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2地理基础篇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字母A处代表的地形名称为( )A.山峰 B.鞍部 C.山谷 D.盆地2.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山的海拔低于1400米 B.甲、乙两村的海拔一定相等C.甲村位于乙村的东北方向 D.设计中两村间的公路M比N更易于施工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4.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5.图中陡崖高差可能为( )A.100m B.299m C.400m D.550m阅读图文资料:日本中部有一条经典观光路线——“立山黑部阿尔卑斯路线”,每年冬季,在日本海沿岸地势陡峭的地方,会形成一段“雪墙”公路,公路两侧“雪墙”高度最高可达20米,身处其中,有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6.“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7.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南向北流9.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 )A.500米 B.700米 C.600米 D.400米想图中,图甲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泥石流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A.A——山顶 B.B——山谷 C.C——陡崖 D.D——山脊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51米B.图甲中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甲路线C.图甲中河流主干大致流向是西北向东南,李庄和吴庄的村民都能看见D处的火车D.E处容易发生泥石流,当泥石流发生时,应沿图乙中②方向逃生联合国将2020年5月21日确定为首个“世界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 )A.150至400米之间 B.150至450米之间 C.200至450米之间 D.200至500米之间13.图中河流流向及瀑布景观位置分别是( )A.自西向东①处 B.自西北向东南②处C.自东北向西南③处 D.自西南向东北④处暑假期间,薛城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我国南方某地区进行研学活动。读该地区等高残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14.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处的温差大约是( )A.2.5℃ B.3.5℃ C.6℃ D.6.5℃15.从出发地到山顶的四条线路中,最便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研学小组在这里最有可能看到的农业景观是( )A.坎儿井 B.大豆田 C.山地牧场 D.茶园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团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B.②处为山脊处比④处坡陡C.③处比④处坡缓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18.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甲的海拔是( )A.300米 B.500米 C.800米 D.1300米20.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300米 B.600米 C.800米 D.1300米二、非选择题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B____;C____。(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地,理由____。(3)图中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____方向。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若D的气温为10℃,则F地的气温约为____℃。(4)图中小河干支流汇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5)该地计划修筑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在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附近。22.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周庄的海拔在__________—__________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__方向。(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_____(选填B或D)处最合适。(4)若周庄与李庄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千米。(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2地理基础篇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字母A处代表的地形名称为( )A.山峰 B.鞍部 C.山谷 D.盆地2.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山的海拔低于1400米 B.甲、乙两村的海拔一定相等C.甲村位于乙村的东北方向 D.设计中两村间的公路M比N更易于施工【答案】1.D 2.A【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周围高的部位,是盆地。山峰位于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部位,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山谷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所以根据题意选D。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200米,由此判断山顶最高处不高于1400米,故A正确;甲乙两村都在400米-600米之间,但是海拔不一定相等,故B不正确;根据指向标判断,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故C不正确;两条公路中N比M更容易施工,因为N经过地区地势平坦,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4.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5.图中陡崖高差可能为( )A.100m B.299m C.400m D.550m【答案】3.C 4.D 5.C【解析】3.图中等高线海拔高度在0~500m之间,200m以下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为平原,200m以上的地区,等高线较稀疏,地形为丘陵,所以该地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故①正确、③错误。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中部等高线数值大,地势高,为山丘分布,而且呈西北-东南走向,而该山丘西南、东北两侧,地势较低,地势特征为中部高,西南、东北低,故②正确、④错误。故答案选C。4.图中甲乙两虚线所示位置,等高线分布特征相同,即等高线都向高值方向凸出,两侧部位都比中间部位地形高,所以应该同为山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5.由图推知,陡崖靠近海岸线的一侧(东北侧)海拔为100m-200m,而靠近高点的一侧(西南侧)海拔为500m-600m,最大高差600-100=500m,最小高差500-200=300m。在四个选项中,仅有C项处于300-500m范围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拔高度200m以下,地形平坦(等高线稀疏)的地形为平原,海拔高度200m--500m之间,地形有一定起伏,但起伏比较和缓(等高线较为稀疏)的地形为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的为山地。阅读图文资料:日本中部有一条经典观光路线——“立山黑部阿尔卑斯路线”,每年冬季,在日本海沿岸地势陡峭的地方,会形成一段“雪墙”公路,公路两侧“雪墙”高度最高可达20米,身处其中,有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6.“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7.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四地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6.A 7.C【解析】6.“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甲地,判断依据是甲处靠近日本海,降水丰富,且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具有“雪墙公路”的形成水分和坡度条件。A正确,乙丙丁都不符合水分和坡度条件,BCD错误,故选A。7.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丙地,理由是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雪墙,又要有“雪”,所以需要水分,又要有“墙”,所以需要坡度大的地形。等高线稀 疏,地形平坦,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南向北流9.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 )A.500米 B.700米 C.600米 D.400米【答案】8.C 9.D【解析】8.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从而确定方向,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C。9.陡崖高度:(3- 1)X100≤H<(3+1)X 100,即200≤H<400,故图中陡崖高度最大不超过400 米。故选D。【点睛】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想图中,图甲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泥石流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A.A——山顶 B.B——山谷 C.C——陡崖 D.D——山脊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51米B.图甲中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甲路线C.图甲中河流主干大致流向是西北向东南,李庄和吴庄的村民都能看见D处的火车D.E处容易发生泥石流,当泥石流发生时,应沿图乙中②方向逃生【答案】10.D 11.B【解析】10.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两座山之间的鞍部,故A错误。B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故B错误。C处没有等高线重合,不是陡崖,故C错误。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故D正确。故选D。11.图甲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663-512=151米,故A错误。图甲中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甲路线,此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故B正确。图甲中河流主干大致流向是东北向西南,李庄和吴庄的村民都能看见D处的火车,故C错误。E处容易发生泥石流,当泥石流发生时,应沿图乙中①方向逃生,故D错误。故选B。【点睛】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联合国将2020年5月21日确定为首个“世界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 )A.150至400米之间 B.150至450米之间 C.200至450米之间 D.200至500米之间13.图中河流流向及瀑布景观位置分别是( )A.自西向东①处 B.自西北向东南②处C.自东北向西南③处 D.自西南向东北④处【答案】12.C 13.B【解析】12.根据图例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200米—450米,C正确。故选C。13.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结合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可知,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瀑布的形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是要有陡崖,二是陡崖处有河流。图中②处和④处等高线都重合,表明②处和④处都是陡崖,但②处有河流经过,所以②处会形成瀑布,B正确。故选B。【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仅可以确定某点的海拔、山体的部位、河流的流向、还可以确定某点的地形、坡度的陡缓、推算两点的实际距离,考点较多,需加强训练。暑假期间,薛城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我国南方某地区进行研学活动。读该地区等高残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14.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处的温差大约是( )A.2.5℃ B.3.5℃ C.6℃ D.6.5℃15.从出发地到山顶的四条线路中,最便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研学小组在这里最有可能看到的农业景观是( )A.坎儿井 B.大豆田 C.山地牧场 D.茶园【答案】14.B 15.C 16.D【解析】1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图中出发地海拔约100米,山顶海拔600~700米之间,出发地与山顶间的相对高度约为500~600米,则500÷100m×0.6°C=3℃<两地气温差<600÷100m×0.6°C=3.6℃ ,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间的温差在3~3.6℃之间,B正确。故选B。1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因此山洪应该发生在山谷地带,所以图中②和④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不适合爬山,B、D不合题意。①线路虽为山脊,但接近出发地时,仍要经过②所在的山谷,且①线路较远,A不合题意。③则全程都为山脊,可避开洪水,且③路径最短,等高线较稀疏坡度更缓,故③线路上山更理想,C符合题意。故选C。16.依据材料,这是我国南方某地区,坎儿井在我国西北地区,A错误。大豆主要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B错误。山地牧场主要在我国非季风区,C错误。茶园在我国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带非常常见,D正确。故选D。【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易发育河流;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爬山比较费力;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适合爬山。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团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B.②处为山脊处比④处坡陡C.③处比④处坡缓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18.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答案】17.B 18.B【解析】17.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①处海拔为800米,③海拔为500米,两处的相对高度300米,A错误。②处为山脊,等高线比④处更稀疏,坡度更缓,B错误。③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④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C正确。C处海拔900米以上,为该区域最高峰,D错误。故选C。18.读图可得,A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该部位适宜做攀岩运动,故A叙述正确。B处为山脊,不可以开发漂流体验项目,故B叙述错误。C处为山顶,可修建观景台,故C叙述正确。溪水村位于缓坡上,周边可以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故D叙述正确。故选B。【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甲的海拔是( )A.300米 B.500米 C.800米 D.1300米20.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300米 B.600米 C.800米 D.1300米【答案】19.C 20.A【解析】1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高出海平面800m,即甲地的海拔为800m,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800m,乙地海拔500m,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300m。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二、非选择题2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B____;C____。(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地,理由____。(3)图中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____方向。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若D的气温为10℃,则F地的气温约为____℃。(4)图中小河干支流汇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5)该地计划修筑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在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附近。【答案】(1) 陡崖 山脊 鞍部(2) F F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3) 西北 4 8.8℃(4)自西向东(5)D【解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地形部位名称、地形坡度、方向、实地距离、选址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1)读图,A是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B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向低处凸出。C是鞍部,位于两峰之间。(2)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E等高线稀疏,坡度缓,F等高线密集,坡度陡。(3)图中没有指向标,没有经纬网就用一般指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西北方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000,那么4*100000=400000cm=4km。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D的气温为10℃,则F地的气温约为8.8℃,D是100米,F是300米,300-100=200米,海拔上升200米气温下降1.2℃,10-1.2=8.8℃。(4)读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河干支流汇合后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5)水库应该修建在D处,河流交汇处,又是口袋型的山谷,利于蓄水。22.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周庄的海拔在__________—__________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__方向。(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_____(选填B或D)处最合适。(4)若周庄与李庄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千米。(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答案】(1) 山脊 陡崖(2) 100米 200米 东南(3)D(4)15(5) 正确 小溪下游地形平坦,有人居住【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和比例尺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依据位置,字母C所表示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E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该等高线地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周庄的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判定,周庄位于李庄的东南方向。(3)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从西往东流。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D处最合适,原因在于D处位于盆地的出口处,建大坝省力、省时。(4)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为:1:500000,若周庄与李庄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5千米。(5)某徒步旅行者送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正确的。理由是小溪下游地形平坦,有人居住,可以脱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2:地理基础篇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2:地理基础篇之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