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课件(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课件(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经济:
政治:
思想:
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军国主义论调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开始盛行;
第二课 辛亥革命
第一课时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
(一)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的困局
清政府保证永远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
材料1: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下,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52.5%。中国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
材料2:“滇越铁路不独云南全省商务为法人所掌握,而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柏顿 (法)
经济上:
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控制筑路、开矿权等特权。
谈谈你对材料1-2的看法。
观点1: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观点2:它们也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不能全部否定。
你认同以上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破坏性:
(1)使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建设性:
(1)列强的侵略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救亡运动此起彼伏
(2)列强的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
知识拓展
(二)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破局之策
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做了哪些努力?
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
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收回利权”“振兴实业”,召开国会等。
经济上:伴随民族工业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发展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独立、富强、发展
邹容与《革命军》
思想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弃医从政,1894年上书李鸿章,建议改革政治,遭到拒绝,同年冬,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出任总理,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组织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3年,发动革命发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1921年就任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1924年改组国民党。
组织上: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口号:振兴中华
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光复会
华兴会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时间、地点
人 物
性 质
革 命 纲 领
作 用
1905年,日本东京
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内 涵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推翻清政府,解除
民族压迫
1、宣传革命的理论与主张
你是如何看待“三民主义”的?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等
林觉民
同盟会成立后,频频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黄兴的率领下,向广州两广总督衙门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革命党人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事后同盟会会员收遗骸72具,葬于广州郊外黄花岗。
2、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等
秋 瑾
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
庚子新政
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等督办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
晚清立宪
1906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
12月6日,张謇、汤寿潜等人肖先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9年(宣统元年)各省奉命设立谘议局,多由立宪派主持。
立宪运动失败,一部分立宪派转与清廷对立,投向革命阵营。
为何清政府的这些改革措施会失败?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任何维护清朝统治的改良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建立新的政体,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经济:
思想:
组织:
1.政治: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2.经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掠夺,控制筑路、开矿权等特权。
(1)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2)革命思想的宣传
(3)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课堂小结




之策
1.1903年,写成二万多字的《革命军》,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邹容 D.陈天华
2.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民族革命,推翻满清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随堂练
随堂练
3.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