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学科学习及应试能力等均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高,这些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政治与法治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依然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本学期的《政治与法治》虽也属于政治学科,但在内容上与上学期的《经济与社会》没有直接的相关,对于学生来说它就是一门新的学科,因此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无数仁人志士各种各样的尝试拯救旧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对于本框的知识已经有了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事实的让学生认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人民和正确的选择。教材解析本框是第一课第一框,内容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多重矛盾和主要矛盾,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本框内容与下一框内容相互衔接,共同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人民和正确的选择。三、设计思想通过观看视频《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一系列屈辱与苦难的开端》,让学生认识到近代社会我国的基本情况,之后带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视频演示等过程进一步学习了解近代社会我国的基本国国情、我国的历史任务、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等知识。四、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明确认识基本国情的重要性.通过对三种建国方案主张及结局的对比,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增强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政治认同 ,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人民和正确的选择的认同感。回顾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教学难点: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六、资源与工具教材、案例、视频、图片、课件。黑板、电脑、翻页笔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一系列屈辱与苦难的开端》,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近代的情况。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历史,更是一部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讲授新课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探究与分享一:中国: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之中,中国长期走在世界文明前列,17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19世纪三四十年代,清政府由盛转衰的颓势日益加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西方: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近代化机器大生产。根据上面的资料,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当时的社会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清政府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发展由盛转衰;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快速发展……教师总结:当时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是西方国家逐渐强盛起来,而国内发展由盛转衰。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收到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通过PPT展示近代社会我国的多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么多矛盾中,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呢?学生各抒己见,能够找到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教师总结:近代的中国社会有很多矛盾,期中最主要的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那么为什么说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帝国主义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当时社会清王朝还没有灭亡,所以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的。3.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庆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请结合课本第4页,找一找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学生能够自学课本找到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第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4.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近代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历史。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史诗。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请结合课本第5页,自主学习,找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三种建国方案及其相关内容。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要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结果: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教师总结: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思考:从上面的三种方案及其结果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结论: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八、板书设计九、方法与策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加教师的课堂讲授相结合十、学习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以及三种建国方案等知识。用典型事例,证实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十一、作业设计和同学唱一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并和同桌讨论一下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