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爸妈的唠叨[活动理念]初一的学生的生长发育加快,成人意识更加觉醒。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了,因此他们开始要进一步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希望更加独立,不喜欢别人支配自己,管理自己,尤其是不喜欢家长更加细致的关照,喋喋不休的唠叨。他们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经常发生冲撞时,有的沉默不语,行动拖拉;有的针锋相对,言语刻薄,有的离家出走、伺机报复。这种情况下,若能让他们大大方方地说一说父母的唠叨并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唠叨,将有利于学生们的成长。[活动目的]1、体验和感受爸妈的唠叨2、宣泄被唠叨的烦恼3、寻找应对唠叨的有效方法[活动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父母的唠叨,体会父母的唠叨难点:寻找有效应对唠叨的方法[活动准备]课件、画有一棵大树的白纸[活动过程]一、听唠叨歌,导入主题播放,《妈妈唠叨之歌》(中文版)。介绍歌曲来源:美国48岁喜剧女演员黑妮写了《妈妈唠叨之歌》,现在网络走红。黑妮是3位孩子的母亲,为了照顾小家伙们的起居,她和天底下很多妈妈一样,整天唠叨不停。她将自己每天常唠叨的话写成简短的歌词。这位母亲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几乎一口气唱出了多达八九百字的歌词,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孩子管教了一遍。二、欣赏小品,情景体验展示小品情景,各小组分角色扮演,并请出一个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小明在家1》小明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不久妈妈回来了,“小明,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啊!”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包忙问:“小明,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小明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讨论:小明为什么会烦恼?说说:自己的爸妈什么时候会在你耳边唠叨,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听了爸妈的唠叨后,心里是什么感觉?三、思考策略日常生活中,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免不了会产生一些摩擦,弄得他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小组内商量一下: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平时是怎样做的。1、 讨论:唠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这些办法能不能很好的应对父母的唠叨?(学生发言,并把办法板书在黑板上)2、展示小品《小明在家2》小明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不久妈妈回来了,进门就问:“小明,写完作业啦?”“妈妈,看一会儿就去写,你放心吧!”小明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小明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小明,今天表现怎么样?”小明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是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小明,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小明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讨论:小明是怎样对待爸妈的唠叨的?大家各想各的主意,可以保留板书的有效方法,但希望大家想到更多有效的办法。各小组内请一位同学快速记录在纸上,再从众多办法中选出最好的两条,呈现在我们小树上。四、小结生活中少不了父母的唠叨,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很正常,说明我们在成长。如果父母的唠叨让你感到心烦了,受不了了,记得多想想,用那些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哦。教学反思:这堂课辅导理念指向初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遇到的共性问题,切入口小,触摸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课堂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真实的情感与反应。正因为真实表达自己,所以学生对爸妈的唠叨的烦恼宣泄较多,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来有效应对方法的时间短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