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地球的自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过程与方法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学会分析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学会计算计算地方时和区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宇宙观。2.探索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知道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计算不同地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图表导读法、列表比较法【教学过程】【教师引导、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活动探究,回答相关问题。我国建设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内陆卫星发射基地后,又在海南文昌新建了航天发射基地。2016 年 11 月 3 日 20 时,我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升空。“长征五号”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推力最大的火箭,也是运载能力居世界第三位的火箭。(1)通常来说,在火箭升空后,火箭助推器和部分箭体会被剥离,形成火箭残骸。火箭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 1 000 千米的范围内。想一想,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从提高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方面考虑,文昌发射基地有何地理位置优势?(2)与酒泉、太原、西昌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 10% 左右。议一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老师总结点评】(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火箭随地球向东自转,有向东的初速度。发射后的火箭速度很大,火箭残骸的角速度、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坠落在发射点以东。文昌发射基地东面是茫茫大海,即使有残骸坠落,也大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它砸中船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2)文昌发射基地距离赤道近、 纬度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新课讲授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速度可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 15°/ 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4.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恒星日:地球自转360 ,时间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太阳日:地球自转360 59 ,时间24小时。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着太阳的半球,为黑夜。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因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1)自转法:①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②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昏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晨线。(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3)方位法:①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②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晨昏线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3)晨昏线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因为α为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也就是直射点的纬度数。又因为β+∠1=90°,α+∠1=90°,所以α=β。(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2.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特点:纬度越高,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水平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她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影响工程技术方面:发射远射程炮弹和火箭时,如果不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就不会有效地命中目标。在北半球,机车的右轮通常比左轮磨损得更快。造成河流的不对称性。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北半球,流水加重对右岸的侵蚀,以致大河右岸通常比较陡峭,而左岸则较为平坦。南半球则相反。改变风向与大气环流。导致洋流的偏向。3.产生时差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有早晚:相对偏东的地区先看到日出。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之为地方时。偏东地区的地方时时间数值大于偏西地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______,每自转一度需要_____分钟即:经度每隔______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时间相隔____分钟;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时间______。计算公式: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 )(东加西减).时区的计算:时区数=已知地点经度/15°,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减之差;一地为东时区,一地为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加之和。4. 日界线(1).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2)国际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时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时刻 相同 相同日期 今天 昨天日期变更 见图 见图地球自转方向 → →(3).图解日期变更a.经线展开图b.极地投影图注意:(1)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2)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经线到达南极。三、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1.1 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2.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 夹角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 时针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速 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地球自转1 、自转方向概念:地球围绕 自 向 旋转,称为地球的 。地轴为自转的旋转轴,它的北端指向永远 。(2)自转方向 ,北极上空看,地球_____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_____时针方向旋转。2、自转周期(1)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恒星日,时间长度是 小时 分 秒。(2)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是 小时。3、自转速度(1)自转角速度:除 外,地表任何地点均相等,约为 ;(2)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 ,极点为 。【注意】(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5)在地球表面上,同纬度的地点相比,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地势越低,线速度越小。角速度都相同。(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7)其他各纬度(φ)的线速度(vφ)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φ=v0cos φ。【跟踪练习】例1.读右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自转方向。(2)比较并且说明在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3)本图中当A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叫做一个 日。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现象①成因②昼夜半球:下图甲、乙两处中,甲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乙所在半球为昼半球。③昼夜界线:AB线为晨昏线。(2)昼夜交替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②影响: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导读归纳】一、晨昏线的判读与运用1.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1)自转法:①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②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昏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晨线。(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3)方位法:①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②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2.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图中若AB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下图BN地方时是6:00,AN地方时是18:00。(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7)确定东、西经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8) 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特别说明】 晨昏线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3)晨昏线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因为α为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也就是直射点的纬度数。又因为β+∠1=90°,α+∠1=90°,所以α=β。(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跟踪练习】(师生互动)例2 图中A、B为一段昏线,A(70°S)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两地同时日出、日落B.此时北京正处于下班高峰期C.该日青岛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4°D.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2.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特点:纬度越高,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水平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她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课堂检测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 根据纬度可判断出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故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左岸淤积,最终小岛可能和①岸相连。南半球则相反,小岛与④岸相连。产生时差地方时(1) 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人为规定:东经180度附近最早看到太阳;西经180度附近最晚看到太阳。(3)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以右图为例。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 =15:00,F点地方时24:00- =21:00。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60分钟(遵循东加西减原则)经度差:若两地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则经度差为两经度之差。若两地一地在东经度~地在西经度,则经度差为两经度之和。时区和区时1.时区和区时的含义: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2.全球24个时区的划分:3.时区的计算:时区数=已知地点经度/15°,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4.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减之差;一地为东时区,一地为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加之和。5.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1)定时区,(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1)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日界线1.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2国际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时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时刻 相同 相同日期 今天 昨天日期变更 见图 见图地球自转方向 → →3.图解日期变更a.经线展开图b.极地投影图注意:(1)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2)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经线到达南极。c.国际标准时(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0时区的区时。选择题: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都一样 B.各地都不等C.纬度不同线速度不同 D.经度不同角速度不同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天大约向东转过15° ②南半球与北半球速度不均匀③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均为每小时15° ④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我国发射载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晨昏线总是与经线重合 B.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东移C.晨昏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D.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5.当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时,印度首都新德里(82.5°E)的时刻是( )A.9点 B.10点 C.9点30分 D.10点30分6.下列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生物钟”现象C.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 D.昼夜现象7.(1)右图中O为极点,ON为零时,∠MON为60°,阴影区比非阴影区早一天,甲与OM的经度相差30°,乙与ON的经度相差30°,据此回答(1)~(2)题。(1)过多久后乙地处于新的一天( )A.1小时 B.2小时C.3小时 D.4小时(2)过多久后甲、乙两地同处于新的一天( )A.14小时 B.16小时C.18小时 D.20小时8.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GH线是 (填“晨”或“昏”)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点的地方时是 ,与D点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C点的地方时比D点要 (填“早”或“晚”)。 (3)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D地的物体 偏。1.C 2.B 3.C 4.D 5.C 6.D 7. (1) B (2) C8.(1)晨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GH线是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交界线。(2)8时 A 早 (3)西 东 不4515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 地球的自转 学案.doc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 地球的自转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