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元素化合物相关反应及知识点
一、钠及其化合物
1. 钠单质的反应:4Na+O2===2Na2O(白色固体)
2Na+O2Na2O2(淡黄色)
2Na+Cl22NaCl(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
2Na+S===Na2S(研磨时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2OH-+H2↑
4Na+TiCl4(熔融)===Ti+4NaCl
2Na+2H+===2Na++H2↑(钠与非氧化性酸 盐酸、稀硫酸等的反应)
Na+KClNaCl+K↑(制取金属钾,因为钾的沸点比钠的低,使钾成为蒸气而逸出)
钠与乙醇反应: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⑦。
钠与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CH3COOH―→2CH3COO-+2Na++H2↑ ⑧。
钠与苯酚反应:2C6H5OH+2Na―→2C6H5ONa+H2↑。
钠的工业制备:2NaCl(熔融)2Na+Cl2↑
2. Na2O的反应:4Na+O2===2Na2O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3. 过氧化钠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4HCl===4NaCl+2H2O+O2↑
4Na2O2+4FeCl2+6H2O===4Fe(OH)3↓+O2↑+8NaCl(红褐色沉淀)
Na2SO3+Na2O2+H2O===Na2SO4+2NaOH
H2S+Na2O2===2NaOH+S↓(溶液变浑浊)
SO2+Na2O2===Na2SO4(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4.氢氧化钠的反应:
与金属铝反应:2Al+2OH-+2H2O===2AlO+3H2↑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l2+2OH-=== Cl-+ClO-+H2O
Si+2NaOH+H2ONa2SiO3+2H2↑
6NaOH+3S2Na2S+Na2SO3+3H2O
酯类水解: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制备NaOH:土法制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现代工业制碱:2NaCl+2H2O2NaOH+Cl2↑+H2↑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
CO+2H+===H2O+CO2↑ Ca2++CO===CaCO3 HCO+H+===H2O+CO2↑
碳酸氢钠与过量氢氧化钙:Ca2++OH-+HCO===CaCO3↓+H2O
过量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Ca2++2OH-+2HCO===CaCO3↓+CO+2H2O
联合制碱法制纯碱原理: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注意: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后再通入CO2,因为NH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大,先通入NH 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 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 -,才能析出NaHCO 晶体。
7. 碱金属的特殊性:
a.碱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b.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Li2O。
c.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
d.碱金属单质一般与水剧烈反应,但Li与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
e.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f.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
g.一般来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2CO3溶解度小。
h.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第ⅠA族金属Na、K等除外。
i.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第ⅠA族金属Na、K等除外。
如: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
j.碱金属和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
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8. 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口诀】 钡黄绿,锶洋红,钙盐砖红出很清;钾浅紫色透钴玻,挡住钠焰不能通;
钠焰黄、锂紫色,二者火焰为最明,还有一个绿色铜。
二、铝及其化合物
铝单质的反应:
与O2反应:4Al+3O2===2Al2O3
与Cl2反应2Al+3Cl22AlCl3
与S反应:2Al+3SAl2S3
常温下,与冷的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发生短暂的钝化反应:
2Al+3H2SO4(浓)===Al2O3+3SO2↑+3H2O。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与NaOH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与氧化物反应:2Al+Fe2O32Fe+Al2O3
氧化铝的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氢氧化铝的反应:2Al(OH)3Al2O3+3H2O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制备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 
AlO+CO2+2H2O===Al(OH)3↓+HCO
3AlO+Al3++6H2O===4Al(OH)3↓
铝三角:
①Al3++3NH3·H2O===Al(OH)3↓+3NH
②Al3++3AlO+6H2O===4Al(OH)3↓ 
③Al3++3OH-===Al(OH)3↓ 
④Al(OH)3+3H+===Al3++3H2O 
⑤Al3++4OH-===AlO+2H2O 
⑥AlO+4H+===Al3++2H2O 
⑦AlO+CO2+2H2O===Al(OH)3↓+HCO 
⑧AlO+H++H2O===Al(OH)3↓ 
⑨Al(OH)3+OH-===AlO+2H2O
三、镁及其化合物
镁单质的反应:
与O2反应:2Mg+O22MgO①
与N2反应:3Mg+N2Mg3N2②
与Cl2反应:Mg+Cl2MgCl2③
与水反应:Mg+2H2OMg(OH)2+H2↑④
与盐酸反应:Mg+2H+===Mg2++H2↑⑤
与盐反应(如CuSO4溶液):Mg+Cu2+===Mg2++Cu ⑥
与CO2反应::2Mg+CO22MgO+C⑦
工业炼镁:MgCl2(熔融)Mg+Cl2↑
镁化合物的反应:MgO+2H+===Mg2++H2O
Mg(OH)2+2H+===Mg2++2H2O Mg(OH)2MgO+H2O
Mg2++2OH-===Mg(OH)2↓
MgCO3+H2O===Mg(OH)2+CO2↑
四、铁及其化合物
铁单质的反应:
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与O2反应 常温 铁锈(成分为Fe2O3·xH2O)
点燃 3Fe+2O2Fe3O4
与Cl2反应 点燃 2Fe+3Cl22FeCl3(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与S、I2反应 Fe+SFeS、Fe+I2FeI2
②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
③与酸的反应
酸 化学方程式或现象
稀H2SO4 Fe+H2SO4FeSO4+H2↑
稀HNO3 Fe不足 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过量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浓HNO3、浓H2SO4 常温下钝化
④与某些盐溶液CuSO4、FeCl3的反应
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b.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工业上铁的冶炼:Fe2O3+3CO2Fe+3CO2。
2. 铁化合物的反应: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Fe(OH)2+2H+Fe2++2H2O
Fe2++2OH-Fe(OH)2↓(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如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
Fe(OH)3+3H+Fe3++3H2O 2Fe(OH)3Fe2O3+3H2O
Fe3++3OH-Fe(OH)3↓(可溶性铁盐与碱(如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絮状沉淀 灰绿色 红褐色)
3. 铁三角:
①Fe →Fe2+(铁与S、I2、盐酸、稀硫酸、CuSO4溶液、FeCl3溶液等反应)
Fe+CuSO4===Cu+FeSO4 Fe+2FeCl3===3FeCl2 Fe+2H+===Fe2++H2↑。
Fe+SFeS Fe+I2FeI2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Fe过量)
②Fe2+→ Fe(Al、Zn、CO、H2、C等能从亚铁化合物中将铁置换出来)
FeCl2+Zn===ZnCl2+Fe FeO+H2Fe+H2O
③Fe →Fe3+ (与Cl2、H2O2、KMnO4(H+)、HNO3等反应)
2Fe+3Cl22FeCl3 2Fe+3H2O2+6H+=2Fe3+ +6H2O
10Fe+6KMnO4+24H2SO4===5Fe2(SO4)3+3K2SO4+6MnSO4+24H2O
Fe+4HNO3(稀)=Fe(NO3)3+NO↑+2H2O
④Fe3+→Fe (与较强的还原剂反应,如Al、Zn、CO、H2等)
Fe2O3+3CO2Fe+3CO2 Fe2O3+2Al2Fe+Al2O3。
⑤Fe →Fe3O4 (Fe与O2、H2O(g)反应时生成Fe3O4)
3Fe+4H2O(g)Fe3O4+4H2 3Fe+2O2Fe3O4
⑥Fe3O4→Fe ( Fe3O4在高温条件下被还原剂(CO、H2、C、Al)还原生成Fe)
⑦Fe2+→Fe3+ (亚铁盐与Cl2、Br2、HNO3、浓硫酸、 KMnO4(H+)、H2O2等反应)
2FeCl2+Cl2===2FeCl3 2Fe2++Br2===2Fe3++2Br--
3 Fe2+ + NO3 - + 4H+ = 3 Fe3+ + NO↑ + 2H2O
5Fe2+ + MnO4- + 8H+ = 5Fe3+ +Mn2++4H O
2Fe +H O +2H =2Fe +2H O
⑧Fe3+→Fe2+ (铁盐溶液与较强的还原剂反应,如Fe、Cu、碘化物、硫化物等)
2Fe3++S2-===2Fe2++S↓ 2Fe3++Cu===2Fe2++Cu2+
2Fe3++Fe===3Fe2+ 2Fe3++2I-===2Fe2++I2。
4. Fe2+、Fe3+的检验
(1)Fe2+的检验
①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变成红色溶液,说明有Fe2+存在(鉴别时不能先滴加氯水)。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红色)。
②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证明有Fe2+存在。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③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加入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有Fe2+存在。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
(2)Fe3+的检验
①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有Fe3+存在。
②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Fe3+存在。
③取少量被检验的溶液,加入苯酚(C6H5OH),溶液显紫色,证明有Fe3+存在。
(3)含Fe2+、Fe3+的混合溶液中Fe3+、Fe2+的检验
①Fe3+的检验
A.向混合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Fe3+。
B.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若试纸变蓝色,则含有Fe3+。
②Fe2+的检验
A.向混合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含有Fe2+。
B.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说明含有Fe2+。
5. Fe2+ Fe3+应用
(1)除杂
主要成分 杂质 除杂方法
FeCl2 FeCl3 加过量铁屑后过滤
FeCl3 FeCl2 加氯水或H2O2
FeCl2 CuCl2 加过量铁屑后过滤
Fe Al 加过量强碱溶液后过滤
Mg2+ Fe3+ 加Mg、MgO或Mg(OH)2中后过滤
Mg2+ Fe2+ 先加氧化剂,然后再加Mg、MgO、Mg(OH)2等物质后过滤
Cu2+ Fe3+ 加CuO、Cu(OH)2、CuCO3或Cu2(OH)2CO3中后过滤
Cu2+ Fe2+ 先加氧化剂,然后再加CuO、Cu(OH)2、CuCO3或Cu2(OH)2CO3等物质后过滤
(2)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
A.Fe2+的盐溶液:加少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2+水解。
B.Fe3+的盐溶液: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3+水解。
(3)物质的制备
无水FeCl3固体的制备: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FeCl3溶液。
配制氯化铁溶液:先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煮沸到有红褐色胶状物出现为止。
6. 重要的铁盐及应用
绿矾(FeSO4·7H2O) 用作补血剂及植物补铁剂
高铁酸钾(K2FeO4) 用作水处理剂或制作高能电池
莫尔盐(或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 用于冶金、电镀及织物媒染剂
赤血盐{K3[Fe(CN)6]} 用于检验Fe2+
五、铜及其化合物
铜单质的反应: 2Cu+O2+CO2+H2OCu2(OH)2CO3
2Cu+SCu2S 2Cu+O22CuO Cu+Cl2CuCl2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Cu+O2+2H2SO42CuSO4+2H2O
H O +Cu+H SO =CuSO +2H O
Cu+2Ag+Cu2++2Ag, Cu+2Fe3+Cu2++2Fe2+
Cu的冶炼:湿法炼铜 Fe+CuSO4FeSO4+Cu。
铜化合物的反应:CuO+2H+Cu2++H2O H2+CuOCu+H2O
Cu2O+2H+Cu2++Cu+H2O H2+Cu2O2Cu+H2O 4CuO2Cu2O+O2↑
Cu(OH)2CuO+H2O Cu(OH)2+2H+Cu2++2H2O
Cu2(OH)2CO32CuO+CO2↑+H2O Cu2(OH)2CO3+4H+===2Cu2++CO2↑+3H2O
3.铜及其化合物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物质 颜色 状态及溶解性 物质 颜色 状态及溶解性
Cu 紫红色、金属光泽 固态,难溶于非氧化性酸,易溶于强氧化性酸 CuSO4 白色 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
CuO 黑色 粉末,可溶于酸溶液 CuSO4· 5H2O 蓝色 晶体
Cu2O 砖红色 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酸溶液(生成Cu和Cu2+) Cu2(OH)2CO3 绿色 粉末,难溶于水,可溶于酸溶液
CuCl CuI 白色 粉末,难溶于水 Cu(OH)2 蓝色 难溶于水,可溶于酸溶液
CuS 黑色 粉末,难溶于水及非氧化性强酸 [Cu(NH3)4]2+ 深蓝 色 络合离子,可溶于水
4.金属的冶炼方法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 Zn、Fe、Sn、Pb(H)、Cu Hg、Ag Pt、Au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强 → 弱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弱 → 强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2Al2O3(熔融)4Al+3O2↑  MgCl2(熔融)Mg+Cl2↑
C+2CuO2Cu+CO2↑ 3CO+Fe2O32Fe+3CO2
3H2+WO3W+3H2O 2Al+Cr2O32Cr+Al2O3
2HgO2Hg+O2↑ 2Ag2O4Ag+O2↑
六、碳及其化合物
碳单质的反应:C+O2(足量)CO2、2C+O2(不足)2CO
3C+Fe2O32Fe+3CO SiO2+2CSi+2CO↑①
CO2+C2CO② H2O(g)+C H2+CO③
C+2H2SO4(浓)CO2↑+2S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碳化合物的反应:2CO+O22CO2 3CO+Fe2O32Fe+3CO2 CO2+H2OH2CO3
CO2+2NaOH===Na2CO3+H2O(CO2少量) CO2+Na2CO3+H2O===2NaHCO3
CO2+NaOH===NaHCO3(CO2过量)
Na2SiO3+H2O+CO2(不足)===H2SiO3↓+Na2CO3
Na2SiO3+2H2O+2CO2(足量)===H2SiO3↓+2NaHCO3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少量CO2)
CO2+NaAlO2+2H2O===Al(OH)3↓+NaHCO3(足量CO2)
CO2+Ca(ClO)2+H2O===CaCO3↓+2HClO(少量CO2)
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少量CO2)
Na2O+CO2===Na2CO3 6H2O+6CO2C6H12O6+6O2
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 (水滴石穿原理)
CO、HCO的检验方法
CO:向待检验溶液中滴加含Ca2+或Ba2+的可溶性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适量的酸,白色沉淀溶解且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待检验溶液中有CO。
HCO:向待检验溶液中滴加足量的Ca2+或Ba2+的可溶性盐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强酸,若溶液中有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待检验溶液中有HCO。
七、硅及其化合物
1. 硅单质的反应: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O2SiO2
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化合物的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SiO2+CaOCaSiO3
SiO2+CaCO3CaSiO3+CO2↑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4HFSiF4↑+2H2O(刻蚀玻璃)
H2SiO3+2NaOHNa2SiO3+2H2O H2SiO3SiO2+H2O
硅酸的制备: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 硅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
①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
②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
③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如正长石:KAlSi3O8不能写成K2O·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1)常见硅酸盐材料比较
水泥 玻璃 陶瓷
生产原料 石灰石、黏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黏土
主要设备 水泥回转窑 玻璃窑 陶瓷窑
 (2)玻璃生产中的两个重要反应: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5.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八、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反应:2Fe+3Cl22FeCl3(棕红色烟) Cu+Cl2CuCl2(棕黄色烟)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
Cl2+2KI2KCl+I2 Cl2+SO2+2H2OH2SO4+2HCl Cl2+2FeCl22FeCl3
Cl2+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Cl2+2NaOHNaCl+NaClO+H2O(制漂白液)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取漂白粉)
2. 氯气的制法
(1)制备原理
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Cl2↑+H2↑
实验室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①。
若无MnO2,可以用KMnO4、K2Cr2O7、KClO3②等氧化剂代替,
如: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2)实验装置
制备气体的一般流程如下所示:
(3)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①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③实验室制取Cl2时,常常根据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4)氯气的性质实验探究
装置 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A 浓硫酸 — 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湿润的氯气有漂白作用
B 干燥的红布条 无明显变化
C 湿润的红布条 红布条褪色
D FeCl2溶液 溶液由浅绿色变棕黄色 验证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及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E 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F 铁粉 产生棕色烟
G NaOH — 吸收多余的氯气
3. 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
①Cl2+H2OHCl+HClO
②HClOH++ClO-
③H2OH++OH-
在不同的反应中,氯水起作用的成分不同,现列表如下: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参与反应的粒子 离子方程式或解释
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Cl- Cl-+Ag+===AgCl↓
Na2CO3固体 有气泡产生 H+ 2H++CO===CO2↑+H2O
有色布条 布条颜色褪去 HClO HClO具有强氧化性
FeCl2溶液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Cl2 2Fe2++Cl2===2Fe3++2Cl-
SO2 氯水的黄绿色褪去 Cl2、H2O SO2+Cl2+2H2O===4H++SO+2Cl-
石蕊试液 先变红后褪色 HClO、H+ 酸性和漂白性
4. 次氯酸的性质:
③NaClO+CO2+H2O===NaHCO3+HClO ④NaClO+CO2+H2O===NaHCO3+HClO ⑤2HClO2HCl+O2↑ ⑥棕色瓶
次氯酸盐
(1)“84”消毒液
NaClO、NaCl(主要成分) NaClO(有效成分)
制备原理:Cl2+2NaOHNaCl+NaClO+H2O
[注意] 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立即会产生氯气,其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
(2)漂白粉
①Ca(ClO)2、CaCl2 ②Ca(ClO)2 ③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④强 ⑤ClO-+H2OHClO+OH-  ⑥HClO ⑦Ca(ClO)2+CO2+H2O===2HClO+CaCO3
⑧Ca(ClO)2+CO2+H2O===2HClO+CaCO3,2HClO2HCl+O2↑ ⑨密封
与氯相关的规律总结
(1)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无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均生成HCO和HClO。原因是酸性:H2CO3>HClO>HCO。
(2)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生成CaSO4而不是CaSO3。
(3)次氯酸盐(ClO-)无论是在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条件下,均具有强氧化性,均能氧化I-、Fe2+、SO、S2-等还原性离子。
(4)不能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原因是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性。
(5)氯水中因HClO见光分解,随着HClO的消耗,最后成为盐酸,故久置氯水酸性增强,无漂白性。
(6)Cl2尽管有较强氧化性,但没有漂白性,湿润Cl2具有漂白性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7)新制氯水作氧化剂时,若Cl2能发生反应,则认为主要是Cl2反应,若Cl2不能发生反应,则认为是HClO发生反应;新制氯水与足量强碱反应时,可认为Cl2先与水反应,生成的HCl、HClO再与碱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7.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
(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2Fe+3Br22FeBr3,但I2与Fe反应生成FeI2。
(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2+H22HX(X代表F、Cl、Br,I2与H2反应可逆)。
(3)都能与水反应:X2+H2OHX+HXO(F2例外:2F2+2H2O4HF+O2)。
(4)都能与碱溶液反应:X2+2OH-H2O+X-+XO-(F2例外)。
8. 卤素性质的递变性
颜色
熔、沸点
密度
水溶性
氧化性
还原性 (X-) 阴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l- (1)Cl2能从Br-的溶液中置换出Br2,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 (2)Br2能从I-的溶液中置换出I2,离子方程式为2I-+Br22Br-+I2
9. 卤素单质溶于水或有机溶剂所呈现的颜色
单质 水 CCl4 汽油(或苯) 酒精
Cl2 淡黄→黄绿 黄绿 黄绿 黄绿
Br2 黄→橙 橙→橙红 橙→橙红 橙→橙红
I2 深黄→褐 紫→深紫 淡紫→紫红 淡紫→紫红
卤化银的性质
溶解性 AgCl、AgBr、AgI均不溶于水和稀硝酸,而AgF可溶于水
颜色 AgF、AgCl均为白色,AgBr为浅黄色,AgI为黄色
感光性 除AgF外,均有感光性,其中AgBr常做感光材料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生成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
有机层呈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 蓝色溶液,表明有I-
卤素单质性质的特殊性
氟 ①无正价,非金属性最强,F-的还原性最弱 ②2F2+2H2O4HF+O2,与H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③氢氟酸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溴 ①Br2常温下是红棕色液体,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 ②Br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液态Br2有剧毒,易挥发,故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不能用橡胶塞
碘 ①淀粉遇I2变蓝色 ②I2加热时易升华 ③I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I2易与Na2S2O3反应:I2+2S22I-+S4,此反应常用于滴定法(以淀粉为指示剂)来定量测定碘的含量 ⑤I2与Fe、Cu反应时,生成的是FeI2和CuI
九、硫及其化合物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S
③Fe+SFeS  ④2Cu+SCu2S ⑤Hg+S===HgS 
⑥H2+SH2S  ⑦S+O2SO2 ⑧S+2H2SO4(浓)3SO2↑+2H2O 
⑨S+6HNO3(浓)H2SO4+6NO2↑+2H2O 
⑩6NaOH+3S2Na2S+Na2SO3+3H2O
硫单质用途:制硫酸、硫化橡胶、黑火药、农药、医药、火柴等。
①制农药:如石硫合剂(石灰、硫黄)用于杀死果树的害虫。
②制黑火药:“一硫二硝三木炭”反应原理为S+2KNO3+3CK2S+N2↑+3CO2↑
3.硫氧化物性质
(1)二氧化硫性质:
SO2
③红 ④SO2+H2OH2SO3 ⑤SO2+2NaOH===Na2SO3+H2O
(或SO2+NaOH===NaHSO3) ⑥SO2+CaO===CaSO3 ⑦2H2S+SO2===3S↓+2H2O ⑧2SO2+O22SO3 ⑨SO2+Cl2+2H2O===H2SO4+2HCl 
⑩5SO2+2MnO+2H2O===2Mn2++5SO+4H+
(2)三氧化硫性质: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②,室温下为液态③
S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SO3+H2O===H2SO4 SO3+CaO==CaSO4
2NaOH+SO3=Na2SO4+H2O SO3+Ca(OH)2==CaSO4+H2O
工业上常用SO2的催化氧化制备SO3:2SO2+O22SO3
4. 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
工业制法:用黄铁矿(FeS2,其中硫元素为 -1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4FeS2+11O28SO2+2Fe2O3 。
实验室制备: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或铜与浓硫酸共热制备SO2:
①反应原理: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或者
Na2SO3+2H2SO4(浓)===2NaHSO4+SO2↑+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除杂:SO2( HCl):饱和NaHSO3溶液
③干燥:用浓硫酸干燥。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3溶液。
⑤尾气吸收:NaOH溶液或氨水。
⑥检验:品红溶液
5. SO2使溶液褪色的原理
(1)还原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褪色。
(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3)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
6. SO2、CO2的鉴别
(1)利用SO2的刺激性气味。
(2)利用SO2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鉴别。
(3)利用SO2的还原性,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溶液等鉴别。
7.① SO2和CO2混合气体的检验:先检验SO2再检验CO2
现象:A中褪色,C中不褪色,D中变浑浊,证明CO2、SO2共存。
注:有时为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的装置(B)和检验SO2是否除尽的装置(C)合并为一个装置,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检验,现象是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
②SO2和SO3混合气体的检验:先通过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3),再通过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
8.(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稀H2SO4
①Fe+2H+===Fe2++H2↑  ②MgO+2H+===Mg2++H2O
③Ba2++2OH-+2H++SO===BaSO4↓+2H2O 
④SO+2H+===H2O+SO2↑  ⑤Ba2++SO===BaSO4↓
(2)浓硫酸的特性
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⑦C+2H2SO4(浓)CO2↑+2SO2↑+2H2O 
⑧2HI+H2SO4(浓)===I2+SO2↑+2H2O
(1)SO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反之则没有。
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CO、SO、Ag+干扰,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O+2H+===CO2↑+H2O 
②SO+2H+===SO2↑+H2O ③Ag++Cl-===AgCl↓ ④Ba2++SO===BaSO4↓
(2)SO的检验: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再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⑤SO+2H+===SO2↑+H2O ⑥Ba2++SO===BaSO3↓
⑦BaSO3+2H+===SO2↑+H2O+Ba2+
10. (1)H2SO4是高沸点、难挥发性的强酸。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HCl和HF:H2SO4(浓)+NaClNaHSO4+HCl↑、
CaF2+H2SO4(浓)===CaSO4+2HF↑。
(2)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类型
(3)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4)工业上用98%的硫酸吸收SO3,可以避免用水吸收SO3产生的酸雾腐蚀设备,并且可以提高吸收率。
十、氮及其化合物
1.氮气的反应:N2+O22NO N2+3H22NH3
3Mg+N2Mg3N2
2. 氮氧化物的反应:NO+O22NO2 6NO+4NH3===5N2+6H2O
3NO2+H2O2HNO3+N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硝酸的反应: 4HNO3(浓)2H2O+4NO2↑+O2↑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稀硝酸与铜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浓硝酸与铜反应)
Fe+4H++NFe3++NO↑+2H2O(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
3Fe+8H++2N3Fe2++2NO↑+4H2O(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2++4H++N3Fe3++NO↑+2H2O
C6H6+HNO3(浓)C6H5NO2+H2O
氨的反应: NH3·H2ONH3↑+H2O HCl+NH3===NH4Cl、 NH3+HNO3===NH4NO3
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
4NH3+5O24NO+6H2O
Fe3++3NH3·H2O===Fe(OH)3↓+3NH(生成红褐色沉淀)
Al3++3NH3·H2O===Al(OH)3↓+3NH(生成白色沉淀)
氨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①装置:“固体+固体气体”(与用KClO3和MnO2制O2或KMnO4制O2的装置相同)。
②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③干燥:碱石灰或NaOH固体(不能用浓H2SO4、无水CaCl2作干燥剂:
2NH3+H2SO4===(NH4)2SO4、8NH3+CaCl2===CaCl2·8NH3)
④验满方法: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现象是有白烟产生。
⑤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到较纯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
⑥吸收装置:
(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NH3·H2ONH3↑+H2O
浓氨水+固体NaOH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浓氨水+固体CaO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
6.NH的检验方法:
未知液呈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②。
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补充
1.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ABCD转化关系的如下:
钠元素:NaNa2ONa2O2NaOH
碳元素:CCOCO2H2CO3
氮元素:N2NONO2HNO3
NH3NONO2HNO3;
硫元素
2.过氧化氢
(1)结构:H2O2的结构式为H—O—O—H①。H2O2是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2)物理性质: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②。
(3)化学性质:
A.不稳定性:2H2O22H2O+O2↑③,而二氧化锰或金属离子能加速H2O2分解,因此H2O2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氧化性:H2O2能将含有KSCN的FeCl2溶液变成血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2++H2O2+2H+===2Fe3++2H2O④。
C.还原性:如H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MnO+5H2O2+6H+===2Mn2++5O2↑+8H2O⑤。
(4)用途:质量分数为3%的H2O2溶液可作为医疗上温和的消毒杀菌剂。工业上用于漂白丝、羽毛等织物。
3. 常见物质的俗称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 H2O   莹石:CaF2
重晶石、钡餐: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盐:NaCl
芒硝、朴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干冰:CO2
绿矾、皂矾、青矾:FaSO4·7H2O 明矾:KAl (SO4)2·12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 泻盐:MgSO4·7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双氧水:H2O2 硅石、石英:SiO2 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水煤气:CO和H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尿素:CO(NH2) 2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蚁酸:甲酸 HCOOH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4. 环境污染的成因
环境污染名称 成因
酸雨 工业上大量排放SO2、NOx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与NOx的排放
臭氧空洞 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品及NOx的排放
温室效应 大量CO2及CH4等的排放
白色污染 大量废弃的难降解的塑料类制品
赤潮、水华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常见有毒气体的实验室尾气处理方法
有毒气体 处理试剂或方法 反应原理
Cl2 NaOH溶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SO2 NaOH溶液 SO2+2NaOHNa2SO3+H2O
NO2 NaOH溶液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 O2(或空气)和NaOH溶液 4NO+3O2+4NaOH4NaNO3+2H2O
CO 点燃 2CO+O22CO2
6. 基础流程
(1)从海水中提取镁
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MgCl2+Ca(OH)2Mg(OH)2↓+CaCl2; ④MgCl2·6H2OMgCl2+6H2O;
⑤MgCl2(熔融)Mg+Cl2↑。
(2)铝土矿冶炼金属铝的流程: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方案一:碱溶法
方案二:酸溶法
(3)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饱和食盐水
其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4)海水中提取溴
①流程
②主要过程及反应原理
氯气 氯气 Br- Cl2+2Br-Br2+2Cl- Br2+SO2+2H2O4H++2Br-+SO42- 2HBr+Cl22HCl+Br2 
(5)海带中提取碘
①流程
②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注意] 也可以用H2O2氧化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过滤 I- Cl2 蒸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