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为“十二章国徽”,又称“嘉禾国徽”,设计者为鲁迅、钱稻孙和许寿裳。“十二章国徽”的图案来源于中国古代天子礼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以及汉代《五瑞图》石刻上的图案,结合了传统十二章中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象征着稳重、忠孝、洁净等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为“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五色旗最早源于1906年同盟会本部的国旗草案,认为五色在中国传统中的五行学说中有所反映,且与五德等中国文化使用五数的习惯相符合。代表五个民族的五色可以缓和种族革命的意义,亦是政治清明的象征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912-1928 (民初)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军阀: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即称为北洋军。所以,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1912-1928孙中山提出这三项条件的目的是为了什么?(1)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已由各省代表议定,不能更改;(2)新总统到南京受任后,本大总统始行解职;(3)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保留辛亥革命的成果袁世凯袁世凯又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来突破这三项条件的限制的?【自主探究】阅读书本P16-17,找出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做出哪些举措?方面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的举措 社会反应及结果政治方面军事上 外交上一.袁世凯统治【自主探究】阅读书本P16-17,找出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做出哪些举措?方面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的举措 社会反应及结果政治方面军事上 外交上①迁都: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②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③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④成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①扩张武力,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②镇压革命党人反抗①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②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袁世凯统治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卖国;复辟帝制两部约法有何本质区别?袁世凯的统治有何特点?分权民主共和专 权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在北京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21款和附件6号。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年息5厘,按84%实交,47年偿清,本息共计67893597英镑,以盐税、关税为抵押。按照合同规定,直接扣除各项到期应还的中央和各省外债及赔款本息,这些扣款就超过了借款额的半数 。这笔钱是用来干嘛?这说明袁世凯是怎样的一个人?扩充武装力量,镇压革命力量,维护独裁统治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国家民族利益善后大借款第一号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第二号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第四号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一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第五号第一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思考:条约损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危害?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二十一条”(节选)丧权辱国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顶峰一.袁世凯统治发动: 1915年底,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亦纷纷宣布独立。国人反应护国运动(1915-1916)结局:袁世凯撤销帝制。6月,袁世凯郁郁而死。国人反抗“二十一条”时间国号纪年结果失败 原因1915年底中华帝国1916年为洪宪元年。各阶层群起反对,护国运动席卷南方,迫其宣布撤销帝制欧美列强的不满;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一.袁世凯统治概况“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自主探究】阅读书本P16-17,找出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做出哪些举措?结果如何?方面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的举措 社会反应及结果政治方面军事上 外交上①迁都: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②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③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④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复辟帝制……①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②镇压革命党人反抗①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②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革命党人的反抗;2.护国运动;3.欧美国家的反对4.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一.袁世凯统治集权至专制丧权辱国抵抗护民主护国权派系 势力范围 代表人物 扶植势力北洋军阀分裂 冯国璋 美国英国段祺瑞 日本张作霖 日本其他军阀 晋系 阎锡山 日本滇系 唐继尧、李烈钧 中华 民国桂系 陆荣廷 中华 民国直系皖系奉系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东北三省(奉天、黑龙江、吉林)山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陕西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读形势图,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怎样的局面?二.军阀混战派系 势力范围 代表人物 扶植势力北洋军阀分裂 直系 直隶(今北京)、湖北、江苏、江西 冯国璋 美国、英国皖系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 段祺瑞 日本奉系 东北三省(奉天、黑龙江、吉林) 张作霖 日本其他军阀 晋系 山西 阎锡山 日本滇系 云南、贵州 唐继尧、李烈钧 中华 民国桂系 广西、广东 陆荣廷 中华 民国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控制中央政权 时间 国家形势北洋时期 袁世凯统治 1912.4—1916.6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建立;复辟帝制,护国运动等反抗中失败。皖系统治 1916.6—1920.7 北洋军阀分为三大派系,段祺瑞掌权中央,直皖战争皖系失败。直系统治 1920.7—1924.10 两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奉系统治 1924.10—1928.12 北伐战争,北洋军阀失败。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影响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街头警察尸体身首异处助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统治取代大总统位集权至专制,丧权辱国;镇压革命段祺瑞张作霖孙中山袁世凯退让总统位领导反袁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北洋分裂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辛亥革命1912中华帝国1915护国运动1916军阀割据1917?20世纪初的中国格局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家张謇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知识结构总结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兴中会成立时间、地点、人物: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孙中山性质: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口号:“振兴中华”同盟会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领导:孙中山被选为总理性质: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未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概况: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成果中华民国成立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意义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或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朝覆亡: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北洋政府统治袁世凯的统治政治军事外交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大派系军阀混战时间影响、结果中国局势特点与军阉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