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5世界古代史篇之日本大化改新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图一是中国隋唐时的国家制度,图二是日本历史上进行的一次改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日本仿效了隋唐制度 ②这次改革史称大化改新③图二措施说明日本改革了行政制度 ④图二的措施能削弱世袭贵族的经济实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日本大化改新仿效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故①符合题意;646年,日本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故②符合题意;图二措施说明日本改革了经济制度,排除③;材料反映日本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削弱世袭贵族的经济实力,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组合,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2.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大化改新没有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故排除A项;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的隋唐制度,故排除C项;大化改新没有对外扩张,故排除D项。故选B。3.日本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依据是( )A.编订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B.改革行政制度C.土地收归国有 D.农民转为国家公民【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时期日本改革行政制度,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B正确;701年,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第一部律令法典,确立了律令制国家法的基础。与题不符,A错误;土地收归国有、农民转为国家公民属于大化改新的经济措施,与题不符。CD错误。综上故选B。4.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仿照长安城的式样建立新都平城京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贵族控制的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攽给公民,六年一攽,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此①③④属于大化改新的内容。C正确;710年,日本仿照中国长安的式样,建立了新都平城京,而大化改新发生于七世纪中期,②错误。ABD错误。综上故选C。5.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之间“一衣带水”、“一苇可航”。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最主要体现在( )A.改革后不久,日本历史进入奈良时代 B.改革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C.改革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武士阶层的出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改革之前的日本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因此“新时代”指的是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C正确;ABD项不是“新时代”的最主要体现,故排除ABD项。故选C。6.晓丽是台州某中学八年级四班的学生,她在期末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知识清单,请依据知识清单推断是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A.大化改新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商鞅变法 D.忽必烈改革【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规定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分给农民耕种,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法律上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7.下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于公元6世纪中期 B.是一场宫廷政变C.通过改革日本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改革中形成了武士阶层【答案】C【解析】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C符合题意;646 年日本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公元646年属于7世纪。排除A;大化改新并不是一场宫廷政变。排除B;大化改新后形成了武士阶层。排除D。故选C。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曼帝国土地封赐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①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 ④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曼帝国土地封赐改革都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④符合题意;日本大化改新,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查理曼采用封赐土地的办法来笼络支持者,并不是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故选C。9.关于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的措施不包括A.效仿唐朝,设立太学、国学B.将土地卖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C.土地收归国有,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D.编订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而不是将土地卖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B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效仿唐朝,设立太学、国学,A排除;大化改新时期把土地收归国有,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排除;大化改新编订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D排除。故选B。10.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实行征兵制。该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D.性质【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联系所学,上述属于大化改新的内容,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ACD三项错误。故选B。11.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答案】C【解析】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故C符合题意;A、B和D都是大化改新经济的措施,排除。故选C。12.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日本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八世纪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真迹。据此可知( )A.中国书法在日本广泛传播 B.八世纪时中日已有交流C.书法作者是日本的遣唐使 D.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八世纪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是中国的大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当时中日文化交流比较密切,故B正确;A中“广泛”表述不准确,故A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及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是中国的大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作者很可能是日本的遣唐使,也有可能是随行的日本留学生、僧人等,故C错误;大化改新后,日本就创立自己的文字,故D错误。故选B。13.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 )A.打破了贵族特权,天皇掌权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引进了中国隋唐的先进制度 D.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故D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B和C三项都不是日本大化改新飞跃的实质,故排除ABC。故选D。14.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A.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B.5世纪时大和同家统一了日本本土C.效仿汉代政治、经济等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D.曾参照中国编订丁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答案】C【解析】大化改新效仿的是唐代政治、经济等制度,C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BD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5.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本土的是A.高句丽 B.大和 C.高丽 D.新罗【答案】B【解析】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本州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在5世纪统一了日本。故B符合题意;高句丽、高丽和新罗都属于朝鲜,排除A、C和D。故选B。16.日本历史上通过三次“开国”事件,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其中使它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A.遣唐使留学 B.鉴真东渡 C.宫廷政变 D.大化改新【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用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故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大化改新。D正确;遣唐使留学、鉴真东渡都有利于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但并没有实现社会转型。AB错误;宫廷政变是日本实行大化改新的前期准备阶段。C错误。综上故选D。17.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实质是( )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日本天皇制度的建立 D.日本封建制度的建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确立了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转型。D正确;幕府统治建立于12世纪,天皇大权旁落,A错误;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明治维新。B错误;天皇制度在大化改新之前就已存在。C错误。综上故选D。18.下图反映的是日本效仿中国的 ( )A.政治体制 B.经济形式的变革C.思想文化 D.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分析图表可知,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日本仿效隋唐三省六部制实行二官八省制度。这说明日本仿效中国的政治体制,A正确;BCD与内容不符,BCD错误。综上故选A。19.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程就是指实行大化改新的过程。日本大化改新并没有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故C符合题意;在政治上,大化改新改革政治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排除A;在经济上,大化改新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排除BC。故选C。20.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A.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B.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C.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D.遣唐使欲学习中国, 富国强兵【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构成了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A正确;BC属于大化改新的外因,不符合题意,BC错误;派遣遣唐使不属于社会因素。D错误。综上故选A。二、非选择题21.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请写出其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材料二: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2)“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为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哪一措施来维护这种民主制度?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2)雅典;陶片放逐法;(3)日本大化改新;中国(唐朝);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县制,开创我国县级行政制度。(2)第一问:根据克里斯提尼这一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城邦是雅典。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再起。(3)第一问:根据“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仿效了中国唐朝。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实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変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改革开始了。材料二 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这就打破了阿拉伯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1)材料一中提到的天皇指的是谁?“改革”指的是哪次改革?(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改革的主要内容。(3)材料二中的“穆罕默德”创立的哪一宗教?他最初在麦加传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传教的作用。【答案】(1)天皇:孝德天皇;改革:大化改新。(2)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3)宗教:伊斯兰教;作用:打破部落界限,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解析】(1)据材料一“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変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改革开始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645年,日本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故答案为:孝德天皇;大化改新。(2)据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实力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化改新”中涉及大贵族奴隶主的内容即可。(3)宗教:据材料二“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真主安拉是伊斯兰教徒信奉的唯一的神。作用:据材料二“这就打破了阿拉伯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概括得出,穆罕默德的传教,打破部落界限,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5世界古代史篇之日本大化改新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图一是中国隋唐时的国家制度,图二是日本历史上进行的一次改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日本仿效了隋唐制度 ②这次改革史称大化改新③图二措施说明日本改革了行政制度 ④图二的措施能削弱世袭贵族的经济实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3.日本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依据是( )A.编订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B.改革行政制度C.土地收归国有 D.农民转为国家公民4.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仿照长安城的式样建立新都平城京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贵族控制的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之间“一衣带水”、“一苇可航”。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最主要体现在( )A.改革后不久,日本历史进入奈良时代 B.改革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C.改革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武士阶层的出现6.晓丽是台州某中学八年级四班的学生,她在期末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知识清单,请依据知识清单推断是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A.大化改新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商鞅变法 D.忽必烈改革7.下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于公元6世纪中期 B.是一场宫廷政变C.通过改革日本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改革中形成了武士阶层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曼帝国土地封赐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①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 ④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9.关于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的措施不包括A.效仿唐朝,设立太学、国学B.将土地卖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C.土地收归国有,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D.编订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10.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实行征兵制。该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D.性质11.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12.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日本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八世纪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真迹。据此可知( )A.中国书法在日本广泛传播 B.八世纪时中日已有交流C.书法作者是日本的遣唐使 D.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13.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 )A.打破了贵族特权,天皇掌权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引进了中国隋唐的先进制度 D.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4.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A.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B.5世纪时大和同家统一了日本本土C.效仿汉代政治、经济等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D.曾参照中国编订丁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15.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本土的是A.高句丽 B.大和 C.高丽 D.新罗16.日本历史上通过三次“开国”事件,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其中使它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A.遣唐使留学 B.鉴真东渡 C.宫廷政变 D.大化改新17.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实质是( )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日本天皇制度的建立 D.日本封建制度的建立18.下图反映的是日本效仿中国的 ( )A.政治体制 B.经济形式的变革C.思想文化 D.社会习俗19.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20.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A.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B.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C.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D.遣唐使欲学习中国, 富国强兵二、非选择题21.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请写出其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材料二: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2)“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为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哪一措施来维护这种民主制度?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实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変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改革开始了。材料二 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凡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这就打破了阿拉伯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1)材料一中提到的天皇指的是谁?“改革”指的是哪次改革?(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改革的主要内容。(3)材料二中的“穆罕默德”创立的哪一宗教?他最初在麦加传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传教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5:世界古代史篇之日本大化改新(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5:世界古代史篇之日本大化改新(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