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2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地理大发现2.如图,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3.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事物,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 )A.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B.富尔顿的蒸汽轮船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4.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开辟了殖民道路 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自由平等理念的传播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5.1830年,英国小女孩佛朗丝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她描述道:“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即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马车 B.蒸汽机车 C.汽车 D.飞机6.“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革命。”由此看出,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社会购买力的增加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7.不列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A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被誉为欧洲“科学革命的开端”C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普遍使用 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D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A.A B.B C.C D.D8.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卡尔·本茨 B.工业革命、瓦特、富尔顿C.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莱特兄弟 D.工业革命、瓦特、史蒂芬森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工业革命》一课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之后,写出了四篇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题目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B.《工业革命以飞梭的发明为标志》C.《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10.1727年牛顿以85岁的高龄过世时,英国人将他葬于西敏寺。诗人亚历山大·波普为牛顿写下了以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的贡献是A.创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B.提出相对论C.发现惯性定律 D.提出生物进化论11.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①交通堵塞 ②生产力提高 ③空气严重污染 ④犯罪率上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 )A.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13.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 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A.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工业革命14.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的改进 B.蒸汽机车 C.内燃机车 D.电车15.对下表《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的解读,正确的有( )1800 1850 1880 1900纽约 6.4 69.6 191.2 343.7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东京 80 —— 105 160悉尼 0.8 2 22.5 48.2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 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 ④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马克思认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由此推断,马克思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有①资本主义制度的保证②海外市场扩大的需求③生产技术提高的推动④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在整个19世纪,来自美洲的白糖简直变成了一种英国穷人的食品。它是除茶叶外唯一种对英国大众的饮食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口商品,“在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中所占比例从2%提高到14%”。以上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A.对外扩张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转型C.民种植园经济与美洲的独立运动 D.世界市场与民众且常生活18.一位生活在19世纪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可能经历的情况有①乘火车外出旅行 ②打电话与朋友交流③晚上在电灯下阅读报纸 ④上网查阅资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逐渐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手工业20.“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体现了火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火车这一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被称为“铁路机车之父”的A.富尔顿 B.史蒂芬孙 C.莱特兄弟 D.卡尔 本茨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英国是一个岛国,新航路开辟后,处在世界商业通道的中心。由此刺激了英国的经济,让它向工业经济发展。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工业革命是人的创造力的焕发,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据钱乘旦《英国通史》等改编材料三: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的发现之旅主要目的也是帮助欧洲人找到富饶的中国。为什么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会认为中国是富饶的国度呢?……拜哥伦布所赐,欧洲人终于找到了财富。——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1)图1中的人物与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图1中的人物与图2政治体制之间存在何种关系?(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怎么知道当时“中国是富饶的国度”。如何评析欧洲人认为的“中国是富饶的国度”这个论断?(4)运用上述材料所提及的事件及其影响,简述“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22.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材料四: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1)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的扩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2)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4)分别举一例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在工业和海防建设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并概括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2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地理大发现【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 “工厂”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织布店的没落主要是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冲击。1840年前后,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冲击,出现题干材料中的情景。A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地理大发现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排除D项。故选A项。2.如图,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7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1807年,富尔顿建造的“克莱蒙特”号在美国哈德逊河上试航,获得成功。所以正确排序应该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择D。3.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事物,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 )A.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B.富尔顿的蒸汽轮船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英国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作为动力机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所以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故选项A正确;富尔顿、莱特兄弟是美国人,故排除B和D;卡尔 本茨是德国人,故排除C。故选择A。4.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开辟了殖民道路 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自由平等理念的传播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答案】B【解析】欧洲殖民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对亚洲、非洲、美洲展开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扩张,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开辟了殖民道路与资产阶级革命不符,排除A项;自由平等理念的传播 与殖民扩张不符,排除C项;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与殖民扩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B。5.1830年,英国小女孩佛朗丝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她描述道:“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即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马车 B.蒸汽机车 C.汽车 D.飞机【答案】B【解析】1814年,英国人乔治 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英国小女孩弗朗丝 金伯尔搭乘的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B项正确;马车不是当时的新式交通工具,排除A项;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排除CD项。故选B。6.“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革命。”由此看出,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社会购买力的增加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由“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革命。”可以看出,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引发了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不列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A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被誉为欧洲“科学革命的开端”C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普遍使用 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D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使人类获得了充足的动力,从而使进入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C项正确;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排除A项;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排除D项。故选C。8.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卡尔·本茨 B.工业革命、瓦特、富尔顿C.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莱特兄弟 D.工业革命、瓦特、史蒂芬森【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38年,工业革命已经在多个国家开展,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所以缩短了海上航行的时间,汽船的动力机械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所以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瓦特和富尔顿。B符合题意;1838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排除AC;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排除D。故选B。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工业革命》一课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之后,写出了四篇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题目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B.《工业革命以飞梭的发明为标志》C.《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答案】B【解析】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故B论文题目不正确,符合题意;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故A论文题目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论文题目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故D论文题目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1727年牛顿以85岁的高龄过世时,英国人将他葬于西敏寺。诗人亚历山大·波普为牛顿写下了以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的贡献是A.创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B.提出相对论C.发现惯性定律 D.提出生物进化论【答案】A【解析】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故A符合题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英国生物学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排除BCD。故选A。11.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①交通堵塞 ②生产力提高 ③空气严重污染 ④犯罪率上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工厂排放废气、废水,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环境问题凸显,贫富分化加剧导致城市上犯罪率上升,①③④正确;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生产力提高,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属于积极意义而非问题,②排除。C正确,ABD排除。故选C。12.“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 )A.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依据“……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需求对生产的刺激作用,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呼唤一场科技革命的到来,据此得出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资本流动、殖民掠夺或技术革新的作用,BCD排除。故选A。13.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 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A.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对应的是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期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推动了原产自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物种向外传播,“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出现了电话、电报等新式通讯工具,D正确;据此分析ABC排除。故选D。14.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的改进 B.蒸汽机车 C.内燃机车 D.电车【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B符合题意;蒸汽机的改进属于动力方面的重大发明,A不符合题意;CD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排除CD。故选B。15.对下表《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的解读,正确的有( )1800 1850 1880 1900纽约 6.4 69.6 191.2 343.7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东京 80 —— 105 160悉尼 0.8 2 22.5 48.2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 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 ④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表格数据”可知,表格反映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符合题意;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③排除;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④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16.马克思认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由此推断,马克思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有①资本主义制度的保证②海外市场扩大的需求③生产技术提高的推动④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市场总是在扩大……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概括可知,马克思认为是市场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刺激了技术革新。因此②③正确。C正确;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积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④错误。因此ABD错误。综上故选C。17.在整个19世纪,来自美洲的白糖简直变成了一种英国穷人的食品。它是除茶叶外唯一种对英国大众的饮食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口商品,“在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中所占比例从2%提高到14%”。以上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A.对外扩张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转型C.民种植园经济与美洲的独立运动 D.世界市场与民众且常生活【答案】D【解析】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像茶叶、白糖等输入到欧洲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欧洲民众生活中较普遍的食品,因此可以看出,世界市场不断影响着欧洲民众的日常生活。故选项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外扩张,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结构转型,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洲的独立运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8.一位生活在19世纪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可能经历的情况有①乘火车外出旅行 ②打电话与朋友交流③晚上在电灯下阅读报纸 ④上网查阅资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话和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世纪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互联网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就,所以19世纪的居民不可能上网查资料,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9.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逐渐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手工业【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产值在英国社会总产值中不断上升,逐渐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20.“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体现了火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火车这一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被称为“铁路机车之父”的A.富尔顿 B.史蒂芬孙 C.莱特兄弟 D.卡尔 本茨【答案】B【解析】英国人史蒂芬孙于1814年发明了火车机车被誉为“铁路机车之父”,故B符合题意;富尔顿发明了汽船,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排除ACD。故选B。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英国是一个岛国,新航路开辟后,处在世界商业通道的中心。由此刺激了英国的经济,让它向工业经济发展。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工业革命是人的创造力的焕发,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据钱乘旦《英国通史》等改编材料三: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的发现之旅主要目的也是帮助欧洲人找到富饶的中国。为什么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会认为中国是富饶的国度呢?……拜哥伦布所赐,欧洲人终于找到了财富。——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1)图1中的人物与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图1中的人物与图2政治体制之间存在何种关系?(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怎么知道当时“中国是富饶的国度”。如何评析欧洲人认为的“中国是富饶的国度”这个论断?(4)运用上述材料所提及的事件及其影响,简述“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答案】(1)(1)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美国宪法的制定者受其影响,将政府权力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图2。(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3)《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遍地黄金的描述在欧洲广为流传(或《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为流传)。明至清前期,中国的经济继续发展,经济繁荣;但清朝中后期各种社会危机开始凸显。(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方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欧美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此学说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思想的实践。(2)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促使人们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英国是当时世界生第一个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地不断扩张,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大机器生产。(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的《马可 波罗行纪》一书描述了亚洲国家富有黄金,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对东方的向往。 明至清前期,中国农业兴盛、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我国农耕文明达到顶峰,但清朝中后期各种社会危机开始凸显。(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17--18世纪,欧美相继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建立。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22.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材料四: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1)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的扩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2)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4)分别举一例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在工业和海防建设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并概括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启示?【答案】(1)英国,蒸汽时代。(2)西方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物质基础。主要问题: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们出行速度,通讯方便,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精神生活。(4)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等。进步意义:引进了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近代化进程。(5)大力发展科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解析】(1)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一时间点”十八世纪后半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第二小问,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英国的实力增强,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第三小问,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主要发明有火车和轮船,把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2)第一小问,材料一中“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体现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积累,带动了经济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体现了工业革命促进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人民的民主意识加强.本题还可以根据考生自己理解从其他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运行主要靠煤炭资源,因此带来的问题有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通过材料二“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可以得出西方的科技成果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速度加快了,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讯变得方便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了。(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兴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并组建我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加强海防建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近代化进程。(5)本题考查工业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可从工业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等角度作答。如:大力发展科技,根据国情制定发展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2: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原卷版).doc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2:世界近现代史篇之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