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9科10份)

资源简介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学年期末考试地理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
上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1~3题:
1、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省内有陇海――兰新铁路通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面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图I)及该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及径流补给图(图II)。读图完成4~6题:
4、图I中甲处地貌类型是(  )
A.喀斯特地貌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口地貌
5、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塔里木盆地边缘 B.黄淮海平原 C.四川盆地 D.河西走廊
6、甲处农业发展主要的障碍是(  )
①冬春降水少②冬季气温低③红壤分布④夏季汛期易产生洪涝⑤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左下“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7~8题:
7、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8、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右上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9~10题:
9、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10、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读左下图,分析回答11~14题:
11、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12、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P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13、图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明显增加 B.夏汛明显 C.含沙量增大   D.结冰期长
14、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右上图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个省区略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6、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均高产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
D.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自然壮丽的湿地景观
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1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19、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   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D.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右上图。回答20~21题:
20、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2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是山西,最大输入省是广东。
左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及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23、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右上图表示30°N地理要素随经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地理要素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25、与乙、丙两地区相比较,甲地区②曲线 数值较大,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降水少 C.植被少 D.日照长
下面四国为世界主要国家,读图回答26—28题:
26、四国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7、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D.丁国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贫乏
28、有关四国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②乙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③丙国位于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④丁国的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中俄两国于十月十四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 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该处将成为“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该日当太阳处于正南方向时,北京时间是11点。据此回答29--30题。
29、黑瞎子岛位于:
A.45°N,110°E B.48°21′N,115°E
C.48°21′N,135°E D. 45°N,145°E
30、这一天:
A.太阳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广东省各地昼长夜短
C.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D.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读下面北半球、南半球和全球月均温与冰雪覆盖面积对应值的分布图。回答31--32题:
31、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的是:
A.只有北半球的1月 B.只有南半球的4月 C.只有全球7月 D.全球全年都是
32、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
A.为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 B.长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高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读东西半球两区域略图,读图回答33--35题。
33、两图中的水域分别是( )
A.咸海、大西洋 B.里海、太平洋 C.黑海、印度洋 D.红海、太平洋
34、有关图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例尺大于图B B.图示区域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②处有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①处为平原,种植业发达
35、图B所示地区的自然特点是( )
A.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B.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C.高温多雨,夏季干燥 D.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读左下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36--38题。
36、图中大陆可能是( )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37、图中4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
A.a>c B.b>c C.c>d D.b>a
38、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
A.a B.b C.c D.d
读右上图,回答39--41题。
39、该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
A.铜矿、小麦 B.亚麻、锡矿 C.煤矿、天然橡胶 D.水稻、锡矿
40、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其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
41、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与M地的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 )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2--43题。
42、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3、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
A.a、b B.a、c、d C.b、c、d D.a、b、c、d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44--46题。
44、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5、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46、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四国争取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争常)是国际政治舞台的一件大事。读该四国经纬线图,回答47--50题。
47、关于四国气候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丁国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产品有柑橘、油橄榄等
B.甲国为热带草原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
C.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丙国最大平原人口稀少
D.乙国北部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48、关于四国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国的能源极其短缺,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
B.甲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
C.乙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
D.丙国缺煤少油,水能资源丰富
49、关于四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国中只有丙国不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
B.在乙国南部山地的河谷地带适于种植葡萄和啤酒花
C.在甲国东部高原地带由于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适于棉花生长
D.丙国沿海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50、通过海运从丙国运往丁国的商品( )
A.最近的航线经过巴拿马运河 B.主要是石油、铁矿石
C.最近的航线经过马六甲海峡 D.主要是棉花、天然橡胶等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51--53题。
51、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52、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53、海运最为繁忙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下面两区域局部图,回答54--56题。
54、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55、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56、乙所在的国家 )
A、多火山地震 B、东部有寒流经过 C、中部水资源缺乏 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读图回答57--59题。
57、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58、下列有关南极洲位置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洲,全部位于南极圈内
C.由东经20°经线向东,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依次环绕在南极大陆周围
D.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空中交通联系的中间基地
59、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据路透社报道,1907次航班于马瑙斯当地时间2006年9月29日下午2时36分(北京时间30日2时36分)起飞,但没有按预计时间下午6时12分抵达首都巴西利亚。据戈尔航空公司证实,这架客观是与一小型飞机相撞坠毁,14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巴西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件。结合右上图回答60题。
60、此次空难的搜寻工作进展十分困难,其原因可能是( )
A.事发地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气象条件复杂
B.事发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多对流雨天气,飞机不能准时起飞
C.事发地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能见度低
D.事发地位于亚马孙平原,有浓密的热带雨林,且许多树木高数十米
二、综合题(共40分)
6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内四个省中,临海的有     ,临   海,邻国分别是     、     、     、     。纬度最高的是    。
(2)四个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    。最偏西的是    。
(3)关于图中四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62、读我国某半岛沿海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此地的丘陵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    ,平原地区如果不合理灌溉将造成      。
(3)将下列土地利用方式的数字代号正确填人表中相应的空栏内(每栏限填一个)。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⑦水稻种植 ⑧油菜种植
土地类型 丘陵 平原 滩涂
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     带,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      。
(5)该地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拟在图上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经比较你认为较合适的地址是  ,理由是             。
63、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10分)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江,最终流入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4)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甲国与____合建管道以利于更快从中东进口石油,湄公河河口位置位于_____国家。
(5)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读甲、乙、丙三国轮廓及相关事物分布图,完成以下各题。(10分)
(1)甲国地形特点: ;
乙国人口分布特点: ;
丙国铁路分布特点: 。
(2)关于三国的叙述,正确的是(4分)
A.甲国北部种植业发达
B.甲国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
C.乙国生物资源、铁矿资源、水资源丰富
D.乙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
E.丙国国土大部分被沙漠覆盖
F.丙国石油资源丰富
(3)右是三国人口资料图,a是 国,
b是 国,c是 国。(3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B B D B C B C A C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D C D C B C A A C B C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D D B C D B C C D C B D B D A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C C B A B C A B C C D B A D
二、综合题
61、(1)② 南 ①④ 越南 老挝 缅甸 俄罗斯 ④  (2)④ ① ①②  (3)C
62、(1)B (2)水土流失 土地盐渍化 (3)⑤ ② ① (4)暖温 两年三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B 介于两城镇之间,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且地价较低
63、(1)③;澜沧;南(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侵蚀(切割) (3)B
(4)甲;乙;戊(5)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64、(1)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平原,中部为谷地宽广的山地、南部为高原、山地;
地区分布不均匀。东部沿海人口稠密,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沿河、沿海分布。
(2)CDEF (3)丙 乙 甲(填国名正确给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全球
北半球
南半球
7月
1月
10月
4月
20
40
60
80
20
15
10
冰雪面积(×10 千米 )
6


°C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30
30
丙国
开罗
50
0
乙国
里约热内卢
甲国
52
12
法兰克福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学年 历史 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总计55分。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40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郡县制度
2.李白的诗《远离别》中有这样的句子:“君失臣兮龙变鱼,权归臣兮鼠变虎。”为防止“鼠变虎”,明太祖( )
A.实行分封制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内阁 D.设立军机处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拟定征服世界的步骤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日本为实现第三期目标采取的行动是( )
A.中日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5.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史实,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有( )
①天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抗日战争④维新变法运动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⑥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6.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7.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8.建国初期,使得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实现独立自主的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10.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11.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12.《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13.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动和权利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雅典公民( )
①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国家的所有官职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③担任公职,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可以领取“津贴”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扩大到妇女和老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4.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15.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16.《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
A.制定宪法,扩大各州的权力 B.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
1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一致的地方。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D.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
18.“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9.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20.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21.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22.2009年底,《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对中日近代不幸的历史研究第一阶段达成一些共识,但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双方各执己见;对中日战争原因,日方的观点是“日本被军部的一部分势力拖入战争,从而将战线扩大”,中方观点是“日本有计划的侵略”。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
①第一阶段中日共同研究存在分歧 ②日方承认在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事实
③日方否认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④中日历史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24.“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理查德·尼克松《不战而胜》。材料说明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是( )
A.中国已成为五大实力中心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C.利用与中国的和解夺取同苏联争霸中的优势
D.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
25.“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隔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6.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7.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买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0.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3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3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改革,措施大同小异,其中“小异”应是( )
A.制定宪法 B.创办近代工厂 C.改革传统教育 D.加强中央集权
33.美国在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是( )
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③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④参战得到美国人民的一致支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35.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
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
36.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它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战略可以抗衡它”。罗斯福所说的“类似的战略”是指(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所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受轴心国侵略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37.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戈林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是( )
A.《洛迦诺公约》 B.《国联盟约》 C.《联合国宣言》 D.《非战公约》
38.联合国和国际联盟的相同之处有( )
①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②都宣称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由美国等国提议建立 ④都一直受英法美等大国操纵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9.雅尔塔协定规定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的条件是:“……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道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经营之,苏联的优先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需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这说明雅尔塔会议( )
A.牺牲别国利益,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B.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C.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
D.美苏争夺中国,但维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40.当今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 )
A.阿、以之间的矛盾 B.多国插手使问题复杂化
C.战略地位重要 D.“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二、非选择题(共45分。41题15分,42题15分,43题15分。)
4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 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6分)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4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6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9分)
4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战 争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400万平方公里 15亿 飞机、坦克、潜艇等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1个 2200万平方公里 17亿 原子弹等 9000多万 40000亿美元
材料二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美国“9·11”事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2分)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总计55分。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40题每小题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C D B C A C D A B C C B C A C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D C C D B A C A B A D A D D D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45分。41题15分,42题15分,43题15分。)
41. (1)管子认为法作为君主实行统治的手段,君主在法律的制定中起主导的作用(或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臣民必须服从于法。(3分)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3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6分)
(3)考生答出统治者的意志、经济因素、地域因素、人民的觉悟、先进思想的传播、历史传统等因素中的任意三点即给3分。(3分)
42. (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6分,三点即可)
(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3分)
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言之有理,三点即可)(6分)
43. (1)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战争具有全球性;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战争惨烈,造成的损失惨重。(三点可得6分)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3分)背景: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地区霸权主义及美苏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4分)不同:前半期的主流是战争与动荡,后半期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生物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2.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3.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植物细胞膜中没有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D.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脂肪、胆固醇、脂肪酶 B.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C.淀粉、半乳糖、糖原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5.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细胞核移植可以培育出与细胞核供体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③在细胞核内m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④细胞核是DNA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吸收氧气,进行需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7.下列课本实验中,观察对象在实验的过程中,始终要求是活的有
①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④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9. 如右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物质丙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丁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分别为胰岛素、抗利尿激素物质
B.物质乙、丙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甲、乙、丙、丁的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
D.控制甲、乙、丙、丁合成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10.“超级细菌”NDM—1有蔓延全球的趋势,感染者已达数百人,它含有一种叫NDM – 1的基因,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使NDM – 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B.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NDM – 1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需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D.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11.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保持细胞间粘连及对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12.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 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B.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C.溶液Z的浓度最高
D.溶液Y的浓度最低
13.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叶绿体的有无
B.低温可导致蛋白质发生变性
C.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D.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进行,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14.“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在中国主要指克伦特罗(C12H18Cl2N2O),它与肾上腺素有类似的作用。“瘦肉精”被猪食用之后,有利于脂肪等转化为蛋白质,但能使人中毒。自去年3·曝光后,受到农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克伦特罗是一种二肽 B.食用“瘦肉精”的猪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猪食用克伦特罗后可能导致呼吸加快、心率加速 D.克伦特罗具有催化作用
吉安一居民发现买的新鲜猪肉晚上发蓝光。专家解释,猪肉中含磷较多且携带了一种能
发光的细菌——磷光杆菌时就会发光。只要将猪肉煮熟,就可食用。下列关于磷光杆菌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磷光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B.发光由磷光杆菌的线粒体合成的ATP提供能量
C.磷光杆菌的基因中一定有与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磷光杆菌分裂繁殖时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基因重组
16.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一实验事实证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这一实验事实使我们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
C.这一实验事实表明细胞膜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
D.这一实验事实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
17.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小鼠的某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有可能是乳糖
18.右图像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合成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分子的水,则指导该多肽链合成
的mRNA中至少含101个密码子
D.若合成产物为胰岛素,则它不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1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①有染色体的细胞均为真核生物的细胞,真核生物的细胞一定均有染色体
②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条件适宜),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③真核细胞一般有核糖体和内质网,但有核糖体和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④动物细胞一般有中心体,但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⑤有线粒体的细胞一般可进行有氧呼吸,但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
A.无正确选项 B.3 C.4 D.5
20.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 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l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的起源不同
C.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人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21.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下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两层膜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通过膜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
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正确的有
①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不是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③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④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⑤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3.如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过程,其中操作和叙述都正确的是
①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②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 m×2 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25(单位:株/m2)
③图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④图丁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过程,其中最佳的植物组织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4.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
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25.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B.DNA连接酶对“缝合”序列不进行特异性识别,无专一性催化特点
C.受体细菌若能表达质粒载体上抗性基因,即表明重组质粒成功导入
D.培育转基因油菜,需对受体细胞进行氯化钙处理
26.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和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的传导和器官的移植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葡萄糖进入神经细胞能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而氧气进入神经细胞和mRNA通过核
孔不能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抗体的分泌和主动运输过程都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D.不同物种的细胞膜功能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而其基本骨架是相同的
27.科学家以链孢霉胆碱缺陷型突变体为材料,将它们培养在含有3H-胆碱(膜磷脂的前身物)的培养基中,使线粒体中的脂质被同位素标记,然后再将其转移到没有同位素标记物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在以后生长的几代线粒体中都有放射性标记。该实验证明了
A.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内的生物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线粒体内的DNA是半保留复制的 D.细胞内的线粒体可进行分裂增殖
28.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右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
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29.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 在4°C条件下易变性 B. 只含有C、H
C. 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 含有羧基
30. 下列图像是某些细胞结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结构参与构成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有a、b、c、d、f、g
B.噬菌体、蓝藻、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f
C.结构a、b、f、g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不一定都发生A—T之间的配对
D.能合成葡萄糖的结构是a,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1.右图为胰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关该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与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合成有关
B.蛋白质由⑦分泌,①⑦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若该细胞处于衰老过程中,④体积会缩小,⑤数量减少
D.用3H—尿嘧啶处理细胞一段时间,则含有放射性标记
的结构是②③④⑤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含量比较,据表分析错误的是A.鱼膝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B.鱼膝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33.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34. 物质鉴定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还原糖鉴定时,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出现
B.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的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
C.利用苏丹Ⅲ染色,脂肪滴显红色
D.脂肪鉴定中可使用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
35. 有一肽链,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其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多肽是九肽
B.该多肽在缩合过程中一定是4种转运RNA参与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C.该多肽彻底水解可得到4个谷氨酸
D.4种氨基酸缩合成该多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0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化反应中需要消耗水的是
A. 合成抗体 B. ATP的利用 C. 核糖核苷酸的聚合 D.合成肝糖原
37.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38.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39. 左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
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
B.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C.a和b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a可代表尿素,b可代表葡萄糖
4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羧基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为1和n
B.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16个肽键
C. 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共需要(m-n)个水分子
D.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二、非选择题(60分)
41.(4分)右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该图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A蛋白使细胞间的黏着性增强,所以在动物细胞
工程中常用__________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3)C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在细胞癌变后,其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4)ABCD四种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1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对②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为 ,观察④ (需要/不需要)染色。
(2)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 有关。
(3)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数字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 (填数字标号)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 (填序号)
(4)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
是 层。
(5)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⑦中b结构明显发达(较大),这可能是因为b与 _________ _有关。
(6)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胆固醇除了参与构成细胞膜外,还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分)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 ,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
以储存能量。
胰腺中 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3)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
44. (6分)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图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
成分 血浆 乳汁
水 91.00 86.00
Na+ 0.34 0.05
K+ 0.025 0.15
葡萄糖 0.05 极微量
乳糖 0.00 4.60
甘油三酯 0.06 3.70
氨基酸 0.002 极微量
酪蛋白 0.00 2.80
免疫球蛋白 2.60 0.07
(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其中的K+ 可通过 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 。
(3)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 。该物质的作用是
45.(22分)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人牛的受精卵,并成功地从牛奶中提取到了人生长激素,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与此相关问题如下。(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一G↓GATCC一,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一)
(1)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过程中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 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这种生物的 。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 及 。
(3)据图分析,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限制酶 (I/Ⅱ)进行切割。
质粒要用限制酶 (I/Ⅱ)进行切割。
(4)获能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后首先发生 反应,之后精子接触卵黄膜,并进一步与卵细胞结合,在该过程中, 和 可以防止其他精子人卵。
46.(8分)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②中常用 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
气体以维持 。
(3)从雄性猕猴附睾中取出的精子不能在体外使卵母细胞受精,需要用人工配置的
使精子获能;上述流程中必须要将供体母畜体内的 冲取出来。
(4)图中过程⑦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对代孕雌猴作同期发情处理。
(5)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47.(4分)右图为某地区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地区存在的问题是:人多地少, 资源有限 ,产出不足。你认为应该在该地区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
(2)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生物学科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C D A D C B A D D C C B B D C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A D C D D D D C B B B B C B B C A A
二、非选择题(60分)
41.4分(每空1分)
(1)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胰蛋白酶 (3) 减少(4)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多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
42.11分(每空1分)
(1)c 染色质;健那绿;不需要 (2)a 糖蛋白
(3)⑤;②④;②④⑤(4)0
(5)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6) 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43.5分(每空1分)
(1)肝糖原;脂肪
(2)胰岛A细胞 细胞间信息交流
(3)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44.6分(1)组织液 主动运输
(2)酪蛋白、乳糖
(3)免疫球蛋白 上升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
45.22分(每空2分)
多种互补DNA cDNA(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 终止子 标记基因
(3) Ⅱ I
(4)顶体反应 透明带反应 卵黄膜封闭作用
46. 8分(每空1分)
(1)显微注射 (2)CO2 培养液的PH
(3)获能液 卵母细胞 (4) 胚胎移植
(5)胚胎分割 对囊胚的内细胞团讲行均等分割
47. 4分(每空1分)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整体性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考号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要求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固定区域内答题,固定区域外作答无效。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有删改)
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是他们实现理想生命境界的途径,他们追求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人道契合、人道为一。
B.强调“天命”,就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王夫之等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张“天人交胜”。
C.所谓“众生平等”,是建立在佛教提出的“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的差别仅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的基础上的。
D.否定物质享受的最大化,提倡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可以使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C.儒家讲求“仁民爱物”,认为人与人、人与物皆为一体并应该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的重要作用,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是根源于此。。
D.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的中国生态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牢牢地扎根于基层社会的家族和礼仪中。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C. 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对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D.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相当先进与具体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②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③,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B.师又谢朝士曰 谢:道歉
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 引:率领
D.谁任其咎 咎:失败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2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8、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6分)
9、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那些情感。(6分)
三、10、名篇名句默写(8分)
(1)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3)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吾师道也, ?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衡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②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l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
③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了,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时代的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抗战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他还是一直弄他的纯文学,后来确实也成就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当我们很大度地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秋白这样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如果他不这样做,留把菜刀作后用,留得青山来养柴,在文坛上他也会成为一个、甚至十个梁实秋。但是他没有。
④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⑤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水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⑥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词才。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⑦秋白不朽。
(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想写瞿秋白的文章已有六年,始终都没有写出来,因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让人无法理解。
B.支撑着瞿秋白慷慨赴死的理性力量是他对生死大义的明了,所以才能视死如归,不恤以死去殉自己的理想。
C.文章③一⑤段借助段首的排比,从三个方面对瞿秋白展开评述,既赞美他的文学成就与临难的从容,更赞美他解剖自身弱点的坦荡,这就在记其行的基础上突出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D.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有“十分才”却只干成了一件事。
E.本文结构缜密,具有较强思辩色彩,而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又显露出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个怎样的人。(6分)
(3)请简要概括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 ”为题的好处?(6分)

(4)你怎么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这句话 你怎样看待瞿秋白面对名利时的选择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摩纳哥国际田联年度最佳颁奖晚宴举办之前,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面对本报记者,毫不吝啬地将溢美之词送给刘翔。
B. 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C、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D.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
B. 欧债危机的爆发固然是欧元先天制度设计的某些缺陷所致,但也不能否认其心理根源与美国经济的疲弱有着莫大的关联。
C.教育部自2010年印发《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以后,各地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经过努力,在不同程度上遏制了择校乱收费现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D. 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不同于之前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 , ,
, , 。 。
①且遭蹂躏之后
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
⑥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
A.③⑤④②①⑥ B.②⑤⑥①④③ C. ②①④⑤⑥③ D.③②④①⑤⑥
15.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写一则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据美国媒体1日报道,美国航天局去年5月丢失一台未经加密的笔记本电脑,电脑中存有国际空间站的控制码。
  据报道,这一信息由美国航天局总监保罗·马丁在2月29日提供给国会众议院的一份书面证词中透露。马丁承认,2010年至2011年间,航天局共发生5408件与电脑有关的安全事件,导致航天局系统遭到非法入侵并被装上恶意软件。
  美国媒体认为,尽管每年在信息技术安全方面的花费超过5000万美元,但美国航天局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相当糟糕。平均下来,美国联邦机构大约54%的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都经过加密,但航天局经加密的移动设备只有大约1%。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两位公差各有急务在身,结伴出发,走到半夜迷失了方向。一位认为黑夜乱闯徒劳无功,应该就地休息,等天亮辨明方向再走。另一位觉得呆着不动白耗时光,不如试着走走,也许碰巧能找到出路。二人争执不下,只好各行其是。
以能否按时完成任务而论,他们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不确定的。结局不能确定,却必须做出抉择,人们经常会遇到两位公差的困境。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题
教师卷
时间: 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要求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固定区域内答题,固定区域外作答无效。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有删改)
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是他们实现理想生命境界的途径,他们追求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人道契合、人道为一。
B.强调“天命”,就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荀子、王夫之等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张“天人交胜”。
C.所谓“众生平等”,是建立在佛教提出的“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的差别仅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的基础上的。
D.否定物质享受的最大化,提倡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可以使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
答案:A.(B.原文说的是过分强调;C.本末倒置;D.“极大地”无中生有)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C.儒家讲求“仁民爱物”,认为人与人、人与物皆为一体并应该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的重要作用,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是根源于此。
D.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的中国生态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牢牢地扎根于基层社会的家族和礼仪中。
答案:C.(A.因果倒置;B.禅宗不等于佛教;D.原文为“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C. 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对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D.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相当先进与具体的。
答案:D.(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参考译文:曹操(想要)亲自(率兵)攻打乌桓,他的部下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查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而侥幸胜利的,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由于上天帮助,但这不可当做常例。诸位的谏言,才是万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有所顾忌不说出来。”
魏伐吴,三征②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③,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参考译文: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能得到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傅嘏的建议),分三路进攻吴国,结果军队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呢?”(于是)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参考译文: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合力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他的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感到既惭愧而又高兴。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参考译文:司马昭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就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下令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根据实际情况,上奏章说:“如果把军队转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势必会动摇人心,这对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参考译文:然而东关之败后,司马昭问众人:“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责任?”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十分愤怒地说:“司马王仪你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参考译文: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是他们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留给自己,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们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而他却说:“我没有采用田丰的建议,(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由于不幸运。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B.师又谢朝士曰 谢:道歉
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 引:率领
D.谁任其咎 咎:失败
答案:D 咎:过错、罪过。
5.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A ①是曹操所说,表现曹操善“收人心”;⑤是司马昭所说,但不能表现其善“收人心”。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答案:D A.“没有人受到处罚”错,原文是“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B.“结果战败”错,原文为“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C.“军队‘人心摇荡’”错,原文是王基上奏章说“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士们)希望得到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得分点:“徼”、“全”,句意)
(2)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得分点:“临履”、“谓”,句意)
(3)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得分点:“败于官渡”、“谢”、“不暇”,句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2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8、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6分)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6分)
9、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那些情感。(6分)
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3点有分析即可满分)
三、10、名篇名句默写(8分)
(1)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3)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吾师道也, ?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答案:(1)无案牍之劳形;(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5)一尊还酹江月;(6)可以横绝峨眉巅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衡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②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l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
③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了,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时代的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抗战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他还是一直弄他的纯文学,后来确实也成就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当我们很大度地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秋白这样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如果他不这样做,留把菜刀作后用,留得青山来养柴,在文坛上他也会成为一个、甚至十个梁实秋。但是他没有。
④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⑤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水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⑥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词才。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⑦秋白不朽。
(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想写瞿秋白的文章已有六年,始终都没有写出来,因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让人无法理解。
B.支撑着瞿秋白慷慨赴死的理性力量是他对生死大义的明了,所以才能视死如归,不恤以死去殉自己的理想。
C.文章③一⑤段借助段首的排比,从三个方面对瞿秋白展开评述,既赞美他的文学成就与临难的从容,更赞美他解剖自身弱点的坦荡,这就在记其行的基础上突出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D.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有“十分才”却只干成了一件事。
E.本文结构缜密,具有较强思辩色彩,而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又显露出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
答案:(1)A、D(A项没写出来的原因不是瞿秋白让人无法理解,而是他像一个谜,让人无法看清摸透,作者深怕仓促下笔,写不出他的博大深邃。D.项原文第6段明确指出,瞿秋白一生的悲剧在于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笔下的瞿秋白是个怎样的人。(6分)
答案:(2)①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②心忧天下、视死如归的革命家。③淡泊名利、敢于自我解剖、追求精神和人格的自我完善的哲人。(6分,每点2分)
(3)请简要概括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 ”为题的好处?(6分)
答案:(3)①“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它直接促成了这篇文章,使作者不再为“无从写起”苦恼。② “觅渡”是文章的主线,有效的串联起瞿秋白的一生,更深入的剖析了瞿秋白的精神世界。③“觅渡,觅渡,渡何处?”既以问句形式引发读者思索,又加浓了文章的文学韵味。(6分,每点2分)
(4)你怎么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这句话 你怎样看待瞿秋白面对名利时的选择 (8分)
答案:(4)①“哲人者,舍其事而成其心”实际是对瞿秋白勇于剖析自我的行为的一种赞美与解说,瞿秋白舍弃英名流芳的“事”的机会,勇敢地在《多余的话》中自暴弱点与黑暗,就是因为他要成就自己对坦荡无私的人格的“心”的追求。(4分)
②我赞赏这种行为,因为在他心中,探索比到达更可贵,他追求的不是世人眼中的声名,而是德与道精神的自我完成,他的这种宁可舍其事也要成其心的崇高追求正是现在人们所缺失的,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也应该做一个精神世界的富有者。
也可以不赞成这种行为,不要因为个人思想认识问题,而影响了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这也是一种才华的浪费,不能很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一个人可以在追求到名利之后,再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那样会更好实现自己更崇高的追求。“事”与“心”是可以有机统一的。(4分)
第Ⅱ卷 表达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摩纳哥国际田联年度最佳颁奖晚宴举办之前,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面对本报记者,毫不吝啬地将溢美之词送给刘翔。
B. 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C、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D.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答案:C.(A,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贬义,贬词褒用; B.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应改为“出台”。属于望文生义。C.曲尽其妙: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D项 “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内容悲惨动人。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
B. 欧债危机的爆发固然是欧元先天制度设计的某些缺陷所致,但也不能否认其心理根源与美国经济的疲弱有着莫大的关联。
C.教育部自2010年印发《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以后,各地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经过努力,在不同程度上遏制了择校乱收费现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D. 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不同于之前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
答案B.(A.“根据……”“……显示”杂揉; C.偷换主语“自”应在句首。D搭配不当,应该是“征服”“观众”。)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 , ,
, , 。 。
①且遭蹂躏之后
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
⑥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
A.③⑤④②①⑥ B.②⑤⑥①④③ C. ②①④⑤⑥③ D.③②④①⑤⑥
答案:14.B.(解析:这段话是围绕“历史上的扬州”展开的,②是时间状语放在
最前面,③是总括性的话放在最后,然后根据“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和“总能
顽强地恢复生气”判断可分为⑤⑥和①④两类,再根据关联词确定⑤在⑥前,①在④前。)
15.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写一则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据美国媒体1日报道,美国航天局去年5月丢失一台未经加密的笔记本电脑,电脑中存有国际空间站的控制码。
  据报道,这一信息由美国航天局总监保罗·马丁在2月29日提供给国会众议院的一份书面证词中透露。马丁承认,2010年至2011年间,航天局共发生5408件与电脑有关的安全事件,导致航天局系统遭到非法入侵并被装上恶意软件。
  美国媒体认为,尽管每年在信息技术安全方面的花费超过5000万美元,但美国航天局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相当糟糕。平均下来,美国联邦机构大约54%的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都经过加密,但航天局经加密的移动设备只有大约1%。

15.美航天局遗失国际空间站控制码(“美国”1分 ,“航天局”1分,“丢失”1分,“国际空间站”1分,“控制码”1分;超字数要扣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两位公差各有急务在身,结伴出发,走到半夜迷失了方向。一位认为黑夜乱闯徒劳无功,应该就地休息,等天亮辨明方向再走。另一位觉得呆着不动白耗时光,不如试着走走,也许碰巧能找到出路。二人争执不下,只好各行其是。
以能否按时完成任务而论,他们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不确定的。结局不能确定,却必须做出抉择,人们经常会遇到两位公差的困境。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学年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各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大量应用了.关于电磁波的应用有以下说法:①控制电视、空调的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②银行和商店用来鉴别大额钞票真伪的验钞机使用的是X射线;③手机通话使用的是无线电波;④机场、车站用来检查旅客行李包的透视仪使用的是紫外线.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照相机的镜头前涂有一层增透膜, 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4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当波源静止不动且发声的频率不变,而观察者匀速向波源靠拢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
D. 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3.下列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横波,都能发生波的偏振现象
B.当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机械波的波长变长,电磁波的波长变短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且波长越短干涉和衍射现象越明显
D.不同波长的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一样;不同波长的光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4.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在地球表面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它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关于此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长约为10cm
B.摆长约为1m
C.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5.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每一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都具有相同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动能  D.回复力
6.在同一实验环境下用a 、b两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单色光束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b单色光束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下列关于a 、b两单色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束的波长比b光束的波长小
B.两束光都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若a光束在两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则b光束也一定发生了全反射
C.它们在真空中具有相同大小的传播速度
D.在相同条件下,a光束比b光束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7.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原点O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在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则t’=t+0.5s时刻的波形图象可能是图丙中的( )
8.如图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P、Q三点振动情况的是( )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B.乙为振源S点的振动图象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9.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变为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蓝光大
B.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不平行
C.从a点射出的为红光,从b点射出的为蓝光
D.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10.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
A.    B.    C.    D.
11.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λ2,且λ1>λ2,该时刻在P点为两列波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B.P点始终在波峰,不可能在波谷
C.因为λ1>λ2,所以P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D.P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互相加强
12.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t=0时对金属棒施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R的感应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穿过回路abPMa的磁通量Φ和磁通量的瞬时变化率以及a、b两端的电压Uab和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总计12分,每空3分)
13.(1)在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测量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
可能原因 。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时出现松动;
B.计算时把摆线长加上球的直径的值作为摆长;
C.开始计时时,秒表按下过迟;
D.实验时误把50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9次;
E.铁架台的底座有磁性物质,其对小球有磁场引力.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并测出相应的周期,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和的数值,再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则重力加速度 。(用和有关常量表示)
(3)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和②所示,其中甲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两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为 、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三、计算题(总计40分)
14. (12分)一列正弦横波在x轴上传播,a、b是x轴上相距sab=6m的两质点,t=O时,b点正好振动到最高点,而a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25Hz。
(1)若波由a向b传,试求出该波的波速?(2)若波由b向a传,试求出该波的最大波速?
15.(13分)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如图所示,∠A=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16.(15分)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上端连接阻值为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T.质量为kg、电阻为的金属棒,以初速度从导轨底端向上滑行,金属棒在安培力和一平行于导轨平面的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金属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s2,,),求:
(1)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和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
(2)当金属棒速度为向上3m/s时施加在金属棒上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
(3)请求出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外力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学年物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AC BD BCD BCD CD AD B A D C
二、填空题(总计12分)
13、(1) BCE (2) (3)偏小、相等
三、计算题
(12分)
(1)若波由a向b传播,a和b两质点应位于如图所示 的a1和b1两位置,
sab=+nλ右 (1分)
λab=m (n=0,1,2,3,…) ( 1分 )
传播的波速vab=λ右f (2分)
vab= (n=0,1,2,3,…) (2分)。没说明n扣1分
(2)若波b向a传播,a和b两质点应分别位于图中a2和b1两位置,
此时,sab=+nλ左 (1分)
λba=m,(1分)向左传播的波速
vba=λ左f=(n=0,1,2,3,…)。(2分)
当n=1 时 波速最大,vba=600m/s (2分)
如直接用n=1求解,无说明过程扣2分
15、(13分)解析:设入射角为,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 (3分)
根据题意得 ( 1分)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如图所示,出射点 到距离 ① (2分)
出射点在边上离点的位置。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如图所示,设折射光线与的交点为,由几何关系可知,在点的入射角为 (1分)
由,(2分)
得临界角, (1分)
所以光在点全反射。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垂直射出。由几何关系可知,
② (1分)
③ (1分)
由①②③得 (1分) 出射点在边上离点的位置。
16、(15分)(1)(4分)当t=0时,速度最大时,感应电动势最大,R上消耗功率最大。
E=BLV0 (1分) E =0.4×1×6V=2.4V; (1分)
PR=I2R= (2分)
(2)(5分)当金属棒速度为v=3m/s时,加速度为沿斜面向下(1分)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1分)
, (1分) 平行于斜面向上 (1分)
(3)(6分) 由图可知速度 (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1分)
安培力 :(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1分)
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代入得:F=1.32-0.16t,(0下降时,摩擦力方向改变,安培力随速度改变而改变
(1分)
(2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高二
班级
学号
命题人:
审题人:
y
x

O
T
2T
y
x

O
T
2T
y
x

O
T
2T
y
x

O
T
2T
a
b
R
v0
O
t/s
V/(m/s)
6
2
4
r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高二
班级
学号
命题人:
审题人:
姓名
学年 高三
班级
学号
命题人:马铁瑛
审题人: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已知集合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正方形,
是菱形,则( )
A. B. C. D.
2、设全集,,, 则=( )
A. B. C. D.
3、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 的集合的个数为( )
A .1 B .2 C . 3 D. 4
4、命题“存在实数,使 > 1”的否定是
A.对任意实数, 都有>1 B.不存在实数,使1
C.对任意实数, 都有1 D.存在实数,使1
5、当时,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6、已知命题:①“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都是偶数”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③“,若,则”的逆否命题;④“若,则或”的否命题. 上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7、设则 “”是“”的( )
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8、已知函数,则实数等于 ( )
A. B. C.2 D.9
9、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函数的图象为( )
10、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A. B. HYPERLINK "http://www./" C.5 D.6
12、设的最小值是( )
A.2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3、函数的定义域为
14、如图,在圆O中,直径AB与弦CD垂直,垂足为E,,垂足为F,若,,则 。
15、若关于的不等式有解,则的取值范围为
16、已知函数的值域为,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c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18题至22题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步骤)
1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若,求实数的值及实数的取值范围.
18、设函数
(1) 设,,当时,求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2)设为偶数时,,,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9、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并且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3)
(1)求实数的值;
(2)求函数的值域.
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在地平面上,轴垂直于地平面,单位长度为1千米.某炮位于坐标原点.已知炮弹发射后的轨迹在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其中与发射方向有关.炮的射程是指炮弹落地点的横坐标.
(1) 求炮的最大射程;
(2) 设在第一象限有一飞行物(忽略其大小),其飞行高度为千米,试问它的横坐标不超过多少时,炮弹可以击中它?请说明理由.
21、设函数.
(1)解不等式;
(2)对于实数,若,求证.
22、设正有理数是的一个近似值,令.
(1) 若,求证:;
(2) 求证:比更接近于.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
B A D C B A A C D A C C
二、填空题
13、 14、5 15、 16、9
三、解答题
17、
18、(1),单调减区间,单调增区间,值域
(2)最小值为,最大值为0
19、(1)
(2)由(1)知
当时,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当时,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综上可知函数的值域为
20、(1)在中,令,得。
由实际意义和题设条件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炮的最大射程是10千米。
(2)∵,∴炮弹可以击中目标等价于存在,使成立,即关于的方程有正根。由得。
此时,(不考虑另一根)。
∴当不超过6千米时,炮弹可以击中目标。
21、(1)解: (1)令,则
作出函数的图象,它与直线的交点为和.
所以的解集为.
(2)因为
所以 .
22、证明:(1)
,而,
(2)

比更接近于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姓名
学年
班级
考号
装 订 线牡一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小题 2 分,11—22每小题 3 分,共56分)
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的是(  )
A、 BeCl2 B、 NH3 C、BF3 D、 H2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区都是金属元素 B、s区都是主族元素
C、稀有气体在ds区 D、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
3、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
A、C2H4  CH4 B、CO2  H2S
C、C60  C2H4 D、NH3  HCl
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沸点:戊烷 > 2,2——二甲基戊烷 > 2,3——二甲基丁烷 > 丙烷
B、同物质的量的物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苯甲酸
C、含氢质量分数:甲烷>乙烷>乙烯>乙炔>苯
D、密度:CCl4>CHCl3>H2O>苯
5、某有机物X催化氧化的产物是(CH3)2CHCHO,有机物X是 (  )
A、 乙醇的同系物 B、乙醛的同系物
C、 丙醇的同分异构体 D、 丙醛的同分异构体
6、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 D、属于芳香烃
7、禁止使用兴奋剂是奥运会保证运动员比赛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下两种兴奋剂结构分别为:
①利尿酸 ②兴奋剂X
则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利尿酸分子中有三种官能团 B、两种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
C、两种兴奋剂均属于芳香烃 D、两种分子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8、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共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10、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 )
A、CO和N2 B、N2H4 和C2H4 C、 O3和SO2 D、 CO2和N2O
11、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NH4Cl;④金刚石;⑤CaH2;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 ( )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②③⑥
1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 和C-,B2+ 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B、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 C-> B2+     D、还原性:A2-<C-
13、由CH3CH=CH2合成CH2(OOCCH3)CH(OOCCH3)CH2(OOCCH3)时,需要经过的反应(  )
A、加成→取代→取代→取代    B、取代→加成→取代→取代
C、取代→取代→加成→取代    D、取代→取代→取代→加成
14、不法商贩销售的“致癌大米”,已验证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AFTB),其分子结构式为如右图所示,人体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一般条件下跟1mol AFTB起反应的H2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
A、6mol;1mol B、5mol;1mol
C、6mol;2mol D、5mol;2mol
15、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能有( )
A、2种 B、8种 C、6种 D、 4种
16、断肠草为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之一,据记载能“见血封喉”,现代查明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虎茸草素 异虎耳草素 异佛手相内酯 6-甲氧基白芷素
① ② ③ ④
A、①与②、③与④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B、①、③互为同系物
C、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消耗氧气比后者多
D、①、②、③、④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其物质的量均为3mol
18、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 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19、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1s2与2s2的元素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与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C、 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
D、 L层上有一个空轨道和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20、有Xn+、Ym+、Zn-,已知它们各自带有的电荷数值m>n,且X、Y、Z三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若按X→Y→Z的顺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
B、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它们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依次减小
D、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21、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B、X的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Y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Y小于HmX
22、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右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MgB B.Mg3B2
C.MgB2 D.Mg2B3
二、填空题 (共4道题,44分)
23、(6分)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
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A B C D
E F G H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 (2)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学_(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 )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
(5)IA族元素单质熔点( ) (6)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 )
24、(7分)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2个单电子且与Z同主族,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
(2)YZ2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
(3)Q的元素符号是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
(4)(4)E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都要高很多,原因是

25、(15分)以下是某课题组设计的由烃A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
的路线:
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A的分子式 ,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 ,由B生成D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不稳定中间体的结构简式是 ,该中间体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为 。
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写结构简式) 。
26、(1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字母O代表的元素符号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其中序号“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右图中的序号)。
(3)由j原子跟c原子以1 : 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 (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
(4)k与l形成的化合物kl2的电子式是 ,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
晶体。
(5)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
若已知i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 , 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用M、NA、d表示)。
牡一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化学答案
一、 (本题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小题 2 分,11—22每小题 3 分,共5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A A D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C C B C D B C A D A B B
二、填空题 共44分
23、(6分)答案:B D E C F A
24、(7分)答案:(1) S 、 C
(2)直线型 (3)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6 (4)HF分子间存在氢键
25、(15分)(1)C8H10(2分) , 羧基 (2分) (2) (2分)
(2分) , 消去反应 (1分)
(3)(2分)
缩聚反应(1分)
、、(各1分)
26、(16分)答案:
(1)Fe (1分) 第四周期 第VIII族 (1分)
(2) Si (1分) ; 2 (1分)
(3) SiC (1分); 因SiC晶体与晶体Si都是原子晶体,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 SiC中C-Si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长短,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 (2分)。
(4) (2分) ;分子 (1分)
(5)12 (2分);4 (2分); 或 (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C10H20O2
B
C
D
E
NaOH加热
H2SO4
氧化
氧化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政治文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1.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1991年我国发表第一份《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1998年,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4年我国宪法修订,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11年“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以上是我国追求人权进步的缩影,可以看出
①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与自由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2.“无车难,有车烦”。面对城市出现的堵车、汽车噪音、尾气污染等问题,公民有权上书当地政府,要求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公民上书政府的合理依据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我国公民依法以批评、建议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③堵车、汽车污染等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政府应重视公民的意愿
④国家权力机关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12年春运铁道部实行网络售票,这对不熟悉网络操作的农民工而言增加了购票难度。农民工黄庆红以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意见”通过报社“捎给”铁道部,引起铁道部对农民工购票难的关注。材料说明:
①享有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表现
②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③舆论监督以其自身的特点发挥着独特作用
④我国的民主程度日益提高,公民的利益都会得到尊重和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12年初新出台的《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指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是农民工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③能够提高农民工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有利于农民工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眼下,“政务微博”发展迅猛,网友对“微博问政”也给予持续关注,许多人认为,微
博互动在干部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问
政”
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③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④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法律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发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文,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我国公民可以就《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说明
A.公民通过审慎行使决策权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
B.公民在参与国家法律的废止或修改
C.公民在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D.公民在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7.2012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成为草案的最大亮点。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这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
②意味着农村人口在选举及政治权利的实现上向平等原则迈出了一大步
③拓宽了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可以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5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了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还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等方面做出了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的重大突破。该修正案的通过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立法权
③保障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④提供了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11年12月16日召开了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控物价上,会议提出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统筹考虑国际和国内因素、短期和长期因素,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政策。为此发改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科学决策,制定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工作方案
②政务公开,加强公民权力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③依法执政,加强反价格垄断法立法和执法力度
④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0.2011年12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联组会
议,专题询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工作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进行专题询问
①行使了法律赋予的质询权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增强了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实效性 ④是社会对政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全国公安机关自2011年5月26日至12月15日,开展了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警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全国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依法严厉开展“清网行动”反映了我国
A.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B.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
C.政府在行使文化职能,对人民负责 D.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12.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5月6--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举办学习班,对换届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严格按照选举法要求把好代表的入口关,真正选出责任心强、为民说话的县乡人大代表。这一要求:
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
②有利于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③能更好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有利于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阅读右边的漫画《久而久之》,你认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
D.树立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有所为有所不为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构建监督体系,完善监督制度,以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违法行政。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2011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推进依法行政,需要政府
①领导立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③不断强化执法力度,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④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据媒体报道,去年某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由此可见
①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④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从人均GDP来看,广东在全国算得上富庶之地。广东人有钱了会做什么?务实而低调的广东人,早已开始建设精神家园。通过建设文化强省,让广东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之所以要富“脑袋”,是因为
①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②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素质
③经济是基础,只有富“口袋”才能富“脑袋”
④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依据有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④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9.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C.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D.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20.“北京精神”是对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
①能为北京的社会进步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有利于凝聚和动员群众力量、展示城市形象
③是北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④可以为北京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11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
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医道”是中国特
有的“儒学”、“道学”、“医学”三合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万家团
圆的日子。每逢春节,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这说明,
作为节日文化,春节
①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②彰显了人们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④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常常遇到对国外观众吸引力大
大下降的“文化折扣”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从文化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B.在文化建设中,要看到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C.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D.必须意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5.“不一样的精彩”是深圳大运会的庄严承诺。从虚实结合的火炬传递到没有大腕的开闭幕式,从融入城市的场馆布局到务实节俭的办会方针,从规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到众多的外国参赛团体,“来了,就是深圳人。”大气包容的深圳,以大运会为纽带,激发了更多认同感和凝聚力。“不一样的精彩”体现了深圳文化的
①创新性 ②包容性 ③继承性 ④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在我们看到西式快餐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时候,西式快餐本身也在不断适应中国国情发生变化,中华文化对西式快餐文化的接纳与快餐文化的“中国化”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同时,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由此可见
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②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和谐相处中共同发展
③要通过阻滞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来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
④文化交流中应坚持以我为主,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内生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7.2012年的春夏之交,“最美”成为公共舆论中的高频词汇。从“最美教师”张丽莉,
到“最美司机”吴斌;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女公交司机”付秀丽,再到“最
美孕妇”彭伟平······这一系列的“最美”平凡英雄身上展现出的爱和善良,让大家为
之动容,使人间传统美德的光彩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些“最美”人物的事迹充分说

A.传统道德与当今时代结合,彰显巨大生命力
B.中华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28.10年来,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感动中国》,每年在本地发起“寻找感动”活动。
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媒体的“寻找感动”活动在
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②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便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
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④使文化具有活跃城市文化市场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广东省要求各地各部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湖北省结合纪
念建党90周年开展了“红歌传唱,童心颂党”等活动。两省的做法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
道理是
A.培育“四有”公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C.发展大众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0.2011年,外形酷似ATM机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出现在北京街头。将市图书馆“一
卡通”插入读卡口,只需几十秒,图书便能捧在手中,且在任何一台自助图书馆都可“通
借通还”。这种做法有利于
①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④传播和普及各种文化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4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1月4日,《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要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服务,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条件,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决策的重要意义。
32.(6分)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4年,
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
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注:
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运用所学公民、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
与公众实现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
33.(10分)材料三:雷锋,这个普通的名字已成为越来越鲜明的时代符号。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半个世纪以来,在雷锋粮神的鼓舞下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焕发出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34.(10分)材料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来产生。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政治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B D A B C C A C B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D C A D B C A D A B A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4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分)
②国家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久治安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有利于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4分)
③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3分)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3分)
32.(6分)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更好地合民意、
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
33.(10分)①有利于奏响主旋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2分)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培育文明风尚;(2分)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2分)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2分)⑤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动员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34.(10分)①我们要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 (1分)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1分)
②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1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1分)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体制机制,提高文化创造力。(1分)
③我们要扩大中华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1分)加强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交流,发挥文化的影响作用,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1分)
④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丰富资源,(1分)推动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养人才,(1分)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竞争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1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
英 语 学 科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woma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 She plans to send out all the invitations.
B. She’s a new student.
C. She thinks the man is right.
2.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idn’t know which hospital Bill was in.
B. He took Bill to the hospital.
C. He forgot to call the woman.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hasn’t heard from the professor in a week.
B. The class has extra time to complete the assignment.
C. She only just found out about the economics paper.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doctor has stopped seeing new patients.
B. The doctor’s clinic will be closed tomorrow.
C. The doctor’s schedule is filled tomorrow.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know
A. Where the meeting is being held.
B. Where Joe will meet her.
C. What the topic of the meeting is.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8题。
6.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o have his shoes mended.
B. To buy a pair of new shoes.
C. To do shopping in a supermarket.
7. How far is the supermarket
A. Two blocks away. B. Five blocks away C. Six blocks away.
8. How will the man go to the place
A. By bus. B. On foot. C. In his ca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ecretary and bos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10. Why was she late
A. Her aunt called her to get up late.
B. She missed the bus.
C. She got a telephone call.
11.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teacher
A. He is strict with his students.
B. He is cold to his students.
C. He gets angry easil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ompany. B. In a factory. C. In a hospital.
13. Why can’t the woman sleep well
A. Because she has been working too hard.
B. Because she has a family problem.
C. Because she has a high fever.
14. What does the doctor suggest that the woman should do
A. She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B. She should take holidays.
C. She should change a job.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A story about a friend who was on a sweet potato diet.
B. How to keep diet.
C. People should eat all kinds of things.
16. Why was the friend ill
A. Because he wanted to lose weight.
B. Because sweet potatoes can’t provide him with everything he needs.
C. Because he ate sweet potatoes.
17.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keep diet
A. To eat every kind of food.
B. To eat less meat.
C. To eat less and exercise mor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When did the speaker first see the film
A. Last night. B. At the age of 20. C. At the age of 9.
19. Why did the speaker think it was a good film for the girls
A. Because she liked it at their age.
B. Because it was a story about animals.
C. Because it was a funny story.
20. What is the video about
A. Romeo and Juliet.
B. A love story between two dogs.
C. Different lives of two dog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21. Don’t think of yourself as _________. As the proverb goes “________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If you work hard, you’ll succeed sooner or later.
A. failure; A failure B. a failure; A failure
C. failure; Failure D. a failure; Failure
22. It took him a long time to _____ himself ____ the cold weather in the north.
A. adapt; to B. adopt; to
C. adapt; with D. adopt; with
23.While you are not the only person______, you are principally responsible for it.
A. blamed B. to be blamed
C. to blame D. blaming
24. Mike _____ with Janet for over one year before they got married.
A. had fallen in love B. had been in love
C. has fallen in love D. has been in love
25. The manager of the supermarket tried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______ the needs of the customers.
A. cater for B. content with
C. meet with D. satisfy with
26. The thing that ______ is not who you are, but what you can do.
A. matters B. cares
C. considers D. minds
27. After the long journey, the three of them went back home, ________
A. hungry and tiredly B. hungry and tired
C. hungrily and tiredly D. hungrily and tired
28. ---- My father is coughing heavily.
---- You’d better________. It’s bad for his health.
A. force him to stop to smoke B. forbid him smoking
C. discourage him from smoking D. warn him against smoking
29. ---- Where did you find your wallet
----It was in the park ___________ I often did morning exercises.
A. when B. that
C. what D. where
30. ---- Have you been working here since graduation
---- No, I ______ in a middle school for five years.
A. have taught B. taught
C. was teaching D. had taught
31. ______ the steep mountains, she had no difficulty reaching the top.
A. Accustomed to climb B. Having accustomed to climb
C. Accustomed to climbing D. To be accustomed to climbing
32. I went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 _____, early this morning.
A. at latest B. on the whole
C. in a word D. or rather
33. Don’t be __________ by products promising to make you lose weight quickly.
A. taken off B. taken out
C. taken away D. taken in
34. Your laziness ______ your failure, while his success ______ his hard work.
A. results in; leads to B. leads to; results in
C. leads to; results from D. results from; results in
35. ---- Brad was Jane’s brother!
----_______ he reminded me so much of Jane!
A. No doubt B. Above all
C. No wonder D. Of cours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的最佳选项。
What are the basic elements(要素) of good manners Certainly 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 is one; courtesy(谦恭) is often 36 more than a highly developed sense of fair play. A friend of mine once told me about a time he was 37 along a narrow, unpaved(未铺柏油的) mountain road. 38 was another car that produced clouds of 39 , and it was a long way to the nearest 40 highway. Suddenly, at a 41 place, the car ahead pulled off the road. 42 that its owner might have engine trouble, my friend stopped and asked if anything was wrong. “ 43 ,”said the other driver, “but you’ve endured(忍受) my dust this far; I’ll 44 with yours the rest of the way.”
Another element of courtesy is empathy(善解人意), a 45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see into the mind or heart of someone else, to understand the pain or 46 there and to do something to minimize it. A man 47 alone in a restaurant was trying to open the cap of a beer bottle, 48 he couldn’t do it because of badly injured 49 . He asked a young busboy to help him. The boy took the bottle, turned his back 50 and loosened the cap without difficulty. Then he 51 it again. Turning back to the man, he 52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open the bottle without success. 53 he took it into the kitchen and returned shortly, saying that he had managed to loosen it ----but only with a pair of pliers(钳子).
Yet another element of politeness is the ability to treat all people 54 , in spite of all status or importance. 55 when you have doubts about some people, act as if they are worthy of your best manners. You may also be astonished to find out what they really are.
Courtesy is the key to a happier world.
36. A. nothing B. anything C. something D. nobody
37. A. walking B. running C. riding D. driving
38. A. Behind B. Ahead C. After D. Beside
39. A. dust B. smoke C. gas D. pollution
40. A. opened B. used C. paved D. repaired
41. A. easier B. wider C. narrower D. bigger
42. A. Hoping B. Seeing C. Recognizing D. Thinking
43. A. Yes B. Sure C. No D. OK
44. A. do away B. catch up C. put up D. go on
45. A. tool B. way C. behavior D. quality
46. A. unhappiness B. joy C. feeling D. thought
47. A. dining B. singing C. working D. sitting
48. A. so B. but C. why D. however
49. A. legs B. arms C. fingers D. ears
50. A. hurriedly B. happily C. momentarily D. secretly
51. A. loosened B. took C. hid D. tightened
52. A. seemed B. pretended C. managed D. tried
53. A. Luckily B. Finally C. Happily D. Sadly
54. A. alike B. friendly C. warmly D. nicely
55. A. Ever B. Specially C. Especially D. Even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saying, “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 ” I do not know whether it is true or not, but I do think that elephants are certainly very clever. They can be taught to do things. That is really interesting.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n elephant near a town in India. The elephant went to work with its master every day. It had to go along a certain street. A tailor lived in this street, and used to sit at the door of his shop. Every day when the elephant came to this shop, it would stop and put out its trunk towards the tailor. This was because it knew that the tailor was a friendly man. He would give it something nice to eat.
One day it happened that the tailor had nothing to give to his big friend. Perhaps he wanted to make fun of it, because he was not an unkind man. What did he do When the elephant put out its trunk to the tailor, he pricked (刺穿) the end of the trunk with a needle. The elephant drew back quickly, looked at him angrily and went off down the road.
The tailor thought no more about it during the day, but the elephant did! That evening before it went home the elephant filled its trunk with water from a dirty pond. When the tailor saw it coming along the road, he laughed at the trick that he had played on the beast that morning. But he became very sad when he received a trunkful of dirty water between the eyes!
56. What did the writer think about the elephant He thought it ________.
A. clever B. surprising C. silly D. funny
57. What did the writer think about the tailor He thought the tailor was ______.
A. cruel B. foolish C. a kind man D. an unkind man
58. The elephant would stop at the shop and put out its trunk towards the tailor in order to ________.
A. greet him B. make fun of him
C. play a trick on him D. get something nice to eat
59. Why did the elephant fill its trunk with water from a dirty pond
Because it wanted __________.
A. to drink B. to wash its trunk
C. to play with the water D. to play a trick on the tailor
B
American doctors say that mothers who smoke cigarettes before their babies are born may slow the growth of their babies’ lungs. They say reduced lung growth could cause the babies to suffer breathing problems and lung diseases later in life. Doctors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studied 1,000 children. The mothers of some of the children smoked, while the other mothers did not. Doctors found that the lungs of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s smoked were 8% less developed than the lungs of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s did not smoke, and that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s smoked had 25% more cold and breathing diseases than other children later in life.
Another recent study found that children had a greater chance of having lung cancer if their mothers smoked.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 danger of cancer increased only for sons and not for daughters, and that the father’s smoking did not affect a child’s chance of suffering from lung cancer.
60. The first paragraph is written to show _______________.
A. Mothers who smoked may slow the growth of their babies’ lungs
B. Mothers who didn’t smoke are healthier than those who did
C. Reduced heart growth could cause the babies to suffer breathing problems
D. The lung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babies
61. “Suffering from”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probably replaced by ___________.
A. growing B. sharing C. injecting D. developing
6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__________.
A. The danger of cancer increased only for girls and not for sons
B.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s smoked had a quarter more cold and breathing diseases than other children later in life
C. The father’s smoking influenced a child’s chance of suffering from lung cancer
D. The lungs of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s smoked were 8% more developed than those of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s did not smoke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Effects of Smoking B. Smoking is Harmful
C. Mothers, Don’t Smoke D. Lung Cancer
C
In Kenya, educational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are almost non-existent for people born with physical challenges. They face many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 including beliefs that their condition was caused by a curse. But one father whose son Brain was born deaf, mute and blind aims to change all that. Joseph Shiroko started a school four years ago that teaches students who can not hear, speak and who have very low or no vision a wide range of skills to support themselves.
The baby clothes the students knit(编织) are well known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school has developed a reputation for its dried smoked meat products.
Brain Resource Center, a boarding school, teaches deaf and blind young Kenyan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 variety of skills they can use to earn a living.
“We have a number of philosophies that inform what we are doing: accepting these people; loving them; giving them opportunities.” said founder Joseph Shiroko.
Teachers, most of whom are graduates from the school or are themselves physically challenged, work with students.
Mary Kerubo, 22, has a passion for knitting sweaters, which she plans to continue in her village.
“I feel comfortable here because Sween — my teacher understands me,” said Kerubo. “Even if I do not see well, she always repeats her lessons again and again so that I may understand how to make sweaters. I know I will make it.”
Kerubo’s teacher, Sween Lyaka, was among the first graduates of Brain Resource Center four years ago. She says her students have a lot of unrecognized potential.
Sween says in the future, she plans to purchase four sewing machines that she will use to teach students and produce and sell sweaters in her home village.
The center also works with students’ families to set up projects that will continue after the students graduate.
Founder Joseph Shiroko’s son, Brain, was the inspiration behind Brain Resource Center. The senior Shiroko says he began the school initially as a project to teach Brain bakery skills. The family later expanded Brain’s training and brought in other young people with similar physical conditions.
64.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Attract the reader’s attention. B. Lead us to the topic.
C. Tell us important news. D. Warn us of a serious problem.
65. The founder Joseph Shiroko treats children with physical problems except ______.
A. loving them B. accepting them
C. ignoring them D. giving them opportunities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___.
A. the teachers in Brian Resource Center are healthy and normal
B. the teachers merely help students who can’t hear or speak in Resource centre
C. Kerubo was among the first graduates of Brian Resource Centre
D. Joseph’s son gave Joseph the inspiration to found Brian Resource Centre
67.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non-exist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sabled in Kenya.
B. Joseph Shiroko started a new school four years ago.
C. Brian Resource Centre teaches the disabled skills to support themselves.
D. The baby clothes the disabled students knit are well-known in Kenya.
D
Archaeologists have discovered 45 ancient Egyptian tombs in Lahoun, Egypt. The site is about 70 miles south of Cairo, Egypt’s capital. In most of the tombs they found a decorated painted wooden coffin. Each one captains a mummy (木乃伊). In one tomb, 12 coffins from around 1500 B.C. were found piled on top of one another, so the actual number of mummies comes to 57.
The oldest tombs that were discovered date back to around 2750 BC. The discovery will give scientist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Egypt’s ancient religions.
Egypt’s archaeology chief, Zahi Hawass, said many of the mummies were covered in cloth with drawings of ancient Egyptian gods. The cloth is also decorated with texts from the Book of the Dead and scenes featuring ancient Egyptian gods. The book contains instructions and information that ancient Egyptians thought would help dead people deal with difficulties that they would come across in the afterlife.
Abdel Rahman El-Aydi is the head of the archaeological team that made the discovery. He said some of the tombs were decorated with religious texts. The ancient Egyptians believed these texts, like the Book of the Dead, would help the dead person to cross through the underworld.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the 45 tombs isn’t the first in Lahoun. Last year, some 53 stone tombs dating back to various ancient periods were found in the same area.
68. The discovery of these tombs will let scientists _____________.
A. know the exact number of mummies in Egypt
B. know what the Book of the Dead contains
C. know how mummies were decorated
D. know more about Egypt’s ancient religions
69. How many tomb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ame area in the past two years
A. 45. B. 98. C. 70. D. 57.
7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___________.
A. a large number of tombs were discovered only in Lahoun
B. the cloth covering mummies is decorated with beautiful patterns
C. Egyptians believed in ancient Egyptian Gods, who’d help them through the underworld
D. the oldest and largest tombs were discovered in Lahoun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e can read of things that happened 5.000 years ago in the Near East, where people first learned to write. 71 The only way that they can preserve their history is to recount it as sagas ---- 72 These legends are useful because they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migrations of people who lived long ago, but none could write down what they did. Anthropologists(人类学家) wondered where the remote ancestors of the Polynesian peoples now living in the Pacific Islands came from. 73
But the first people who were like ourselves lived so long ago that even their sagas, if they had any, are forgotten. 74
Fortunately, however, ancient men made tools of stone, because this is easier to shape than other kinds. 75 Stone does not decay, and so the tools of long ago have remained when even the bones of the men who made them have disappeared without trace.
They may also have used wood and skins, but these have rotted away.
descriptions of what important events happened in ancient times.
But there are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even now people can’t write.
legends hand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of story-tellers to another.
So scientists have neither history nor legends to help them to find out where the first “modern men” came from.
But there is some doubt who began to write.
The sagas of these people explain that some of them came from Indonesia about 2,000 years ago.
第II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n recent years many flowers shops have been appeared in our small town. It is common for people to buy flowers when they go to a gathering, visiting a sick friend, or attend a wedding or birthday party. I still remember clear one day last year when Tom, a disabled student, presented some flowers to his mother to express his gratitude for her. He owing his entire life to his mother’s kind and care. With her he would not have had the confidence or the courage to fight his disability. As a result the great effort he has made, he was finally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第二节 书面表达(共25分)
假定你是李华。David 是你的美国笔友。 他对中国鼓励使用环保购物袋很感兴趣,来信询问此事。 请你给他写封回信,主要内容如下:
# 感谢他的关注
# 简要介绍相关情况
# 谈谈你的感想
注意:1 字数100左右,信的格式已为你写好。
2 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参考词汇 环保购物袋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hopping bag
关注 ---- concern
June 8
Dear Davi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
英 语 学 科 试 题 答 案
听力
1~5.ACBCA 6~10.AABBC 11~15.ACABB 16~20.BCCAB
单选
21-25 DACBA 26-30 ABCDB 31-35 CDDCC
完型
36-40 ADBAC 41-45 BDCCD 46-50 AABCC 51-55 DBBAD
阅读
56-59 ACDD 60-63 ADBC 64-66 BCDC 67-70 DBC 71-75 CDGEA
改错
第一行 flowers 改为 flower; 去掉been
第二行 visiting 改为 visit
第三行 clear 改为 clearly
第五行 for 改为 to; owing 改为 owed; kind 改为 kindness
第六行 With 改为 Without
第七行 result 与the之间加of; has 改为 had
作文
Dear David,
I’m glad that you’ve noticed our efforts directed towa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nk you for your concern.
As too much use of plastic bags has caused serious white pollution, our government encourages us to use environment-friendly shopping bags. These bags are made of a variety of materials that can be easily treated when they become rubbish. Besides, they can be reused.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China have realized the advantages of such bags and started using them.
I believe that the wide use of these shopping bags can greatly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This is one of the many steps we are to make our country an even cleaner place.
Yours, Li Hua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考号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数学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结果,每小题5分,共12小题60分)
1、某同学同时掷3枚外形相同,质地均匀的硬币,恰有2枚正面向上的概率( )
A B C D
2、集合,集合,
则集合B中的元素有( )个
A 36 B 30 C 15 D 18
3、设n为自然数,( )
A B 0 C -1 D 1
4、对于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分别选择了4个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
A 模型1,相关指数为0.89 B 模型2,相关指数为0.98
C 模型3,相关指数为0.09 D 模型4,相关指数为0.50
5、设随机变量~,且,则的值( )
A 0 B 1 C D
6、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男 女 总计
爱好 40 20 60
不爱好 20 30 50
总计 60 50 110
由算得,.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 再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B 再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C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D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7、将5名护士分配到某市的3家医院,每家医院至少分到一名护士的分配方案有( )
A 30种 B 150种 C 180种 D 60种
8、某个家庭有2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为女孩,则另一个孩子也为女孩的概率为( )
A B C D
9、设,且,若能被13整除,则( )
A 0 B 1 C 11 D 12
10、10个相同的小球分成3堆,每堆至少一个,则有( )种分法
A B C D 8
11、设,,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均为,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也均为,若记分别为的方差,则( )
A B
C D 与的大小关系与的取值有关
12、6位好朋友在一次元旦聚会中进行礼品交换,任意两位朋友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行交换的两位朋友互赠一份礼品,已知这6位好朋友之间共进行了13次互换,则收到4份礼品的同学人数为( )
A 1或4 B 2或4 C 2或3 D 1或3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13、马老师从课本上抄录一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律如下表
请小牛同学计算的数学期望,尽管“!”处无法完全看清,且两个“?”处字迹模糊,但能肯定这两个“?”处的数值相同。据此,小牛给出了正确答案
14、如图,用、、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系统。当正常工作且、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正常工作,已知、、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9、0.8、0.8,则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为
15、将字母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种
16、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1)、已知随机变量越小,则X集中在周围的概率越大。
(2)、对分类变量与,它们的随机变量的观测值越小,则“与相关”可信程度越大。
(3)、预报变量的值与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的总效应有关。
(4)、在回归直线方程中,当解释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增加0.1个单位。
三、解答题(10+12+12+12+12+12=70分)
17、如图,圆O的直径AB=10,弦DE⊥AB于点H, HB=2 .
(1)求DE的长;
(2)延长ED到P,过P作圆O的切线,
切点为C,若PC=2,求PD的长.
18、已知一袋有2个白球和4个黑球。
(1)采用不放回地从袋中摸球(每次摸一球),4次摸球,求恰好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
(2)采用有放回从袋中摸球(每次摸一球),4次摸球,令X表示摸到黑球次数,
求X的分布列和期望.
19、已知在的展开式中,第7项为常数项,
(1)求n的值;
(2)求展开式中所有的有理项.
20、一厂家向用户提供的一箱产品共10件,其中有2件次品,用户先对产品进行抽检以决定是否接收.抽检规则是这样的:一次取一件产品检查(取出的产品不放回箱子),若前三次没有抽查到次品,则用户接收这箱产品;若前三次中一抽查到次品就立即停止抽检,并且用户拒绝接收这箱产品.
(1)求这箱产品被用户接收的概率;
(2)记抽检的产品件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1、已知某校5个学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如下表
学生的编号 1 2 3 4 5
数学 80 75 70 65 60
物理 70 66 68 64 62
(1)假设在对这名学生成绩进行统计时,把这名学生的物理成绩搞乱了,数学成绩没出现问题,问:恰有名学生的物理成绩是自己的实际分数的概率是多少?
(2)通过大量事实证明发现,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的,在上述表格是正确的前提下,用表示数学成绩,用表示物理成绩,求与的回归方程;
(3)利用残差分析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若残差和在范围内,则称回归方程为“优拟方程”,问:该回归方程是否为“优拟方程”.
参考数据和公式:,其中,;
,残差和公式为:
22、工作人员需进入核电站完成某项具有高辐射危险的任务,每次只派一个人进去,且每个人只派一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有一个人10分钟内不能完成任务则撤出,再派下一个人。现在一共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可派,他们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假设互不相等,且假定各人能否完成任务的事件相互独立.
(Ⅰ)如果按甲最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求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若改变三个人被派出的先后顺序,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是否发生变化?
(Ⅱ)若按某指定顺序派人,这三个人各自能完成任务的概率依次为,其中是的一个排列,
求所需派出人员数目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字期望);
(Ⅲ)假定,试分析以怎样的先后顺序派出人员,可使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数字期望)达到最小.
高二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1----6 ACDBCC 7------12 BADDAB
13、2 14、0.864 15、12 16、(1),(3)(4)
17、(1)、DE=8;(2)、PD=2
18、(1)、
(2)、X可取0,1,2,3,4
一次摸球为黑球的概率,
X 0 1 2 3 4
P
19、(1),由=0得;
(2),
得到
20、(1);
(2)可取1,2,3,
1 2 3
21、(1)记事件为恰好有两个是自己的实际分,——————————4分
(2),——————————5分
,,—————————7分
回归直线方程为—————8分
(3),——————————11分
所以为”优拟方程”————————12分
22、解:(I)无论以怎样的顺序派出人员,任务不能被完成的概率都是,所以任务能被完成的概率与三个被派出的先后顺序无关,并等于
(II)当依次派出的三个人各自完成任务的概率分别为时,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P
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数学期望)EX是
(III)(方法一)由(II)的结论知,当以甲最先、乙次之、丙最后的顺序派人时,
根据常理,优先派出完成任务概率大的人,可减少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均值.
下面证明:对于的任意排列,都有
……………………(*)
事实上,
即(*)成立.
(方法二)(i)可将(II)中所求的EX改写为若交换前两人的派出顺序,则变为.由此可见,当时,交换前两人的派出顺序可减小均值.
(ii)也可将(II)中所求的EX改写为,或交换后两人的派出顺序,则变为.由此可见,若保持第一个派出的人选不变,当时,交换后两人的派出顺序也可减小均值.
序综合(i)(ii)可知,当时,EX达到最小. 即完成任务概率大的人优先派出,可减小所需派出人员数目的均值,这一结论是合乎常理的.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