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八年级心理健康 靠近你,温暖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八年级心理健康 靠近你,温暖我 教案

资源简介

靠近你,温暖我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理念】
同伴关系在中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中小学生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提高其人际适应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自卑感、孤独感、学校适应困难等问题,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初中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目标】
1、认识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2、理解、掌握人际交往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3、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活动对象】
初二学生
【活动形式】
故事启发、游戏体验、讨论分享、动手演练
【活动准备】
1、 学生分组:全班分成7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坐好,在教室中间留出空地作为活动空间。
2、 多媒体演示课件。
3、 歌曲《朋友》。
4、 A4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情绪铺垫
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
【注】通过简单而有趣的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铺垫。
2、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被施了魔咒的手臂》
故事概要: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来到了一个大房子里面。房子的大厅里有一张大圆桌,桌上摆满了美食美酒,很多人围着桌子像在举行PARTY,可是每个人都是愁眉苦脸的,因为他们被施了魔咒,手臂不能弯曲,所以看着美酒美食却无法享受,只能饿肚子。
2、教师提问:我想帮助这些人解除魔咒,让他们吃上美食喝上美酒,有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生存的,我们需要与别人相处,与人交往,相互协助,这是我们的生活需要,同时也是我们的心理需求。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靠近你,温暖我——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板书课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呢?人际交往中有什么奥妙?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游戏一起来体验一下。
三、游戏体验,感悟交往
(一)互动游戏——“爱在指间”
1、活动过程 ( http: / / www.qikan. )
  将学生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学生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学生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学生背向圆心,外圈学生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学生两两相视而站。学生在教师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 http: / / www.qikan. )
  当教师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学生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教师发出“动作”的口令,学生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 http: / / www.qikan. )
  每做完一组“手势—动作”,外圈的同学就分别向左跨一步,和下一个同学相视而站,跟随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手势—动作”为止。 ( http: / / www.qikan. )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 http: / / www.qikan. )
  (1)刚才自己做了哪几个动作?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多(或为什么只完成了这么少)的亲密动作? ( http: / / www.qikan. )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 http: / / www.qikan. )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http: / / www.qikan. )
  3、教师点评 ( http: / / www.qikan. )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 http: / / www.qikan. )
  4、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 http: / / www.qikan. )
  5、教师小结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 http: / / www.qikan. )
(二)倾听游戏——“倾听花雨”
1、情景创设:请一位学生讲讲在班上哪位同学最受欢迎,他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学生在讲话时,老师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物品,或打断对方说话,或是到同学中间处理问题,学生讲完了,老师追着问:“你刚才讲什么?”
2、问题讨论:刚才,老师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不是一个合格听众?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听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3、分析引导:请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不合格听众的表现:如不看对方、不感兴趣、做其他事情、不断插嘴、不耐烦等。指出在倾听时,除了耳朵之外,还要学会用眼睛、表情、动作、语言告诉对方你在真诚、认真地倾听。
【课件展示】
倾听的技巧
眼睛 自然的眼神接触
表情 配合内容的专注表情
动作 身体面向说话者
语言 适度简短的语言回应
4、倾听训练:请学生听一篇名为《花雨》的文章。文章中多次出现“花朵”和“雨滴”这两个名词。每当听到“花朵”时,女同学起立,听到“雨滴”时,男同学起立。站立的同学要等另一组同学起立后才可坐下。
《花雨》
当花朵最需要雨滴的时候,雨滴适时而来,在我们的故乡,称此时的雨滴为“花雨”,此时的花朵为“雨花”,因为只有这个时候,花朵才最艳丽动人,雨滴才最晶莹光彩。
怎样才能描述两者“结合”的情景?曾经让我苦苦思索。近读台湾一位诗人的新作,才让我惊喜读懂了我所理解的诗美:花朵是雨滴的最佳归宿,雨滴是花朵最爱恋的宝贝。雨滴流进了花朵,自己充满了花的欢笑,花朵迎进了雨滴,焕发着雨滴的晶莹。雨滴感染了花朵的颜色,花朵呈现了雨滴的光泽,他们共同映见了天光,并使天光与他们的颜色结合,雨滴进入了花朵,成了花的一部分,花朵融入了雨滴,他的生命是由雨滴构成。
教师表扬那些在倾听训练中反应既快又准,没有出现错误或出错较少的学生,告之大家反应既快又准的前提就是认真倾听。
5、教师总结:在人际沟通中,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倾听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沟通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好人缘。
(三)沟通游戏——“折纸”
1、游戏规则: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操作过程中第一组同学面对面,可以商量,也可询问老师;其它六组同学背对背,不能相互商量,也不能询问老师,独立完成。
2、游戏过程:
(1)折一折:①把这张纸上下对折;②再把它左右对折;③在右上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 ④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⑤再上下对折;⑥在左下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
(2)看一看:做完后,请将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比较第一组与其它六组同学撕的“作品”,发现,第一组同学的作品形状一样或接近,而其它6个组的同学撕出来纸的形状差别很大。
(3)议一议: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指令,其它6个组的同学撕出来的“作品”形状会如此“千差万别”?
3、学生讨论。教师概括学生的讨论结果,如“没有交流”、“不能问老师”、“不能看别人的”等,肯定同学们的看法。
4、教师小结:第一组同学在折纸过程中,因为可以与同学、老师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不断反馈修正结果,取得的效果自然很好。其他组的同学因为不能实现相互沟通,各人理解不同,作品自然千差万别。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缺乏交流和沟通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产生误解、人际关系紧张等常常是因为缺乏沟通所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多和他人交流、沟通,不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实现人际交往愉快。
四、总结提升,拓展练习
1、说一说
(1)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得好或还不够好的地方有哪些?
(2)有什么话想向朋友、老师、父母表达的,无论是感谢的还是歉意的,都可以在我们课堂上说出来。
2、合唱《朋友》,走进朋友的温暖世界,在歌声、欢笑声中结束课程。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