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框 延续文化血脉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都有所了解,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够,导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不足。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能力目标: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知识目标:了解华文化特点,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自信的意义,明确文化自信的途径;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美德的正确做法。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途径;弘扬传统美德的正确做法。
教学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引导法、启发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图片导入新课(3分钟) (PPT展示图片及材料)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师: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延续文化血脉。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由电视热播节目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
(2分钟)自学提纲(8分钟)探究活动讲授新课(26分钟) PPT出示学习目标,生读后师解读 (PPT展示自学提纲) 1.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2.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3.中华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4. 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 5.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涵? 8.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目标一:中华文化根活动一:文化欣赏(PPT展示图片)1.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小组讨论)2.除了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特有的元素?(PPT展示图片)3.图片反映了我国在哪方面取得的成就?你还了解哪些我国的优秀文化?并概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3. 根据这些你所了解的以及同学们口中的中华文化,你能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吗?师: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有幸领略到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通过这些,文化形式,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师:今天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那同学们知道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吗?活动二:阅读《汉字的变迁 》(PPT展示)汉字作为世界现存的唯一的表意文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再到今天的行楷草书。新中国成立,又进行了汉字注音拉丁化,也就是产生了今天的拼音。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以汉字为载体中华文化可以传承至今?师: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活动三:传统文化进教材(PPT展示材料)1.为什么“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成了全民共识”?师: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与传统文化有何关系?(PPT展示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被革命文化所吸收和继承。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红色文化的历史继承,也吸收了当代世界各国文明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成果,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进文化。三种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什么是文化自信?3.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师: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有利于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生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纲所提问题,并在课本中进行勾画。小组讨论并汇报生回答学生根据活动一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解决自学1.学生回答解决自学2.生回答解决自学3生回答解决自学4 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掌握哪些重点,初步了解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一:通过中华传统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列举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活动二:通过汉字的不断演变使学生体会到文化要想绵延不绝,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包容力,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正是因为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活动三: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热情。让学生理解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
(PPT展示图片)4.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说明了什么?师: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骄傲,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PPT展示问题)5.怎样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师:我们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小组讨论并汇报。生回答解决自学5 让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坚定文化自学,要弘扬和传承。
目标二:美德万年长活动四:美德传承(PPT展示图片)1.请同学们分享你所了解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格言等,并说明这些美德对我们生活有何影响?2.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世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PPT展示问题)3.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师: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感动中国”体现的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PPT展示图片)4.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师:只有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生汇报解决自学6生回答解决自学7.生回答解决自学8 活动四:让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身体力行。
当堂检测(5分钟) 5道选择题。(PPT展示) 学生积极回答。 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缺补漏。
结束语(2分钟) 本节课我们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明白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探讨了传统美德的价值,未来还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延续文化血脉,守望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板书设计 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板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采用突出核心概念的方式板书,让学生对核心概念有较深的印象,围绕核心概念去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内涵、特点和重要性
中华文化根
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延续文化血脉
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内容
国家利益
重要性
美德万年长
特点及内涵
核心利益
怎样传承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