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学设计课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单元 课时 一课时 年级 小学高年级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法治的内涵;能力目标:认识宪法地位,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能更好发展;情感目标:树立规则意识,做到遵规守纪。重点 认识宪法地位,知道国家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才能更好发展。难点 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同学们,我们生活之中处处存在法律,先来看一看我们生活中的法律。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请思考: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教师引导】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法律为我们提供保障。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身边的法律呢?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课件出示没有法律的生活图片,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回顾上节课内容 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讲授新课 一、法律是什么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种事物,形容你对“法律”的理解,你会如何比喻呢? 课件出示图片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从“神兽”獬豸来理解法律。出示读本40页《说文解字》从古代的“灋”和“廌”的解字中进一步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引导】代表法的獬豸虽然凶猛可怕,但它针对的是犯法者,守护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是可畏可敬又可爱的。在今天,法律保障着我们的各项权益。教师提问:你知道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有那些吗?课件出示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配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思考讨论: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引导】指南针、武器、尺子二、宪法是根本法课件出示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每年的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会举行那些活动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设立宪法日?【教师引导】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课件出示宪法宣誓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宪法的重要性。教师提问:宪法宣誓的作用是什么?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由宪法具体表现出来的。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小结: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我们要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三、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课件出示《小学生法律知识儿歌》课件出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1.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2.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学生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其中“实施”一词,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教师提问:遇到下面情景,我们小学生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个公民这样做与国家发展有怎样的关系?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如何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地遵规守纪?你有什么好方法?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讨论交流交流讨论讨论分享: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学生思考为什么设立宪法日?思考:宪法宣誓的作用是什么?朗读《小学生法律知识儿歌》 让学生明白法律就是准绳。从古代的“灋”和“廌”的解字中进一步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懂得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能够懂得宪法是根本法。让学生了解宪法宣誓的作用。课堂小结 我们要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板书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生活处处都有法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