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5地理基础篇之认识区域的常用途径:社会调查一、选择题温州二中学生会为了深入了解二中学子中午在校用餐情况,开展了一次校园调查,请据此回答问题。1.为了让本次调查圆满成功,学生会的同学需要遵循的步骤先后依次是( )①拟定提纲②撰写调查报告③实施调查④确定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2.针对如何展开调查,学生会中两位同学各自提出了以下建议,两位同学的建议表明我们进行社会调查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①实地考察 ②问卷调查 ③查阅文献 ④访谈调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社会调查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认识社会了解家乡的主要渠道。哈尼族小姑娘丹依为了解家乡的生产生活设计了如如图问题,你认为她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个别访谈法 B.问卷调查法 C.文献调查法 D.实地考察法4.2018年5月,海曙区某校学生组成“海丝·寻踪”调查小分队,对12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进行探访、拍摄照片并撰写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访谈法 B.文献调查法 C.实地考察法 D.问卷调查法5.社会调查中,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访谈法 B.文献调查法 C.实地考察法 D.问卷调查法到201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执行已满10周年。某校七年级王睿同学决定利用双休日就“塑料袋的使用”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据此回答以下问题。6.王睿同学除了上网查阅大数据外,还走进超市,在收银处拍照。这种调查方法属于①访谈交流法②文献查阅法 ③问卷调查法④实地考查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限塑令属于①风俗习惯②成文规则③新的规则④单位规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丽水市青瓷、画乡、石雕、禽乡四个小镇被列入省级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超同学计划对300名游客进行特色小镇“满意度”具体情况的调查,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地考察法C.访问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9.以下能让我们感受到区域的历史变化的有 ( )①人口的迁移 ②历史的变化 ③交通的发展 ④人们的方言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记者小魏听说今天上午西南山区某地遭遇暴雨,发生泥石流灾害,冲毁了道路和房屋,还造成村民伤亡。于是,他查找了相关的报道资料和照片。然后,驾车到该山区实地考察,采访受灾群众,获得受灾的资料。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0.记者小魏在调查该区受灾情况的过程中,属于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有( )①到灾区拍摄照片 ②查找相关的报道资料和照片 ③采访受灾群众 ④到灾区实地考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相比较,第一手资料具有的特点是( )A.更直接、不可靠 B.更直接、更可靠C.间接、不可靠 D.间接、更可靠12.下面是小魏撰写的报道中的内容摘要,其中属于灾后情况描述的是( )①洪水冲毁民房70多间,冲毁桥梁3座,造成20人受伤②灾区村民现在情绪稳定,各方面的救援已经有序展开③正是各方面的及时救援,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正是社会各界的救助,让受灾群众的心灵不再感到孤单④现在医务人员、救护队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工作,村民还互帮互助,积极地进行着自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金华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人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言论。下列言论中不是事实的是( )A.小蓝:“金华的通济桥是越修越宽了,南北通车很方便。”B.小红:“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层越来越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很舒适。”C.小青:“金华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D.小绿:“解放东路上开了一家银泰·天地共享,购物更方便了。”14.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资料的来源可以是( )①对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 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 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 ④根据自己的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小明针对桃园村的变化进行了调查,以下调查中,属于获取第二手资料的是( )A.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村庄进行调查 B.通过面对面的采访,搜集资料C.通过跟随新闻记者走进村庄,与村民交流 D.通过新闻媒体的相关资料,了解该村的情况16.探寻区域变化的步骤一般是( )①搜集资料 ②分析资料 ③分类整理资料 ④用适当的形式展示成果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17.某校七年级“爱家乡”社团活动小组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收集了3000份数据样本。他们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调查法 B.问卷调查法 C.文献调查法 D.访问调查法18.某班同学以“家乡的人文环境”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针对主题,这次调查的内容应选择家乡的①气候特征 ②农业生产 ③名胜古迹 ④位置范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9.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该条例内容,以下哪种社会调查方法最佳A.文献调查法 B.实地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访问调查法20.做社会调查,首先要有明确的( )A.调查对象 B.调查提纲 C.调查方法 D.调查主题二、非选择题2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小红了解了我国不同区域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主要特点。她决定对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次调查,以了解其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其显著变化。小红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也许有了你的帮助,小红能进行一次成功的社会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她打算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调查。(1)她可以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哪些方面?她可以调查家乡人文环境的哪些方面?(2)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文字资料?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实地状况?(3)开展类似了解家乡的调查活动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积极意义?22.观察下图乡村道路的变化,回答问题。(1)以上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2)请你列举你所在的农村或城市发生的一些显著的变化。(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5地理基础篇之认识区域的常用途径:社会调查一、选择题温州二中学生会为了深入了解二中学子中午在校用餐情况,开展了一次校园调查,请据此回答问题。1.为了让本次调查圆满成功,学生会的同学需要遵循的步骤先后依次是( )①拟定提纲②撰写调查报告③实施调查④确定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2.针对如何展开调查,学生会中两位同学各自提出了以下建议,两位同学的建议表明我们进行社会调查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①实地考察 ②问卷调查 ③查阅文献 ④访谈调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D 2.C【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查设计报告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调查计划,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在整理,分析资料,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因此D选项正确。2.根据两位通过的建议可知分别属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C选项正确。3.社会调查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认识社会了解家乡的主要渠道。哈尼族小姑娘丹依为了解家乡的生产生活设计了如如图问题,你认为她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个别访谈法 B.问卷调查法 C.文献调查法 D.实地考察法【答案】B【解析】问卷是指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据题分析,哈尼族小姑娘为了了解家乡的生产生活设计了问题,采用问卷的形式去获取信息,即采用了问卷调查法。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4.2018年5月,海曙区某校学生组成“海丝·寻踪”调查小分队,对12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遗迹进行探访、拍摄照片并撰写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访谈法 B.文献调查法 C.实地考察法 D.问卷调查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地考查法是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因此材料中的调查法是实地考察法。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5.社会调查中,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访谈法 B.文献调查法 C.实地考察法 D.问卷调查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调查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社会调查方式主要包括访谈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材料中,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D说法正确,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到201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执行已满10周年。某校七年级王睿同学决定利用双休日就“塑料袋的使用”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据此回答以下问题。6.王睿同学除了上网查阅大数据外,还走进超市,在收银处拍照。这种调查方法属于①访谈交流法②文献查阅法 ③问卷调查法④实地考查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限塑令属于①风俗习惯②成文规则③新的规则④单位规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6.D 7.C【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网查阅大数据属于文献查阅法。走进超时,在收银处拍照属于实地考查法。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故排除ABC项。故选D。7.根据材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是一项成为规则,是以前没有的规则,是新的规则。故C正确。国务院颁发的文件,不属于单位规章,也不属于风俗习惯。故①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8.丽水市青瓷、画乡、石雕、禽乡四个小镇被列入省级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超同学计划对300名游客进行特色小镇“满意度”具体情况的调查,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地考察法C.访问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小超同学计划对300名游客进行特色小镇‘满意度’具体情况的调查”可知,这次调查实地考察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均不实用,在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适合。9.以下能让我们感受到区域的历史变化的有 ( )①人口的迁移 ②历史的变化 ③交通的发展 ④人们的方言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从人口的迁移,环境的变迁、交通的发展等方面感受到区域的变化;人们的方言是长期传承和演化的结果,一般不变;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排除。故本题选D。记者小魏听说今天上午西南山区某地遭遇暴雨,发生泥石流灾害,冲毁了道路和房屋,还造成村民伤亡。于是,他查找了相关的报道资料和照片。然后,驾车到该山区实地考察,采访受灾群众,获得受灾的资料。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0.记者小魏在调查该区受灾情况的过程中,属于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有( )①到灾区拍摄照片 ②查找相关的报道资料和照片 ③采访受灾群众 ④到灾区实地考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相比较,第一手资料具有的特点是( )A.更直接、不可靠 B.更直接、更可靠C.间接、不可靠 D.间接、更可靠12.下面是小魏撰写的报道中的内容摘要,其中属于灾后情况描述的是( )①洪水冲毁民房70多间,冲毁桥梁3座,造成20人受伤②灾区村民现在情绪稳定,各方面的救援已经有序展开③正是各方面的及时救援,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正是社会各界的救助,让受灾群众的心灵不再感到孤单④现在医务人员、救护队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工作,村民还互帮互助,积极地进行着自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0.B 11.B 12.D【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来自自己实践、经历或者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是一手资料,因此①②④是一手资料,B选项符合题意;二手资料指的是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③是二手资料,因此ACD选项排除。11.与二手资料相比,第一手资料是实地考察获取的,更加直接、更加可靠,时效性强,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12.①②④属于灾后情况描述,D选项符合题意;③属于灾后救助的意义,ABC选项排除。13.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金华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人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言论。下列言论中不是事实的是( )A.小蓝:“金华的通济桥是越修越宽了,南北通车很方便。”B.小红:“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层越来越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很舒适。”C.小青:“金华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D.小绿:“解放东路上开了一家银泰·天地共享,购物更方便了。”【答案】C【解析】事实是指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ABD选项属于事实,排除;C选项属于对事实的评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浙江省水质环境的调查,资料的来源可以是( )①对水域周边居民的调查访谈 ②档案馆中有关浙江水质的文献档案 ③对浙江水域的实地考察数据 ④根据自己的想象撰写的调查报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调查报告的特点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调查研究的结果,经过调查所亲自了解到的情况,决不能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东西,也要绝对真实,不能有半点浮夸和虚假,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有针对性,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15.小明针对桃园村的变化进行了调查,以下调查中,属于获取第二手资料的是( )A.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村庄进行调查 B.通过面对面的采访,搜集资料C.通过跟随新闻记者走进村庄,与村民交流 D.通过新闻媒体的相关资料,了解该村的情况【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手资料指的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二手资料是指在某处已经存在并已经为某种目的或发生过的事情编辑起来的资料。ABC选项均属于一手资料范围,排除;D选项属于二手资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探寻区域变化的步骤一般是( )①搜集资料 ②分析资料 ③分类整理资料 ④用适当的形式展示成果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探究区域变化的步骤主要分为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展示成果四步,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③②④,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17.某校七年级“爱家乡”社团活动小组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收集了3000份数据样本。他们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调查法 B.问卷调查法 C.文献调查法 D.访问调查法【答案】B【解析】问卷调查法指的是通过问卷作为资料收集的工具,进行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收集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是问卷调查法的特征之一,故B符合题意;实地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与题干的“收集了3000份数据样本”不符,排除ACD。故选B。18.某班同学以“家乡的人文环境”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针对主题,这次调查的内容应选择家乡的①气候特征 ②农业生产 ③名胜古迹 ④位置范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这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家乡的人文环境。①气候特征是自然条件特征,排除;②农业生产和③名胜古迹是人文环境特征,符合题意;④位置范围是自然特征,排除。ABD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9.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该条例内容,以下哪种社会调查方法最佳A.文献调查法 B.实地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访问调查法【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一些情况下,案头调研无法满足调研目的,收集资料不够及时准确时,就需要适时地进行实地调研来解决问题,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情报,使调研工作有效顺利地开展。所谓实地调研,就是指对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活动。 如果想快速了解该条例内容,可以采用实地调查法是最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20.做社会调查,首先要有明确的( )A.调查对象 B.调查提纲 C.调查方法 D.调查主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调查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做社会调查,首先要有明确的调查主题,知道是围绕哪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调查,D说法正确;ABC也是调查需要明确的内容,但不是首要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故选D。二、非选择题2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小红了解了我国不同区域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主要特点。她决定对自己的家乡展开一次调查,以了解其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其显著变化。小红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也许有了你的帮助,小红能进行一次成功的社会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她打算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调查。(1)她可以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哪些方面?她可以调查家乡人文环境的哪些方面?(2)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文字资料?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实地状况?(3)开展类似了解家乡的调查活动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自然环境方面: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人文环境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家乡主要的物产、名胜古迹等。(2)获取文字资料的方式:去图书馆搜集、上网搜索等。了解实地状况的方式:实地调查、走访、与村民交流等。(3)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我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解析】(1)本问考查对相关社会调查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小红要了解其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其显著变化等内容,她可以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内容,可以调查家乡人文环境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家乡主要的物产、名胜古迹等内容。据此作答。(2)本问考查对获取文字资料的方式以及了解实地状况的方式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对获取文字资料的方式的认识,从去图书馆搜集、上网搜索等方面进行说明;对了解实地状况的方式,从实地调查、走访、与村民交流等角度进行说明。(3)本问考查对开展了解家乡的调查活动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帮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等角度进行概括说明。22.观察下图乡村道路的变化,回答问题。(1)以上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2)请你列举你所在的农村或城市发生的一些显著的变化。(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答案】(1)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符合题意即可)(2)农村:村子里的道路大多都已变成水泥路、柏油路;厕所已大多变成标准的公厕;秸秆统一规划,用来发电,发展新能源等。城市:立交桥多了;私家车多了;高楼多了等。(符合题意即可)(3)示例: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党的惠民政策好等。(符合题意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区域变化的认识。第一小题较为简单,可从两幅图片的对比中清晰得出结论。第二小题列举城市霍农村还有那些显著变化,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所以学生深有体会,得出答案也较为容易。第三小题通过认识这些变化得出社会进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5:地理基础篇之认识区域的常用途径-社会调查(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5:地理基础篇之认识区域的常用途径-社会调查(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