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1.3 光的反射 说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1.3 光的反射 说课教案

资源简介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课程(科目)名称:小学科学 教材版本:苏教版 适用年级:五年级上册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反射》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三课。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评价任务、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教学进行阐述。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大概念: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分解概念:6.2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学习内容:6.2.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学习目标:5-6年级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2.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苏教版科学(新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三课。本单元是从起点到目标的递进式结构进行教学。具体内容框架如下: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七色光
概念 传播 反射 组成
教材主要有六方面的内容组成:
由“光的打靶”游戏引入——玩镜子——检测不同物体的反光性——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制作潜望镜——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3.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特点:通过之前两年多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实际探究中大部分学生重动手操作轻动脑思考.
(2)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书籍资料或电视电脑上,学生都见过反射的光,对这种奇妙的现象非常好奇,对光的反射也充满了疑惑。
(3)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学生对比较抽象的“光”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到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科学探究:通过检测不同材质的物体,能够发现物体反射光线强弱的规律。
科学态度: 对光的反射现象感兴趣,保持探究的积极性,并能够与同伴协调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走进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体会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生活。
三、评价任务
1.小组内完成“阳光接力打靶”游戏,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并能画出光的行进路线。
2. 通过“玩镜子”游戏,改变两面镜子夹角的大小,能够说出光的反射规律。
四、课时安排: 2课时本课是本节课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40分钟的时间:用2分钟导入新课,10分钟“打靶”游戏,10分钟操作与探究:玩镜子,16分钟运用:检测物体的反光性,2分钟的拓展延伸。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小组合作,运用材料盒中的材料进行打靶游戏。
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 小组内完成“阳光接力打靶”游戏,能用镜子准确“打靶”。
“打靶”游戏示意图画一画:小组完成打靶游戏后,用贴一贴,画一画的方式,展示光的行进路线。
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 能正确画出光的行进路线图。
环节二:操作与探究:“玩镜子”
一)站在镜子前: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镜子前,要能够与同伴在镜子里相互看见,但都看不见自己。
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 能够说出这种现象与光的反射有关。
二)变换两面镜子的夹角: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
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 能够说出镜子夹角改变镜子物体数量的变化。
环节三:运用:检测不同物体的反光性
小组合作,检测物体是否反光并能对每种物体反光性的强弱有区分。
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 小组合作检测五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根据反光效果强弱进行排序。
环节四:延伸拓展:说一说月亮是怎样发光的?
本环节的评价任务是 能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课堂评价表本节课的评价从6个方面入手。评价标准分为ABC三个标准分别是能准确说出、能基本说出和无法说出。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1、我能用镜子准确“打靶” A能准确说出 B能基本说出 C无法说出
2、我能正确画出光的行进路线图。 A能准确说出 B能基本说出 C无法说出
3、我能在镜子里与同伴不想看到。 A能正确使用 B能基本使用 C无法使用
4、我能能够说出镜子夹角改变镜子物体数量的变化。 A能准确描述 B能基本描述 C无法描述
5、我能根据反光效果强弱进行排序。 A能准确填写 B能基本填写 C无法填写
6、我能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A能准确说出 B能基本说出 C无法说出
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光
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