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课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价格变动的影响 设 计 者: 张巍单 位: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一中 授课年级:高一章节名称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 时 1课时课标要求 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车展汽车降价促销现象,学生能归纳出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2、通过比较辨析汽车降价与大米降价对需求的影响,学生能说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 3、通过分析汽车降价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学生能对替代品和互补品做出准确判断,并能推导出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不同影响。 4、展示情境材料,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归纳出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5、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价格变动影响生活的有关理论,懂得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比较划算,逐步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和独立意识。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 析 第二课第二框,研究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及生产决策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市场经济价格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体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参与实际经济生活的魅力。本框下设两目,分别讲述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学重 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学难 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学情分 析 高中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本框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的认识和分析。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1、通过分析车展汽车降价促销现象,学生能归纳出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将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价格机制看,上述做法之所以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是因为征收消费税会导致 A.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提高,使生产企业增加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B.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提高,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 C.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降低,使生产企业减少实木地板的供给量 D.实木地板的销售价格降低,使消费者减少对实木地板的需求量2、通过比较辨析汽车降价与大米降价对需求的影响,学生能说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 根据下图反映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可以推断 甲和乙是具有互相替代关系的商品 甲和乙是具有互补关系的商品 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 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乙 需求 甲 价格3、通过分析汽车降价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学生能对替代品和互补品做出准确判断,并能推导出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不同影响。 1、下列商品构成互补商品的是:( )①印刷品与纸张 ②啤酒与小麦 ③家具与木材 ④商品房和建筑材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归纳出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主观题:石油价格变动对汽车生产企业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带动塑料制品、橡胶轮胎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汽车的使用成本;二是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影响汽车的使用成本,从而影响汽车的销量。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加紧调整生产结构,开发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问:结合材料,从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的角度,分析说明石油价格上涨给汽车生产企业的可能带来的影响。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阅读教材,完成预习案,勾画疑难问题教学策略 情景导入—问题诱导—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评价反馈 教学方法:情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媒体的应用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长春汽博会:优惠幅度大 百姓购车忙》,导入本节课。 2、板书题目 观看视频,思考汽车降价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播放视频 视频导入 激趣设疑学习 新知 环节 一 提出问题导出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本框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幻灯片出示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目标。 阅读教材,找出主要问题。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环节 二 分析 情境 问题 诱导 环节 二 分析 情境 问题 诱导 第三环节 活动探究合作交流 第三环节活动探讨合作交流 幻灯片展示探究1: 通过观看视频,谈谈汽车降价促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2)你能否列举生活中的事例验证你的观点? (3)设置同一时点的一组数据 提示:要得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假定所有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因变量是商品的需求量,而自变量只有一个—商品自身的价格。 学生分析视频,归纳出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列举生活中事例 根据数据画出需求曲线 完成评价任务1 1、出示问题 2、展示需求曲线图 联系生活中热点,分析情境,问题导学,借助需求曲线图学生能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并 归纳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进而达成目标“1”幻灯片展示探究2 出示两组图片:第一幅:长春汽博会:优惠幅度大 百姓购车忙 第二幅:超市大米特惠 问:1、价格变动对它们的影响程度一样吗? 通过角色模拟,试着说一下,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对产品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如何理解农业出现的“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现象。 1、阅读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其他组点评质疑。 完成评价任务2 出示图片 通过角色模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学生能够说出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而达成目标“2”幻灯片展示探究3 1、出示两组图片 第一组:汽油 汽车保养等行业 第二组:电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 问:在汽车降价的背后,几家欢乐几家愁? 2、判断:下列哪些商品属于互补品,哪些属于替代品? 可口可乐、相机、牛肉、乒乓球、百事可乐、汽车、 乒乓球拍、面包、打印机、蛋糕、墨盒、胶卷、羊肉、汽油 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出示小组讨论要求。 三人一组讨论交流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质疑。 抢答环节 完成评价任务3 完成评价任务5 出示图片 通过小组讨论和抢答的,学生能准确判断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进而也能够推导出替代品与互补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达成目标“3”。 通过前三个生活中情境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参与经济生活能力及判断意识,进而达成目标“5”幻灯片展示探究4: 播放视频《第十二届长春汽博会开幕7成参展车型“赔本赚吆喝”》 问:面对7成参展车型“赔本赚吆喝”的局面,汽车生产者应怎样应对? 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进行讨论,规定讨论时间,提出讨论要求,并参与到学生讨论中。 提示:要得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的正方向变动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假定所有其他影响供给因素保持不变,因变量是商品的供给量,而自变量只有一个—商品自身的价格。 1、学生扮演企业生产经营者,六人一组讨论对策;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质疑。 完成评价任务4 通过角色模拟,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公司的经营策略,归纳出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进而达成目标“4”环节 四 归纳总结评价反馈 与学生共同完善知识图 解答学生的疑惑。 1、整理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 2、提出疑惑。 关键词: 1、需求有法则 2、需求有弹性 3、需求有相关 引导学生把本节所学进行归纳总结,使新知识得以内化和吸收。达标检测与 课后作业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貒推进,以及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某市2014年蔬菜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较2013年有所减少。2014年入冬以来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导致24种蔬菜价格同比上涨了至少二成。据物价部分检测,2014年入冬蔬菜均价已经进入3元时代,就连土豆、白菜这些常见菜种,也从2013年的每斤五六毛至1元不等,蹿升至2元以上。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蔬菜价格上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板书 设计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需求法则) (二)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有弹性) (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有相关)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调节产量 (二)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教学反思 1、通过学生做测试题目,基本能达成本节课的预设目标 2、通过对一个典型事例多角度分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记忆更加深刻。 3、通过批改作业可以看出学生主观题答题规范度欠缺,部分学生不会结合材料。从2020年开始国内猪肉供求关系趋向基本平衡央视网消息:去年(2019年),我国大面积遭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导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价格高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从今年开始,国内猪肉供求关系将由偏紧趋向基本平衡。报告分析:今年一季度,全国生猪生产存栏处于恢复阶段。虽然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较上个季度环比有所增长,但是生猪存栏到商品猪供给,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进入二季度,生猪供给仍低于上年同期。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上半年猪肉消费需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报告分析:到2022年之后,我国生猪产能呈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29年猪肉产量达到5972万吨。目前我国人均猪肉消费在32公斤左右。预计到2029年,人均猪肉消费量能够达到42公斤左右。报告分析:2020年,预计国内猪肉产需缺口扩大,进口量预计比2019年增长32.7%,达到280万吨左右。未来十年,将随着我国猪肉产量增长而进口需求不断回落,预计到2029年,猪肉进口将降到120万吨左右。下半年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生猪生产热点问题新华社2020-07-14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刚刚过去的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6%,拉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约2.05个百分点。这让人不免担心,下半年百姓碗里的猪肉有保障吗?“二师兄”价格是否会持续上涨?7月13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通气会,有关负责人回应了当下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指标向好 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直接关系猪肉供给。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如何?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新建猪场多,补栏增养快。能繁母猪存栏连续9个月增长,生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体现生猪产能的核心指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实现同比增长3.6%,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与去年9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达到28.6%。生猪存栏方面,根据监测,生猪存栏最近5个月环比增幅分别是2.8%、3.6%、4.5%、3.9%和4.4%。与今年1月份相比,累计增长幅度为20.9%。“根据对全国规模猪场全口径监测,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杨振海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介绍说,各地生猪生产恢复向好。6月份,除宁夏外,30个省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前期降幅较大的南方主产省份持续快速恢复。15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5%以上,13个省份生猪存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0%以上。生猪养殖加快恢复,推动市场供应增加。辛国昌表示,3月份以来,生猪出栏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同时,今年前5个月猪肉进口172.4万吨,同比增长146.2%。供应持续改善 肉价持续大涨可能性不大监测显示,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进入6月份开始上涨,7月份第2周(7月6日至7月12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平均售价每公斤53.15元,连续6周上涨,涨幅15.6%,但比2月中旬的高点低6.49元。猪肉价格为何上涨?下半年会保持上涨趋势吗?杨振海表示,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消费拉动,也有一些突发性因素助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6.8%,5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8.9%,预计后期餐饮业猪肉消费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一般来说,每年6至9月份猪肉价格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今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消费增长,上涨压力可能会更大。另外,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对生猪生产及产品调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推高了局部地区猪肉价格。”杨振海说。他表示,下半年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目前生猪存栏和仔猪供给量已连续5个月恢复性增长,预示7月份以后可出栏的商品肥猪将会逐步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持续改善。同时,今年猪肉进口预计比去年增加100万吨以上,禽肉产量增加120万吨以上。“综合分析,三季度之后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逐步缓解,下半年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猪肉价格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杨振海说。供需仍偏紧 生猪稳产保供要毫不松懈下半年如何抓好生猪生产?杨振海表示,当前生猪生产恢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养猪积极性仍然不高,用地、环保、金融等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产能恢复转化为出栏上市量增加,需要有一个过程,当前总体供需关系仍然偏紧;个别地方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抓得还不够紧,稳产保供任务依然艰巨。他表示,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近期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对标检查每个省份的半年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压实地方责任。进一步加快政策落地,加强指导服务。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生猪养殖用地、抵押贷款试点和环评等政策措施,尽快将补助资金兑现到场到户。指导生猪规模养殖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产能。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财政资金扶持、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加快补栏增养。杨振海表示,农业农村部将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继续开展重点区域和场点全覆盖入场采样检测,强化出栏检疫、屠宰监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记者于文静)我国猪肉供应增加 价格或稳定下行工人日报2020-10-24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价格的高低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我国猪肉供应的不断增加,猪肉价格正在逐渐降下来,预计一直到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的价格总体上将低于上一年的同期水平。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介绍,自今年9月以来,我国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7周下降,而且也没有出现往年中秋国庆期间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在上周全国集贸市场上,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每公斤50.56元,比今年2月中旬最高价格时降低了9元多。猪肉价格正从高位一点点降下来。陈光华认为,这一形势的出现,主因在于全国生猪生产的持续恢复,生猪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高。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到今年9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2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也连续8个月增长,特别是今年的6月份和7月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这也成为今年生猪生产恢复的重要时间拐点。到9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同比增长28%,生猪存栏同比增长20.7%。“照这个趋势,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陈光华说。正是由于生猪存栏的持续恢复增长,猪肉市场总体呈现出供应改善、价格震荡回落的态势。另外,我国进口猪肉也在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今年1月~9月共进口猪肉328.6万吨,同比增长了132.2%,这些猪肉的入市,也对平抑猪肉价格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猪肉价格还能否继续下行,在陈光华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大:“今后一个时期,猪肉供应形势还会越来越好,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预计同比增长30%左右,价格总体上将低于上一年同期水平,不会再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不过,陈光华也指出,猪肉价格能否稳定下行也受到非洲猪瘟疫情控制好坏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共有9个省份报告发生18起非洲猪瘟疫情。虽然我国的常态化防疫制度已经形成,但也要看到,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污染面较大,疫情点状发生和传播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如果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排除出现区域流行的情况。“影响甚至阻断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的进程。”(记者孙喜保)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