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32: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发展的选择(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32: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发展的选择(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32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发展的选择
一、选择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B.在我国北方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2020年11月14日,中华环保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开幕式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湖南、广东、黑龙江、浙江、厦门等地的社会组织代表,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开展的候鸟保护、河流守护、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作了经验分享,守护碧水蓝天已成为全民共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候鸟保护、河流守护等实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阶段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4.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是( )
A.使用可降解的包装袋 B.焚烧固体废弃物
C.多采取私家车出行方式 D.使用含磷洗衣粉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下列各题。
5.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6.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符合(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龙镇依托市场订单,实行“稻鳅共生”(稻田养泥鳅)的农业生产模弌,其产品(稻米、泥鳅)主要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稻鳅共生”生产模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8.“稻鳅共生”可以( )
A.彻底治理病虫害 B.降低农田管理难度
C.增加农田有机肥 D.提高泥鳅养殖效率
理论的三维映射图,其中响应度越高,产生的效益越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P发展行为付出的代价主要有( )
A.能源利用率降低 B.就业率大幅下降
C.资源储藏量减少 D.海平面快速上升
10.若P发展行为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D.综合性原则
2017年我国完成快递数量401亿件,快递包装用纸不断增加。因此有商家推出一款“共享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在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完成下面小题。
11.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发展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12.如果共享快递盒被大力推广,将( )
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②减少森林破坏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快递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回答下列小题。
13.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
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
14.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 )
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 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
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 D.按“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
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如今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长江珍稀水生生物告急,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根据中央总体部署,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行十年渔业禁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6.导致长江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捕捞②水污染③河湖湿地面积减少④全球变暖⑤洪涝灾害多发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下图示意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关于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b环节存在就不会达到可持续发展
B.可以通过“人的管理调控”实现人地协调
C.乡村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a过度造成的环境污染
D.发达国家将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18.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①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②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③尽量开车出行,提高舒适度④使用一次性筷子,干净卫生
⑤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⑥停工停产,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9.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①资源开发②生产③废物利用
(2)符合该模式中“生产”环节要求的做法有_______(双选)。
A.生产消费者使用的一次性产品 B.采用清洁工艺以减少污染排放
C.使用廉价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D.加速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
(3)“循环经济”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项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的表现:_______、_______。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民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回收,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公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能否进行正确分类关系密切。
材料二:2019年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下图)
(1)请对以下几种生活垃圾按上图四大类进行分类,其对应顺序为________。
①废弃灯管 ②废旧服装 ③发霉米饭 ④卫生间废纸
(2)国家实行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相关措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涵。
(3)简述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4)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做好家庭垃圾分类,作为小主人,你打算如何让你的家庭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32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篇之发展的选择
一、选择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将生态文明摆在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高度,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B.在我国北方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答案】1.C 2.A
【解析】1.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所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C正确。
2.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A项正确。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B项错误。毁林开荒会导致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围湖造田会造成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导致洪涝灾害增加,C项错误。关停所有污染企业不符合实际,D项错误。
【点睛】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020年11月14日,中华环保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开幕式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湖南、广东、黑龙江、浙江、厦门等地的社会组织代表,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开展的候鸟保护、河流守护、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作了经验分享,守护碧水蓝天已成为全民共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候鸟保护、河流守护等实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阶段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4.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是( )
A.使用可降解的包装袋 B.焚烧固体废弃物
C.多采取私家车出行方式 D.使用含磷洗衣粉
【答案】3.C 4.A
【解析】3.候鸟保护和河流守护都体现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经济活动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阶段性原则,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不同,A错误;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B错误;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D错误。故选C
4.使用可降解的包装袋可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焚烧固体废弃会产生大气污染,B错误;采取私家车出行方式会产生废气污染,C错误;使用含磷洗衣粉,废水排放到河湖,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D错误。故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阶段性原则,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不同。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回答下列各题。
5.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6.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符合(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5.D 6.C
【解析】5.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ABC选项对绿色食品理解都比较片面,故D正确。
6.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公平性原则包含“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材料体现了本国与其他国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的公平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龙镇依托市场订单,实行“稻鳅共生”(稻田养泥鳅)的农业生产模弌,其产品(稻米、泥鳅)主要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稻鳅共生”生产模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8.“稻鳅共生”可以( )
A.彻底治理病虫害 B.降低农田管理难度
C.增加农田有机肥 D.提高泥鳅养殖效率
【答案】7.B 8.C
【解析】7.“稻鳅共生”生产模式属于生态农业,调整单一的水稻种植,增加养殖业,増加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B正确。与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以及阶段性原则等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8.“稻鳅共生”生产模式中,泥鳅在田中游动,疏松土壤,泥鳅粪可以作为水稻肥料,增加农田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C正确;泥鳅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可以减少农田病虫害,但无法彻底治理,A错;“稻鳅共生”生产模式需要兼顾水稻和泥鳅的生产,会增加农田管理难度,降低泥鳅生产效率,BD错。故选C。
【点睛】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是持续性原则。另外,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类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
理论的三维映射图,其中响应度越高,产生的效益越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P发展行为付出的代价主要有( )
A.能源利用率降低 B.就业率大幅下降
C.资源储藏量减少 D.海平面快速上升
10.若P发展行为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D.综合性原则
【答案】9.C 10.B
【解析】9.图示 P发展行为侧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C正确。能源利用率与技术水平有关,侧重经济效益,能源利用率不一定降低,A错。侧重经济效益,就业岗位增多,就业率升高,B错。侧重经济效益可能导致碳排放增多,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但海平面不会“快速”上升,相比而言,C选项更为合理,排除D。故选C。
10.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所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违背了公平性原则,B正确。与持续性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综合性原则等关系不大。故选B。
【点睛】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是持续性原则。另外,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类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
2017年我国完成快递数量401亿件,快递包装用纸不断增加。因此有商家推出一款“共享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重复使用。据官方数据,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在1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完成下面小题。
11.共享快递盒的出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发展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12.如果共享快递盒被大力推广,将( )
①增加快递包装成本②减少森林破坏③增加快递发送速度④减少快递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1.B 12.D
【解析】11.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平的观念指不同国家间、不同代际间、不同发展机会和基础差别的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权;环境的观念指人类生赖以生存的环境,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权利的观念指选择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取得或者放弃的自由。共享快递盒重复循环使用,减少了快递包装用纸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如果共享快递盒大力推广,快递包装用纸的生产会减少,进而森林破坏减少,同时快递垃圾也会减少,②④符合;共享快递盒能减少快递包装成本,对增加快递发送速度无影响,①③不符合;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共享快递盒能够循环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
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回答下列小题。
13.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
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
14.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 )
A.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 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
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 D.按“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
【答案】13.D 14.C
【解析】13.图中的信息告诉我们不是物质财富越多,生活质量越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同步增长是生活质量的保证,故D正确,ABC错。
14.发展中国家应该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故C正确,高消耗、高速度、高产值,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先污染、后治理”,都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都是不可取的,故ABD错。
【点睛】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人们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深刻,内容丰富,但它的最基本要点是:(1)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凭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2)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如今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长江珍稀水生生物告急,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根据中央总体部署,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行十年渔业禁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6.导致长江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捕捞②水污染③河湖湿地面积减少④全球变暖⑤洪涝灾害多发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答案】15.A 16.A
【解析】15.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体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可持续利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B错误;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C错误;阶段性原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错误;故选A。
16.据材料“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行十年渔业禁捕”可知,长江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①符合;人类活动导致水污染,水质变差,②符合;人类占用湿地,河湖湿地面积减少,③符合;全球变暖、洪涝灾害多发与长江渔获量减少关系不大,④⑤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之间的激烈竞争、物种退化。②人为原因: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人类掠夺性捕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
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下图示意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关于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b环节存在就不会达到可持续发展
B.可以通过“人的管理调控”实现人地协调
C.乡村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a过度造成的环境污染
D.发达国家将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18.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①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②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③尽量开车出行,提高舒适度④使用一次性筷子,干净卫生
⑤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⑥停工停产,保护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答案】17.B 18.C
【解析】17.读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示意图可知,图中b环节表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的物质和能量,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只要不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不会产生环境问题,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A错误;可以通过“人的管理调控”让我们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速度和数量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不超过环境提供资源的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从而实现人地协调,B正确;乡村主要通过农业开发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为次,C错误;发达国家将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违背了公平发性原则,D错误。故选B。
18.干洗是用有机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会向环境排放大量有机化学溶剂,污染环境,因此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可以减少洗涤剂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①符合题意;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可以减少反季节食物生产用能和运输用能,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其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②符合题意;与坐公交出行相比,开车出行消耗能源更多,排放污染物更多,因此开车出行提高舒适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③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消耗大量树木,破坏森林植被,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④不符合题意;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减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⑤符合题意;停工停产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⑥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二、非选择题
19.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①资源开发②生产③废物利用
(2)符合该模式中“生产”环节要求的做法有_______(双选)。
A.生产消费者使用的一次性产品 B.采用清洁工艺以减少污染排放
C.使用廉价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D.加速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
(3)“循环经济”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项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的表现: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② ③ ①
(2)BD
(3) 生态可持续 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4)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公共交通出行
【解析】(1) 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A为②生产;促进废旧资源再利用,为填废物利用,B为③;只有在资源开发中才能节能、节水等,C为①。
(2)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D 正确;采用清洁工艺以减少污染排放属于清洁生产, B正确;使用廉价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模式图中没有体现,C错;生产消费者使用的一次性产品,会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错。故选BD。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4)生活中有很多绿色消费的行为,如使用环保购物袋;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公共交通出行;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等。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民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回收,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公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能否进行正确分类关系密切。
材料二:2019年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下图)
(1)请对以下几种生活垃圾按上图四大类进行分类,其对应顺序为________。
①废弃灯管 ②废旧服装 ③发霉米饭 ④卫生间废纸
(2)国家实行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相关措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涵。
(3)简述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4)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做好家庭垃圾分类,作为小主人,你打算如何让你的家庭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答案】(1)②①③④
(2) 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3)变废为宝,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减少占地,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垃圾处理量;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等。
(4)向家庭成员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实施细则;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桶)存放各类垃圾;按指定的时间、地点投放到指定的位置。
【解析】本题以垃圾分类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垃圾分类及其意义,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分析即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弃灯管属于有害垃圾,废旧服装可以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发霉米饭属于厨余垃圾,卫生间废纸属于其他垃圾,按上图四大类进行分类,其对应顺序为②①③④。
(2)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动态平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3)当前我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将可回收物回收再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利用一部分垃圾,且回收之后集中进行处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垃圾处理量,垃圾排放减少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从而美化了环境;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可以减少垃圾对土地面积的占用,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垃圾分类回收的技术要求较高,因领此可以促进垃圾处理的相关机器设施等相关产业发展;让人们有垃圾分类回收和投放的意识,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等。
(4)本题考查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做法,一是加强宣传,突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作为小主人,可增强对家庭成员的关于垃圾丢放分类的提醒,使家庭成员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实施细则,自己学会之后再教会家庭成员垃圾分类堆放的方法;二是采取实际做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比如,家里设置不同的垃圾袋,用于堆放不同的垃圾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