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训练题—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27小题)1.(2021 烟台)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从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再到两会代表委员认真审查讨论,历经“千锤百炼”而诞生的《纲要》,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画出了最大同心圆。《纲要》诞生过程告诉我们( )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1 烟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②法律就是道德,法治就是德治,二者是一致的③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1 烟台)“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烟台市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②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③转变行业作风,提高办事效率④根除懒政、怠政现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1 通辽)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①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5.(2021 北京)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学生应该做的是( )①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公平正义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1 巴彦淖尔)如图是我国人民与国家机关关系图。为体现国家性质,确保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将“①产生、②监督、③对其负责、④受其监督”填入空白箭头a处,组合合理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 贵州)请给下列信息概括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信息一: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信息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信息三:某中学校长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贵州省政协会议信息四:凯里西门街道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踊跃推举候选人A.我国政治制度 B.社会主义民主C.基本经济制度 D.国家权力机关8.(2021 黑龙江)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最广泛的民主C.最真实的民主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9.(2021 大庆)对如图理解错误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C.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D.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人民代表大会10.(2021 安顺)从管理垃圾分类到杜绝噪音扰民,从社区监控全覆盖到缓解社区停车难……各地在社区治理方面的举措正让居民获得更好的社区服务。居民的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A.提升社会责任感,爱护社区绿化环境B.培养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C.提高监督意识,经常向社区投诉抱怨D.增强民主意识,主动为社区建言献策11.(2021 贵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稿。在起草建议的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各行业代表意见。下面看法正确的是( )①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广泛性②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③为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提供了新的平台④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1 大庆)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依宪治国 B.依宪执政C.依法治国 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13.(2021 通辽)下列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经济基础③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2021 通辽)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①德治与法治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③违法与犯罪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2021 贺州)2021年3月26日,贺州市城镇管道(华润)燃气居民用气价格听证会召开,就规定的城镇管道燃气居民用气价格进行公开听证。听证会参加人员对居民用气价格方案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此举有利于公民参与( )A.民主选举 B.民主管理 C.民主决策 D.民主监督16.(2021 海南)自2021年2月以来,海口市部分居民小区试行“议事堂”制度,该项制度致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大小事,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受到小区居民的普遍欢迎。“议事堂”制度体现出(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利益③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④我国基层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2021 黑龙江)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③公正司法④全民守法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8.(2021 贺州)请把下面图表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督 B.①人大常委会②监督C.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管理 D.①人大常委会②管理19.(2021 黑龙江)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民主协商C.民主决策 D.民主管理20.(2021 临沂)在陕西咸阳,通过将法律知识、法治故事与社区秦腔表演、文艺演出等相结合,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广西宁明,法院开设“大榕树”普法课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法律知识;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检察机关开设的“云课堂”覆盖辖区全部学校,通过一块块屏幕传播法治理念……这说明( )①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②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③厉行法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还要强化宪法监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2021 贺州)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施行。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厉行法治②已经做到良法善治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2021 湘潭)近年来,我国政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逐年上调养老金,全面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实的“保障网”,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体现我国政府( )①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③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④确保了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切权益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3.(2021 绥化)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属于(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司法机关 D.监察机关24.(2021 衢州)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律的出台有利于( )A.夯实法治基础,提高粮食产量 B.凝聚法治共识,减少粮食浪费C.明确法定义务,加强民主协商 D.扩大公民权利,拓宽民主渠道25.(2021 新疆)2021年是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政协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围绕_____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A.团结和民主 B.稳定和团结 C.协商和发展 D.发展和稳定26.(2021 南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警示语告诉我们( )A.人民法院应严格依法行使检察权B.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D.必须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27.(2021 潍坊)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在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严格执法能力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④推进民法典条款内容修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28.(2021 邵阳)敬畏法律建设法治社会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对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材料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小倩是个手机控,她觉得法律这样规定是对未成年人学生使用手机自由的限制,并不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倩的观点。材料二:针对社会上少数人恶搞英烈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英雄烈士。“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活着。”为此,在2021年清明节期间,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为烈士寻亲”活动。为衢州保卫战中牺牲的邵阳籍烈士宋汉武寻亲,引起衢州和邵阳两市各界人士广泛关注。2021年4月4日、英烈后裔从衢州取回一抔牺牲地的黄土,安放在邵东县宋汉武烈士纪念墓前,让烈士魂归故里(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什么是犯罪?中学生应怎样正确对待英雄烈士?29.(2021 平凉)【发扬民主 建言献策】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明确提出一系列要求,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从2020年7月下旬到9月下旬,他先后主持召开多个重要会议,与多领域专家学者、基层群众座谈,当面听取意见建议。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1)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2)请说说为国家大政方针建言献策应该注意哪些事项。30.(2021 吉林)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哪项权利?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3)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基本要求的哪一内容?这启示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怎样的法治文化导向?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训练题—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7小题)1.(2021 烟台)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从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再到两会代表委员认真审查讨论,历经“千锤百炼”而诞生的《纲要》,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画出了最大同心圆。《纲要》诞生过程告诉我们( )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解答】题干中《纲要》诞生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人民民主,为人民谋福祉,告诉我们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是真实的,说明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也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干内容,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排除错误说法,完成解答。2.(2021 烟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②法律就是道德,法治就是德治,二者是一致的③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更加遵守法律。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加规范。【解答】题干表明法治和德治关系密切,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法律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③错误,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规范作用。故选:B。【点评】仔细审题,把握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结合选项排除。3.(2021 烟台)“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烟台市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②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③转变行业作风,提高办事效率④根除懒政、怠政现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解答】题干中烟台市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这有利于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转变行业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根除”的说法夸大了举措的作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审清题意,明确依法行政的要求,排除错误说法,完成解答。4.(2021 通辽)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①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这是参与民主决策,故①错误;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这是通过社会听证制度来参与民主决策,故②正确;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这是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主选举,故③正确;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属于民主监督,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完成解答。5.(2021 北京)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学生应该做的是( )①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公平正义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①正确,中学生应学法尊法守法护法,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②排除,不是从中学生角度;③正确,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升国旗时,都应面向国旗肃立致敬;④排除,国家行政机关等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树立法治观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6.(2021 巴彦淖尔)如图是我国人民与国家机关关系图。为体现国家性质,确保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将“①产生、②监督、③对其负责、④受其监督”填入空白箭头a处,组合合理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并监督这些国家机关,故①产生和②监督应入选,故A符合题意;排除不合题意的BCD。故选:A。【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7.(2021 贵州)请给下列信息概括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信息一: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信息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信息三:某中学校长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贵州省政协会议信息四:凯里西门街道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踊跃推举候选人A.我国政治制度 B.社会主义民主C.基本经济制度 D.国家权力机关【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解答】“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反映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参加政协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反映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综上,反映的都是我国政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BCD排除,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权力机关都不能涵盖四个信息的内容,基本经济制度在四个信息中均未体现。故选:A。【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8.(2021 黑龙江)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B.最广泛的民主C.最真实的民主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解答】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对应正确题肢,完成解答。9.(2021 大庆)对如图理解错误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C.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D.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并监督这些国家机关,故A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符合题意,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故选:D。【点评】本题属逆向选择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依据题意,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10.(2021 安顺)从管理垃圾分类到杜绝噪音扰民,从社区监控全覆盖到缓解社区停车难……各地在社区治理方面的举措正让居民获得更好的社区服务。居民的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A.提升社会责任感,爱护社区绿化环境B.培养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C.提高监督意识,经常向社区投诉抱怨D.增强民主意识,主动为社区建言献策【分析】该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来体现。【解答】“各地在社区治理方面的举措正让居民获得更好的社区服务”启示居民要培养主人翁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民主意识,主动为社区建言献策,ABD正确,与题意不符;C错误,“经常向社区投诉抱怨”属于负面情绪,不符合“让居民获得更好的社区服务”的要求,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分析选项排除不合题意的说法即可。11.(2021 贵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稿。在起草建议的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各行业代表意见。下面看法正确的是( )①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广泛性②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③为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提供了新的平台④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解答】题干中《规划》在起草过程中听取各行业代表意见,体现了我国发展人民民主,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广泛性,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③错误,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对应正确题肢,完成解答。12.(2021 大庆)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依宪治国 B.依宪执政C.依法治国 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分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解答】依法行政是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要求,其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的说法不合题意,均可排除;B说法错误,依宪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故选:D。【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依法行政,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3.(2021 通辽)下列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经济基础③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解答】依据教材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①正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②错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③正确;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错误。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可当选;ACD应排除。故选:B。【点评】认真审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4.(2021 通辽)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①德治与法治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③违法与犯罪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加规范。【解答】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①说法正确;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②说法与题不符;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犯罪,③说法与题不符;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④说法正确,故①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15.(2021 贺州)2021年3月26日,贺州市城镇管道(华润)燃气居民用气价格听证会召开,就规定的城镇管道燃气居民用气价格进行公开听证。听证会参加人员对居民用气价格方案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此举有利于公民参与( )A.民主选举 B.民主管理 C.民主决策 D.民主监督【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来体现。【解答】由教材内容可知,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所以C正确;ABD三种形式与召开听证会无关,所以ABD排除。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结论。16.(2021 海南)自2021年2月以来,海口市部分居民小区试行“议事堂”制度,该项制度致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大小事,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受到小区居民的普遍欢迎。“议事堂”制度体现出(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利益③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④我国基层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该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来体现。【解答】“议事堂”制度创新了村民民主议事方法,健全了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民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说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④错误,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不会随意增多。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分析选项排除错误说法即可。17.(2021 黑龙江)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③公正司法④全民守法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可当选。故选:D。【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对厉行法治的要求,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8.(2021 贺州)请把下面图表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督 B.①人大常委会②监督C.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管理 D.①人大常委会②管理【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解答】依据教材知识,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分析可知,A正确,可当选;BCD错误,应排除。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9.(2021 黑龙江)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荟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民主协商C.民主决策 D.民主管理【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民主。【解答】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等知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20.(2021 临沂)在陕西咸阳,通过将法律知识、法治故事与社区秦腔表演、文艺演出等相结合,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广西宁明,法院开设“大榕树”普法课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法律知识;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检察机关开设的“云课堂”覆盖辖区全部学校,通过一块块屏幕传播法治理念……这说明( )①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②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③厉行法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还要强化宪法监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解答】题干中,各地宣传法治的方式,表明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说明了厉行法治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题文未涉及强化宪法监督,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对厉行法治的认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21.(2021 贺州)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施行。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厉行法治②已经做到良法善治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解答】题文中,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表明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体现了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我国坚持良法善治,题文未涉及善治。故选:C。【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对厉行法治的认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22.(2021 湘潭)近年来,我国政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逐年上调养老金,全面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实的“保障网”,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体现我国政府( )①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③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④确保了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切权益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解答】政府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实的“保障网”,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体现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故②③说法正确;题文中没有体现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故①排除;我国政府努力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确保”“一切”的说法太绝对,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依法行政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23.(2021 绥化)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属于(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司法机关 D.监察机关【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符合题意,可当选;人民政府属于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属于监察机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认真审题,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24.(2021 衢州)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律的出台有利于( )A.夯实法治基础,提高粮食产量B.凝聚法治共识,减少粮食浪费C.明确法定义务,加强民主协商D.扩大公民权利,拓宽民主渠道【分析】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解答】题干中反食品浪费法的通过实施,有利于传承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人们培养节约习惯,有利于凝聚法治共识,减少粮食浪费,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该法律的出台不会提高粮食产量;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加强民主协商;D错误,公民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可以随意扩大,题干和拓宽民主渠道没有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5.(2021 新疆)2021年是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政协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围绕_____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A.团结和民主 B.稳定和团结 C.协商和发展 D.发展和稳定【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知识点。人民政协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解答】人民政协围绕着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职,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A符合题意;BCD都是错误的表述。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人民政协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26.(2021 南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警示语告诉我们( )A.人民法院应严格依法行使检察权B.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D.必须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解答】题干中的警示语说明了违法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防患于未然,做尊法守法的好公民,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检察权;B说法错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说法错误,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树立法治观念的要求,选出正确答案。27.(2021 潍坊)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在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严格执法能力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④推进民法典条款内容修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题文材料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②③正确;①错误,公民无执法权;④的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树立法治观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28.(2021 邵阳)敬畏法律建设法治社会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对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材料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小倩是个手机控,她觉得法律这样规定是对未成年人学生使用手机自由的限制,并不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倩的观点。材料二:针对社会上少数人恶搞英烈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英雄烈士。“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活着。”为此,在2021年清明节期间,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为烈士寻亲”活动。为衢州保卫战中牺牲的邵阳籍烈士宋汉武寻亲,引起衢州和邵阳两市各界人士广泛关注。2021年4月4日、英烈后裔从衢州取回一抔牺牲地的黄土,安放在邵东县宋汉武烈士纪念墓前,让烈士魂归故里(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什么是犯罪?中学生应怎样正确对待英雄烈士?【分析】本题以热点材料为背景,涉及到未成年人保护、犯罪行为、树立法治观念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解答】(1)本题要求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倩的观点。首先判断表态: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然后说明理由:可分别从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上述相关规定,是对未成年学生视力和身心健康的保护,也是对学校正常管理的保护等方面作答。(2)本题要求回答:什么是犯罪,中学生应怎样正确对待英雄烈士。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第一问,答出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可;第二问,可从尊重、热爱英雄烈士,增强保护英烈的法律意识,同诋毁英雄烈士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①小倩认为“法律这样规定是对未成年学生使用手机自由的限制”,这是正确的。因为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小倩认为“法律这样规定并不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这是错误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上述规定,是对未成年学生视力和身心健康的保护;也是对老师课堂教学秩序的保护;更是对学校正常管理的保护。(2)①恶搞英雄烈士的行为是犯罪。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②中学生应增强保护英烈的法律意识,依法同诋毁英雄烈士的行为作斗争;尊重、热爱英雄烈士,学习英雄烈士的精神,宣传英雄烈士的事迹;学英烈,办实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为烈士寻亲”等社会活动。【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要结合材料及问题,根据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未成年人保护、犯罪行为、树立法治观念等,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29.(2021 平凉)【发扬民主 建言献策】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明确提出一系列要求,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从2020年7月下旬到9月下旬,他先后主持召开多个重要会议,与多领域专家学者、基层群众座谈,当面听取意见建议。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1)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2)请说说为国家大政方针建言献策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分析】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解答】(1)本问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据此进行回答。(2)本题考查公民在为国家大政方针建言献策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是基础知识题,我们在公民在为国家大政方针建言献策时,不能随心所欲,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不能违背宪法和法律,据此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①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依法行使监督权;②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诬陷他人;③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点评】答题时要注意认真读题,体会材料反映的问题或考查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特点等内容,从而准确的联系课本所学的内容,规范地去组织答案。30.(2021 吉林)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哪项权利?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3)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厉行法治基本要求的哪一内容?这启示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怎样的法治文化导向?【分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人格尊严权、违法行为及类别、厉行法治、法治文化导向等。【解答】(1)本题考查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解答时,在熟记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答出恪守道德和法律即可。(2)本题考查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违法行为类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被行政拘留说明违反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3)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的法治文化导向。依据教材知识,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题文中,依法严肃查处体现了严格执法。对于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的法治文化导向,答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即可。故答案为:(1)恪守道德和法律。(2)人格尊严权;行政违法行为。(3)严格执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认真阅读漫画及设问,把握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人格尊严权、违法行为及类别、厉行法治、法治文化导向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