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解读1.知道光在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要求学生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通过实例知道光的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并能进行辨别;5.实验中观察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的变化情况,学会关注物理条件改变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并锻炼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6.通过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的重要定律,是知道平面镜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是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本节课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知识应用于一体,对本章的学习乃至初中物理光学部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着重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过程进行了细则上的解说,意味着本节课的过程性目标就是让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刚接触物理不久,还不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很多名词,概念以及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要求也不清楚。比如:构建物理模型的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实验评估中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等等。但是,在生物学科中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探究实验的技巧,在本节课中可以从学生可整合入手,了解多次实验的目的。教学策略1.通过实验体验获得知识认知,在导入、探究、应用等环节,均运用实验突破难点。2.通过学科整合挖掘学生的知识准备,在分析多次实验的目的时,借助生物上的鼠妇实验,导出物理多次实验的目的。3.构建物理模型规范认识光的反射,教师规范介绍光屏、反射光路图中各组成部分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现象2.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4.通过实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够辨别两种反射类型(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学会关注物理条件变化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2.在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发现两侧以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过程中,体验并学会在物理学科中怎样科学的提出猜想3.在探究光反射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概括结论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德育目标):1.探究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时,在猜想环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有依据的理论认知的科学精神2.在操作激光笔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3.通过对探究光反射定律的实验评估,知道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4.在了解光反射的应用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使用才能为人类提供便利,并且了解光污染的成因,提出治理的建议,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过程导入:实验:屏幕上显示的是箱子里的一个物体,是什么?老师提供了一个手电筒,谁能利用这个镜子让同学们看见箱子里是什么?(设计意图:直观的引出光的反射,鼓励学生敢于上台展示)模块一: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教师总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现象。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设计意图: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回顾生活中具体的光的反射实例)模块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环节一】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位置师:用激光笔和加湿器的喷雾展示光经过镜子后反射的现象。生:注意观察。(设计意图: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空中的位置情况)【环节二】认识光的反射光路图师: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刚才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的表示出来,用一条光线代表一束光,师:介绍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几个物理名词。并且提出要想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需要引入一条辅助线,介绍法线。生:猜想反射光线的位置。师:采用模型法研究反射光线可能的空间位置。(设计意图:反射光线加问号使学生意识到刚才只是猜想,这个实验最关键的是寻找反射光线的具体位置。)【环节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实验目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师:介绍实验器材—激光笔(光源)、平面镜(反射面)、一端固定一端可以旋转的光屏(显示光路)。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到讲台交流。师:投影出示具体的步骤可以参考。(设计意图:利用实验体验找到反射光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总结能力)【环节四】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你还注意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哪边?生:能够回忆起位于两侧。师:直接总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现在根据刚才总结的两条,能确定反射光线的具体位置吗?生:意见不统一。师:课件出示三条反射光线,你觉得是那条?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师:介绍入射角和反射角,需要再次实验确定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课件出示实验目的和实验建议。学生活动:动手实验,展示交流,总结结论教师活动:评估实验,联系生物课堂中的鼠妇趋光性实验,为什么我们每个小组要完成三次以上实验才能总结出结论呢?让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评价检测】(设计意图:评价学生在上一模块的学习情况)【环节五】探究反射现象光路可逆师: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在哪里?生:思考并回答依据。教师活动:评估实验,联系生物课堂中的鼠妇趋光性实验,为什么我们每个小组要完成三次以上实验才能总结出结论呢?让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评价检测】(设计意图:评价学生在上一模块的学习情况)【环节五】探究反射现象光路可逆师: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在哪里?生:思考并回答依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模块三:光的反射类型师:演示手电筒的光照在镜面上和黑板面上的反射情况。生:思考为什么。师: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思考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再让学生回答原因。师:生活中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例子。(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知道镜面反射、漫反射均遵循反射定律,知道漫反射及镜面反射所形成的不同反射情况及其原因)模块四:光反射的应用微视频: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语言:科学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对光的反射运用得当,可以为人类造福。但使用不合理,也会给人们带来不便。(设计意图:在了解光反射的应用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使用才能为人类提供便利,并且了解光污染的成因,提出治理的建议,培养环保意识)小结: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利用课间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统计学生自评达标度自主检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 B.日环食C.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D.地面上树的影子2.同学们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字发生了反射(镜面/漫),有时候前面靠边的同学因为黑板反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黑板上发生了反射______(镜面/漫)加油站:3.雨后晴朗的夜晚,月明风清,地面上分布着一些小水湾,请问迎着月光走_______处有水(亮/暗),背着月光走______处有水(亮/暗)(尝试用镜子、桌面手电筒模拟一下)4.完善下面两个光路图作业布置A:利用周末时间,针对威海市建筑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写一份调查报告。B:观看老师录制的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视频,自己回家做这个实验,然后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板书设计二、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现象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三、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四、应用课后反思《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学用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课堂上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我采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充分在准备,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应变。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为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对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