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7世界区域地理篇之亚洲一、选择题读“亚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 下题。1.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由河流的流向,可以推知 亚洲的地势( )A.西部低、东部高 B.中部高、四周低C.中部低、四周高 D.西部高、东部低2.乌兰巴托降水少,哈尔滨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读亚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3.亚洲地形的主体是( )A.平原和山地 B.高原和山地 C.山地和盆地 D.高原和平原4.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①是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C.②山脉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D.③是长江,注入印度洋5.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势西高东低 B.由于面积广大,海洋性气候显著C.跨纬度广,面积大,气候复杂多样 D.地形地势起伏较小读朝鲜半岛地形和河流图,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B.位于亚洲南部、临日本海日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7.关于朝鲜半岛地形、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平原面积广大C.河流短小湍急 D.河流水流平缓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沿8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亚洲大陆沿80°E经线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中部高、东西低 D.南部高、北部低9.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季风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寒带气候区阅读中亚地区地理简图和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10.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北高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11.下列关于该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地区 B.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发达的地区C.主要分布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加里曼丹岛位于东南亚,属于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有赤道横穿其中。读图(甲图为加里曼丹岛水系图。乙图为A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2.据甲图判断加里曼丹的地势特征( )A.中部高、四周低 B.南高北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东高西低13.据乙图判断A地的气候特征( )A.全年高温少雨 B.夏季高温多余,冬季寒冷干燥C.全年高温多雨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少雨读越南和朝鲜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4.有关朝鲜和越南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朝鲜与我国隔渤海相望,东临日本海B.越南与我国南部接壤,东临东海C.朝鲜和越南都是半岛国家,国土狭长D.两国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是信奉基督教为主,都有自己的本国语言15.根据图中信息,关于朝鲜和越南自然环境论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越南相对温暖 B.两国都地势平坦,资源丰富C.两国河流都水量充足平稳,汛期较长, D.两国都频繁受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左图是世界局部图,右图是某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左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不正确的是( )A.①—红海 B.②—阿拉伯海 C.③--孟加拉湾 D.④—东海17.左图中A、B、C半岛及D海峡与右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的是( )A.A半岛 B.B半岛 C.C半岛 D.D海峡18.有关B半岛所在的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 B.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C.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D.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二、非选择题1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1)小刚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2)小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小伟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小伟登录网站查阅的②、⑤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⑤相符的是_________,小伟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②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为___________。(4)小华的收集:图2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气候,⑦为__________气候。20.北纬40度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北纬40度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北纬40度穿越亚洲和______。穿过的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度,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2)北纬40度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______(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______,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4)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双项选择)A.晴天多,光照强 B.深居内陆,地势低平C.灌溉水源充足 D.劳动力充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07世界区域地理篇之亚洲一、选择题读“亚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 下题。1.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由河流的流向,可以推知 亚洲的地势( )A.西部低、东部高 B.中部高、四周低C.中部低、四周高 D.西部高、东部低2.乌兰巴托降水少,哈尔滨降水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答案】1.B 2.B【解析】1.河水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流向低处。亚洲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向四周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哈尔滨距海近,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很容易进入该地形成降水,因而降水多,乌兰巴托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不易进入该地,降水少,因此哈尔滨市的降水明显多于乌兰巴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纬度主要影响气温,且哈尔滨和乌兰巴托纬度相近,A错误;地形不是影响两地降水的主要原因,C错误;两地均不临海,洋流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B。【点睛】哈尔滨距离太平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来自海洋的水汽多,降水多,形成温带季风气候;乌兰巴托离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或来自海洋的水汽少,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读亚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3.亚洲地形的主体是( )A.平原和山地 B.高原和山地 C.山地和盆地 D.高原和平原4.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①是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C.②山脉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D.③是长江,注入印度洋5.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势西高东低 B.由于面积广大,海洋性气候显著C.跨纬度广,面积大,气候复杂多样 D.地形地势起伏较小【答案】3.B 4.D 5.C【解析】3.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高原和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B正确,ACD错误。故选B。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A不符合题意;图中①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B不符合题意;图中②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山脉—乌拉尔山脉,C不符合题意;图中③是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D符合题意。故选D。5.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错误;亚洲由于面积广大,大陆性气候显著,B错误;亚洲跨纬度广,面积大,地形复杂,使得亚洲气候复杂多样,C正确;亚洲地形地势起伏较大,D错误。故选C。【点睛】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读朝鲜半岛地形和河流图,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B.位于亚洲南部、临日本海日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7.关于朝鲜半岛地形、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平原面积广大C.河流短小湍急 D.河流水流平缓【答案】6.D 7.C【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朝鲜半岛位于东半球、中纬度,A错误;位于亚洲东部,临日本海和黄海,B错误;位于北半球,中纬度,C错误;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D正确。故选D。7.读图分析可知,朝鲜半岛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A错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B错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河流短小湍急,水量丰富,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朝鲜半岛气候可分为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亚热带分布在半岛南部海岸和济州岛,植被为阔叶常绿植被。半岛大部分地区为暖温带,植被以韩松,阔叶落叶植物为主。河流流程较短,流域面积较小,多自东北流向西南,多注入黄海。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沿80°E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亚洲大陆沿80°E经线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中部高、东西低 D.南部高、北部低9.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季风气候区 C.高原山地气候区 D.寒带气候区【答案】8.B 9.C【解析】8.由图可知,沿80°E经线所作的剖面图是沿南北方向,可以看出,亚洲大陆是中间高、南北低,故选B。9.亚洲中部地势高、四周低,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而且面积广阔,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故选C。【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阅读中亚地区地理简图和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10.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北高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11.下列关于该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地区 B.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发达的地区C.主要分布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答案】10.D 11.D【解析】10.中亚的地势特征是东南高,中部及西北低,受地势影响,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咸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读图可得,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限制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所以,当地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D正确。当地降水少,城市主要考虑河流,不是考虑降水,A错误。城市主要靠近河流,不靠近种植业、畜牧业发达的地方,BC错误。故选D。【点睛】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国家包括五国,即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沙漠、草原的大陆性气候。加里曼丹岛位于东南亚,属于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有赤道横穿其中。读图(甲图为加里曼丹岛水系图。乙图为A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2.据甲图判断加里曼丹的地势特征( )A.中部高、四周低 B.南高北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东高西低13.据乙图判断A地的气候特征( )A.全年高温少雨 B.夏季高温多余,冬季寒冷干燥C.全年高温多雨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少雨【答案】12.A 13.C【解析】12.根据甲图示信息可知,加里曼丹岛河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可推测其地形应为中间高,四周低,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3.根据图乙所以信息可知,A地各月气温都高于20℃,且各月降水量均多于250mm,所以该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地势特征的判读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进行判读;分析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读越南和朝鲜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4.有关朝鲜和越南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朝鲜与我国隔渤海相望,东临日本海B.越南与我国南部接壤,东临东海C.朝鲜和越南都是半岛国家,国土狭长D.两国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是信奉基督教为主,都有自己的本国语言15.根据图中信息,关于朝鲜和越南自然环境论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越南相对温暖 B.两国都地势平坦,资源丰富C.两国河流都水量充足平稳,汛期较长, D.两国都频繁受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答案】14.C 15.A【解析】14.朝鲜与我国隔黄海相望,东临日本海,故A错误。越南与我国南部接壤,东临南海,故B错误。朝鲜和越南都位于朝鲜半岛,都是是半岛国家,国土狭长,故C正确。两国都是世界人口密集地区,朝鲜比较成气候的是朝鲜本土宗教天道教,韩国信仰佛教的人,比较多,都有自己的本国语言,故D错误。故选C。15.朝鲜和越南位于我国东部,是临海国家,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越南纬度较低,相对温暖,故A正确。两国都地形起伏较大,资源丰富,故B错误。两国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水流急,故C错误。两国都位于温带地区,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较小,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朝鲜和越南都是东亚国家,东亚指亚洲的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左图是世界局部图,右图是某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左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不正确的是( )A.①—红海 B.②—阿拉伯海 C.③--孟加拉湾 D.④—东海17.左图中A、B、C半岛及D海峡与右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的是( )A.A半岛 B.B半岛 C.C半岛 D.D海峡18.有关B半岛所在的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 B.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C.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D.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答案】16.D 17.D 18.B【解析】16.读图可知,①是亚非分界线上 的红海,②阿拉伯海,③孟加拉湾,④是南海,故D符合题意,故选D。17.读图可知,A处为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处为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C处为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D为马六甲海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与图中气候类型相符,故选D。18.读图可知,B处为印度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东侧降水量少于西侧,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二、非选择题1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1)小刚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2)小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小伟的疑问:甲乙两图是小伟登录网站查阅的②、⑤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⑤相符的是_________,小伟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气候资料,分析②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为___________。(4)小华的收集:图2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5)小明的模拟旅行:沿北回归线做一次横穿上图所示大洲的旅行,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气候,⑦为__________气候。【答案】(1)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原 季风(2) 地形地势不同(⑨地海拔更高) 海陆位置不同(⑤地位于沿海,降水多;⑧地位于内陆,降水少)(3) 乙 夏(4)气温(5)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解析】本大题以气候类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成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1)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受季风的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2)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两地区大致处于同纬度,但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因素,导致海拔差异较大;地处同纬度的⑤和⑧,降水差异明显,⑤地位于沿海,降水多,⑧地位于内陆,降水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3)图中②是地中海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甲图所示的是地中海气候,乙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少雨,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4)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东越来越厚,墙壁的厚度主要用于民居保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温的差异。(5)读图可得,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寒带气候,④为热带季风气候,⑤是温带季风气候,⑥是热带雨林气候,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0.北纬40度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北纬40度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北纬40度穿越亚洲和______。穿过的地形类型以__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度,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2)北纬40度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______(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______,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4)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双项选择)A.晴天多,光照强 B.深居内陆,地势低平C.灌溉水源充足 D.劳动力充足【答案】(1) 欧洲 高原、平原 海陆因素(2) B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3) 帕米尔高原 1000-2000米(4)AC【解析】本大题以北纬40度沿线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亚洲及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种植条件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知识分析运用的能力,地理综合思维的素养。(1)从图中信息可知,北纬40度剖面上有地中海,所以该纬线穿越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以高原、平原为主,图中沿线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2)无花果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不耐寒,不耐涝,原产地中海沿岸;根据无花果的生长条件可知,图中B为地中海气候,最适宜种植无花果,该气候类型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3)读图可知,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4)棉花喜欢光照充足,水源充足的生长环境,AC符合题意;该区域地势海拔较高,劳动力充足不属于自然条件,排除BD。故选A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7:世界区域地理篇之亚洲(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07:世界区域地理篇之亚洲(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