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导入新课清政府的黄龙旗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导入新课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两面旗帜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龙旗,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的转身。中华民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颁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导入新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史实。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及历史意义。学习目标一、中华民国的建立一.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背景相关史事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1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2.概况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时间: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都: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黎元洪南京公历,民国纪年3.性质: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四年——1915年……请问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是什么关系?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时报》1912年3月剪辫运动中山装【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材料研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材料研读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清帝退位vs袁世凯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等奏派袁世凯扩练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渐为清廷所倚重。武昌起义爆发后,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率北洋军镇压革命,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攻下两镇。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退位优待尊位不废,仍以君主之礼相待,岁用400万两白银由民国拨款,暂居皇宫,侍卫人等,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受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退位诏书孙中山辞职: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2.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就职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南北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李侃《中国近代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北双方能够达成协议的原因有哪些?(提示:革命派、帝国主义势力)革命派的妥协帝国主义的干涉材料研读(1)外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2)内因: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3)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袁世凯发行的银元,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对我国币制影响深远。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财政危机十分严重。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主要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国务员)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制衡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合作探究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成功(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合作探究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创建时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半数以上的省份脱离清王朝而独立,预示着清王朝的气数已尽,但许多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士绅投机革命,掌握了独立各省的实权,为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辛亥革命达到了高潮,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自身的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最终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随堂练习1.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A.1910年 B.1911年C.1912年 D.1913年2.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CAA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体现天赋人权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D.体现了三权分立5.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AD6.阅读鲁迅的《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等小说,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制余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7.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还有什么遗憾?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史实。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及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宣统帝退位2.图片——清政府的黄龙旗、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两面旗帜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曾十分的鲜亮过。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龙旗,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的转身。中华民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颁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二、学习新知(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背景: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1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概况时间: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国都:南京纪元:公历,民国纪年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4.年号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民国纪年——公元纪年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四年——1915年……请问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是什么关系?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5.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时报》1912年3月6.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7.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8.材料研读: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1.清帝退位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袁世凯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等奏派袁世凯扩练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渐为清廷所倚重。武昌起义爆发后,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率北洋军镇压革命,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攻下两镇。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2)退位优待尊位不废,仍以君主之礼相待,岁用400万两白银由民国拨款,暂居皇宫,侍卫人等,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受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2.宣统皇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退位优待:尊位不废,仍以君主之礼相待,岁用400万两白银由民国拨款,暂居皇宫,侍卫人等,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受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3.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 4.材料研读英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它担心公开站在清政府方面与革命军为敌,势必有丧失它的巨大利益的危险。……帝国主义国家都决定采取在“中立”的幌子下加紧扶植袁世凯,胁迫革命方面向袁世凯妥协的办 法,利用袁世凯取代清王朝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近代史》李侃、李时岳著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5.袁世凯发行的银元,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对我国币制影响深远。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财政危机十分严重。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主要内容3.三权分立4.材料研读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5.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成功:(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三、课堂总结1.知识点2.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半数以上的省份脱离清王朝而独立,预示着清王朝的气数已尽,但许多立宪党人和大官僚、士绅投机革命,掌握了独立各省的实权,为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辛亥革命达到了高潮,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自身的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最终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四、随堂练习1.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C)A.1910年 B.1911年C.1912年 D.1913年2.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A)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统治的结束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A)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A)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体现天赋人权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D.体现了三权分立5.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D)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阅读鲁迅的《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等小说,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制余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7.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还有什么遗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mp4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wmv 宣统帝退位.mp4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pptx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微课.mp4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doc 袁世凯出山镇压革命军.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