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默写。(12分)
1、请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迟迟钟鼓初长夜, 。(《长恨歌》)
②鸿雁长飞光不度, 。(《春江花月夜》)
③谢公宿处今尚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 ,但愿长醉不愿醒 。(《将进酒》)
⑤岁暮阴阳催短景, 。(《阁夜》)
⑥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凭箜篌引》)
⑦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⑧相看白刃血纷纷,   ?(《燕歌行》)
⑨夫祸患  ,而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⑩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3分)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凡再变矣 再:两次
B. 大母过余曰 过:拜访,看望
C. 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
D. 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 庭中通南北为一
B. 东犬西吠
C. 乳二世
D. 吾家读书久不效
4、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是作者年少时学习过的地方,在这里,作者体会到了人生的苦乐悲欣。
B.文中描述了作者对母亲的一段难忘的记忆,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平凡场景,以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D. 以口头语述说家常事的笔墨与意境,是归有光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比历代的散文更贴近日常生活。
5、翻译文段中划线句子。(4分)
⑴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⑵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原 弊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 畜菜根以延冬春
B.簸糠麸而食秕稗 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C.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 招之去为禁兵
D.国家罢兵 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
7.以下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 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却不知爱惜民力,这是不可取的。
B.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C.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D.作者指出并批判了高大健壮的人不种田而年老体弱的人辛苦劳作的不正常现象。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2)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
四、诗词阅读鉴赏(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系裙腰”是这首词的 ;上阕“霜蟾”指的是 ;下阕“题叶字”指的是 。(3分)
(2)下阕写到荷,是如何巧妙地与词人要表达的情感联系起来的?(3分)
答:
五、《复活》阅读考查(8分)
11、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马斯洛娃三岁时,母亲病死了,聂赫留朵夫的两位姑姑便收养了她。她们叫她卡秋莎。卡秋莎过着半是小姐半是侍女的生活。
B. 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马斯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马斯洛娃有罪。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匆结案。
C.在法庭上见到马斯洛娃之前,聂赫留朵夫正和贵族柯察金一家打得火热。人们议论说他要娶柯察金家的小姐米西。同时,他正和某县一个首席贵族的妻子私通。
D.聂赫留朵夫回到庄园召集农民代表商谈,想把土地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缴纳的资金供给农民自己支配。农民们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地主的这份好心,即使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他们还是担心有诈,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建议。
12、阅读以下片段,根据问题简述。(5分)
“您到医院去过了,他们大概向您谈到过我了……”
“哦,那是你的事,”聂赫留朵夫皱紧眉头,冷冷地说。
他那自尊心受到触犯而产生的强烈反感原来已平息了去,此刻她一提到医院,这种反感就变得更强烈了。
聂赫留朵夫因什么事而对马斯洛娃产生强烈反感?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请简述。
六、《孟子》阅读考查。(6分)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①,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
13.下列各项中,对以上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在这里指品德好的人,因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人处事能不偏不倚、合乎法度。
B.这一段话不仅讲社会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孟子认为,父兄等成年人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
C.“不肖”是贬义词,与“贤德”相对而言。
D.孟子认为,如果有德才的人不教育无德才的人,两类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大到不能用寸来衡量。
14.孟子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与上文的内容是否互相矛盾呢?请你简要说明。(3分)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4分)
梦里炊烟诗中境
王民选
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
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
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
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
  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
  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 (有删改)
15.结合全文来看,开头第①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分)
答:
16.第④段中说“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17.第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8.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5分)
答:
八、语言运用(6分)
1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三处并进行修改。(3分)
①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②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③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④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情感的融洽程度。⑤师生之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⑥二者互相信任并尊重,⑦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进行。⑧否则,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⑨进而还会降低。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20.请仿照下面示例,按所给的话题另写一段话。要求格式与示例基本相同,选用诗词例句需具备某种修辞格。(3分)
没有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学生。他们无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这种夸张来自怎样的情形和意象。那场大雪在诗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课本里飘,而他们面对这只能苍白地想象。
没有月的夜晚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学生。
读完顾城的这首诗,对于远和近的关系,你有何思考?请你以远和近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800字以上;字迹工整;不得抄袭或套文。
 
泉州一中11-12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命题:徐理华 审核:李陇耕
⑩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 )
A. 凡再变矣 再:两次
B.  大母过余曰 过:拜访,看望
C. 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
D. 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
例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 庭中通南北为一
B. 东犬西吠
C. 乳二世
D. 吾家读书久不效
4.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项脊轩是作者年少时学习过的地方,在这里,作者体会到了人生的苦乐悲欣。
B.文中描述了作者对母亲的一段难忘的记忆,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平凡场景,以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D. 以口头语述说家常事的笔墨与意境,是归有光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比历代的散文更贴近日常生活。
5.翻译文段中划线句子。(4分)
⑴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各位叔伯分家,里里外外设置了很多小门,围墙砌得到处都是。
⑵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老婆婆每每对我说:“那儿,你母亲就是站在那儿。 ”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原 弊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3分)
A.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 畜菜根以延冬春
B.簸糠麸而食秕稗 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C.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 招之去为禁兵
D.国家罢兵 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
7.以下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C )(3分)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 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却不知爱惜民力,这是不可取的。
B.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C.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D.作者指出并批判了高大健壮的人不种田而年老体弱的人辛苦劳作的不正常现象。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译文: 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
(2)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
译文: 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还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 。
译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现在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是整理户口文书、听案断案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取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穷尽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常常还有富余,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种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消费者,不再计算他的支出和收入。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
  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不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肯自己抱自己的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肯自己挑而雇人挑。他们骄纵懒惰到这样的程度,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员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懒惰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还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就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四、诗词阅读鉴赏(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系裙腰”是这首词的 词牌名;上阕“霜蟾”指的是 月亮 ;下阕“题叶字”指的是 书信/思念之情 。(3分)
(2)下阕写到荷,是如何巧妙地与词人要表达的情感联系起来的?(3分)
答: “问何日藕、几时莲”运用谐音双关,“耦”音同“偶”,“莲” 音同“连”或“恋”, 巧妙地和词人要表达的思念之情联系起来。
五、《复活》阅读考查(8分)
11、下列各项中,对《复活》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D )(3分)
A.马斯洛娃三岁时,母亲病死了,聂赫留朵夫的两位姑姑便收养了她。她们叫她卡秋莎。卡秋莎过着半是小姐半是侍女的生活。
B. 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马斯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马斯洛娃有罪。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匆结案。
C.在法庭上见到马斯洛娃之前,聂赫留朵夫正和贵族柯察金一家打得火热。人们议论说他要娶柯察金家的小姐米西。同时,他正和某县一个首席贵族的妻子私通。
D.聂赫留朵夫回到庄园召集农民代表商谈,想把土地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缴纳的资金供给农民自己支配。农民们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地主的这份好心,即使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他们还是担心有诈,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建议。
12、阅读以下片段,根据问题简述。(5分)
“您到医院去过了,他们大概向您谈到过我了……”
“哦,那是你的事,”聂赫留朵夫皱紧眉头,冷冷地说。
他那自尊心受到触犯而产生的强烈反感原来已平息了去,此刻她一提到医院,这种反感就变得更强烈了。
聂赫留朵夫因什么事而对马斯洛娃产生强烈反感?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请简述。
涅 赫 留 朵 夫 听 说 马 斯 洛 娃 同 医 士 调 情 而 反 感 。
事 实 是 , 马 斯 洛 娃 奉 女 医 士 之 命 去 药 房 取 药 ,
被 医 士 乌 季 诺 夫 纠 缠 , 为 了 摆 脱 而 使 劲 推 他 ,
导 致 药 瓶 落 地 。 恰 巧 主 任 医 师 经 过 , 听 到 瓶 子
砸 碎 之 声 , 又 见 她 面 红 耳 赤 跑 出 , 以 为 她 在 调
情 , 于 是 将 其 调 离 医 院 。
六、《孟子》阅读考查。(6分)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①,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
译文: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13.下列各项中,对以上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中”在这里指品德好的人,因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人处事能不偏不倚、合乎法度。
B.这一段话不仅讲社会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孟子认为,父兄等成年人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
C.“不肖”是贬义词,与“贤德”相对而言。
D.孟子认为,如果有德才的人不教育无德才的人,两类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大到不能用寸来衡量。
14.孟子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与上文的内容是否互相矛盾呢?请你简要说明。(3分)
答: 没有矛盾。孟子认为,在社会教育中,贤能的人有教育他人的责任,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当然,那种处处以“老师”自居、自以为高明的人,是不能“相师”“相长”的。所以二者涉及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4 分)
梦里炊烟诗中境
王民选
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
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
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
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
  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
  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 (有删改)
15.结合全文来看,开头第①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分)
答: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总写对“炊烟”文化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提挈全篇;②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每点1分)
16.第④段中说“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缭绕的炊烟凝聚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乡韵,在游子的心灵世界中,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系,挥之不去。(围绕“游子的乡情”进行具体阐释,也可从“故土情结”、“乡情文化”的角度作答。)
17.第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①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尽”的时间顺序,对“炊烟”展开具体的描写,展现出一天之中“炊烟”的全貌,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认识;②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充分。(每点2分)
18.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5分)
答:①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炊烟”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的意义所在;②其次,“炊烟”作为农耕文明与劳作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我们须臾不能将其割舍;③要唤醒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以勇敢担当神圣使命的姿态和美好的情感,将“炊烟”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发扬广大。
七、语言运用:(6分)
1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三处并进行修改。(3分)
①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②情感是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③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④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情感的融洽程度。⑤师生之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⑥二者互相信任并尊重,⑦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进行。⑧否则,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⑨进而还会降低。
(1)将 ② 改为 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 ;
(2)将 ④ 改为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情感的融洽程度 ;
(3)将 ⑥ 改为二者互相尊重并信任 ;
(4)将 ⑨ 改为 反而还会降低 。
20.请仿照下面示例,按所给的话题另写一段话。格式要求与示例基本相同,选用诗词例句只需具备某种修辞格即可。(3分)
没有雪的冬天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学生。他们无法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这种夸张来自怎样的情形和意象。那场大雪在诗里保存了千年,至今仍在课本里飘,而他们面对这只能苍白地想象。
没有月的夜晚是寂寞的。
寂寞的是中学生。 他们无法理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种移情来自怎样的忧愁和郁闷。那轮明月在诗中照耀了千年,至今仍在书卷上徘徊,而他们面对这只能茫然地叹息。
八、作文。(70分)
21. 远和近
作者: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读完顾城的这首诗,对于远和近的关系,你有何思考?请你以远和近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800字以上;字迹工整;不得抄袭或套文。
 注意: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完卷时只要上交第Ⅱ卷
第Ⅰ卷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在第二卷的答题处中。
图1示意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2示意2000年以来我国耕地减少因素构成,读图回答1~3题。
1.结合两图说明导致2001—2003年耕地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
A.灾害损失 B.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 D.建设用地增加
2.结合图二说明对农业用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生态退耕”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是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 ②降水量明显减少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促进水循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 2009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A.2倍 B.4倍 C.6倍 D.9倍
5. 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6~7题。
6.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7.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表1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等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读表回答8~9题。
表1
国家土地类型 甲 乙 丙 丁
耕地 24 15.3 55.9 10.
林地 19.5 45.6 9.3 13.9
草地 40.2 15.7 10.7 33.8
其他 16.3 31.4 24.1 41.9
8.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9.表中甲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传统的精耕细作稻米产区 B.乳畜业
C.热带化种植园 D.大牧场放牧业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吹东北风
1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 ④华北出现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曲线图,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分析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生产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13.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B.l963年 C.1966年 D.1982年
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14~15题。
14. 1978~2007年,该省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15. 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A.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霜冻是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右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无霜冻期最短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关于该区域等初霜冻日期线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南部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海陆位置
B. 西南部等值线密集;冬季风
C. 甲处等值线向西南凸出;地形影响
D. 乙处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夏季风影响显著
右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18~20题。
18.该省
A.温带草原广布 B.地势西高东低
C.河流含沙量小 D.河流结冰期长
19.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水旱灾害频发 B.地形崎岖不平
C.光热条件不足 D.对外交通不便
20.“中粮西运”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③杜绝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④有利于减缓风沙危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验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为α。据此回答第21~24题。
21. 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00 D.11:20
22. 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0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0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0W)
2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0N B.21.50S
C.45°N D.赤道
二、综合题(共3个小题,52分)
25.下图I为我国河南省某地等高线图,读图I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在图I中画出源于C地的河流。(2分)
(2)请在图II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在图中要标明起迄点A、B)。(3分)
(3)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哪一个?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4)若本区域山地、丘陵中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有哪些影响?(4分)
26.(17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得梅因位于美国“玉米带”中,这里除种植玉米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业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养畜业。因而,该玉米带现已成为“玉米——大豆带”和“玉米——肉畜带”。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北美地区工业的发展。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都”。20世纪50年代以来,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25%下降至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10万人以上。为了改变衰退的局面,匹兹堡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使之由“没有屋顶的地狱”演变为“知识城”。
(1)对比图中纽约、兰辛、得梅因三地此时温度高低并分析主要原因。(5分)
(2)分析美国“玉米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合理性。(6分)
(3)结合材料,分析匹兹堡成为“钢都”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并简述匹兹堡向“知识城”演变的主要原因。(6分)
27.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23分)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1)据图分别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4分)
(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和区位优势。(5分)
材料三 水分盈亏是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的差值。是确定农田灌溉定额、规划农田用水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图。
(3)据图说明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材料四 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4)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泉州一中2011~2012年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科)(2012.04)
答案
(2)(见右图)(A、B点的海拔高程正确得1分;最高、最低点标点正确1分;大致趋势正确得1分,共3分)
(3)丙(1分) 地势平坦(1分);靠近河流(或交通便利,供水充足。)(1分)
(4)(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水含沙量增大(2分);径流季节变化更大(或可能导致枯水季节水源枯竭,而汛期水位将明显高出正常年份)(2分)。
26. (17分)
(1) 纽约>兰辛>得梅因(2分)
原因:此时为美国冬季;纽约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大,且海拔为三地最低,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最高;得梅因地处内陆大平原,深受冬季风影响,气温最低;兰辛地处五大湖之间,受湖泊影响,气温较高(3分)
(2)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生产农业生产活动;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收入稳定。(6分)
(3) 区位条件:煤铁水土地等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铁路、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水运条件、)、技术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市场广阔(答对三点给3分)
演变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高失业率等。(答对三点给3分)
27. (23分)
(1)甲地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以及交通沿线(2分)乙地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海、交通沿线。(2分)
(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1分)区位优势:地处暖温带,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种植区位于盆地边缘,地势较平坦;沙性土壤;政府政策的支持等。(答对4点得4分)
(3)广州春夏秋盈余(1分),冬季亏损(1分);夏秋季受夏季风、台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冬季降水少,纬度低蒸发量大,出现水分不足。(2分)
阿克苏全年水分亏损(1分);夏季亏损更多(1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稀少,夏季蒸发旺盛。(2分)
(4)能源消费以污染重的化石燃料为主,应发展以水电和风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2分);产业结构不合理,耗能大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应大力发展耗能少的第三产业(2分);耗能污染大的重工业比重大,应大力发展耗能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业(2分)。
图3
南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Ⅱ卷上)
1.复数的虚部记作,则=( )
A. B. C. D.
2.用分析法证明:欲使①,只需②,这里①是②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函数,则等于( )
A. B. C. D.
4. 有4位学生和3位老师站在一排拍照,任何两位老师不站在一起的不同排法共有( )
A.种 B.种 C.种 D.种
5.根据微积分基本定理计算( )
A.     B.
C.     D.
6.某产品的销售收入(万元)关于产量(千台)的函数:,生产成本(万元)关于产量千台的函数:,为使利润最大,应生产( )
A.6千台 B.7千台 C.8千台 D.9千台
7.设,若,则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 )
A. B. C. D.
8.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是自然对数的底)及轴围成的平面图形
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9.如图,在杨辉三角中(三角形两腰数字为1,其余各项等于其两肩数字之和),从上往下共有()行,那么第行不含两边1的数字之和为( )
A. B. C. D.
10.在实数集中,我们定义的大小关系“”为全体实数排了一个“序” 。类似地,
我们在复数集上也可以定义一个称为“序”的关系,记为“”。定义如下:对于
任意两个复数,(,为虚数单位),
“”当且仅当“”或“且”.下面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
A.
B.若,,则
C.若,则对于任意,
D.对于复数,若,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请把结果直接填写在Ⅱ卷上,每题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是零分.本大题满分20分.)
1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1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第一步验证时,左边的代数式是
13.现从4名男生,3名女生中选出三名同学参加母校70周年校 庆的迎宾工作,那么至少有
一名女生的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男、女生都要有的不同的选法有 种
14.学习合情推理后,甲、乙两位同学各举一个例子.
甲:由“若三角形周长为,面积为,则其内切圆半径=”类比可得“若三棱锥表面积为,体积为,则其内切球半径=”;
乙:由“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则其外接圆半径=” 类比可得“若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 侧棱长分别为,则其外接球半径 =”。
这两位同学类比得出的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请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甲对 ②乙对 ③甲错 ④乙错
15.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六个面分别都标有数字:,,, ,,,先后抛掷两次,所出现向上的数字分别是、,则使函数单调递增的概率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并请将答案写在Ⅱ卷上)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设函数,若曲线的斜率最小的切线与直线平行,且在处取得极值,
(1)求的值;
(2)K^S*5U.C#O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求 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若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的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3分)
把一颗正方体骰子(六面分别标有数字)投掷两次,记第一次出现的点数为,第二次出现的点数为(其中)
(1)请计算的所有的基本事件数;
(2)若记事件“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方程为”,求事件的概率;
(3)若记事件“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方程为”,请先列举出事件的所有基本事件数,并求事件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四边形为矩形,且,, 为上的动点.
(1)当为的中点时,求证:;
(2)设,在线段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二面角
的大小为. 若存在,试确定点的位置;若
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
(1)请猜想的表达式(不需证明);
(2)在(1)的猜想下,设在处取得极小值,求;
(3)设,且的最大值为,在(1)的猜想下,的最小值为,试求的最小值.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Ⅱ卷上)
1.复数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的导数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图中有5组数据,去掉   组数据后(填字母代号),
剩下的4组数据的线性相关性最强( )
A. B. C. D.
4.根据右边的结构图,总经理的直接下属是( )
A.总工程师和专家办公室 B.开发部
C.总工程师、专家办公室和开发部 D.总工程师、专家办公室和所有七个部
5.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20时,输出的是( )
A.24 B.19
C.33.1 D.-30
6.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全为0”其反
设正确的是( )
A.至少有一个不为0 B. 至少有一个为0
C. 全不为0 D. 中只有一个为0
7.如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区间(-2,1)内是增函数 B.在(1,3)内是减函数
C.在(4,5)内是增函数 D.在时, 取到极小值
8.矩形的外接圆半径R=,类比以上结论,则长、宽、高分别为的长方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
9. 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与圆相切,则的值为( )
A. B. 1 C.2 D. 4
10.已知是2,8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1.的极小值点在(0,1)内,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1,0) B.(1,2) C.(-1,1) D.(0,1)
12.对于函数,存在,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3.复数是纯虚数,则实数=________
14.已知与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则与的线性回归方程必过点
x 0 1 2 3
y 1 3 5 7
15.“.”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观察下表:
1
2 3 4
3 4 5 6 7
4 5 6 7 8 9 10
......
则第______行的各数之和等于.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17-21题各12分,22题1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复数
(1)若,求;
(2)若,求实数.
19.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中学生的身高与性别情况,在该校随机抽出80名17至18周岁的学生,其中身高的男生有30人,女生4人;身高<170的男生有10人。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列联表:
<170 合计
男生身高
女生身高
合计
(2)请问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该校17至18周岁的学生的身高与性别是否有关?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0.025 0.010 0.005 0.001
5.024 6.635 7.879 10.828
20. 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交于两点,且成等差数列.
(1)求; (2)若直线的斜率为1,求.
21.借助“世博会”的东风,某小商品公司开发一种纪念品,每件产品的成本是15元,销售价是20元,月平均销售件,通过改进工艺,产品的成本不变,质量得到提高,市场分析的结果表明:如果产品的销售价提高的百分率为,那么月平均销售量减少的百分率为,记改进工艺后,该公司销售纪念品的月平均利润是元.
(1)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
(2)改进工艺后,试确定该纪念品的销售价,使得公司销售该纪念品的月平均利润最大.
22. 已知函数,其中。。
(1)若是函数的极值点,求实数a的值;
(2)若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处切线的斜率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泉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答案
18.解:……3分
(1)……7分
(2)令解得
令,解得
故的递增区间是……12分
19.解:(1)列联表如下:
<170 合计
男生身高 30 10 40
女生身高 4 36 40
合计 34 46 80
……6分

……10分
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的前提下,认为该校17至18周岁的学生身高与性别有关 ……12分
20. 解:(1)由椭圆定义知
又……4分
(2)设的方程为y=x+c,其中……5分


化简得
则……8分
因为直线AB的斜率为1,所以
即 ……10分

解得 ……12分
21.解:……5分
……8分
令解得
令,解得
又……10分
……12分
22.解:
------------------2分
(1)且 ---------4分
(2)对任意的恒成立 -----------5分
对任意的恒成立
而当时,取最大值为1,
,且, --------------------7分
(3),且
;或;
在和上递增;而在上递减。 ---------8分
当时
i),则在上递增,在上不可能有两个零点。
-----------9分
ii),则在上递减,而在上递增。
在上有极小值(也就是最小值)

时,在上有两个零点。 ---------------------12分
iii),则在上递减,在上不可能有两个零点。----------------------13分
综上所述: -------------------14分命题:泉州一中考试命题中心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man live
A. In Room 24-420. B. In Room 40-204. C. In Room 24-402.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forgot when the report was due.
B. She’d like the man to help with the report.
C. She needs more time to finish the report.
3. How much does the man have
A. $18.55. B. $ 15.35. C.$ 13.51.
4. Why did the man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
A. To borrow a book. B. To return a book. C. To read newspaper.
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n American festival.
B. American first names.
C.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names.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did the woman want to be when she was little
A. A teacher. B. A doctor. C. A banker.
7. What made the woman decide to take her present job
A. Her parents’ wish. B. Her education. C. Her experience.
8. Where did the woman’s parents work
A. In a bank. B. In a hospital. C. In a universit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dorm besides the woman
A. 3. B. 4. C. 5.
10.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her roommates
A. Intelligent. B. Humorous. C. Friendly.
11. What will the two speakers do next
A. Have a look at the woman’s dorm.
B. Help with the cleaning of the dorm.
C. Climb the stairs a workou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How did the man book the two tickets
A. Through telephone. B. On the Internet. C. At the box office.
16. When will the show end
A. At 9:20 p.m. B. At 9:50 p. m. C. At 10:10 p. m.
17. How can the man get the introductory book
A. The service people will give it to the man.
B. The man can get it at the box office.
C. The man can get it at the coffee ba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0至20题。
18. What bobs did the immigrants have to take
A. Low-paying jobs. B. Intellectual jobs. C. Part-time jobs.
19. Why did the Irish have a hard time
A. Because of their religion.
B. Because of their appearance.
C. Because of their language.
20. Why were the Chinese allowed to live only in a limited area
A. Because they wore special clothes.
B. Because they spoke a different language.
C. Because they looked different.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21. —Which of the two books will you buy
— I’ll buy _____ of them, because I’m not interested in them.
A. one B. either C. none D. neither
22. My brother is honest. He _____ such a thing.
A. might not do B. can’t have done C. can do D. mustn’t have done
23. There is no doubt _____ he will finish the task in time.
A. while B. why C. if D. that
24. He soon made _____ clear why he had asked for a conference.
A. that B. it C. this D. one
25.This test ____ a number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 makes up B. consist of C. makes up of D. consists of
26. We can’t ____ the punctual arrival of trains in foggy weather.
A.be sure B. guard C. guarantee D.make sure
27. Unfortunately, their car _____ in the mud after the heavy rain.
A. got stuck B. got promoted C. got lost D. got involved
28. You may keep the book for one more week_____ no one else needs it.
A. provided that B. so that C. in order that D. in case
29. My decision _____ to be a good one .
A.to be proved B. prove C. proved D. is proving
30. Having worked for as long as ten hours, the young man lay on the ground, _____.
A. tiredly and hungrily B. tired and hunger
C. tired and hungry D. tiring and hungry
31. His mother looked very tired,for she _____ the house herself all day.
A. had cleaned B. has been cleaning C. had been cleaning D. has cleaned
32. _____ in thought, he sat at the edge of the bed, with his eyes _____ on the letter in his hand.
A. Lost; fixing B. Losing; fixed C. Lost; fixed D. Losing; fixing
33. 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 _____ 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s.
A. adapt B. appeal C. attach D. apply
34. —Why are you looking at me in _____ surprised expression
─ Don’t you think _____ question you asked is surprising
A. the; / B. a; the C. a; a D. the; a
35. —Have you heard that Tom, along with his parents, _____ to Japan
—Really No wonder I haven’t seen him these days.
A. has been B. has gone C. have been D. have gone
第二节 : 完型填空 (共20小题 , 每小题1. 5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 , 掌握其大意 , 然后从每题所给的 A , B , C ,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
In a national spelling contest in America,an 11-year-old girl was asked to spell a certain word. But with her 36 voice the judges were not sure whether she spelled the word with the letter A or E. They talked it over and 37 decided to simply ask her what she had said. By now, the girl knew she had 38 the word. But instead of lying,she told the truth that she had said the 39 letter—so she lost the contest.
As the girl walked off the 40 ,the entire audience stood to their feet clapping to applaud her 41 . Later,dozens of newspaper reporters wrote about this 11-year-old girl’s honesty,even when it 42 her the contest. But the fact is that she 43 the biggest contest that day: the contest of her 44 .
Probably the biggest test of our character and honesty is that we would do if we knew we would never get 45 . This young girl could easily have 46 and nobody would have known it but herself. But that’s just it: She would know she did wrong. It’s been said, “If you 47 , you make yourself cheap.” This young girl was strong and smart enough to prize her own 48 and character more than the prize from a spelling 49 . Her respect for herself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50 others might give her for winning a contest. She knew she would have to live with herself and the 51 she made in that moment will have long-lasting influence.
It’s so true that the choices you make today 52 what you are tomorrow. Our children will 53 our behavior much more than our advice. So if we want them to 54 to be honest,we must show them the way by being honest ourselves. Remember,our kids are 55 what we do and how we live even when we don’t think they see or know.
36. A. high B. sweet C. tough D. soft
37. A. finally B. kindly C. secretly D. totally
38. A. forgotten B. mispronounced C. misspelled D. lost
39. A. correct B. wrong C. different D. same
40. A. stage B. studio C. test D. classroom
41. A. bravery B. honesty C. courage D. cleverness
42. A. cancelled B. cost C. offered D. wasted
43. A. achieved B. broke C. won D. defeated
44. A. reputation B. knowledge C. 1ife D. character
45. A. paid B. awarded C. caught D. reported
46. A. escaped B. 1ied C. changed D. answered
47. A. accept B. fight C. cheat D. insist
48. A. conscience B. feeling C. diligence D. modesty
49. A. contest B. champion C. judger D. expert
50. A. sense B. pride C. respect D. awareness
51. A. plan B. conclusion C. discovery D. choice
52. A. make B. change C. keep D. create
53. A. give B. take C. follow D. set
54. A. grow up B. bring up C. take up D. come up
55. A. recording B. inspecting C. correcting D. watching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满分40分)
A
uneducated farme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a professor; we can live without education, but we die if we have no food. If no one cleaned our streets and took the rubbish away from our houses, we should get terrible diseases in our towns…
In fact, when we say that all of us must be educated to fit us for life, it means that we must be educated in such a way that, firstly, each of us can do whatever work suited to his brains and ability and, secondly, that we can realize that all jobs are necessary to society, and that it is very bad to be ashamed of one's work. Only such a type of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valuable to society.
56.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thinks that _______.
A. education can settle most of the world's problems
B. free education for all probably leads to a perfect world
C. free education won't help to solve problems
D. all the social problems can't be solved by education
57. The writer wants to prove that _______.
A. our society needs all kinds of jobs B. our society needs free education for all
C. a farm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professor D. work with ha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58.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_______.
A. to choose officials for the country B. to prepare children mainly for their future work
C. to let everyone receive education fit for him D. to build a perfect world
59. The passage tells us about _______ of the education.
A. the means B. the system C. the value D. the type
B
Recently a Beijing father sent in a question at an Internet forum (论坛) asking what "PK" meant. "My family has been watching the 'Super Girl' singing competition TV program . My little daughter asked me what 'PK' meant, but I had no idea," explained the puzzled father.
To a lot of Chinese young people who have been playing games online, it is impossible not to know this term. In such Internet games, "PK" is short for "Player Kill", in which two players fight until one ends the life of the other.
In the case of the "Super Girl" singing competition, "PK" was used to refer to the stage where two singers have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for only one chance to go up in competition ranking.
Like this father, Chinese teachers at high schools have also been finding their students' compositions using Internet jargons (行话) which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 high school teacher from Tianjin asked her students to write compositions with simple language, but they came up with a lot of Internet jargons that she didn't understand.
"My 'GG' came back this summer from college. He told me I've grown up to be a 'PLMM'. I loved to 'FB' with him together; he always took me to the 'KPM'," went one composition.
"GG" means Ge Ge (Chinese pinyin for brother). "PLMM" refers to Piao Liang Mei Mei (beautiful girl). "FB" means Fu Bai (corruption). "KPM" is short for KFC, Pizza Hut and McDonald's.
Some specialists welcome Internet jargons as a new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If you do not even know what a Kong Long (dinosaur, referring to an ugly looking female) or a Qing Wa (frog, referring to an ugly looking male) is, you will possibly be regarded as a Cai Niao!
60. By writing the article, the writer tries to ________ .
A. explain some Internet language B. suggest common Internet language
C. laugh at the Beijing father D. draw our attention to Internet language
61.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about the term "PK"
A. Fathers can't possibly know it. B. The daughter should understand it.
C. Online game players may know it. D. "Super Girl" shouldn't have used it.
62. The examples of the Beijing father and the Tianjin teacher are used to show that Internet jargons ________ .
A. are used not only online B. can be understood very well
C. are welcomed by all the people D. cause trouble to our mother tongue
63.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puzzled father B. Do you speak Internet-ish
C. Keep away from Internet-ish D. Kong Long or Qing Wa
C
Donald had his own difficulties in sleeping that night.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bright lights of the shelter or people’s constant voices, it was the happening repeatedly nightmare that caused him to stay awake, to fear sleep. Donald was back in his small house. He did his best to ignore the howling winds outside his window. Yet he could not turn out the fearful whimpers (呜咽) of his little dog, or the uncomfortable sounds of his mother anxious in her room next door, unable to sleep through the storm despite her insistence they would be all right.
calm his mother, and she had to comfort him. Soon water was seeping (渗入) into the single floor house. Quickly it rose from ankle level to leg level. At Donald’s insistence, they pushed their way through the water --- now chest high --- toward the front door. When they fought their way into the living room, water rose to their chins.
It was a struggle for the boy and mother to stay afloat. In a total panic, desperate to hold on to something, Troy caught a curtain rod. She was breathing hard, shouting that she couldn’t swim.
Donald cried out, “Mom! Hold on!” Just then Donald also caught a floatable wood board.
64.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
A. how a storm happened and caused damage
B. how a mother and son experienced a storm
C. how a mother and son survived a storm
D. how a son helped his mother in a storm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story
A. The rising water. B. The broken window.
C. The lucky dog. D. The noisy environment.
66. Which phrase can describe Troy’s feeling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m most suitably
A. In excitement. B. In calm. C. In anxiety. D. In despair.
67. What will 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talk about next
A. How the other people struggled in the storm.
B. Why the rainstorm happened.
C. What damage the rainstorm caused.
D. How Donald and Troy struggled to save themselves
D
Due to climate change, Arctic ice is breaking up earlier in the spring, and its area is decreasing. This is creating problems for polar bears that make their homes off northern Alaska and in Hudson Bay.
Polar bears off Alaska normally hunt and raise their young on ice sheets that float on the ocean. But as the ice has melted, the polar bears have been forced to spend more time on land. There, they have begun to frequent beaches, feeding on the remains of whales caught by native hunters. For polar bears, this food is less nutritious than seals that they normally catch on ice sheets. The shrinking(减少) ice has also forced more polar bears into the ocean. In the past, they only had to swim short distances between ice sheets. But as the ice has shrunk, polar bears have been forced to swim longer and longer distances in the open ocean. This poses a severe danger during rough weather, 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rowned polar bears have been observed
In Hudson Bay, the ice breaks up three weeks earlier in the spring now than it did 20 years ago. Polar bears on Hudson Bay fast(绝食) during the summer, waiting for ice to form in the fall to hunt. Every year, the summer gets longer, and the bears get skinnier. Over the past 25 years, the average weight of the female bears has dropped 68 kg. This loss affects their ability to reproduce, and already the number of births has dropped 15 percent. Unless the bears can learn to survive these climate changes, these giants of the ice may one day disappear.
68. What is Arctic ice doing earlier each year
A. It’s freezing. B. It’s hardening. C. It’s melting. D. It’s expanding.
69. What is true of polar bears that are spending more time on land in Alaska
A. Their young are dying. B. Their diet is changing.
C. Their health is improving. D. Their families are growing.
70. What do polar bears in Hudson Bay do during the summer [
A. They claim territory(地域). B. They protect mates.
C. They hunt animals. D. They stop feeding
71. In which publication would you most likely find this passage
A. Medical News B. Society Today C. Wildlife Journal D. Design Magazine
E
Knowing the best way to study will help you to be a better student.By using your time properly,you can do your homework more quickly.Learning to stuady is not difficult.
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learn.It doesn’t mean that you must always like the subject.It does mean,however,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s necessary to learn.Try to understand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how it will help you now and later to do and learn other things.Knowing mathematics facts will be useful in your whole life.Knowing how to spell makes any kind of writing easier.Sometimes a subject that you think is going to be uninteresting will be exciting when you begin to work at it and understand it more clearly.Learning things can be fun if you are willing to work with them.
Here’s some advice for you:have a certain time each day and a quiet place with good lighting for study,so that you can concentrate(集中)on your study without interruptions(中断,打断);have everything ready before you sit down to study—a dictionary,paper,a pen and books;be sure you understand what you should learn before you start;read carefully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when memorizing(记忆), first find out the main parts and then recite(背诵)the whole thing;check your homework after you finish it:never forget the importance of review and preview.
72.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
A.to prove that learning is not difficult
B.to make the readers be interested in study
C.to tell the importance of self-teaching
D.to tell the students how to study well
73.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n studying is that .
A.you must like the subject B.you must follow the teacher
C.you must enioy learning D.you must study hard
74.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preview”mean
A.To go over. B.To review again.
C.To view in advance. D.To discuss.
7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A.To put a pen,paper and books beside you before study.
B.To study at any possible time and place.
C.To review and preview.
D.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填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以下提示:1)汉语提示,2)首字母提示,3)语境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英语单词,并将该词完整地写在右边相对应的横线上。所填单词要求意义准确,拼写正确。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went home after school.
It was raining so (大) that I had to wait for the rain to 76.
stop. But half an hour it was still raining. Seeing this, 77.
the guard at the gate offered to (借给) me his umbrella. 78.
I accepted at once. With his help, I got home on time w 79.
getting wet. The next morning, when I r the umbrella to 80.
the guard, I said “thank you” to him, (留) him a note to 81.
express my sincerely. To my surprise, he said no one had 82.
e written him to say “thank you”, and it meant a lot to him. 83.
So in my ______, saying “thank you” to others is not only easy 84.
also meaningful to the person who says it and the receiver! 85.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最近你班举行了一次班会,班会的主题是:太空探险的意义。请结合下表内容,给校报用英语写一篇文章,客观地介绍讨论的情况并表达你自己的观点。
注意:1. 字数:120字左右
2. 标题与开头已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提示词:新资源:new resources 宇航员:astronauts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YES or NO
We had an argument over whether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at a class meeting the other day.
答案
1-20. CCABB, BCAAC, BCAAB, BAAAC
21—25 DBDBD 26—30 DAACC 31—35 CCABB
36—40 DACBA 41—45 BBCDC
46—50 BCAAC 51—55 DACAD
56-59 DABC 60-63 DCA B 64-67 BCCD
68-71CBDC 71-75 DCCB
76. heavily/hard 77. after 78. lend 79. without 80. returned 81. leaving 82. thanks 83. ever 84.opinion 85. but
We had an argument over whether it wa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at a class meeting the other day.  命题:张亨库 审题:郑宝顺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小题2分,11-18每小题3分,共44分。)
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Al 1s22s22p63s23p1 B. K 1s22s22p63s23p63d1
C. Na+ 1s22s22p6 D. O2- 1s22s22p6
2.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C.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3.当硅原子由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13p3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硅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硅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C.转化前位于3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
D.转化后硅原子与磷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5.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有(   )
A.以酚酞作指示剂
B.锥形瓶沾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6.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②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⑥滴定操作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7.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氨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关系是下图中的 ( )
8.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 mol/L盐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⑥0.1 mol/L醋酸钠溶液pH=8.9;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⑦ B.③④⑥⑦
C.③④⑤⑥ D.①②
9.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1∶2体积比混合,该混合溶液pH为(  )[ 已知:lg6.7=0.8]
A.5.0 B.4.2
 C.4.0  D.3. 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
B. 第三电子层,有3s、3p、3d三个轨道
C.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
D.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11.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Ag+、PO43-、Cl-
B.Fe3+、H+、I- 、HCO3-
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
12.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 (   )
A.x为弱酸,VxB.x为强酸,Vx>Vy
C.y为弱酸,VxD.y为强酸,Vx>Vy
13.下列各组中的比值等于2:1的是 ( )
A.pH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B.K2S溶液中c(K+)与c(S2-)之比
C.相同温度下0.2mol/L醋酸溶液与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之比
D.10mL0.5mol/L的盐酸与5mL0.5mol/L的盐酸溶液中的c(H+)之比
14.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15.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C. 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16.已知一种c(H+)=1×10-3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C.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D.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17.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18.某温度下,将Fe(OH)3(s)、Cu(OH)2(s) 分别置于蒸馏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金属阳
离子浓度随溶液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适量浓NH3·H2O可使溶液由点变到点
B.两点代表的溶液中与乘积不相等
C.Cu(OH)2在点比在d点代表的溶液中溶解程度小
D.该温度下,氢氧化铁的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19.(9分)下表是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单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表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3)、表中ⅦA元素中最不稳定的氢化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为什么表中的④第一电离能比⑤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分)
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 ②0.1mol/L ③0.1mol/L
④0.1mol/L和0.1mol/L混合液 ⑤0.1mol/L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最小的是 ;最小的是 (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的大小关系是② ③(填“>”、“<”或“=”)。  
(4)在溶液④中, 离子的浓度为0.1mol/L;和 离子的物 
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mol/L。   
(5)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则说明的水解程度 (填“>”、“<” 
或“=” )的水解程度,与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填“>”、“<”或“=”)。
21.(18分)
(1)、配制FeSO4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加入少量H2SO4,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灭火剂包括Al2(SO4)3溶液(约1 mol·L-1)、NaHCO3溶液(约1 mol·L-1)及起泡
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为难溶于水和酸是黑色固体。和
水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并振荡,结果白色固体完全转化为黑色固体。
①、写出白色固体转化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②、白色固体转化成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
(4)、已知下列物质在20℃下的Ksp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① AgCl ② AgBr ③ Ag2S ④ Ag2CrO4
Ksp 2.0×10-10 5.4×10-13 2.0×10-48 2.0×10-12
① 、20℃时,上述四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_____ 。
22.(11分)
(1)、下表是一些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
电子所需的能量 ,
X在周期表中位置:第 期, 族,Y的最高正价为 。
(2)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
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 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上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
性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X<__________。
②、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
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
23.(7分)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F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元素,C的最
外层有 三个成单电子,E、F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54s1,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
(2)、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C的最低负化合价为 。
(3)、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解释为什么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而不为3d 44s2 ?

(5)、F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高二(下)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8每小题3分,共44分。)
第II卷(共56分)
19.(9分)
(1)、K、F、Ar(各1分); (2)、HClO4、KOH、Al(OH)3 (各1分)
(3)、HBr(1分); (4)、镁的外围电子为3S2,处于全满状态,是相对稳定结构。(2分)
20(11分)
(1)、酸(1分)、 NH4+ +H20 NH3. H20+ H+(3分);
(2)、③(1分), ⑤(1分) ; (3)、<(1分); (4)、Cl-(1分), NH4+(1分) ;
(5)、 =(1分), =(1分)
21.(18分)
(1)防止Fe2+被氧化 (2分) ,防止Fe2+水解。(2分);
(2)Al3++ 3HCO3- =Al(OH)3 ↓+ 3CO2↑ (3分)
(3) ①2AgCl+Na2S==Ag2S+2NaCl(3分);
②因为Ag2S的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沉淀溶解平衡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2分)
(4) ①、④ >①>②>③ (3分); ②、2.7×10-3 (3分)
22. (11分)
(1)、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经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2分);
3(1分),IIA(1分),+3(1分)
(2)、① K ;0.8<X<1.2 (各1分,共3分);
②、共价键 (1分), 因为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2分)
23.(7分)
(1)、1s22s22p63s23p2(1分);(2)、Na2O、-3(各1分) ,
(3) (1分)
(4) E的外围电子呈3d`54s1时,3d、4s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半满状态, 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2分)全卷共三大题,18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处在磁场中的一闭合线圈,若没有产生感应电流,则可以判定(   )
 A.线圈没有在磁场中运动
 B.线圈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D.磁场没有发生变化
2. 远距离输送交流电都采用高压输电,采用高压输电的优点是 ( )
A.可节省输电线的铜材料
B.可加快输电的速度
C.可根据需要调节交流电的频率
D.可减少输电线上的能量损失
3.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键盘就是一种传感器。如图所示,键盘上每一个键的下面都连一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够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这种计算机键盘使用的是 (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磁传感器 D.光传感器
4.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到电压波形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的有效值为10V
B.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为A
C.电阻消耗电功率为10W
D.电阻每秒种产生的热量为10J
5.如图所示,两个电阻均为R,电感线圈L的电阻及电池内阻均可忽略不计,S原来断开,电路中电流,现将S闭合,于是电路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此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 )
A.使电路的电流减小,最后减小为零
B.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最后电流小于
C.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总保持不变
D.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最后还是变为
6.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两侧各悬挂一个小铜环,铜环平面与螺线管截面平行,当电键S接通一瞬间,两铜环的运动情况是( )
A.同时向两侧推开
B.同时向螺线管靠拢
C.一个被推开,一个被吸引,但因电源正负极未知,无法具体判断
D.同 时 被 推 开 或 同 时 向 螺 线 管 靠 拢,但 因 电 源 正 负 极未 知,无 法 具 体 判 断
7.如图正方形线框abcd长为L,每边电阻均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cd轴以角速度转动,c、d两点与一理想电压表相连,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读数为
B.电压表读数为
C.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过程中流过线框的电荷量为
D.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过程中流过线框的电荷量为
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电阻R=8.8Ω,原线圈接入一电压 (V)的交流电源,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则( )
A.副线圈交变电流的频率是100 Hz
B. t=1s的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0
C.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为220W
D.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9.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间的距离
为L.金属圆环的直径也是L.自圆环从左边界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以垂直于磁场边
界的恒定速度v穿过磁场区域。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则圆环中感
应电流i随其移动距离x的i~x图象最接近( )
10.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l的平行光滑导轨ab与cd,阻值为R的电阻与不计电阻的导轨的a、c端相连。不计电阻的滑杆MN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导轨上滑动。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滑杆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若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用i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流,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物块下落过程中物块的速度不可能 ( )
A.小于 B.等于 C.小于 D.等于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1.一灵敏电流计(电流表),当电流从它的正接线柱流人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现把它与一个线圈串联,试就如图10中各图指出:
(1)图(a)中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为 _______.(填“偏向正极”或“偏向负极”)
(2)图(b)中磁铁下方的极性是 .(填“N极”或“S极”)
(3)图(c)中磁铁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
(4)图(d)中线圈从上向下看的电流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12. 如图所示为自动水位报警器的示意图,在水位低于B时,电磁铁所在的控制电路部分断路,_______灯亮;当水位升高到B时,电磁铁所在的控制电路部分接通,_______灯亮.
13.正弦交变电流图象如图6所示,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_____产生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__V.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 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相距0.5m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它们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M和P之间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体棒ab长l=0.5m,其电阻为r,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4T.现使ab以v=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
⑴ab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⑵ab中电流的方向如何?
⑶若定值电阻R=3.0Ω,导体棒的电阻r=1.0Ω,则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15.(8分)如图(a)所示是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电枢的电阻r=5Ω,灯泡电阻R=95Ω,图(b)所示是电枢匀速转动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电动势随时时间变化的图象。
(1)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在什么位置为零?在什么位置最大?
(2)电动势的峰值、周期和频率各多少?
(3)写出电流的瞬时值的表达式?
(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各是多少?
16.(8分)有一台内阻为1Ω的发电机,供给一学校照明用电,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为4Ω。全校共有22个班,每班有“220V,40W”灯6盏,若保证全部电灯正常发光,则
(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多大?
(2)发电机的电动势多大?
(3)输电效率为多少?
17.(8分)相距为L的两光滑平行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放置.上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其他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在导轨上,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导体棒ab,求:
(1)导体棒ab可达的最大速度vm;
(2)导体棒ab的速度为v=vm/3时的加速度a;
(3)回路产生的最大电功率Pm。
18.(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以ON为直径的半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y = h处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x = 2h处的P点进入磁场,最后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大小E ;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进入电场到离开磁场经历的总时间t。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13. 50V 0.08S 50V
14. (1)ab中的感应电动势
E=Bl v ①
代入数值,得E=2.0V ②
(2)ab中电流的方向为b→a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路中的电流

代入数值,得I=0.5A ④
15.(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位置电动势为零,与中性面垂直位置电动势最大。
(2)电动势峰值311V,周期0.02s,频率50HZ。
(3)i=3.11sin100πt A。
(4)209V 2.2A。
16. (1)由题意知U4=220 V

由降压变压器变压关系:得
由降压变压器变流关系:得
又因为U2=U3+I2R=880 V+6×4 V=904 V
由升压变压器变压关系:得U1=226 V
由升压变压器变流关系:得I1=24 A
所以:(1)发电机的电动势:E=U1+I1r=250 V.
(2)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出=EI1-I12r=5 424 W.
(3)输电的效率
17.(1)导体棒ab达最大速度时,受力平衡
有mgsinθ=BImL Im= Em=BLvm
得:vm=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
(3) Em=BLvm 得:
18.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
(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
在 x方向,有
在y方向,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2)根据动能定理
设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有
解得
(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
解得
14.
15.命题人:蔡明明 审核:李德杰
一、单项选择:(60分)
1.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机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3.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的显著不同点在于( )
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
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为根本任务 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
4.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争霸战争频繁,但社会经济却有了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发展经济 B.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各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5.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两男以上又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主要是为了( )
A.革新婚姻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发展农业生产
6.商鞅死后,“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提倡仁义 B.非常彻底 C.法令严酷 D.深入人心
7.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理财”以农事为先
B.理财措施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
C.“理财”中尽量不损害大地主官僚的利益
D.“理财”为变法之先,是首先要解决的的问题
8.“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
9.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
A.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B.井田制已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C.秦孝公审时度势走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10.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说的“谗佞”指的是( )
A.拥护变法的人 B.反对变法的人 C.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D.变法中得益的人
1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B.都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2.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到:“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里,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以上材料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
B.商人、新兴资产阶级,企业管理人员是宗教改革的最早发起人
C.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宗教成分复杂,教派之间矛盾尖锐
D.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要代表了德意志封建领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要求
13.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14.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 )
①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②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③都简化了宗教仪式 ④都反对因行称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16.下列关于阿里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阿里改革一定程度上维护埃及的独立
②阿里改革使埃及一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③阿里改革中所兴办工厂里的管理者大多是军人
④阿里的继任者阿巴斯废除其改革举措,是改革失败的的根本原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7.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不约而同地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两国的近代化进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前,日俄两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社会矛盾( )
①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矛盾 ②阶级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④面临相同国家侵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19.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2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平?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21.当今,儒家思想的许多优秀部分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被东亚一些国家民族所吸纳,被世界所推崇,这表明( )
A.儒家思想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会走向统一
C.优秀的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D.世界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
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
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
23.《理想国》是柏拉图影响最大的著作,他在该著作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 B.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强大
C.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 D.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
24.正如K·R·波普所言:“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这说明( )
A. 柏拉图的思想著作大多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
B.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后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广泛接受
C.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后世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
D.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是珍贵的思想遗产
25.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学者中的大师”,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提出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B.使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C.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D.与当时著名的学者进行激烈争论
26.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王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7.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的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28.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9.康熙帝能派兵进入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主要条件( )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政局稳定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较发达
30.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
A.平定三藩 B.统一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噶尔丹叛乱
其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 过去出身和门第是衡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谁富有,谁就位列上等。
公民大会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 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由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的四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议员无财产资格限制。
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们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岳麓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分别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政治理念?(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6分)说明两次改革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32.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4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是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理想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的政治主张。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10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31.(1)理念:节制,中庸和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分)
(2)同:都废除贵族特权,并按等级享有政治特权(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商鞅变法按爵位高低享有政治、经济特权。)(2分)
不同:在工商业方面: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而商鞅变法则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2分)对待人民方面:梭伦改革倾向平民,保障平民的自由和权利,扩大民主的基础;商鞅变法则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强化中央集权。(2分)
影响:西方形成民主政治;东方形成中央集权政治。(4分)
32.(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4分)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4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陈婧宇 审题人:林界铭
一、选择题:(每一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关于精子变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变为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 B.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C.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 D.线粒体退化消失
2.下列最能表现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 )
A.桑椹胚期细胞 B.囊胚期细胞 C.外胚层细胞 D.滋养层细胞
3.下列细胞,哪一个代表已经完成受精的卵子(  )
4.关于胚胎发育的正确叙述是( )
A.胚胎发育早期随细胞不断分裂体积增大 B.在桑椹胚阶段,胚胎内部出现空腔
C.原肠胚阶段出现胚层分化 D.原肠胚阶段的每一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5.下列不是精子、卵细胞发生的区别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6.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下列哪项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7.如图是人工种子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 ② ③ 分别相当于种子的种皮、胚和胚乳
B.② 将来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株
C.人工种子发育成植物幼苗属于植物胚后发育的部分
D.用人工种子培育后代的方法属于有性生殖
8. “生物导弹”是指
A.连接单克隆抗体的T淋巴细胞 B.连接抗癌药物的单克隆抗体
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D.产生特定淋巴因子的T淋巴细胞
9.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10.切取某动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用某种方法将此基因转移到鲇鱼的受精卵中,从而鲇鱼比同类个体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DNA→tRNA→蛋白质
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
11.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12.下面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
A.a—质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
C.c—RNA聚合酶 D.d—外源基因
1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14.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愈伤组织是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能力的胚状结构
D.愈伤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和核糖体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15.下列培育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组数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组织培养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杂交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工程应用的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
B.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
C.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获得细胞产品
D.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17.下列所用生物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18.在生物工程中,正确选择材料是成功实现生物工程的前提。下列材料选择不符合生物工程要求的是
A.采用植物分生区(如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作物脱毒
B.采用去核的MI期的卵母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核的受体
C.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
D.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
19.下列有关内容的叙述中,体现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①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
③研究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结构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完全进行转录和翻译
⑤检测目的基因能否进行转录
⑥检测个体是否具有某种特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⑤⑥
20.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体和质粒均可以作为运载体
C.染色体和质粒均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
21.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④胚胎工程
A.①②②③④ B.②①①③② C.②①②③② D.②①②④③
22.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23.右图是某一DNA片段,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②处
C.若该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基因的终止子
D.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作用于①处,而转录不需要
2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开始进行选择性表达
C.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始于初情期后
D.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2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4个精子
B.精子的头部主要含细胞核,中心体发育为它的顶体
C.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胎儿时期完成的
D.排卵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马、牛的排卵都是排出次级卵母细胞
26.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原肠胚的细胞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时,被移植的细胞能适应新的部位并参与那里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原肠胚的末期,把未来发育为蝾螈后肢的部分移植到另一蝾螈胚胎不长后肢的部分,将发育为一条额外的腿,这说明
A.原肠胚末期已出现了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B.细胞是全能的
C.原肠胚末期出现了细胞分化 D.原肠胚已出现了三个胚层
27.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奶牛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这是动物乳房作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大进展。下列与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无关的是( )
A. 核糖体上遗传信息的翻译
B. 分裂间期细胞产生两组中心粒
C.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相联系
D. 奶牛基因与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组
28.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29.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一种基因缺陷型细胞,其合成核酸的途径能被氨基喋呤阻断。现将从预先注射了某种抗原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上述骨髓瘤细胞混合,加入PEG促融后,再加入含氨基喋呤的培养液。若将这些混合物分装于细胞培养板的小孔中培养(如右图所示),则小孔中的培养物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没有活细胞,产生抗体
B.没有活细胞,不产生抗体
C.细胞分裂繁殖,产生抗体,专一性抗体检验呈阴性
D.细胞分裂繁殖,产生抗体,专一性抗体检验呈阳性
30.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
B.从图示可以看出要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温处理
C.从图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过程为DNA复制,催化⑤过程的酶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有碱基100个,其中A占25%,U占15%,则通过该过程合成的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个
二、(非选择题31-37题,31题毎空2分,其余各1分)
31.(20分)利用动物乳腺生产产品的技术称为动物乳腺反应器技术。2005年青岛“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生产的药用蛋白具有表达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分离纯化的优点,可产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凝血酶Ⅲ等医药产品,造福人类健康。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这一新品种和抗虫棉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 ,B表示 。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在构建过程中需要的工具有
,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哪些部分

(3)在②过程中一般采用 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般选用山羊的 作为受体细胞,通常采用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山羊的基因组,在研制乳腺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 细胞中特异表达。
(4)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一般是采用 方法,要确定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

32.(7分)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取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 ,放入培养瓶内,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这种培养称为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2)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     现象;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
(3)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 。
33.(5分)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图解简单表示,根据图解完成问题:
叶片
↓洗净、灭菌、切条、酶解
原生质体悬浮液
↓过滤、离心
纯净的原生质体
↓DPD培养基中培养
愈伤组织
(1)图解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 。
(2)原生质体的结构由 三部分组成。
(3)DPD培养基的成分中,除了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必须含有 才能诱导获得愈伤组织。
(4)获得原生质体后,需要对其活力进行检查,下列哪种实验最适合 _________。
A.观察原生质体的结构是否完整 B.观察细胞质流动
C.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叶绿体数目的多少
(5)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通过取样,利用25%蔗糖溶液以及其他用具,通过 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34.(10分)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1)该方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原因是:

(2)图中②为 过程,常用
作为诱导剂。
(3)图中③表示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 。
(4)图中④过程,能获得足够数量的杂交瘤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该细胞既具有骨髓瘤细胞的
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 特点,由该细胞产生的抗体称为 。该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
特点。
(5)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 和
中提取。
35.(11分)现有A和B两个肉牛品种,A品种牛的细胞组成可表示为A细胞核、A细胞质,B品种牛则为B细胞核、B细胞质。
(1)如果要获得一头克隆牛,使其细胞由A细胞核和B细胞质组成,基本步骤是,从A品种牛体内取出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从培养细胞中取出 注入B品种牛的 卵母细胞,经过某处刺激和培养后,可形成胚胎,该胚胎被称为 ,将该胚胎移入代孕母牛的 中,通过培育可达到目的。
(2)克隆牛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 (写出其中2种)
(3)克隆牛的产生说明 具有全能性。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良种牛时,如果多个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出的多个牛犊个体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正确的是 (多选)
A.性状变异可由环境条件引起 B.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
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
(4)由A、B两品种杂交得到的牛与克隆牛相比,杂交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 个亲本,细胞质来自 性亲本,克隆牛和杂交牛的遗传物质组成 (相同,不同)。
36.(11分)“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和耐储藏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所利用的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有 和

(2)过程③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过程。若用化学法,所用化学试剂名称    ,实际融合过程中原生质体可能会形成 种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请写出杂种细胞的基因型  
(3)白菜和甘蓝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
(4)已知白菜细胞中含2M条染色体,甘蓝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则杂种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原因是      ,若对白菜和甘蓝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 条染色体。
37.(6分)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
(2)气室中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乙 丙 丁
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高二下理科生物期中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31-37题,31题毎空2分,其余各1分)
31.(每空2分,共20分)
(1)目的基因 重组DNA(重组质粒)
(2) 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3)显微注射 受精卵DNA分子杂交 乳腺
(4)农杆菌转化 让害虫取食转基因棉花的叶子,观察害虫的存活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抗虫性状
32.(7分)
(1)细胞悬液   接触抑制   原代培养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衰老甚至死亡  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3) 动物血清(促生长因子)
33.(5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B (5)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34.(10分)
(1)小鼠没有注射抗原,不能从小鼠体内获得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单一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 灭活的仙台病毒
(3)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
(4)能无限增殖 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5)细胞培养液 小鼠腹水中(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1、.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与平衡。这种观点( )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包含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④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②④.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受条件限制的,不是绝对的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旗中间是深黄色的图案。图案由“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三个词组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S”“Y”组成。“Q”“S”绘成三个相互扣结的环状,象征各民族体育健儿紧密团结;字母“Y”绘成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雄鹰由四条线组成,象征跑道。图案的象征内涵说明( )
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意识是人脑想象的产物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2年2月25日,美国科学家称,他们通过一种最新的理论研究发现,地球和月球之间其实隐藏着大量神秘的暗物质。完成5~6题。
5、.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上述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6、从哲学上看,这里的暗物质属于( )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 ③一种物质现象 ④虚幻的意识形态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7、.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8、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9、古人在关于“学习”上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下列选项中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②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1900年,著名科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说及普朗克公式,但他为这一发现破坏了自己一直崇拜并虔诚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而感到沮丧,因而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由此使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停滞了几十年。普朗克错在( )
A.忽视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没有认识到权威在事物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C. 没有把尊重权威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
D.缺乏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制约的勇气
1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坦克;《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011年IEEE世界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5月9~13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国研制生产的排爆机器人亮相大会。据此回答13~14题。
13、排爆机器人具有出众的爬坡、爬楼等能力,能够灵活机动地抓起多种形状、各种摆放位置和姿势的嫌疑物品。这表明 ( )
A.排爆机器人也有意识 B.排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排爆机器人能代替人脑
14、排爆机器人配有红外线夜视系统,可以在夜间进行排爆,还可以张开“手掌”将爆炸物抓起,快速地运送到几十米外的排爆罐中。因此,有人说排爆机器人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
①意识不仅仅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②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相协调。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提高我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②要用发展的观点处理和解决问题 ③要以保护环境为主,发展经济为辅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难以两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的这一名言提示了(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真理总是起源于谬误之中 ④真理总是被少数人掌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18、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了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办事表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②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④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9、回首入世10年路,我们发现,世界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了世界。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事物相互联系,引起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 D.自然界有人类社会都是古今不变的
21、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实行双气化的大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中,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占50%左右,其余50%中,18.2%以上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纸张占5.3%,棉纺织物6.8%,草木树叶占6.1%,这些废物扔掉是害,利用起来则是个宝。这说明:
A.事物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联系 B.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C.要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22.针对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的实际,国务院下发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表明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人生的这一总结突出表明 ( )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C.不同事物包含着多个不同矛盾 D.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24、一家银行办公室的墙壁上写着“99+1=0”,意思是99分成绩加上1分不足,则工作等于0。“99+1=0”作为一种激励口号,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流露出来的“一丑遮百俊”的思维是有一定欠缺的。这一思维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 )
A.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主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D.主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7、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我是载入航天工程完成了从一飞冲天到空间变会对接的跨越。在建立空间站的过程中,我国将迎来一系列挑战,我国载人航天之路绝非坦途。
请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载人航天之路绝非坦途的原因。(6分)
28、2012年3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胡锦涛表示,奥巴马总统就职3年来,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两国在双边重要领域以及应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富有成效。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维护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大局,事关中美两国利益和两国人民福祉,也会对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产生重要影响。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不断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请结合材料,分析胡主席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和主张所蕴涵的哲理。(10分)
(2)请从哲学角度谈谈创新的重要作用。(6分).
30、 材料一、关于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有专家指出:“同城化”并不是简单的“同一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既要有“同”,又要有“不同”。在产业布局上,就不能“同”,要实现结构差异化。厦门第三产业发达,泉州第二产业有实力,漳州第一产业有优势。厦门可以把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空间的漳州、泉州转移,漳州、泉州把总部经济、研究开发等迁入厦门。 要找出厦漳泉产业发展的异同点,更好地实现产业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如果三个城市的产业整合得好,将产生“乘数效应”。
材料二、目前,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已经启动,交通、通信、医疗、金融等多领域的同城化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1)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应如何找出厦漳泉产业发展的异同点? (8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厦漳泉同城化建设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6分)
高二《哲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6.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3分)
②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开展学雷锋活动,能促使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3分)
27.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向太空进军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这必然给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困难。(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决定了我们对太空的认识,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不断探索的过程。(4分)
28.①讲话对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的分析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勇于承认、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2分)
②看到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分歧,又正确把握中美关系总体大局,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分)
③强调中美合作关系,事关中美两国人民福祉,也会对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产生重要影响,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处理两国关系,体现了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观点。(2分)
④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体现了正确处理主次要矛盾关系。(2分)
⑤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重视正确的意识的反作用。(2分)
29.(1)创新的哲学依据包括:①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的;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③辩证否定观要求。④唯物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要求。⑤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不断随实践发展而发展。(6分); 结合材料(3分) 要求: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分)
(2)创新的作用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推动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③促进思维方式变革和文化发展。总之……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6分)
30.(1)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勇于承认揭露矛盾,承认厦泉漳的差异。(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