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案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
2、懂得“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是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3、让学生深深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懂得“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是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2、知道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懂得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
2、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你们有理想吗?是什么理想?
学生纷纷分享:
师:人从小就有理想,有志向,并为之不断进取……。
2、板书课题: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1、抽生齐读第82页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找中华美德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预设)学生汇报: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是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
2、自学第82页“阅读角”—《乘长风破万里浪》后谈感想。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想:
师:一个人要明志。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奋进的过程中,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师:你们可以用一句名言激励自己。如“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等。
3、学生自学第83页《苏武放羊》的故事。
讨论: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做人就要像苏武一样,做一个有气节的人,要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机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永不屈服。
师:你知道有关气节的名言有哪些?
学生汇报:如:“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4、自学第83页《范式赴约》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汇报:如“一个人要讲诚信,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等。
教师小结: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记住“相关链接”的格言:“轻诺必寡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抽生读第84页《胡服骑射》的故事,然后思考:你从事中领悟到了什么?
学生谈领悟:
教师小结:一个人在生活中要不断求新。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
学生齐读以上的话。
学生自学第85页“相关链接”,记住: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日新之谓盛德。
6、一体机展示第85页的几句格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学生对照以上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日常行为,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教师小结: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后人值得学习的。
(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仁爱精神吗?
学生汇报:
师:“仁爱精神”就是要立己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2、学生学习《孔子的仁爱思想》后完成第86页“活动园”的填空。
一体机展示: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
我不愿意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不愿意 我也不 。
学生填好后分享。
3、学生自学第87页的阅读角《将心比心》和《朱冲还牛》
抽生谈感悟:
师出示格言:宽则众
师:对照格言,结合班级生活、学校生活和生活的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
4、那怎样去发扬仁爱精神呢?
自学第88页的内容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学生读以上的话:
教师展示格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让学生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
(三)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1、师:孩子们,你们爱国吗?什么是爱国?
学生发表看法:
师: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
师:自学第89页,两个“阅读角”,你知道些什么?
(预设)生:我知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并且知道国家的兴亡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2、师:那我们爱国的内容有哪些呢?
学生读一体机展示的内容: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的利益,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安定之时奉公守法,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
学生默看第90页的“活动园”,懂得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我懂得了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像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在一体机上展示几句格言。
乐以天下忧,忧以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位卑未敢忘忧国。
学生结合以上格言讲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学生读第91页“相关链接”:
临患不忘国,忠也。
苟利国家,不求富国。
学生讲大意,并记住这两句格言。
3、学生阅读第91页的“阅读角”,知道了什么?
(预设)学生汇报: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天下为公的理想。老年人有……
三、教师总结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注重明志
附板书: 崇尚气节 文
自强不息的人格休养 讲究诚信 化
不断创新 基

传统美德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宽容
源远流长 民胞物与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神
的爱国情怀 动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力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