其治视民如子 ②开通沟渎 ③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④禁止嫁娶送终奢靡 ⑤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 ⑥躬劝耕农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信臣为人勤劳、肯卖力,而且有谋略。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惩办贪官污吏决不手软,从而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B.召信臣一心“为民兴利”,不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C.在少府之职时,召信臣认为皇上吃暖房种植的不合时令的蔬菜对健康不利,于是果断地奏请停止生产和供应此类蔬菜。
D.元始四年,皇上下诏书祭祀有益于民的官员,召信臣榜上有名,这说明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其在百姓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5分)
译文:
(2)信臣以为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8、9问题。
鹧鸪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8.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妙处表现在哪里 请就其中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6分)
答:
9.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 ___, ,如今有谁堪摘?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 ____,_____ _____。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4)云树绕堤沙,__ _ ______,______ ____。
(5)念去去,_____ ___,___ ___。此去经年,______ ____。
(6) ,谈笑间,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21世纪教育网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1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反映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项字音、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3分)
A.精典 座上客 雍荣华贵 候门似海 解(jiě)甲归田 炮烙(luò)
B.摩娑 明信片 一幅对联 废尽心机 鲈鱼堪脍(huì) 笑靥(yè)
C.和蔼 竞豪奢 振聋发聩 世外桃园 重湖叠巘(yǎn)脑髓(suǐ)
D.绯闻 雨林铃 遗害无穷 事必恭亲 压轴(zhòu)戏 忖(cǔn)度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哈利 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D.前几年的NBA西部球队是以湖人、马刺独尊,最近几个赛季,随着掘金、太阳、小牛、爵士等队的成长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五六支球队鼎足而立的局面。
17.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B.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条死胡同,任何针对他国不公正、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举措,不仅会损害对方,最终也会伤及自身。
C.9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白宫行政楼与美国护士协会代表会见时再次力促推进医疗保健体系改革,提高医保覆盖范围。
D.9月12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两起针刺伤害群众和以针刺伤害相威胁劫取他人财物,并作出一审判决。
18.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 ,也是 。他们是雪域的歌者。他们的歌声, , , , ,汇入纳木措圣湖里,融入巍峨的昆仑山脉,化作唐古拉山口那座宏伟的军人雕像……
①他们最嘹亮的歌声 ②军人的誓言 ③穿过沱沱河奔腾的流水 ④穿过恶劣的暴风雪 ⑤穿过念青唐古拉绵长的山脊 ⑥穿过那些可以预知和不可预知的艰苦
A.①②⑥④③⑤ B.②①⑤③④⑥21世纪教育网
C.①②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⑥
19.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简要概括微博小说的优缺点。(优缺点都不得超过12个字)(4分)
微博小说方兴未艾。由于微博小说要在140字内完成起承转合,因此被誉为“以小搏大”的文学。与传统网络小说相比,它具有短、平、快的特性。微博小说的写手必须锤炼语言,去掉那些常常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文字因此简洁、有力。所以,有论者感叹,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但也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博小说可能会因为形式与概念上的新鲜而引起一时注意,但终归避免不了成为一种“短命文体”。因为情节的延续性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微博小说多以语录体为主,这无疑是对小说情节延续性的巨大破坏。此外,微博小说的碎片式结构,也会使其失去生存根本。
优点:
缺点:
20.下面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 堂恩的一段话,用一句话概括,不得改变原意,14字以内。(4分)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中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块土地,欧洲就会少一点;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答:
五、 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杨澜微博:跟一位电影制作人聊天,他说一个好演员不仅能按导演要求拍一条就过,而且能给出好几种演法供导演选择;郞朗曾说过,一个职业钢琴家不仅要能弹几首拿手的曲目,更要掌握大量的曲目供演出商选用。换句话说,冰山在水下的部分才是重心所在,忽略这一点让我们常常低估一次成功背后的巨大努力和积淀。(2011年12月29日《聊城晚报资讯》)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以“我眼中的积淀”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根本目的是要以提高人的发展能力为核心,消除知识贫困。)
2.B (B项,要加上“在传统观念看来”的条件;C项.是对“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享受更多的民主与法制、公平与正义”的具体解读.D项,是对生存需求与现实的联系的理解。)
3.A (无中生有)21世纪教育网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4.C(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案:追查、追究)
5. B(本题在筛选信息时应注意题干的要求。“好为民兴利”指喜欢替老百姓兴办有益的事,包括劝农耕作、兴修水利、提倡节俭等。其中①反映他爱护老百姓,⑤反映他节俭的作风,因此应排除含有这两项的选项)
6. A(本题是综合考查对阅读材料中相关文意的理解能力。“惩办贪官污吏决不手软”在文中没有涉及,文中主要是斥责罢免府县官吏家中的子弟)
7.(1)百姓归依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以至于停息。官吏百姓亲近爱戴召信臣,称他为“召父”。
(2)召信臣认为这些都是不合季节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不适合用来供奉给皇上。
【附文言文译文】
召信臣,字翁卿,是九江寿春人。因为明经甲科而担任郎官,后来离开京城补任谷阳县长官。后因官吏考绩列为优等而升任上蔡长官。他管理上蔡时视民如子,一直受到任地老百姓的称赞。后来越级提拔为零陵太守,不久因病归退。(后来)又被征召为谏议大夫,升为南阳太守,仍然同在上蔡时一样治理百姓。
召信臣为人勤奋努力,有办法有谋略,喜欢替老百姓兴办有益的事,一心要使他们富足。他亲自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田间小路出入,停留和住宿都不在乡里的亭馆中,很少有安闲地休息的时候。他巡视郡中的水流泉源,开通沟渠,修筑水闸和其他能放水堵水的设施总共几十处,以便扩大灌溉面积,水田年年增加,多达三万顷。百姓得到了这样做的好处,有了多余的粮食来贮藏。召信臣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定,刻在石碑上树立在田边,来防止争斗。下令禁止嫁娶送终时铺张浪费,一定要从节俭出发。府县官吏家中子弟喜欢闲游,不把耕田劳作当重要的事看待,他就斥责罢免他们,严重的还要追究他们,用行为不法的罪名处治他们,用这种做法显示他崇尚劳动厌弃懒惰的态度。他管治的地方教化得以广泛推行,,郡中的人没有谁不尽力从事农业生产,百姓归依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以至于停息。官吏百姓亲近爱戴召信臣,称他为“召父”。荆州刺史上报召信臣替百姓做好事,他管辖的郡因此充实富足,皇帝赏赐召信臣黄金四十斤。他被升职任河南太守,政绩品行常常被评定为第一,皇帝又多次增加官阶赏赐黄金给他。
竟宁年间,(召信臣)被征召为九卿。(他)上奏请求皇上光临上林苑各偏远宫馆,不要再加修葺整治供帐。(召信臣)还上奏请求裁减乐府黄门的乐舞艺人以及宫馆中使用的兵器、日常用品的大半。太官园中种植冬天生长的葱、韭等蔬菜,种在暖房中,白天夜晚都要燃烧没有光焰的火,这些蔬菜也要等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生长。召信臣认为这些都是不合季节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不适合用来供奉给皇上,就一一奏请皇帝免除这一切。(这样)每年节省了几千万的费用。召信臣年纪大了死在任上。
公元四年,皇帝下诏书祭祀对百姓做过好事的百官卿士,蜀郡推荐了文翁,九江推荐了召父。当年郡守率领官员属吏一齐行礼,在召信臣的坟墓前建立祠堂,而南阳也建造了主祠。
(二)古诗鉴赏(11分)
8.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由远及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城墙,小池塘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在由上而下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水。
②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是应用了动词“断”“明”“隐”,使得景物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动静结合,生动描写出夏末秋初的美丽图景。
③写景有声有色,相映成趣。“乱蝉”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此外,还可以从炼字、寓情于景等方面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6分,一个方面3分)
9.词中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隐约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略)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答案 BD 答对一项3分,两项都对5分(解析 B项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文中写朱丹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其意图显而易见,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D项考查情节及主题。大师最后录取朱丹是因为认识到他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理解他,接受他。)
12.答案 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打基础。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一点2分)
13.答案 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2分)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①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2分)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2分)
14.答案 作用:①这句话交代了朱丹被录取的根本原因。(情节)②指出了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丰富、深化人物形象。(人物形象)③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主题)(从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三方面分析即可,每点2分)
启示: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 (扣住民族精神、国家尊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
四、语言运用(20分)
15.C
16. C(A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B.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用来形容报考学生显然不对。 C意兴阑珊:兴趣衰减。D.鼎足而立:指三个形成的局面。)
17.B(A“不只是”应为“不是”;C“提高”改为“扩大”,搭配不当;D.“新员工”与“教师、媒体人员、公务员”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将“和”改为“或其他”。)
18.D(第二空关照后面的“歌声”应填①,故答案在B、D中选择。第三空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填③,所以答案填D。) 19.
19.优点:简洁有力短平快。
缺点:情节断裂多碎片。
20.每个人都是整个人类的一分子。
五、作文
21.略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4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 abc 从 a 运动到 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 b 点电场强度 E 的方向,如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 b 点的切线)(  )
21世纪教育网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拉直的绝缘细线一端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已知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图中竖直虚线前小球做( )
A. 平抛运动 B. 圆周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匀变速曲线运动
3、如图所示的三条相互平行、距离相等的虚线分别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7 V、14 V、21 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负电荷,且粒子在a、b、c三点所受合力相同 21世纪教育网
B.粒子运动径迹一定是a→b→c
C.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为Ekb>Eka>Ekc
D.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为Epc>Epa>Epb
4、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水平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做功32J,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6J,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 ( )21世纪教育网
A.动能增加8.0J B.电势能增加24J
C.机械能减少24J D.机械能增加48J
5、“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V=πR3,则可估算月球的(  )
A.密度  B.质量 C.半径 D.自转周期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S是闭合的,φa表示a点的电势,F表示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现将电容器的B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A.φa变大,F变大 B.φa变大,F变小
C.φa不变,F不变 D.φa不变,F变小
7、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2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4
8、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 B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A、B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A:QB=2:1 B.QA:QB=1:1
C.QA:QB=1:2 D.QA:QB=4:1
9、一带电质点从图中的A点竖直向上以速度v0射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点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变为水平,已知质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A、B间距离为L,且AB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点到达B后继续运动可到达与A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点(未画出),则(  )
A.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0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从A到C的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了mv
D.质点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为g
10、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那么a、b所示的电阻及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图像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
A.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B.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Ⅱ
C.a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21世纪教育网
D.a表示电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
11、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A.4 A B.2 A C. A D. A
12、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装置。现有一太阳能电池 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器连成 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0.20V B.0.10 V C.0.40 V D.0.30 V
13、 “为了迎接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计划:在2050年前建造成太空升降机,就是把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科学家控制卫星上的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某宇航员在地球表面用体重计称得体重为800N,站在升降机中,某时刻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10m/s2垂直地面上升,这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体重计称得视重为850N,忽略地球公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 )
A.如果把绳的一端搁置在同步卫星上,可知绳的长度至少有多长
B.可以求出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
C.可以求出升降机此时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
D.可以求出宇航员的质量
14、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15、如图所示的电路,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R的滑臂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b灯中电流变化值小于c灯中电流变化值
B.a、b两灯变亮,c灯变暗
C.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D.电源的供电效率增大
21世纪教育网
河北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卷Ⅱ(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
二、填空题(共9分,每空3分)
16、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1世纪教育网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
A.W B. W
C.Wv D.Wv3
三、计算题(共41分)(注意书写要规范、整洁)
17(8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圆轨道最低点与一条水平轨道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为使小球刚好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求释放点A距圆轨道最低点B的距离s.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倍.

18(9分)、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0=0.5Ω,电键S1始终闭合。当电键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W;当电键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W,求
(1)电源的内电阻;
(2)当电键S2闭合时电动机的输出的功率。
21世纪教育网
19(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固定轨道ABCDE,其中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AB>R)是竖直轨道,CE是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R。AB与BC相切于B点,BC与CE相切于C点,轨道的AD段光滑,DE段粗糙且足够长。一根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此位置Q与B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Q球经过D点后,沿轨道继续滑行了3R而停下。重力加速度为g。求:
(1)P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1;
(2)两小球与DE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Q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2。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2分)如图所示,同一竖直线的A、B两点,固定有等质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为q,正、负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CD为AB边的中垂线,且与右侧竖直光滑1/4圆弧轨道的最低点C相切,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现把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圆弧的最高点M静止释放,到最低点C时速度为v0。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现取D为电势零点,求:
(1)在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φM;
(2)在最低点C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N为多大?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期末高一物理答案
1D 2C 3A 4A 5A 6B 7B 8 A 9BC 10C 11A 12C 13 ABD 14AC 15BC
16、 (1)CD (2)2 (3)AB
17、R
18、(1)设S2断开时R1消耗的功率为P1,则 ,
代入数据可以解得,r=1Ω
(2)设S2闭合时R1两端的电压为U,消耗的功率为P2,则,
解得,U=84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代入数据,得I=26A
流过R1的电流为I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2,A,
而I1+I2=I,所以I2=22A

代入数据得,W
19、解析:
(1) (提示:从释放到P到达C全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2) (提示:从释放到停下全过程用动能定理,)
(3) (提示:Q到C点时,P离水平轨道的高度为R/2,从释放到此时机械能守恒)
20、
解析:(1)小球由最高点M运动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UMCQ=mv
可得MC两点的电势差为UMC=(mv-2mgR)
又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上的电势相等,即C、D两点电势相等
故M点的电势为
φM=UMC=(mv-2mgR)
(2)小球到达最低点C时,+q与-q对其的电场力F1、F2是大小相等的,有
F1=F2=k
又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易知F1、F2的夹角是120°,所以二者的合力为F12=k,且方向竖直向下21世纪教育网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N-mg-F12=m
整理得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N=mg+m+k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理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1世纪教育网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向量若时,∥;时,,则( )
  A.  B.    C.   D.
2、若,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且以为周期的函数是( )
A. B.
C. D.
4、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
A.22 B.46 C. D.190
5、在△ABC中,若,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如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
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 )
A.62 B.63 C.64 D.65
7、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
过点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 第6题图
则(  )
A.4 B.10 C.6 D. 8
8、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9、在区间上,不等式有解,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0、锐角三角形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的面积为,且若,则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ABC的面积为1,设是△内的一点(不在边界上),定义,其中分别表示△,△,△的面积,若,则的最小值为( )
A.8 B.9 C.16 D.18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13、设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
14、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
15、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同的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16、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AD=4,BC=6,CD=2,,求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R为 .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本小题满分10分)
求值: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已知B=45°,D是BC边上的一点,AD=10, AC=14,DC=6,求AB的长.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8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下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I)若成绩大于或等于14秒且小于16秒认为良好,求该班在这次百米测试中成绩良好的人数;
(II)设、表示该班某两位同学的百米测试成绩,且已知求事件“”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函数
(1)求函数的值域;
(2)已知分别为△ABC内角A,B,C的对边,,且,求A和△ABC面积的最大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某人上午7:00时,乘摩托车以匀速千米/时从A地出发到相距50千米的地去,然后乘汽车以匀速千米/时自地向相距300千米的C地驶去,要求在当天16:00时至21:00时这段时间到达C地.设汽车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摩托车所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1)写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的约束条件;
(2)如果途中所需的经费为,且(元),那么, 分别是多少时所要的经费最少?此时需花费多少元?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解不等式。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理科)试卷答案
一、CBDCD CDACA DD
二、13、-1; 14、; 15、(6,8); 16、
17、解:原式=
18、 解: 在△ADC中,AD=10,AC=14,DC=6, 由余弦定理得
cos=,… 3分
ADC=120°, ADB=60° ……… 6分
在△ABD中,AD=10, B=45°, ADB=60°,
由正弦定理得, ………9分
AB=. ……… 12分
19、解:(1)由直方图知,成绩在内的人数为:(人)
所以该班成绩良好的人数为27人………………..4分
(2)由直方图知,成绩在的人数为人,……………5分
设为;成绩在 的人数为人,……………6分
设为A,B,C,D.
若时,有3种情况;
若时,有6种情况;
若分别在和内时,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x xA xB xC xD
y yA yB yC yD
z zA zB zC zD
共有12种情况。……………………………………8分
所以基本事件总数为21种, ……………10分
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有12种.∴P()= ……………………………………12分
20、
所以的值域为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此时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21、解:(1)依题意得:,,又,,
所以,所以满足条件的点的范围是图中阴影部分:
(2),

作出一组平行直线(t为参数),
由图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
其在y轴上截距最大,
此时有最小值,即当时,最小,
此时元
22、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对任意的实数恒成立,

当时,,得;
当时,,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当时,,得;
综上
(3),即
因为,所以,因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所以当时,, 解集为{x|};
当时,,解集为; 21世纪教育网
当时,, 解集为{x|}


第4题图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2题。
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2.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主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
读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2题。
3.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4.根据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推测最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森林树种质量下降 C.土地次生盐碱化  D.水土流失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阴影为城区,读图完成2题。
5.图中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该城的化工区应规划在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2题。
7.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8.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2011年入春以来,洞庭湖昔日一望无际的水域,出现大片洲滩,或裸露干枯,或变成“草原”,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完成2题。
9.监测洞庭湖水面面积变化,最高效的手段是利用:
A.数字地球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10.导致此次洞庭湖部分湖底出现沙滩“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 B.泥沙淤积 C.围湖造田 D.用水过度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2题
11.图中M表示
A.制作GPS接收机 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 D.计算三维坐标
12.车载GPS导航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3题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21世纪教育网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14.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15.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数字地球
该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①、②、③分别与黑龙江、山西、新疆其中之一对应。读图回答2题
16.①省(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木材超采严重
C.土地荒漠化 D.草场退化
17.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对③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C.减轻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D.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
下图为某城市1987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图。完成2题。
18.该市最有可能是
A.包头 B.沈阳 C.杭州 D.成都21世纪教育网
19.从1987年至2002年该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长最快和变化幅度最大的分别是
A.耕地和建设用地 B.林地和草地
C.草地和未利用地 D.建设用地和水域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右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题。
20.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
A.京包线 B.神黄线
C.大秦线 D.焦兖日线
21.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 施是
A.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加强水运 D.建坑口电站
22.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 B.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23.该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D.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读图3完成2题。
24.决定该地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是:
A.山区的地势坡度 B.平原的人口密度
C.流域的自然背景 D.干支流水量变化
25.溪洛渡水电站建成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 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C. 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使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D.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3题。
26.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27.喀和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A.河流下游 B.沙漠地区
C.高山雪线附近 D.绿洲地带
28.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有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②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③利于改善西部生态环境④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 ,完成2题。
29.图中甲、乙两地的风能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植被 C.距海远近 D.地形
30.若在甲地建设大型风电基地,要持续风力发电功能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
A.河流与水源条件 B.农业与人口规模
C.天气与地表环境 D.矿产与地质条件
读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回答3题。
31.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A.积温的多少 B.地形和土壤状况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32.下列关于图中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33.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 B.地形南高北低
C.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南多北少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粮食)来实现本地区的粮食和水的安全。读表完成2题。
表1:以色列1999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
项目 大麦 小麦[21世纪教育网] 香蕉 柑橘 胡萝卜 蔬菜 奶牛 肉牛 家禽 蛋鸡
虚拟水含量(m3/kg) 5.87 4.067 0.252 0.64 0.064 0.069 177.8 15.5 5.434 31.09
34.从表1看,以色列重点发展的农业是
A.粮食种植业 B.乳畜业 C.园艺业 D.家禽饲养业
35.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①大量引入水密集型的产品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大量生产水密集型的产品 ④大规模引用高山融雪水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图9表示某城市及其郊区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图10是该城市空间结构简图。回答2题。
36.图9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区的分别是
A.a和b B.a和c C.a和d D.b和c
37.根据图9中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在图10中相适宜的布局位置是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⑤④ D.①②⑤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2题。
38.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39.该示意图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
A.河谷农业 B.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读图,回答2题。
40.如果X代表某大型工业地域商品率的变化状况,Y代表该国人口密度状况,那么图中a代表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A.日本太平洋沿岸 B.中国东北地区
C.美国五大湖沿岸 D.印度东北部
41.如果X、Y分别代表交通和科技对工业区布局的影响程度,则d代表的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A.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 B.以上海为中心的高新科技园区
C.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工业地带 D.山西煤炭工业核心地带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2题
42.该类工业最可能是
A.钢铁工业 B.机械制造工业 C.电子工业 D.食品加工工业
43.造成该类工业在市中心净收入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市场狭小 B.地租高 C.运输不便 D.原料成本高
44.图中M地适合发展
A.花卉、蔬菜 B.用材林、乳牛场 C.观赏鱼、粮食 D.水果、养鱼场
读“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2题。
45.与鲁尔区相比,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优势是
A.铁矿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接近消费市场 D.煤炭资源丰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6.辽中南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有
①能源不足  ②水资源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能耗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7.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分厂 B.上海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读图完成2题
48.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49.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该图是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50.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51.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I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工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示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完成2题。
21世纪教育网
52.下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的是
53.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A.距今7000~5700年 B.距今5700~2700年
C.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50~80年代
读图,回答2题。
54.关于图中所示部分不同纬度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55.图中关于甲乙丙所在网格面积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 B.丙>乙 C.甲>丙 D.乙=丙
56.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57.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2题。
58.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9.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60.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60千米和15千米 B.15千米和60千米
C.30千米和60千 米 D.15千米和30千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两图中分别有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共同区位优势之一是________(矿产)资源。
(2)左图中的城市A为 ;右图河流③在该工业区的河段主要运输的物资为 。
(3).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都重视了 和 的发展。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________方向的山坡上.
3.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图中最能说明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的代号是 。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2分)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4.读下列资料与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6分)
材料一:田纳西河流域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长期缺乏治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灾害频发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
21世纪教育网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和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由于 资源破坏,使得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_______灾害频发。
(3).修水库是流域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水库具有________、_________、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5. 洞庭湖是重要的淡水湖泊,对周围地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济和生态意义。图是洞庭湖不同时期的湖泊略图(阴影代表水域)。依据资料回答:(6分)
(1).四图按照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描述洞庭湖形态的变化,并且简要分析发生变化主要原因。(3分)
(3).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导致其生态功能下降突出表现在哪方面?
(4)下列关于湿地叙述错误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因干旱而没有湿地 B水稻田属于人工湿地
C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D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6.据中央气象台报导:2011年冬天,北半球许多国家遭遇几十年来的“寒流”,我国去年冬天创近几十年来新低,图示我国南方某区域,柑橘遭遇冻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3)简述三峡地区有利于柑橘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4)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取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酸加工为主的中高级加工业。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突出区位优势,并说明不同加工层次的布局指向。(3分)
7.图为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4分)
(1)甲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2)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农作物为 。
(3)比较甲、乙两地,单产水平高,商品率低的是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CDDDA CCACA 11-20:CBDDB BAADC 21-30:DBACA ADDDC
31-40:CACCA CABCC 41-50:BDBAA DABCB 51-60:ACDCD AAACB
二 综合
1.(6分)(1)煤炭 (2)芝加哥 铁矿石 (3)环境污染严重 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
2. (7分)(1)云南、贵州、广西 (2)35° 10°  10°~30° (3)南坡
3. (5分)(1).D
(2).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商贸等(答对2-3点得1分; 答对4点以上得2分)
(3).服务范围越来越大。(1分)
主要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1分)
4.(6分)(1).梯级开发 (2).森林资源 水土流失 洪涝(水旱)灾害
(3).防洪 发电 灌溉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5.(6分)(1).丁丙乙甲(1分)
(2). 形态变化:面积变小;湖面变破碎 (2分:面积和形态各1分)
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1分,答出一点即可)
(3).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4).A
6.(6分)(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
(2).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柑橘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地域扩展
(4).原料丰富、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等(1分)。
初级加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中高级加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2分)
7.(4分)(1)水稻种植业 (2)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和玉米 (3).甲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CDDDA CCACA 11-20:CBDDB BAADC 21-30:DBACA ADDDC
31-40:CACCA CABCC 41-50:BDBAA DABCB 51-60:ACDCD AAACB
二 综合
1.(6分)(1)煤炭 (2)芝加哥 铁矿石 (3)环境污染严重 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
2. (7分)(1)云南、贵州、广西 (2)35° 10°  10°~30° (3)南坡
3. (5分)(1).D
(2).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商贸等(答对2-3点得1分; 答对4点以上得2分)
(3).服务范围越来越大。
主要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4.(6分)(1).梯级开发 (2).森林资源 水土流失 洪涝(水旱)灾害
(3).防洪 发电 灌溉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5.(6分)(1).丁丙乙甲(1分)
(2). 形态变化:面积变小;湖面变破碎 (2分:面积和形态各1分)
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1分,答出一点即可)
(3).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4).A
6.(6分)(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
(2).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柑橘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场地域扩展
(4).原料丰富、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等(1分)。
初级加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中高级加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2分)
7.(4分)(1)水稻种植业 (2)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和玉米 (3).甲
21世纪教育网
高一座次号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原子量:H:1 C:12 S:32 O:16 Na:23 Fe:56 Al:27 I:127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2、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 Na+ 、Fe2+ 、NO3— 、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 、NH4+ 、 CO32— 、SO42—
C、含有大量SO42—的透明溶液: K+ 、Cu2+ 、Cl— 、 NO3—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 H+ 、 Mg2+ 、I— 、SO42—
3、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21世纪教育网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 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4、近年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酸性电解质(H+)作溶剂。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1mol CH3CH2OH被氧化转移6mol e-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极附近的酸性减弱。
D.电池正极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
5、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H—H Cl—Cl[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Cl
生成(拆开)1mol化学键放出(吸收)的能量 436kJ 243kJ 431kJ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g)+Cl2(g)==HCl(g) ;△H=-91.5kJ·mol-1
B、H2(g)+ Cl2(g)==2HCl(g) ;△H=-183kJ·mol-1
C、H2(g)+Cl2(g)==HCl(g) ;△H=+91.5kJ·mol-1
D、2HCl(g) ==H2(g)+ Cl2(g) ;△H=+183kJ·mol-1[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2+H2O H+ +Cl- + HClO达到平衡后,要
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 )
A.Na 2SO3固体 B.水 C.CaCO3固体 D.NaOH固体
7.CO2与H2的混合气体5g,在150℃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Na2O2中,测得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25% B.75% C.88% D.32% 21世纪教育网
8.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9.某学生设计一水果电池:他把一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铁钉和碳棒平行插入一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B.金属铁会被腐蚀
C.碳棒作负极 D.铁表面有气体逸出
10、右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 )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
NaOH溶液至过量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二、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个或两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可能相等 B.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丁物质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
1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
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H2
13.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 mol·L-1 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 mol·L-1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盐酸的体积为80 mL
B.a的取值范围为0 < a<50
C. n (Mg2+) < 0.025 mol
D.当a值为30时,b值为0.01
14、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
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I.A、B的起始量均为2mol;
Ⅱ.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和6mo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 和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Ⅱ密度的1/2
15、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16.以下四组气体分别与对应的试纸接触,均能使试纸变蓝的是 ( )
选项 湿润的淀粉 KI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A SO2 NH3
B H2S HCl
C Cl2 CO2
D NO2 NH3
17.对于反应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②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 
③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④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混合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教材上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当钠熔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管右端棉球外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20.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21.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正极
2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海轮腐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3、将2 mol A和1 mol B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2A(g)+B(g)xC(g)达到平衡,测得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c%;若开始充入容器中的是0.6 mol A,0.3 mol B和1.4 mol C, 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为c%,则x的值可能为 ( )
A、2 B、3 C、4 D、5
2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25、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少年时代,他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具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奖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连接一块锌块,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C.由原电池原理知所有的合金都比纯金属更易被腐蚀
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Fe-3e-===Fe3+,从而形成铁锈,但此过程铜不被腐蚀
26.体积相同、C(H+)相同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7、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28、恒温、恒压下,将1mol O2和2mol SO2气体充入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状态Ⅰ),发生反应2SO2+O22SO3,状态Ⅱ时达平衡,则O2的转化率为( )
A.40% B.60% C.80% D.9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9、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II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
A(g)+3B(g) 2C(g);△H<0。若起始时,M、N容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始时,分别向M、N两个容器中加入1molA、
1molB,达平衡时,容器M、N中物质A的体
积分数相同
B.起始时,分别向M、N两个容器中加入1molA、
3molB,达平衡时,容器M中物质A的转化率较大
C.起始时,分别向M、N两个容器中加入2molC,容器N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较短
D.起始时,分别向M、N两个容器中加入1molA、3molB,达到平衡时,容器M中气体的密度较大
3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Ca2++CO2+H2O=CaCO3↓+2H+
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HCO3-+H+=CO2↑+H2O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 H2O
D.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2Fe2++4Br-+3Cl2=2Fe3++2Br2+6Cl-
Ⅱ卷(共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31.(8分)A—E五种元素中,除A、B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21世纪教育网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 单质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该金属的两种黑色氧化物(其中一种有磁性)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0
B 单质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其相对原子质量比A大8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 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其所在周期序数的3倍
E E的某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1)C单质在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①在高温条件下,将D、E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与A的粉末充分反应,生成8gE的单质和相应的固态化合物时,放出a 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A的某种氯化物溶液呈黄色,向其中通入足量SO2气体,溶液变为浅绿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向2mL 0.5mol/L的ACl3溶液中加入3mL 3mol/L KF溶液,
ACl3溶液褪成无色,再加入KI溶液和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不显色,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3+>I2) (填字母)。
a. A3+不与I-发生反应 b. A3+与F-结合生成不与I-反应的物质
c. F-使I-的氧化性减弱 d. A3+被F-还原为A2+,使溶液中不再存在A3+
32、(11分)
(Ⅰ)有可逆反应A(g) + 3B(g) 2C(g) △H<0
(1)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2/[A][B]3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X]表示相应物质的浓度)
(2)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C气体,20 min后又达新平衡。试推测,与原平衡状态相比,第15 min时,V正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V逆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3)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可见在t1、t3、t5、t7时反应都达到平衡,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请指出改变了什么条件(例如: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t2时_________ ___;t4时______ _____;t6时___ _______;t8时_______ ____。
(Ⅱ)、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若某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 υ正(H2O)=υ逆(H2)
C.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 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E. 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
33、(13分)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CO2+H2。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填计算结果)。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300℃(填“>”、“<”或“=”)。
T/℃ T1 300 T2
K 1.00×107 2.45×105 1.88×103
(3)N2和H2在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
不同温度下NH3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
NH3产率下降的原因 。
(4)在上述流程图中,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5)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 +2H2O(g) △H= -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9分)有A、B、C、D、E、F、G、H、I等九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如下图所示。已知:B、C、F为单质,常温常压下,B为固态,C、F为气态;化合物中仅A、E为气态;常温下,D为淡黄色粉末,H的焰色反应为黄色。.G为无色液体。
(1)写出G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①、②、③、④、⑤五个反应中,△H>0的反应是_ __(填代号)。
(4)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已知4.0g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化合物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5.(10分)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1)X的结构式是 。21世纪教育网
(2)磷在Z气体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分子,也可生成固态丁分子。已知丙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丙的电子式是 。磷单质和Z单质反应生成1mol丙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I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拟用图II所示证明氧化性Z>I2,已知高锰酸钾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则a是 的水溶液。若仅将a换为甲的浓溶液,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有气体单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一定浓度的BaC1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由甲和乙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某纯净物,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该纯净物可能是 、 。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期末试题
高一年级化学 答案
选择题
1B2C3B4B5C 6C7A8 A 9B10D11A12BC13D14 B 15A16D17D18C19A20D
21C22C D 23AB24B25B26C27D28B29A30CD
31(8分) (1)2Al+2OH-+2H2O=2AlO2-+3H2↑(2分)
(2)①3Fe(s)+4H2O(g)=Fe3O4(s)+4H2(g);△H=-akJ/mol(2分)
②2Fe3++SO2 +2H2O=2Fe2++SO42-+4H+(2分)
(3)b (1分)
32、(11分)(1) 减小(1分) (2) 增大 增大 (2分)
(3)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增大反应物浓度 使用了催化剂 (4分)
其余空2分
33、(13分)(1)1
(2)<
(3)温度高于900℃时,平衡向左移动。
(4)
(5)CH4(g)+2NO2(g)=CO2(g)+2H2O(g)+N2(g) △H=-867kJ/mol
(6)4NH3+3O2 点燃 2N2+6H2O;负极; 2NH3 — 6e- + 6OH- = N2 +6H2O
34. (9分)(1) 2Na2O2+2H2O=4Na++4OH-+O2↑ (2分)
(2)C+H2OCO+H2 (2分) (3)②、⑤ (2分)
(4) CO(g)+1/2O2(g)=CO2(g) ;△H=-497kJ/mol (2分)
35. (10分) (1)N≡N
(2)
P(s)+3/2C12(g)=PC13(1);△H= —306kJ/mol
(3)淀粉KI或KI 8NH3+3C12=6NH4C1+N2 (4)C12、NH3





A
B
C
+D
E
F
G
H
I
C
+C
+B
+D
+F
+A
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