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1 延续文化血脉1.2 凝聚价值追求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2.1 正视发展挑战2.2 共筑生命家园单元导语本单元教材分析:思考并回答:我国发展遇到的“三大问题”和对策?(参见本课导语)答案与解析: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挑战,中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新课导入答案与解析:《饮酒》展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图景。《天星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画面,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图景。两幅图景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意境。阅读:教材第81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阅读诗文,你能想象怎样的生活图景?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2.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能力目标 1.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2.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2.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学指导遵循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多个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为什么坚持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道路?4.怎么走绿色发展道路?5.建设美丽中国可以践行哪些低碳行动?讲新课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绝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怎么办)(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水续发展。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伦敦“杀人雾事件”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思考:①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②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伦敦杀人雾事件 解析:(1)原因:①那时的伦敦市区布满了各种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工厂和发电设施,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②1952年的严寒使得民众用于取暖的燃煤增加,从而导致污染物剧增③长时间高压控制下的伦敦形成了无风的环境,使得污染物很难扩散。 (2)启发:①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霾;②转变发展现念,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③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完善处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④完善民众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等1.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为什么)(1)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塞罕坝”: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2018年荣获“地球卫士奖”!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答案与解析:(1)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条路是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第一条是通过毁山毁林、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的增长。第二条是绿色发展道路。(2) 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实践了“两山论”。阅读:教材第84页“探究与分享”请问:(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仔细阅读教材第85页“探究与分享”,说说你的看法。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怎么办)(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水续发展。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园太阳能光伏电站“三北”防护林3知识链接这些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正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倡导者,是这一变革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句: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3.“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课堂小结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人与自然的关系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1、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3中考点拨1.到2020年底前,我国将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①将彻底解决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问题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④表明环境治理已成为国家当前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垃圾分类的意义。①观点“彻底解决”观点是绝对化的说法,错误;④ “环境治理已成为国家当前主要矛盾”是错误的,主要矛盾表述错误。故选C。3【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A的理解是错误,改革开放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成就。B答案暂缓经济发展步伐,错误,不选。C,优先发展的是教育,错误。D选项无法控制,明显错误。故选A。中考点拨2.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中5次提及生态,分别是: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高生态治理成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A.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B.要重视生态保护,暂缓经济发展步伐C.我国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恶化趋势无法控制(1)塞罕坝为什么会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又为什么会从”荒原沙地”变回“林海绿洲” 你从这两次生态变迁中得到哪些启发 (2)你还知道哪些环保人物 与同学起分享他们的环保故事。 (3)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拓展空间(1)由于过度开垦伐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塞罕坝三代林场人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使塞罕坝从“荒原沙地”变回“林海绿洲”。(2)写出一 个环保人物的名称及其事迹即可,例如:感动中国人物张正样,30 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绕滇池圈的长度是126千米,至今,张正祥已经绕滇池走了1000多圈。这12万多干米的行走都是为厂阻止对镇池的污染和破坏,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士点的封停。(3)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 : 环保倡议书 xxx学校的同学们: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的将来,也为了让我们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节约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用脸盆洗脸 .洗手;节约用电,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节约用纸,多用手绢抹布,尽量两面使用纸张 2.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或步行。 3.为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和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使用的商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木筷和餐盒等 4.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 5.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6.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 7.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绿化美化活动 xxx学校团支部 x年x月x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pptx 素材1两山论.wmv 素材2生态惠民.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