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3:世界区域地理篇之家住平原(原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 13:世界区域地理篇之家住平原(原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3
世界区域地理篇之家住平原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
2.下列各项内容中,与美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 )
A.农忙时节片片稻田中都有人们劳作的身影
B.居住区密集,农业生产以人工为主
C.农忙时节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D.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农业生产主要是大型机械化作业
3.世界各地的平原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应该(  )
A.发展水稻种植业 B.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
C.发展旅游业 D.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4.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亚马孙平原
5.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大豆
6.从纬度位置看,美国中部平原主要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寒带
平原地区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异彩纷呈的人文特色。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7.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河网密布 ④降水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下列各项中,与湄公河平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 B.高脚屋是主要的民居形式
C.农忙时节人们互相帮助 D.有传统节日“御耕节”
9.下图显示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
A.依靠人工完成 B.地区生产专门化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D.机械化程度高
甲、乙两地为世界著名平原,回答下列各题
10.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高粱
1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
B.甲地的主要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C.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甲、乙两地在农业生产上都以人工劳动为主
12.下列关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 ②产地与消费地近,运输便捷
③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高 ④从事农业人口少,住高脚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世纪被誉为中国和印度的世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该图中的风向为_____,来自_____。( )
A.西北,大西洋 B.西南,印度洋 C.西南,亚欧大陆 D.西北,太平洋
14.该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区 B.水稻耕作区 C.棉花耕作区 D.热带草原区
15.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B.印度冬季严寒
C.居民宗教信仰主要为佛教 D.印度人口较为稀少
16.美国中部交通运输发达,下列运输方式中,不是农产品主要运输方式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7.甲所示的河流是(  )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湄公河
18.乙所示区域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  )
①渠道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  ②农业上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 
③“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 ④区域内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9.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区域简图
材料二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读世界区域简图,写出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 。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 (填图①或图②)。
(2)图中甲、乙两地都发展种植业,但又各具特色。简述两地种植作物和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
(3)丙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列举两项当地人民为克服这一困难采取的措施。
20.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针对中国的最大手笔的贸易战。中国宣布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征收高达25%的报复性关税。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也是美国大豆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对进口美国农产品开征关税的消息,引发全球农产品市场震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了解中美概况:图中中国、美国所在的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美两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读图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__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___;湖泊:⑧_____________;大洋:⑥_________。
(3)认识美国的农业:美国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甲地是美国重要农作物的产地,其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4)美国中部大平原面积广大,你知道该国发展商品性农业的人文条件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过关练13
世界区域地理篇之家住平原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
【答案】D
【解析】崇尚“谷神”“稻母”是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特点,故D选项符合题意;美国中部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人们居住分散,A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农业发达,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劳动人手不多,B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人们生活水平较高,C选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各项内容中,与美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 )
A.农忙时节片片稻田中都有人们劳作的身影
B.居住区密集,农业生产以人工为主
C.农忙时节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D.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农业生产主要是大型机械化作业
【答案】D
【解析】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广阔;美国人口较少,地广人稀,劳动力欠缺;美国的科技水平发达,适合机械化生产。以上因素使得美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因此选项中与美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农业生产主要是大型机械化作业。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特征。
3.世界各地的平原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应该(  )
A.发展水稻种植业 B.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
C.发展旅游业 D.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答案】D
【解析】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发展的重心也不同,世界各地的平原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D符合题意。
4.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亚马孙平原
【答案】C
【解析】C项,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条件好,居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主食以米饭为主,故C项正确。A项,东欧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量和降水条件不适宜水稻生产,主食以面包、奶肉制品为主,故A项错误。B项,东北平原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但其水稻种植历史时间短,近代以前为游牧民族地区,故B项错误。D项,亚马孙平原主要以雨林为主,当地土著主要以狩猎为主,没有水稻种植,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5.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大豆
【答案】B
【解析】湄公河平原的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是世界稻米的主产区。水稻生产以人工的精耕细作为主,这是由于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也与稻作农业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有一定关系。而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6.从纬度位置看,美国中部平原主要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寒带
【答案】A
【解析】南北温带范围为南北纬23度26分到南北纬66度34分。而美国中部平原在北纬40度附近,主要为位于北温带。故选A。
平原地区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异彩纷呈的人文特色。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7.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河网密布 ④降水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下列各项中,与湄公河平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 B.高脚屋是主要的民居形式
C.农忙时节人们互相帮助 D.有传统节日“御耕节”
9.下图显示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 )
A.依靠人工完成 B.地区生产专门化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D.机械化程度高
【答案】7.C 8.A 9.B
【解析】7.据所学知识,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均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湄公河平原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网密布;而美国中部平原属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具有降水丰富、河网密布的自然条件。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8.据所学知识,湄公河平原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需投入大量的劳动,进行精耕细作,而不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大量使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A选项符合题意;高脚屋是湄公河平原上的民居特色,悬空架设,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B选项不符合题意;湄公河平原以种植水稻为主,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因此农忙世界人们会互相帮助劳作,C选项不符合题意;“御耕节”是湄公河平原上柬埔寨王国的传统节日,D选项不符合题意。
9.读图可知,美国农业生产分为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和棉花带等,说明美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突出特点。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甲、乙两地为世界著名平原,回答下列各题
10.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高粱
1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
B.甲地的主要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C.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甲、乙两地在农业生产上都以人工劳动为主
【答案】10.C 11.C
【解析】10.据图1经纬度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11.据图1、图2经纬度信息结合所学全球气候类型分布情况相关知识可知,甲地受热带季风影响,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在纬度、海陆位置上和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似,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东亚突出,因此未形成季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C选项正确;据两地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东半球,乙地位于西半球,A选项错误;甲地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乙地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和玉米,B选项错误;甲地农业生产以人工劳动为主,乙地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D选项错误。
12.下列关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 ②产地与消费地近,运输便捷
③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高 ④从事农业人口少,住高脚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大,人口稀少,农场规模大,家庭农场为主,①符合题意;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与消费地较远,排除②;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机械化程度高,属于现代农业,③符合题意;东南亚气候湿热,降水多,东南亚居民在高架屋下层空着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排除④。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1世纪被誉为中国和印度的世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该图中的风向为_____,来自_____。( )
A.西北,大西洋 B.西南,印度洋 C.西南,亚欧大陆 D.西北,太平洋
14.该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区 B.水稻耕作区 C.棉花耕作区 D.热带草原区
15.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B.印度冬季严寒
C.居民宗教信仰主要为佛教 D.印度人口较为稀少
【答案】13.B 14.B 15.A
【解析】13.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国家为印度。据一般定向法,图中风向为西南风,印度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包围,故图中的风来自印度洋,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14.据所学知识,来自低纬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携带的丰沛水汽遇印度半岛西南部西高止山阻挡,沿海地区形成地形雨,丰富的降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度半岛东部沿海及恒河平原地区受偏南风带来印度洋水汽影响,加之恒河平原的地形优势,同样给水稻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选项正确;印度受热带季风影响,其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AD选项错误;印度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C选项错误。
16.美国中部交通运输发达,下列运输方式中,不是农产品主要运输方式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答案】D
【解析】美国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农业发达,大量的农作物通过铁路、公路、水运进行运输。而不能采用运量较小的航空运输。
【点睛】考查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7.甲所示的河流是(  )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湄公河
18.乙所示区域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  )
①渠道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  ②农业上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 
③“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 ④区域内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7.D 18.C
【解析】17.由图可知,图中甲表示的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发源于中国,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故选D。
18.乙所示区域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这里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渠道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和“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农业上仍然是大规模使用手工劳动,机械化没有普及;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差,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9.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区域简图
材料二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读世界区域简图,写出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 。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 (填图①或图②)。
(2)图中甲、乙两地都发展种植业,但又各具特色。简述两地种植作物和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
(3)丙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列举两项当地人民为克服这一困难采取的措施。
【答案】(1)湄公河平原;图①。
(2)甲地(美国中部大平原):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小麦);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乙地(湄公河平原):水稻;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
(3)水资源短缺;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解析】(1)据图可知,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湄公河平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图①。图②是温带海洋气候。
(2)根据题意,甲地属于美国中部大平原,适合发展旱作农业,如玉米、大豆、小麦等;美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乙地属于湄公河平原,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由于湄公河流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密度打,适合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地位于西亚,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缺水,解决缺水的措施可以从节水技术、水资源再利用和跨区域调配、依法治水等角度分析。
20.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针对中国的最大手笔的贸易战。中国宣布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征收高达25%的报复性关税。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也是美国大豆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对进口美国农产品开征关税的消息,引发全球农产品市场震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了解中美概况:图中中国、美国所在的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美两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读图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__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___;湖泊:⑧_____________;大洋:⑥_________。
(3)认识美国的农业:美国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甲地是美国重要农作物的产地,其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4)美国中部大平原面积广大,你知道该国发展商品性农业的人文条件有哪些?
【答案】(1)A;D;白令海峡。
(2)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苏必利尔湖;太平洋。
(3)玉米、小麦、大豆(任答一个);机械化生产。
(4)人文条件:交通发达,产品储存条件好,消费市场广阔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亚洲国家,美国是北美洲国家;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2)读图结合所学美国地形相关知识可知,①是落基山脉,③是密西西比河,⑥是太平洋,⑧是苏必利尔湖。
(3)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该地区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高度机械化生产。
(4)关于美国发展商品性农业的人文条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交通、产品储存、消费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