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8中国区域地理之日光城拉萨一、选择题1.成都和拉萨均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温要比拉萨高很多,原因是( )A.成都比拉萨离海近 B.成都比拉萨位置靠北C.成都周围地势平坦 D.成都比拉萨海拔低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地 ③云贵高原④青藏高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拉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1239小时。下列关于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都地处南方地区,降水较多B.成都四周多山环绕,水气不易散发C.拉萨地处高原,海拔高,云量少D.拉萨地区人口稀少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 )A.北京 B.拉萨 C.武汉 D.广州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该图反映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拉萨与武汉穿衣指数相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拉萨海拔高 B.天气因素影响C.武汉纬度高 D.海陆能置差异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从该地区主要畜种和农作物可以推断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8.该地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地区( )A.西北部 B.东南部及东部边缘C.中部及南部 D.北部及西南部9.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B.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C.由于本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坏,因此应禁止放牧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0.科学研究发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较高,在寒冷干旱的地区较低,下列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西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B.河湖稀少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1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光照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13.读青藏地区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斜线填充部分示意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B.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C.“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D.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②区域的特色农业是(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15.①是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6.②区域和①区域的分界线是( )A.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 D.秦岭—淮河17.数码③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18.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降水 D.气温二、非选择题19.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长春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长春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为青藏地区旅游胜地,每年大量的游客到拉萨旅游,对拉萨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通往拉萨著名铁路“天路”____。拉萨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长春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2)说出拉萨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并作简要介绍。(3)评价拉萨旅游开发条件。(4)针对拉萨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从个人旅游安全与保护旅游胜地方面做必要的提示。20.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成部、拉萨的气候统计资料表,回答问题。城市 年平均气温(℃) 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mm)拉萨 7.4 3005 200-510成都 16 1239 900-1300(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东部、西部)。(2)成都是____(省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拉萨是____(省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3)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较____(高、低),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4)成都和拉萨都位于30°N附近,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照时数较____(长、短)、年平均降水量较____(多、少),由此推测拉萨的晴天日数较成都____(多、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8中国区域地理之日光城拉萨一、选择题1.成都和拉萨均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温要比拉萨高很多,原因是( )A.成都比拉萨离海近 B.成都比拉萨位置靠北C.成都周围地势平坦 D.成都比拉萨海拔低【答案】D【解析】由于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上;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造成成都和拉萨均位于30°N附近,而成都的年均温要比拉萨高很多;故答案选D。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地 ③云贵高原④青藏高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拉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1239小时。下列关于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都地处南方地区,降水较多B.成都四周多山环绕,水气不易散发C.拉萨地处高原,海拔高,云量少D.拉萨地区人口稀少【答案】2.A 3.D【解析】2.读图可知,川藏铁路自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跨越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①②④正确;没有经过云贵高原,A项正确。故选A。3.拉萨日照时数比成都长,主要是因为成都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A项正确;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内,四周被高大山脉环绕,水汽不易散发,B项正确;拉萨地处高原,海拔高,云量少,不易形成降水,C项正确;人口数量不影响当地的降水,D项错误。故选D。【点睛】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川西、西藏等地区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 )A.北京 B.拉萨 C.武汉 D.广州【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此地晴天多,光照强,加之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辐射更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因此被称为“日光城”,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拉萨,该城市光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日光城。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该图反映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拉萨与武汉穿衣指数相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拉萨海拔高 B.天气因素影响C.武汉纬度高 D.海陆能置差异【答案】5.D 6.B【解析】5.读图可知,武汉、拉萨穿棉衣,反映的季节最可能是冬季,故答案选D。6.读图可知,拉萨与武汉是处于同纬度地区,拉萨的海拔高,但穿衣指数相同,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因素影响,故答案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拉萨与武汉穿衣指数相同的主要原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从该地区主要畜种和农作物可以推断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8.该地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地区( )A.西北部 B.东南部及东部边缘C.中部及南部 D.北部及西南部9.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A.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B.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C.由于本区各种牲畜对环境造成了太大破坏,因此应禁止放牧D.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7.A 8.B 9.D【解析】7.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特征是毛长,耐寒;种植的农作物小麦和青稞都是喜温凉、耐旱,所以据此推测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寒冷、降水少。故选A。8.图中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及东部边缘,因为该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选B。9.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在热量不足,植被破坏难以恢复,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会破坏草地,故A错误。水热不足,中西部不适宜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故B错误。因地制宜适量放牧,不应禁止,故C错误。因此本区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充分利用高原风光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故D正确。故选D。【点睛】青藏地区位于第一阶梯,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划分依据是地形地势,由于海拔高、突出的特征是高寒。10.科学研究发现,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较高,在寒冷干旱的地区较低,下列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青蒿中青蒿素含量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较高,在寒冷干旱的地区较低,青藏地区气候寒冷,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所以青蒿素含量较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青蒿素含量也不高,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青蒿素含量最高,C对,ABD错。故选C。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西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B.河湖稀少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1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光照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答案】11.D 12.C【解析】11.读图可知,西藏地区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故A不正确;西藏河湖众多,故B不正确;河流大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C不正确;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1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主要特征。在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更充足,水源充足,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C正确,AB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点睛】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高寒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和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读图分析解答即可。13.读青藏地区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斜线填充部分示意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B.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C.“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D.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答案】D【解析】A、图中阴影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A叙述正确。B、青藏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B叙述正确。C、“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主要是藏族,C叙述正确。D、青藏铁路的开通显著改善了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公路,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答案选D。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②区域的特色农业是(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15.①是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6.②区域和①区域的分界线是( )A.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 D.秦岭—淮河17.数码③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酷寒18.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降水 D.气温【答案】14.B 15.C 16.B 17.C 18.C【解析】14.由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②区域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为半湿润区,特色农业是旱作农业,B对;水田农业是南方地区的特色农业,A错;灌溉农业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C错;河谷农业是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D错;故选B。15.由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①是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故选C。16.由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②区域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①区域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B对;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致,AD错;大兴安岭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C错;故选B。17.由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海拔高,气温低,其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C对;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特征,A错;湿热是南方地区的特征,B错;酷寒是南极地区的特征,D错;故选C。18.由图可知,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②区域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①区域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所以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C对,故选C。【点睛】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不同的地理区域,有不同的特色农业;南方地区是水田农业,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西北地区是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青藏地区是河谷农业。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二、非选择题19.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长春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长春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拉萨为青藏地区旅游胜地,每年大量的游客到拉萨旅游,对拉萨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通往拉萨著名铁路“天路”____。拉萨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长春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2)说出拉萨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并作简要介绍。(3)评价拉萨旅游开发条件。(4)针对拉萨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从个人旅游安全与保护旅游胜地方面做必要的提示。【答案】(1)青藏铁路;海拔(或地形地势)(2)藏族;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喜饮奶、酥油茶及青稞酒,过“雪顿节”,穿藏袍,有传统民居碉房,普遍信仰藏传佛教等。(3)有利:①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如布达拉宫。②有青藏铁路经过,增加旅游通达度。不利:①自然条件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多地质灾害,给旅游带来安全隐患。②路途遥远,旺季火车车票紧张,交通不便。③生态脆弱,接待能力有限等。(4)旅游安全:要应对缺氧、紫外线强、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应带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防缺氧的氧气袋、防高原反应的药品、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等。旅游胜地保护: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木,不污染水源,爱护环境;不大声喧哗,遵守秩序;爱护文物,不乱刻乱画等。【解析】本题考查西藏的地形、交通、文化、旅游安全及注意事项。考查对区域地理的的了解程度和知识的应用。(1)通往拉萨的铁路由青海梅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铁路,由于通过的地区海拔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因而有“天路”之称;拉萨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长春,主要是拉萨海拔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故7月份气温低于长春。(2)拉萨是藏族的聚居地;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喜饮奶、酥油茶及青稞酒,过“雪顿节”,穿藏袍,有传统民居碉房,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绒藏族很少见是没有文字的方言等。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3)有利:①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高山雪峰,草原峡谷,历史文化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如布达拉宫。②有青藏铁路经过,增加旅游通达度。不利:①自然条件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多地质灾害,太阳辐射强,给旅游带来安全隐患。②路途遥远,旺季火车车票紧张,航班少,交通不便。③生态脆弱,旅游基础设施差,接待能力有限。(4)旅游安全:由于高原海拔高,高原缺氧、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因此,要应对缺氧、紫外线强、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应带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防缺氧的氧气袋、防高原反应的药品、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防晒油、墨镜、保暖衣物等。旅游胜地保护: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木,不污染水源,不追逐动物,爱护环境;不大声喧哗,遵守秩序;爱护文物,不乱刻乱画等。20.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成部、拉萨的气候统计资料表,回答问题。城市 年平均气温(℃) 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mm)拉萨 7.4 3005 200-510成都 16 1239 900-1300(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东部、西部)。(2)成都是____(省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拉萨是____(省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3)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较____(高、低),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4)成都和拉萨都位于30°N附近,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照时数较____(长、短)、年平均降水量较____(多、少),由此推测拉萨的晴天日数较成都____(多、少).【答案】东部 四川省 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藏自治区 高原高山气候答高原山地气候也对 低 地形 长 少 多【解析】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1)由图可知,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2)成都是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属于高原高山气候。(3)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更低,因为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更高、气温更低,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4)拉萨与成都都位于北纬30°附近,相比之下,拉萨的日照时数较长,年降水量更少,可以推断出拉萨的晴天比成都更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8:中国区域地理篇之日光城拉萨(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8:中国区域地理篇之日光城拉萨(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