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9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我国的人口与发展一、选择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可能会出现( )A.国防兵源不足 B.劳动力短缺 C.养老负担加重 D.就业困难2.2015年提出实施“全面二孩”是因为(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C.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D.人口迁移数量增加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 2.A 3.D【解析】1.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 就业、看病难、 资源紧张等问题;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可能会出现就业困难,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下降厉害,老年人比重 上升,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来严重,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自2015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缓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人口政策不仅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可解决其他相关人口问题,①不正确;人口政策的制定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②正确;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正确;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我国人口的现状以及问题并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全国人口总计 1411778724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城镇的人口占63.89%。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男性人口占51.24%。图为人口总数前十省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中国人口状况是( )A.人口众多 B.西部地区人口增多C.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少 D.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比重5.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8.7%,处于老龄化社会。我们应该( )①延迟退休,发掘高龄劳动力资源 ②占用养老设施来获取商业利益③完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 ④鼓励生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人口过亿的省份是( )A.赣 苏 B.粤 鲁 C.粤 豫 D.川 皖【答案】4.A 5.C 6.B【解析】4.由图可知,我国人口的状况是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不能看出西部人口增多、男女比例和城乡比例,故选A。5.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应该延迟退休、发掘高龄劳动力资源;完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和鼓励生育,故选C。6.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人口过亿的省份是广东省和山东省,两省区分别简称粤和鲁,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及人口问题。7.读图“2011年以来中国人口净增长折线图”,2011~2018年,我国人口( )A.总量持续增长 B.2016年人口总量最大C.净增长量持续减少 D.2011年人口增量最少【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2011~2018年,我国人口的总量持续增长,只是有的年份增长更多,有的年份增长更少,2016年是人口净增最多,但不是人口总量最大,净增长量在2016年增长较快,增长最少的年份是2018年,但净增长量不是持续减少,2018年人口增量最少。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下图为“我国劳动人口(16~59岁)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我国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A.2010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9.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有( )①全面实施二孩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制度③实行提前退休制度④大力宣传存钱防老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答案】8.D 9.C【解析】8.读图可知,纵轴是我国劳动力人口增长变化率,0以上为正增长,0以下为负增长。2006-2013都是呈正增长,到了2014年就是负增长。故选D。9.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可以提高人口数量,①正确;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使老龄人口老有所依,②正确;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的今天如果实行提前退休制度,会使劳动力严重不足,③错误;大力宣传存钱防老不可取,④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老龄化会使得社会养老负担加剧,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10.政策实施后的2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A.先减后增 B.先增后减 C.持续增加 D.持续减少11.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 )A.人口总数增加 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明显改变【答案】10.D 11.A【解析】10.读图分析可知,政策实施后的2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会下降,可能导致劳动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将会引发“用工荒”,致使用工成本上升。结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人口总数增加,A正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增加,B错误。劳动年龄人口在持续减少,C错误。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未明显改变,D错误。故选A。【点睛】“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2.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此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好处有( )A.养老压力缓解 B.劳动力减少 C.不利于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D.就业困难【答案】A【解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有利于增加劳动力,有利于缓解养老压力,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A正确,B错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性别比例影响不大,C错误;就业困难不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好处,D错误。故选A。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数据统计如下表,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性别构成情况 年龄构成情况男性 女性 性别比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723339956人 51.24% 688438768人 48.76% 105.07 17.95% 63.35% 18.7% 13.5%13.从表中我国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不能推测的是( )A.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 B.男性比女性多2.48%C.我国男性比重大 D.我国老年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4.从年龄构成情况分析,符合我国国情,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A.玩具生产 B.老年保健用品 C.建筑产业 D.汽车产业15.从上面资料分析得出60-65岁人口数量约为( )A.7341万 B.1.14亿 C.8200万 D.2亿【答案】13.D 14.B 15.A【解析】本题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的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表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3.由统计表可知,男女性别比为105.07,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A对;男性比重为51.24%,女性比重为48.76%,男性比女性多2.48%,我国男性比重大,BC对;表中老年人口的男女比例并没有体现,D错,故选D。14.由统计表可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针对此问题,可以大力发展老年保健用品产业。故选B。15.由资料可知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所以60-65岁人口占比为18.7%-13.5%=5.2%,数量为141178万x5.2%,约为7341万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性别比以及产生的问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等知识。2013年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读图我国2012﹣2017年出生人口数及同比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16.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比增长率波动变化 B.出生人口数持续增多C.出生人口数先增后减 D.同比增长率持续增大17.2016年出生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观念变化 C.生育政策调整 D.传统风俗影响18.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6.A 17.C 18.D【解析】16.A项、D项读图可知,同比增长率2014年上升,2015年下降,2016年上升,2017年下降,呈现波动变化,A正确,D错误。B项读图可知,2015年的出生人口数小于2014年,因此不是持续增多,B错误。C项读图可知,出生人口数先增后减,然后再增加,再减少,C错误。故选A。17.读图文可知,2016年出生人口数增多,主要是因为我国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的调整使2016年出生人口增多,C正确。而社会经济发展越高,往往会使生育意愿降低,A错误。生育观念变化和传统风俗影响,对生育是较为缓慢的过程,而非突然的,BD错误。故选C。18.①项,人口政策不是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可以解决人口问题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如教育、医疗等,①项错误。②项,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人口政策也要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②项正确。③项,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过多的人口将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③项正确。④项,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过多或过少的人口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④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②③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中国的人口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七普”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总结了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六大特点,分别是:人口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为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增加了压力。(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2010年 C.2010年-2020年(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________。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你认为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从东部地区大量流向西部地区B.因为实施长江全流域开发与保护,人口开始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C.因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资源紧张,人口开始流向高原与盆地地区D.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________问题。【答案】(1)B(2) 计划生育政策 放开二孩政策 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D(4)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等【解析】本题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材料以及图表数据为材料,涉及人口柱状图的判读、我国人口问题、政策以及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人口柱状图的判读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以及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了解以及措施的理解。(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2000年-2010年,下降幅度到达0.5,1990年-2000是0.41、2010年-2020年是0.04。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是2016年我国放开二孩政策。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D正确。人口没有大量从东部流向中西部、也没有从长江下游流向上游、没有从平原流向高原和盆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就会导致老龄人口占比大,青壮年人口占比减小,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社会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不断消失等问题。20.左图示意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右图示意中国人口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1949年我国人口有____亿人,此后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____等问题。(2)1982年后人口增长速度____(变慢/变快),主要原因是____;2016年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主要是为了解决____问题。(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 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和西藏自治区,两省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答案】(1) 5.42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大大提高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2) 变慢 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老龄化(3) 东多西少 青海省 海拔高、气候高寒【解析】本题以我国人口为材料,考查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人口分布及原因。(1)由图可知,1949年我国人口有5.42亿人,此后一段时间里,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大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会带来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2)1982年后,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变慢,这是由于我国70年代末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2016年起,实施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3)由图可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区有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两省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不适合人类居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29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我国的人口与发展一、选择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可能会出现( )A.国防兵源不足 B.劳动力短缺 C.养老负担加重 D.就业困难2.2015年提出实施“全面二孩”是因为( )A.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升高C.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D.人口迁移数量增加3.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全国人口总计 1411778724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城镇的人口占63.89%。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男性人口占51.24%。图为人口总数前十省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中国人口状况是( )A.人口众多 B.西部地区人口增多C.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少 D.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比重5.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8.7%,处于老龄化社会。我们应该( )①延迟退休,发掘高龄劳动力资源 ②占用养老设施来获取商业利益③完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 ④鼓励生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人口过亿的省份是( )A.赣 苏 B.粤 鲁 C.粤 豫 D.川 皖7.读图“2011年以来中国人口净增长折线图”,2011~2018年,我国人口( )A.总量持续增长 B.2016年人口总量最大C.净增长量持续减少 D.2011年人口增量最少下图为“我国劳动人口(16~59岁)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我国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A.2010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9.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有( )①全面实施二孩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制度③实行提前退休制度④大力宣传存钱防老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10.政策实施后的2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A.先减后增 B.先增后减 C.持续增加 D.持续减少11.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 )A.人口总数增加 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明显改变12.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此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好处有( )A.养老压力缓解 B.劳动力减少 C.不利于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D.就业困难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数据统计如下表,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性别构成情况 年龄构成情况男性 女性 性别比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723339956人 51.24% 688438768人 48.76% 105.07 17.95% 63.35% 18.7% 13.5%13.从表中我国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不能推测的是( )A.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 B.男性比女性多2.48%C.我国男性比重大 D.我国老年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4.从年龄构成情况分析,符合我国国情,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A.玩具生产 B.老年保健用品 C.建筑产业 D.汽车产业15.从上面资料分析得出60-65岁人口数量约为( )A.7341万 B.1.14亿 C.8200万 D.2亿2013年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读图我国2012﹣2017年出生人口数及同比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16.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比增长率波动变化 B.出生人口数持续增多C.出生人口数先增后减 D.同比增长率持续增大17.2016年出生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观念变化 C.生育政策调整 D.传统风俗影响18.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七普”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总结了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六大特点,分别是:人口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为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增加了压力。(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2010年 C.2010年-2020年(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________。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你认为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从东部地区大量流向西部地区B.因为实施长江全流域开发与保护,人口开始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C.因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资源紧张,人口开始流向高原与盆地地区D.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________问题。20.左图示意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右图示意中国人口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1949年我国人口有____亿人,此后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____等问题。(2)1982年后人口增长速度____(变慢/变快),主要原因是____;2016年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主要是为了解决____问题。(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 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和西藏自治区,两省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9: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我国的人口与发展(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29: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我国的人口与发展(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