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生活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冠病毒不是“中国病毒”)议题式教学课件(共45张PPT+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生活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冠病毒不是“中国病毒”)议题式教学课件(共45张PPT+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021年秋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认识的含义及形式
实践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疫情还未结束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
科学防护 集体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导致武汉病毒性肺炎爆发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nCoV。
谣言:新冠源于武汉
01
02
谎言:中国传播病毒
03
溯源:美国遮遮掩掩
04
固本清源:科学防护溯源
总议题:新冠病毒是不是“中国病毒”?
谣言:新冠源于武汉
新冠在武汉爆发,所以新冠病毒起源于武汉?
呸!造谣污蔑!
part 01
由于新冠病毒是2019年冬天从武汉流行起来的,而且最初不少患者都和武汉地区的华南海鲜市场有过密切接触,因此一直以来的一个主流认知是,这种病毒的源头就在武汉,就在华南海鲜市场。在新冠病毒刚开始流行的2019年,武汉地区的医生们根据患者的生活轨迹,推断出“这种疾病大概和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系”。这当然是很合理的推测。这个推论对于他们准确和及时地认识到这种全新疾病的存在,有很大的帮助。
尽管武汉特别是华南海鲜市场周边是本次疫情的暴发源头,这是有充分依据的。但是,我们实际上也没有证据证明新冠肺炎就一定是起源于武汉,起源于华南海鲜市场。新冠病毒确实有可能是在其他的时间和地点第一次进入人体,然后开始人际传播的。
议学材料:新冠病毒的源头在武汉?
2020年1月31日,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研究团队在bioRxiv上发表论文称,新冠病毒序列中有4条来自艾滋病毒的序列,是人工插入的。意在说明新冠病毒是武汉P4实验室泄漏事故造成。
议学材料:新冠病毒的源头在武汉?
议学材料:他们代表中国向世界道歉了?!
议学活动:
谣言:新冠源于武汉
议学活动要求:
仔细思考,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认真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将自己的观点转化成哲学语言。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什么是认识?认识有几种反映形式?上述情境材料中关于新冠病毒的认识属于哪一种?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有人说,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1.认识
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感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初级阶段
概念 判断 推理
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议学提示:
发展深化
依赖于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辩证统一
不能认为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实践。
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谎言:中国传播病毒
中国科学防护,积极抗疫,西方视而不见;
中国隔离管控,驰援世界,美国无理索赔。
呵!用心险恶!
part 02
戴口罩、勤洗手
少出门、少聚集
多通风、不接触
人民的需要
就是企业的目标
就是国家的目标
隔离观察
对己负责、对人负责
对社会负责
加大科研力度 参与全球合作
研制试剂疫苗 共同应对疫情
展示大国担当,驰援世界抗疫,为战胜全球疫情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后,西方媒体借疫情对中国进行舆论攻击,将新冠病毒渲染成“中国病毒”,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形象。
当中国通过武汉封城,全民“宅”家,戴口罩等方式抗疫时,西方媒体继续对中国政策进行抨击,称中国不尊重人权等。
议学材料:他国疫情失控是中国的“锅”?
中国应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向所有国家赔偿至少10万亿美元。
——美国前总统 特朗普
议学材料:他国疫情失控是中国的“锅”?
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当地时间周三(8月4日)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不支持前总统特朗普“要中国为新冠疫情赔偿超过10万亿美元”的要求。
议学活动:
谎言:中国传播病毒
议学活动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学科术语的规范使用。
结合课本知识,说说什么是实践?材料信息中出现哪些实践的基本形式?说说实践的特点。
中美抗疫过程中有何不同?美国的抗疫“措施”能不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新一轮扩散?为什么?
“10万亿美元”的赔偿应不应该由中国承担吗?他国抗疫失利,是中国引起的吗?
2.实践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议学提示:
特朗普在任期间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400万,死亡病例超过41万。特朗普却一再罔顾事实,向中国甩锅推责,推卸自身疫情防控不力的责任,转移视线。我想美国人民心里有一本账,真正应当追究的是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却无视民众生命健康的虚伪政客的责任。
——汪文斌
不是整个世界
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和过程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实践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溯源:美国遮遮掩掩
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哈!德堡,你怕什么?
美国,你狡辩啊!
part 03
议学材料:新冠病毒溯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强调,美国作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病毒泄漏,美国马里兰州2019年出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这些都疑团重重。美方如果真心想要支持溯源调查工作,就应该回应这些呼声,展现开放、透明姿态,让世卫专家去美国调查。
随着真相的不断被揭露,“调查美国德堡”呼声在全球响起。近来,中国驻多国大使馆发表声明反对溯源政治化,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报道了中方主张;CGTN智库日前用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民意调查问卷:“您是否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应该对美国进行病毒溯源调查?”高达83.1%参与投票的全球网民,用中、英、西、法、阿、俄语异口同声回答:是的,应该对美国进行新冠病毒溯源调查。
议学材料:新冠病毒溯源——德堡你在害怕什么?
德特里克堡从731部队到底得到了什么?
新冠病毒与美国生物实验室之间是否存在潜在联系?
德特里克堡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议学材料:新冠病毒溯源——德堡你在害怕什么?
议学活动:
溯源:美国遮遮掩掩
议学活动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对新冠病毒的深入研究,加深了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病毒溯源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请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分析,要如何才能找到新冠病毒真正的源头?
归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议学提示:
A
人类的抗疫实践是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对病毒的认识和抗议措施的制定源于抗疫的实际需要;抗疫实践增进了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促进疫苗的研制等;抗疫实践也使人们更加明白健康的重要性,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中国抗疫实践极大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及制度自信心。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德堡到底是不是新冠源头,配合国际调查就可以证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科学防控措施可以指导抗疫实践;新冠病毒溯源,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重要提示:
来 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
eg: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XXX的实践中,人们产生了XXX的想法(意识、认识等)
动 力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关键点“实践有新的需要”、“新的认识工具出现”、“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提高”。
eg:核酸检测试剂;新冠病毒疫苗;人类应对全球性疫情的能力增强
唯一标准 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eg: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目 的 认识指导实践成果了或者失败了,谈到了指导实践的结果。
eg:实践-认识-新的实践-新的认识-……;实践中检验过的科学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归纳总结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内容: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双重性)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双重性)。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论要求: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统一,顺序不能颠倒
科学理论是通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反作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要坚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固本清源:科学防护溯源
科学防控,科学溯源。
溯源的目的是早日结束疫情,保护地球居民安全。
part 04
外交部举行新冠病毒溯源问题驻华使节吹风会
中方对全球溯源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应该也只能由科学家研究找到病毒的动物源头和向人类的传播途径,任何国家都无权为一己政治私利而漠视生命、将科学问题政治化或对别国进行抹黑攻击。
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得出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公认的结论和建议,必须得到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各方尊重和实施。今后全球溯源工作应该也只能在此基础上开展,而不是另起炉灶。
中方始终支持并将继续参加科学溯源,我们反对的是政治溯源、违背世卫大会决议的溯源以及抛弃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溯源。
世卫组织秘书处应按照世卫大会决议要求,就全球溯源工作计划和后续机制同成员国充分协商,充分尊重成员国意见,对当事国的溯源计划更应同当事国协商确定,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合作。
China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
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是疫情的受害者,都希望尽快找到病毒源头,及早阻断疫情传播。当前疫情反复蔓延,加大疫苗公平分配、团结合作抗击疫情仍是当务之急。溯源合作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必须坚决反对政治化。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积极开展全球科学溯源,为人类最终战胜疫情作出中国贡献。
学以致用
1.2021年5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火星车“祝融号”拍摄的第一张火星影像,图片显示火星表面纹理清晰,地貌信息丰富,增进了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的认识。这说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水平提升推动认识发展
③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有实际意义 ④人能够发挥能动性认识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答案】D
【详解】①:材料不涉及认识的检验问题,①排除。
②:“增进了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的认识”寓示着实践水平提升推动认识发展,②正确切题。
③:材料未涉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相关内容,③排除。
④:“祝融号”拍摄的图片显示火星表面纹理清晰,“祝融号”增进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这表明人能够发挥能动性认识世界,④正确切题。
故本题选D。
学以致用
2.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屋檐是一大特色。挑檐,不仅令建筑造型美观,在功能上也照顾周到:夏天,它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照入室内;冬天,正午阳光又恰能照入建筑的最深处。由此可见( )
A.挑檐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太阳高度角的精准把握
B.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目的的实用建筑
C.立足光照条件和造型设计能够发挥建筑的最大功能
D.挑檐尺寸和阳光照射的关系表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可改造
B
【答案】B
【详解】B:挑檐,不仅令建筑造型美观,在功能上也照顾周到:夏天,它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照入室内;冬天,正午阳光又恰能照入建筑的最深处。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目的的实用建筑,故B入选。A:精准把握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不选。
C:立足光照条件,而进行造型设计能够发挥建筑的最大功能,故C不选。
D: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没有人的参与的,但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D不选。故本题选B。
学以致用
3.心理学中的心流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时,人们的精神会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不愿被打扰。科学研究发现,棋类活动、对抗竞技、舞蹈、游戏等活动更能带来心流。这表明,心流( )
①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②是主观与客观的连接纽带
③具有目的性和直接现实性 ④能够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答案】B
【详解】
①:科学研究发现,棋类活动、对抗竞技、舞蹈、游戏等活动更能带来心流。这表明,心流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故①入选。②: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联接纽带,故②不选。
③:实践具有目的性和直接现实性,故③不选。④:心理学中的心流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时,人们的精神会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不愿被打扰。这体现了心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故④入选。故本题选B。
学以致用
4.“国庆逢中秋”是由闰六月所致。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因有一个闰六月,10月4日出现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这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 )
①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③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答案】D
【详解】②④:根据题意,“因有一个闰六月,10月4日出现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这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也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不体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也没有体现哲学的来源。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与题无关
与题无关
学以致用
5.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会上通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材料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指导我们进行考古挖掘工作
②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其有主观能动性
③通过“思维的眼睛”,人类能逐步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④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D
【答案】D
【详解】②③: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通过“思维的眼睛”,能逐步揭开社会历史之谜,②③入选。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出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与题无关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